- 年份
- 2024(6205)
- 2023(9036)
- 2022(8159)
- 2021(7798)
- 2020(6504)
- 2019(15424)
- 2018(15470)
- 2017(30517)
- 2016(16456)
- 2015(18592)
- 2014(18645)
- 2013(18603)
- 2012(16800)
- 2011(14978)
- 2010(14745)
- 2009(13403)
- 2008(12973)
- 2007(11049)
- 2006(9599)
- 2005(8303)
- 学科
- 济(63339)
- 经济(63263)
- 管理(47447)
- 业(44955)
- 企(38497)
- 企业(38497)
- 方法(31873)
- 数学(27463)
- 数学方法(27168)
- 农(15955)
- 财(15597)
- 中国(15177)
- 学(14350)
- 业经(14292)
- 制(12939)
- 地方(12573)
- 银(11984)
- 银行(11952)
- 理论(11227)
- 和(11094)
- 行(11090)
- 贸(11088)
- 贸易(11081)
- 农业(10715)
- 易(10612)
- 务(10559)
- 财务(10499)
- 财务管理(10477)
- 技术(10084)
- 环境(9935)
- 机构
- 大学(230224)
- 学院(227942)
- 管理(96305)
- 济(86458)
- 经济(84429)
- 理学(84081)
- 理学院(83196)
- 管理学(81844)
- 管理学院(81444)
- 研究(71937)
- 中国(54609)
- 京(49159)
- 科学(46054)
- 财(38911)
- 所(35429)
- 农(34922)
- 业大(34831)
- 中心(32709)
- 研究所(32538)
- 财经(31911)
- 江(31780)
- 北京(31146)
- 范(29902)
- 师范(29664)
- 经(29018)
- 农业(27333)
- 州(26703)
- 院(26293)
- 经济学(24577)
- 商学(24469)
- 基金
- 项目(161532)
- 科学(126482)
- 研究(118724)
- 基金(116925)
- 家(101067)
- 国家(100217)
- 科学基金(86599)
- 社会(72797)
- 社会科(68882)
- 社会科学(68862)
- 基金项目(63390)
- 省(62899)
- 自然(57612)
- 自然科(56236)
- 自然科学(56225)
- 自然科学基金(55200)
- 教育(53956)
- 划(52984)
- 编号(49358)
- 资助(48166)
- 成果(39436)
- 部(35294)
- 重点(35240)
- 创(33503)
- 发(33432)
- 课题(32916)
- 创新(31116)
- 科研(30963)
- 项目编号(30802)
- 教育部(30317)
共检索到321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梁仁志
存典生息是清代民间公项经费保值增值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方式。不同于纯粹的商业化运作,这种经费的存典生息并非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第一目标,而是以资金安全为首要考量,且受市场因素影响往往相对较小,主要表现在:一是其利率并非完全由市场决定;二是其往往带有强制性;三是其商业风险相对较小。清代民间公项经费的存典生息,较好地实现了商业与公益的结合,既体现了典当业对社会公益的责任和义务,也彰显了政府和社会对公益事业的保护和支持。士绅、典当商、政府的协力合作为有清一代民间公益经费保障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清代 公项经费 存典生息 典当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则谦
公共知识传播活动具有公益性。社会企业模式的成功为从事公共知识传播活动的组织带来了观念上的革新。传统意义上从事公共知识传播活动的组织一般是指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网络环境下从事公共知识传播活动的组织,在组织的性质和运作方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本文以"青番茄"和科学松鼠会为例说明了公共知识传播活动的新型组织运作模式,体现出公益与商业相混合的特点。
关键词:
公共知识传播 组织运作模式 公益 商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瑞军 谢秀丽
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在清前期发展到最高峰,民间商业信用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清代前期民间商业信用有五个特点:商业信用的广泛性与多样性;牙行在商业信用中的突出作用;对产品的预买与定买;商业信用与高利贷信用开始有机结合;商业信用出现票据化趋势。
关键词:
清代前期 商业信用 特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旦
作为法人行动者,民间公益组织与企业进行互动,从而换回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进而实现民间公益组织的公益目标。文章依据公益组织与企业的关系理论,归纳我国民间公益组织与企业的关系模式,分析不同关系模式下民间公益组织的社会行动类型,探讨提升民间公益组织行动效能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民间公益组织 企业 社会行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伟
我国清代的民间会计报告虽然项目设置的科学性落后于西方,但通过盘单和四脚账满足了股东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基本会计信息需求,尤其是四脚账会计报告的复式簿记结构通过存除结册和彩项结册突出了中国式会计的特色。此外,苏州码、打厚成等会计报告编制方法极具中国特色,由此,文章从编制结构和编制方法两个方面分析清代的民间会计报告编制情况。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罗铮 豆洪青 代玉芬
民间私人公益图书馆是深深扎根于基层的、让民众获得普遍均等且无差别服务的重要场所,它构建出了具有积极意义且多样化的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公共空间。民间私人公益图书馆的基本特点是追求服务质量和服务实效、具有较强的社交网络构建能力、能够真正地融入当地社会及提升民众素养;它在从资源供给到环境营造、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创新及从普遍服务末端走向源头方面给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以启示;它在日后的发展中应注重改善人员及与社会接轨问题。
关键词:
私人公益图书馆 服务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罗铮 金智鹏 周群英
民间私人公益图书馆是一个真正的知识交流平台,它真正弥合了信息鸿沟,让大家获得普遍均等的服务,从而真正享受公共文化发展成果。它的优势显而易见,而当前面临的困境也不断凸显,如何走出困境,找到出路,必须推进立法,成立公益图书馆联盟及健全保险机制;加强宣传,建立志愿者帮扶机制;因地制宜,构建区域性帮扶机制;保障经费,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关键词:
私人公益图书馆 困境 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义明
科研经费是公益性科研单位科研实力的象征 ,又是其发展的命脉。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改变了公益性科研单位科研经费单一投入的模式 ,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 ,社会投入和国际合作项目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格局 ,使“九五”期间公益性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的数量呈跳跃式增加。笔者对某农业信息类科研单位 1 996-2 0 0 0年 5年科研经费的投入进行了调研 ,并对其科研经费的构成、变动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对策建议 ,旨在加强农业科研经费管理 ,增强科研实力
关键词:
公益性 科研单位 经费 结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彭文宇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高利贷作为一种古老的生息资本向来为士农工商所垂涎,被认为是生财敛富的一项重要手段。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曾指出,高利贷与商人资本是一对“孪生兄弟”,在以往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高利贷的活动日益活跃,尤其是频繁染指农村的田产借贷活动,更使封建土地所有权趋向复杂,是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文慧 燕红忠
发商生息是将一定数额本金交商人营运以获取生息收入的一种放贷行为。因地方经费短缺,发商生息逐渐成为清代州县公共经费的重要补充。论文基于乾嘉道三朝晋、皖两省州县志书的相关记载,从发商生息提供公共经费的视角探讨了清代地方社会治理问题。以士绅、宗族为背景的社会性捐款成为地方发商生息本金之主导,且所占比例不断增大。生息银钱的营运管理权也逐渐从以政府为主导转向地方士绅参与和自治的方向。18世纪后半叶,士绅对公共生息经费的影响和控制逐渐增强,为其在19世纪后期迅速成为地方社会治理的领导者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经济基础,同时士绅在发商生息事务中与商人相互合作,间接推动了中国早期近代化过程中的特殊群体——绅商阶层的形成。因此,发商生息所提供的公共经费不仅推动了清代地方公共品的提供和民众福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方社会的公共治理。
关键词:
清代 发商生息 公共经费 地方社会治理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何珊云
社会转型已让当代中国教育领域新生许多社会力量,其中包括教育理论界与决策层尚未正视的民间教育公益团体。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民间教育公益团体通过自觉分担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改革重任,已经成为一股能够优化社会转型、推动社会进步的民间教育改革力量。促进民间教育公益团体发展,提升其社会转型价值,不仅需要民间公益教育团体自身健全组织结构与运行,更需要国家采取有效的政策行动,改善民间教育公益团体的体制发展空间,以便形成更多有利于优化社会转型的民间教育改革实践。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民间教育公益团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志阳 李斌
作为包容性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创投运行机制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比较视角,着重对公益创投运行机制的新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与商业创投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公益创投与商业创投一样经历筹资、投资和退出三个阶段。但在筹资过程中,公益创投资金更多来自于政府和各类基金;在投资过程中,公益创投更关注企业的社会价值,投资更具量体裁衣特色,投后管理更加深入;在退出过程中,公益创投更看中社会影响力的获取,但退出渠道缺乏。这些区别表明,公益创投作为一种从商业创投分离出来的专门支持社会企业发展的资本形态,由于其双重使命特征,在运行过程上已经具有了自身的独立资本特征。未来研究重点可以从公益创投的契约和生态构建两个方面入手推动公益创投顺利运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晓山 孙同全 张群
小额信贷社会绩效管理有助于机构将其社会使命向实际的行动、正确的措施和结果转化,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文在比较社会责任以及社会绩效不同含义的基础上,以社会绩效管理分析范式以及小额信贷信息交流中心(MIX)的22个社会绩效管理评估指标为工具,对我国公益性以及商业性小额信贷的社会绩效管理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额信贷社会绩效管理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普遍缺乏社会绩效管理的理念、目标、战略、制度和措施,影响社会绩效的因素复杂,评价比较困难。文章最后提出了小额信贷社会绩效管理应该努力的方向。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雅真 林枫
清代商业史研究的新成果郑雅真,林枫商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多年来,吴承明、李文治、傅衣凌、韦庆远诸先生进行了商业史研究上的有益探索,他们的研究重点或在市场,或在商人,从各个不同侧面对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商业状况进行描述和评价。郭...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建辉
关于清代生息银两制的兴起问题─—清代生息银两制度考论之一张建辉一生息银两是清王朝的一项重要的财政金融制度,也是清代官款生息的一个表现方式。①它的运行与官田地租、商品流通、金融周转、工矿交通等社会生产领域关系甚为密切,又为皇室机构、各级政府衙门和八旗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