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
- 2023(971)
- 2022(757)
- 2021(658)
- 2020(542)
- 2019(1288)
- 2018(1178)
- 2017(2457)
- 2016(1445)
- 2015(1576)
- 2014(1464)
- 2013(1590)
- 2012(1478)
- 2011(1233)
- 2010(1210)
- 2009(1090)
- 2008(1124)
- 2007(1031)
- 2006(883)
- 2005(816)
- 学科
- 济(6131)
- 经济(6125)
- 劳(4747)
- 劳动(4730)
- 业(4638)
- 农(3613)
- 中国(3151)
- 农业(3074)
- 管理(2908)
- 方法(2603)
- 数学(2488)
- 数学方法(2482)
- 动(2445)
- 动力(2339)
- 劳动力(2327)
- 人口(2299)
- 农业劳动(2159)
- 农业人口(2110)
- 地方(1738)
- 企(1529)
- 企业(1529)
- 法(1426)
- 业经(1124)
- 劳动法(1032)
- 贸(959)
- 贸易(959)
- 易(914)
- 城市(898)
- 土地(824)
- 服务(810)
- 机构
- 学院(18973)
- 大学(18841)
- 济(8829)
- 经济(8665)
- 管理(7532)
- 理学(6509)
- 理学院(6428)
- 管理学(6325)
- 管理学院(6289)
- 研究(6230)
- 中国(4926)
- 京(4406)
- 科学(3519)
- 财(3446)
- 中心(3150)
- 经济学(3105)
- 农(3037)
- 财经(2972)
- 江(2953)
- 所(2844)
- 经济学院(2769)
- 业大(2762)
- 经(2745)
- 范(2648)
- 北京(2644)
- 师范(2634)
- 研究所(2550)
- 院(2392)
- 农业(2372)
- 州(2341)
共检索到28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伯灵 崔国忱 陈志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管晓明
二元经济下劳动力的流动和收入再分配是经济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标准的刘易斯模型所体现的经济及制度环境入手建立模型,分析劳动者技能、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再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照中国当前实际指明问题所在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妥善处理劳动力流动及再分配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劳动者技能 劳动力流动 收入再分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伍永刚
一、劳动力低素质的刚性分析 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愈来愈紧迫地将另一个资源“瓶颈”约束推到了人们面前,这就是人力资源的短缺。我国人力资源的短缺不是指劳动者数量的缺乏,而是指劳动力质量低下,合格管理人才、企业家极为匮乏,难以满足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很明显,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的是劳动者素质而非其数量。人口素质或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大小,是生产力发展、变革的主导因素。二战后,日本、西德的情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宁 谢勇
留守经历不仅对农村儿童的即期福利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其成年后的个人发展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河南、四川、江苏3省的农村问卷调查数据,使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了劳动者就业质量,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了幼年留守经历对劳动者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幼年的留守经历总体上显著降低了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其中父母同时外出务工的"完全留守"经历对劳动者就业质量的负向影响强度更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幼年的留守时间越长,成年后的就业质量越低;3年及以上的长期留守经历会显著降低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初次留守发生在0~6岁年龄阶段对劳动者就业质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明娟 鲍翔宇 张艺
劳动智能化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生产质量,而且对劳动者的就业状态产生了深远影响。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8年个体问卷数据的分析发现:相比劳动还未智能化的劳动者,劳动智能化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的就业质量,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劳动智能化有利于劳动者的工资增长,但对劳动者工作条件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劳动智能化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报酬来提升样本个体的就业质量;劳动智能化对不同类型劳动者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对男性劳动者、35岁及以下劳动者、高技能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改善作用较强;劳动智能化对就业质量的改善受到劳动者非认知能力的调节,即劳动者非认知能力的提高会强化劳动智能化的就业质量改善效应。因此,在积极推进劳动智能化的同时,要不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和非认知能力以增强劳动者的智能化适应能力,还应特别重视劳动者工作条件的改善以充分发挥劳动智能化改善工作条件的潜在功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玉莹 郑浩天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对劳动力市场运转以及劳动者就业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0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劳动力资源配置角度解释数字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会显著促进高质量就业。其中,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在两者关系间发挥机制作用,即数字经济发展会通过改善劳动力错配程度来实现高质量就业。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具备“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地区劳动力错配程度在其中发挥门槛作用,会负向调节两者间的非线性关系。因此,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对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力资源配置 高质量就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玉莹 郑浩天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对劳动力市场运转以及劳动者就业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0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劳动力资源配置角度解释数字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会显著促进高质量就业。其中,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在两者关系间发挥机制作用,即数字经济发展会通过改善劳动力错配程度来实现高质量就业。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具备“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地区劳动力错配程度在其中发挥门槛作用,会负向调节两者间的非线性关系。因此,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对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力资源配置 高质量就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孔微巍 廉永生 刘聪
劳动力是经济发展中最基础和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伴随着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减少,传统的以生产要素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变化,新时代经济增长的动能转换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素质更高的劳动力。根据劳动力供给需求相关理论,从提高劳动力就业质量角度,通过理论和模型推演发现,人力资本投资是增加有效劳动力供给、助推高质量就业,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高端产业劳动力供求缺口矛盾突出等问题,人力资本投资存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职业培训投资偏低等问题;需要发挥政府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功能、强化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加强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有效劳动力供给 高质量就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怡乐 孟捷
劳动力商品化程度取决于资本积累体制中与雇佣关系和劳动力再生产相关的各类制度安排,去商品化的制度赋予了工人抵御市场风险和展开议价行为的能力,可以预期,此类制度安排是有利于劳动报酬份额提升的。本文选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商品化程度的代表性影响指标,构造了劳动力商品化程度的综合变动指数,并与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变化进行比照,考察了二者在大约三十年间的变动趋势和对应关系。通过回归分析,验证了劳动力商品化程度与劳动者报酬间(GDP中的劳动份额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资份额)的负相关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莹莹
本文通过整合劳动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研究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就业影响的具有跨学科特点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劳动者的就业概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劳动力空间集聚对其个体劳动者就业概率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在特大城市中,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劳动者就业概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在中小城市,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劳动者就业概率的影响是负向的,但不显著。(3)无论是本地劳动者还是外来劳动者,劳动力空间集聚对其个体就业概率的影响均
关键词:
劳动力空间集聚 就业概率 城镇化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赖俊明 徐保红
农村劳动力迁移首先要看劳动者是否有迁移就业的意愿,就业意愿是研究培训需求和迁移就业决策的基础。地处大城市郊区的农村劳动力,既有一般农村劳动力所具有的个体特征,也具有郊区农民所特有的个体特征,其就业观念更为复杂。因此,选取杭州市临安区农村劳动力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影响其就业意愿的个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改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观念是进行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第一步;(2)无业和务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强烈;(3)通过有效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加强就业培训,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流动 就业意愿 农业经济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丽 吕康银 王文静
人力资本是影响劳动力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以青年劳动者为对象,采用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多项Logit模型估计人力资本积累对当下青年劳动者职业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积累仍然是劳动力市场识别青年劳动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本积累促使青年劳动者选择更高层次的职业,抑制青年劳动者选择非法职业和蓝领职业。家庭教育环境对青年劳动者职业选择有显著的影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子女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越倾向于选择白领和精英职业,而较少考虑蓝领职业。目前,多层次完善教育环境将更有利于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奇凡
贬斥劳动力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及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轴心地位,就根本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言。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劳动的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确立劳动力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的轴心地位。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扫清理论障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尚元
破产立法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郑尚元《破产法》是1986年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疾风劲雨中出台的。其立法宗旨就是要建立起优胜劣汰的企业竞争机制,通过建立破产制度,给全民所有制企业走向市场注入一支强心剂,通过这一“威胁性”、“激将性”的举措,使企业完成走向市场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质量就业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地区劳动力流动、资产专用性与劳动者报酬——基于中国分省分行业的经验研究
试论我国脑力劳动者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补偿
确立劳动者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改革国有企业权利体系
我国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策略与高质量就业——来自“培训单位—劳动者”匹配数据的证据
推动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更高质量就业探讨
提高劳动力素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研究——基于劳动力质量的调节作用
山西省国有林场全方位推进林区高质量发展
近期劳动力市场趋势会导致亚洲劳动权进步吗?——对4个亚洲国家劳动力市场趋势及其对劳动者权利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