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94)
- 2023(17538)
- 2022(14995)
- 2021(13918)
- 2020(11530)
- 2019(26444)
- 2018(26223)
- 2017(50284)
- 2016(27129)
- 2015(30663)
- 2014(30314)
- 2013(29803)
- 2012(27056)
- 2011(24487)
- 2010(24448)
- 2009(22633)
- 2008(22019)
- 2007(19309)
- 2006(17035)
- 2005(14595)
- 学科
- 济(107006)
- 经济(106858)
- 管理(83756)
- 业(79064)
- 企(64386)
- 企业(64386)
- 方法(48591)
- 数学(42078)
- 数学方法(41506)
- 农(37572)
- 财(30528)
- 中国(27887)
- 业经(27217)
- 农业(25019)
- 制(23838)
- 学(22942)
- 地方(21909)
- 环境(19864)
- 务(18804)
- 财务(18725)
- 财务管理(18683)
- 和(18049)
- 理论(18012)
- 贸(17815)
- 贸易(17807)
- 企业财务(17718)
- 易(17327)
- 技术(16658)
- 划(16462)
- 体(16357)
- 机构
- 大学(384616)
- 学院(384610)
- 管理(154097)
- 济(151111)
- 经济(147691)
- 理学(134124)
- 理学院(132665)
- 管理学(130314)
- 管理学院(129589)
- 研究(124093)
- 中国(91952)
- 京(80690)
- 科学(76943)
- 财(70893)
- 农(62560)
- 所(60569)
- 业大(57530)
- 中心(57320)
- 财经(56727)
- 江(55884)
- 研究所(55194)
- 经(51634)
- 范(51292)
- 师范(50866)
- 北京(50242)
- 农业(47662)
- 经济学(45493)
- 院(45369)
- 州(45271)
- 财经大学(42280)
- 基金
- 项目(268675)
- 科学(212038)
- 研究(198360)
- 基金(195530)
- 家(169447)
- 国家(168022)
- 科学基金(145414)
- 社会(125836)
- 社会科(119038)
- 社会科学(119006)
- 省(105059)
- 基金项目(103932)
- 自然(93922)
- 自然科(91608)
- 自然科学(91588)
- 教育(90848)
- 自然科学基金(89903)
- 划(87624)
- 编号(81647)
- 资助(79324)
- 成果(65477)
- 重点(59821)
- 部(59244)
- 发(56863)
- 创(55621)
- 课题(55274)
- 国家社会(51936)
- 创新(51858)
- 制(51816)
- 科研(51073)
- 期刊
- 济(167245)
- 经济(167245)
- 研究(109221)
- 中国(73278)
- 学报(60313)
- 农(60276)
- 科学(55692)
- 管理(55284)
- 财(54993)
- 大学(46607)
- 学学(43807)
- 教育(41902)
- 农业(40656)
- 技术(33208)
- 融(31695)
- 金融(31695)
- 业经(30045)
- 财经(27383)
- 经济研究(24888)
- 经(23338)
- 问题(21843)
- 图书(20245)
- 版(19120)
- 业(19087)
- 资源(18932)
- 科技(18428)
- 理论(17954)
- 技术经济(17597)
- 现代(16835)
- 实践(16472)
共检索到553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晋 刘嘉琪
乡村生态价值转化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和底色所在。本文立足乡村生态资源集体产权特性与半封闭性公共池塘资源特征,结合自主治理理论,提出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基于川西林盘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一是集体行动,以唤醒沉睡生态资源,实现整体生态空间打造与生态资源要素化;二是共同治理,形成多元主体参与且发挥互补性作用的中国特色治理规则,以多要素集聚、多业态拓展实现生态要素产品化;三是利益共享,多种利益联结模式调节利益分配,实现共同富裕。乡村集体产权与乡村主体的新视角,不仅为推动乡村生态价值实现与振兴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通过中国特色实践丰富了自主治理理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敏杰 马费成
信息唤醒是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沉睡状态的信息由于某种机制的触发而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人们的大量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信息的沉睡和唤醒现象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将从网络信息的沉睡和唤醒现象的定义和四种唤醒模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两者的对应关系这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探讨。
关键词:
网络信息 信息唤醒 信息沉睡 唤醒 沉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晋 刘嘉琪 廖茂林
乡村生态资源价值核算是有效盘活与持续利用乡村生态资源的基础,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点。文章基于“客体-主体-产品”的改进思路,构建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理论模型;结合公共品理论与利益相关者视角,以已有核算方法为基础,厘清乡村生态公共产品、乡村生态俱乐部产品、乡村生态私人产品的分类逻辑,建立乡村生态资源价值核算体系。以川西林盘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将生态价值核算体系拓展到新的应用场景,为摸清乡村生态资源家底与利用现状提供科学依据与有效工具。测算结果表明,乡村生态公共产品、乡村生态私人产品是乡村生态资源价值的主要来源,乡村生态产业化是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鹏南 侯贵宾
秦皇岛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上的主枢纽港,在煤炭运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经多年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秦皇岛港已实现了港口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应用系统覆盖港口业务、客户关系、设备运行以及生产作业等方方面面,积累了全面的港口运营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秦皇岛港拥有数据近1000TB,监控点位2000多个,视频信息存储时长3个月。这些数据分别保存在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在完成
关键词:
互联网 数据增值应用 信息服务 港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鹏南 侯贵宾
秦皇岛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上的主枢纽港,在煤炭运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经多年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秦皇岛港已实现了港口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应用系统覆盖港口业务、客户关系、设备运行以及生产作业等方方面面,积累了全面的港口运营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秦皇岛港拥有数据近1000TB,监控点位2000多个,视频信息存储时长3个月。这些数据分别保存在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在完成
关键词:
互联网 数据增值应用 信息服务 港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武丽娟 刘瑞明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鲜明短板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期滞后。如何快速补齐这一短板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缺少信贷途径被普遍认为是使农民陷入持续贫困的关键所在,而缺乏有效抵押品又是导致农户信贷难的根本原因。文章利用2005–2017年全国1 831个县域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农地抵押贷款试点政策是否撬动了农民的收入增长。研究表明:第一,从效果来看,该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从趋势来看,该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可持续的长期影响。第三,从机制来看,该政策的收入撬动效应不仅可以通过信贷渠道实现,还能通过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业生产率和促进劳动力非农转移等多个机制来实现。第四,从异质性来看,该政策的增收效应在经济基础条件好、农地抵押价值高以及制度质量好的地区发挥得更好。农地权利的放松是撬动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一环,其能通过"唤醒沉睡的资本",让农民的"死资产"转化为"活资本",进而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抓手。而提高政策有效实施所依赖的经济环境和制度质量则有助于政策作用的发挥。文章的研究为未来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调整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子义
"砍掉"最差的员工,其实是一种"堵"策,如果用"疏"策来解决问题,采取竞聘,让公司内的人才流动起来,中层以下统一实行"先下岗再竞岗"的办法,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就在对校招大学生进行紧张的培训时,李刚接到会议通知,要求他参加集团的机构改革扩大会议,参会人员包括总部职能部长以上、各分公司总经理、分公司副总和分公司人资经理等,集团老板亲自主持。
关键词:
《一位总经理的成长手记》 总经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天旻 杨庆书 李妹
以海南医学院图书馆"主题馆藏展"实践为例,介绍了本馆"主题馆藏展"的实践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系列延伸活动与服务效果。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研究:"长尾"图书的挖掘与研究、基于"主题馆藏展"调研问卷的分析与研究。用大量的实践数据展示了"主题馆藏展"及其延伸活动的效果。提出:选定主题,精选图书,集中展示,"为书找人,为人找书"是唤醒沉睡中的图书,推广阅读的实质性举措,是在网络浅阅读渐成阅读新趋势环境下深度挖掘实体馆藏,推广传统式深度阅读比较实用的方式,也是推广阅读的重要渠道,可操作性强,具有推广价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翠英
文章运用经典扎根理论、博弈论语义学和实践智慧,分析基于分众分类的信息本身的唤醒和图书馆员、用户等参与者信息化意识和实践智慧的唤醒,提出一个概念性的信息唤醒框架,促进信息价值的再生和再挖掘,以进一步唤醒高校图书馆的沉睡信息,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阳 陈国华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就了乡村教师城市化的特征,使得他们在居住环境、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不断趋于城市,远离农村。在离土离农离乡化价值取向的驱使下,乡村教师本土化自觉的缺失表现为在传承本土文化中无担当、不自觉,教学使命感淡化。即"本土的根植自觉"的缺失和"化为本土的教育自觉"的缺失。长此以往,将会使乡村文化淹没在荒漠化的边缘。本研究通过对乡村教师本土化自觉进行透视,试图通过国家、学校特别是教师自身的支持路径唤醒乡村教师的本土化自觉,淡化乡村教师离土离农离乡化的价值取向,稳定和提升乡村教师队伍。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本土化自觉 支持路径 教师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灿 马童宇
自然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振兴乡村产业的核心环节。基于海口施茶村的典型案例研究,以“资源—资产—资本”为视角探索乡村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发现:乡村自然资源资本化呈现出“价值潜在—价值显现—价值形成—价值变现”的转换路径。村集体首先需要科学判断村庄生态资源的特性,从而促进资源优势内化为与之最适配的特色生态产品;其次需要有效整合外部要素,在村两委、政府部门、工商资本等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完成资产资本化;最后通过充分的产品市场化来最终实现生态产品在经济、生态以及社会层面的多维价值。本文为乡村自然资源开发研究贡献了新的理论依据和逻辑思路,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铮 肖海英 王若桢 李牧隽 张雯淼 杨改华
文章借鉴拉斯韦尔5W传播模型要素,采取为何听、听什么、谁在听、如何听的叙事逻辑,描述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特色资源有声化开发与有声营销工作实践,探讨图书馆如何利用声音要素激活馆藏资源和历史街区的深厚文化资源,通过声音服务让资源触达用户心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任家乐
唤醒民众是党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是与经济制度改革相结合的社会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作为社会教育重要机构及方法运用的图书馆及读书报活动,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学界研究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中国共产党摸索建设乡村图书馆制度,以及后来与之相结合的读书报活动模式的形成过程,考察了从中央苏区开始到陕甘宁边区时期这种基层社会教育模式的形成,以及如何促进农民思想解放,使之构成积极拥护中国革命的群众基础的过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主持人的话:"三农"融资难一直是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尽管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并采取措施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实现农村地区的广覆盖,大部分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依旧不乐观。农村信贷的低利润、政策性、高风险性与商业化、市场化运作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也是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一直存在的重要原因。与城市资产不同,大量农村资产始终处于"沉睡"和等待资金盘活状态,未得到有效利用。只有解决农民"手中没钱、脚下有地"的困境,才能有效吸引资金流向农村,才能在符合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主持人的话:"三农"融资难一直是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尽管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并采取措施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实现农村地区的广覆盖,大部分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依旧不乐观。农村信贷的低利润、政策性、高风险性与商业化、市场化运作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也是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一直存在的重要原因。与城市资产不同,大量农村资产始终处于"沉睡"和等待资金盘活状态,未得到有效利用。只有解决农民"手中没钱、脚下有地"的困境,才能有效吸引资金流向农村,才能在符合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乡村振兴”视角下生态宜居评价及其对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启发——以川西林盘四川都江堰精华灌区为例
乡村振兴视域下川西林盘保护性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研究生更换导师制度的“休眠成因”与“唤醒路径”——基于20所高校“研究生更换导师相关规定”的研究
乡村振兴与生态资本价值实现融合的内在逻辑、机制与路径研究
农业生产托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基于四川省的调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形式的创新
双逻辑下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基于35位乡村干部访谈文本的扎根理论研究
艺术唤醒乡土:传承农业文化精神的智慧之路——以日本乡村振兴模式之濑户内国际艺术祭为例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基于承德案例的扎根探索
乡村振兴视角下福建省碳汇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