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76)
- 2023(5565)
- 2022(4440)
- 2021(4113)
- 2020(3410)
- 2019(7681)
- 2018(7435)
- 2017(15293)
- 2016(8235)
- 2015(8948)
- 2014(8765)
- 2013(9062)
- 2012(8286)
- 2011(7566)
- 2010(7515)
- 2009(7234)
- 2008(7055)
- 2007(6596)
- 2006(5942)
- 2005(5302)
- 学科
- 农(44095)
- 济(40200)
- 经济(40169)
- 业(33003)
- 农业(29399)
- 管理(16903)
- 方法(14411)
- 数学(13468)
- 数学方法(13426)
- 业经(13150)
- 财(12494)
- 企(12416)
- 企业(12416)
- 收入(11077)
- 农业经济(9738)
- 中国(9718)
- 制(8969)
- 村(8884)
- 农村(8878)
- 土地(8232)
- 发(8178)
- 地方(7700)
- 劳(7163)
- 劳动(7160)
- 发展(6905)
- 展(6902)
- 银(6878)
- 银行(6875)
- 体(6838)
- 贸(6819)
- 机构
- 学院(120139)
- 大学(114331)
- 济(58748)
- 经济(57848)
- 管理(47397)
- 农(43600)
- 理学(41544)
- 理学院(41233)
- 管理学(40759)
- 管理学院(40574)
- 研究(39247)
- 中国(35321)
- 农业(32910)
- 业大(25022)
- 财(24868)
- 科学(22622)
- 京(22089)
- 中心(20228)
- 财经(19854)
- 所(19745)
- 农业大学(19741)
- 经济学(18540)
- 江(18362)
- 经(18315)
- 研究所(17828)
- 经济学院(17121)
- 经济管理(17042)
- 业(15953)
- 财经大学(14453)
- 省(14099)
- 基金
- 项目(81501)
- 科学(65312)
- 基金(61606)
- 研究(61311)
- 家(53270)
- 国家(52726)
- 科学基金(45595)
- 社会(42517)
- 社会科(39994)
- 社会科学(39985)
- 基金项目(33384)
- 省(32076)
- 自然(27377)
- 自然科(26707)
- 自然科学(26704)
- 农(26587)
- 自然科学基金(26249)
- 教育(25487)
- 划(25270)
- 编号(25129)
- 资助(24062)
- 部(19166)
- 发(18744)
- 国家社会(18624)
- 成果(18611)
- 重点(17409)
- 制(17077)
- 创(16929)
- 业(16885)
- 人文(16545)
共检索到178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武丽娟 刘瑞明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鲜明短板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期滞后。如何快速补齐这一短板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缺少信贷途径被普遍认为是使农民陷入持续贫困的关键所在,而缺乏有效抵押品又是导致农户信贷难的根本原因。文章利用2005–2017年全国1 831个县域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农地抵押贷款试点政策是否撬动了农民的收入增长。研究表明:第一,从效果来看,该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从趋势来看,该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可持续的长期影响。第三,从机制来看,该政策的收入撬动效应不仅可以通过信贷渠道实现,还能通过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业生产率和促进劳动力非农转移等多个机制来实现。第四,从异质性来看,该政策的增收效应在经济基础条件好、农地抵押价值高以及制度质量好的地区发挥得更好。农地权利的放松是撬动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一环,其能通过"唤醒沉睡的资本",让农民的"死资产"转化为"活资本",进而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抓手。而提高政策有效实施所依赖的经济环境和制度质量则有助于政策作用的发挥。文章的研究为未来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调整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敏杰 马费成
信息唤醒是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沉睡状态的信息由于某种机制的触发而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人们的大量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信息的沉睡和唤醒现象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将从网络信息的沉睡和唤醒现象的定义和四种唤醒模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两者的对应关系这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探讨。
关键词:
网络信息 信息唤醒 信息沉睡 唤醒 沉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子义
"砍掉"最差的员工,其实是一种"堵"策,如果用"疏"策来解决问题,采取竞聘,让公司内的人才流动起来,中层以下统一实行"先下岗再竞岗"的办法,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就在对校招大学生进行紧张的培训时,李刚接到会议通知,要求他参加集团的机构改革扩大会议,参会人员包括总部职能部长以上、各分公司总经理、分公司副总和分公司人资经理等,集团老板亲自主持。
关键词:
《一位总经理的成长手记》 总经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及相关部委联合印发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依此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在全国各试点地区推进。试点工作在各地探索出了不同的模式,也发现了一些现实难点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抵押物价值评估农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其价值评估工作的难点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的条件、位置、产出能力等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鹏南 侯贵宾
秦皇岛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上的主枢纽港,在煤炭运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经多年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秦皇岛港已实现了港口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应用系统覆盖港口业务、客户关系、设备运行以及生产作业等方方面面,积累了全面的港口运营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秦皇岛港拥有数据近1000TB,监控点位2000多个,视频信息存储时长3个月。这些数据分别保存在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在完成
关键词:
互联网 数据增值应用 信息服务 港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鹏南 侯贵宾
秦皇岛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上的主枢纽港,在煤炭运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经多年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秦皇岛港已实现了港口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应用系统覆盖港口业务、客户关系、设备运行以及生产作业等方方面面,积累了全面的港口运营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秦皇岛港拥有数据近1000TB,监控点位2000多个,视频信息存储时长3个月。这些数据分别保存在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在完成
关键词:
互联网 数据增值应用 信息服务 港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晋 刘嘉琪
乡村生态价值转化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和底色所在。本文立足乡村生态资源集体产权特性与半封闭性公共池塘资源特征,结合自主治理理论,提出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基于川西林盘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一是集体行动,以唤醒沉睡生态资源,实现整体生态空间打造与生态资源要素化;二是共同治理,形成多元主体参与且发挥互补性作用的中国特色治理规则,以多要素集聚、多业态拓展实现生态要素产品化;三是利益共享,多种利益联结模式调节利益分配,实现共同富裕。乡村集体产权与乡村主体的新视角,不仅为推动乡村生态价值实现与振兴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通过中国特色实践丰富了自主治理理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近年来,农业产业化速度加快,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迅速,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传统涉农主体的抵押物严重不足,金融供求缺口较大,迫切需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将农地经营权作为融资抵押权益,成为破解农业生产融资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文轩
本文研究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的主要类型、形成条件、影响因素、防控对策等问题。基于风险范围和主体的二维视角,农地抵押贷款的风险包括:微观层面农民面临的生计风险Ⅰ与生计风险Ⅱ及银行面临的第一还款来源风险与第二还款来源风险;宏观层面农民群体面临的农村社会风险和银行体系面临的农村金融风险。整个风险体系中的各类风险是相互关联的,其中第一还款来源风险处于核心地位。按相关性与可控性对风险影响因素分类得到的风险影响因素矩阵,为农地抵押贷款风险防控提供了政策启示。近年来的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实践,在应对风险方面已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进一步加强农地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完善银行授信体系、加快农地经营权相关制度...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 抵押贷款 农地抵押 风险分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奇
以农地作抵押进行融资,让静态的土地"流"起来,使沉睡的资源"活"起来,是拓宽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破解农村资金短缺难题的有效途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农地(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房,下同)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重要财产,以农地作抵押进行融资,让静态的土地"流"起来,使沉睡的资源"活"起来,是拓宽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破解农村资金短缺难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农地金融制度最早在贵州省湄潭县试行,在中央和地方资金、政策的支持下,该县于1988年成立土地金融公司,向土地经营者发放农地使用权抵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伟 赖华子
我国学界对农地抵押贷款风险的化解提出了多种学说,从农地抵押贷款所涉利益主体的复杂性来看,"风险分担说"与"保证与抵押双重担保说"最能平衡农地抵押贷款参与者与社会管理者的利益分配,同时辅之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信贷资金的风险、农民失地而影响生存的风险内化为农业经营者与信贷者的内部治理与激励机制,让天赋较少的农户得到更多的关怀,谋取商业利益者尽一份社会责任,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给予适当扶持,才能更好地化解农地抵押贷款的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凯俊 张建平
2015年12月,陕西省宜川县被列入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试点以来,人民银行宜川县支行切实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涉农金融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立足制度、机制、评估体系及配套设施建设,助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杰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为我国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方式,可以有效地助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申请流程繁杂、贷款金额少、宣传不到位、农民财产性收益不稳定等问题制约着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大范围开展。应大力加强地方政府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村社保制度,强化农村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防控,真正实现保障土地权利下的农民财产性收益的增加。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金融创新 农民收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舒甫田
2014年6月,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石海农村商业银行向水稻种植大户卢建文发放一笔两年期种植收益保证循环贷款。此贷款以借款人所承包的3200亩水稻和其他农作物收益权为保证,双方签订协议,约定借款人购买(种植)农业保险,产品须售给贷款人认可的收购方,销售款入专户为主合同项下贷款提供质押保证,接受贷款人监督。这笔贷款,实际上代表了近年来农村土地金融出现的一种新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莫江 李杰
2013年6月,陕西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设立汉中市南郑县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的通知》,然而截至2015年2月末,全县仅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笔,金额90万元,这反映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推广慢、推广难的难题。存在问题法律障碍。地方政府部门虽然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以规范性文件形式推动创新试点,但这些文件的效力等级较低,一旦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出现违约风险,放贷主体难以通过法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