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8)
- 2023(13610)
- 2022(11988)
- 2021(11298)
- 2020(9556)
- 2019(22258)
- 2018(21732)
- 2017(42411)
- 2016(22448)
- 2015(25056)
- 2014(24617)
- 2013(24082)
- 2012(21704)
- 2011(19275)
- 2010(18827)
- 2009(16801)
- 2008(15895)
- 2007(13227)
- 2006(11252)
- 2005(9325)
- 学科
- 济(88395)
- 经济(88305)
- 管理(63169)
- 业(59740)
- 企(50400)
- 企业(50400)
- 方法(44260)
- 数学(38930)
- 数学方法(38360)
- 农(22302)
- 中国(21659)
- 财(21644)
- 业经(18944)
- 学(18673)
- 地方(17732)
- 贸(15050)
- 贸易(15043)
- 农业(15013)
- 理论(14920)
- 易(14563)
- 务(14258)
- 财务(14183)
- 财务管理(14154)
- 和(13916)
- 技术(13865)
- 制(13760)
- 环境(13628)
- 企业财务(13422)
- 划(12149)
- 银(11009)
- 机构
- 大学(306060)
- 学院(303356)
- 管理(125746)
- 济(118299)
- 经济(115805)
- 理学(110854)
- 理学院(109639)
- 管理学(107498)
- 管理学院(106957)
- 研究(96178)
- 中国(69236)
- 京(63923)
- 科学(60712)
- 财(52223)
- 业大(46053)
- 所(45822)
- 农(45142)
- 中心(44258)
- 财经(43282)
- 研究所(42252)
- 江(41389)
- 范(40771)
- 师范(40416)
- 经(39648)
- 北京(39464)
- 院(36028)
- 农业(35252)
- 经济学(35134)
- 州(33994)
- 师范大学(33072)
- 基金
- 项目(221949)
- 科学(175859)
- 基金(162868)
- 研究(161286)
- 家(141598)
- 国家(140484)
- 科学基金(122425)
- 社会(101924)
- 社会科(96729)
- 社会科学(96703)
- 基金项目(87684)
- 省(86004)
- 自然(81248)
- 自然科(79428)
- 自然科学(79408)
- 自然科学基金(77933)
- 教育(74647)
- 划(72440)
- 资助(66273)
- 编号(65642)
- 成果(51203)
- 重点(49092)
- 部(48826)
- 创(46223)
- 发(46072)
- 课题(43992)
- 创新(43046)
- 科研(42779)
- 教育部(42343)
- 国家社会(41848)
- 期刊
- 济(119691)
- 经济(119691)
- 研究(84855)
- 中国(51206)
- 学报(47580)
- 管理(44691)
- 科学(44273)
- 农(39582)
- 财(39007)
- 大学(36808)
- 学学(34418)
- 教育(33266)
- 农业(28055)
- 技术(27555)
- 融(20184)
- 金融(20184)
- 业经(20072)
- 财经(20045)
- 经济研究(19337)
- 图书(17782)
- 经(16972)
- 问题(15596)
- 科技(14984)
- 理论(14640)
- 业(14370)
- 技术经济(14370)
- 版(13973)
- 资源(13670)
- 实践(13649)
- 践(13649)
共检索到419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文光 李书豪
“大一统”是中国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但对唐朝“大一统”的讨论,现有研究主要是从思想阐释层面展开,从空间叙事角度表达唐朝“大一统”历史形态的研究不多。《新唐书·地理志》对唐朝疆域范围、交通道路、户数人口、政区沿革等方面的详细记载为我们解释唐朝“大一统”提供了空间维度的观察路径与文献基础。唐朝“郡县天下-羁縻府州-文化边疆”的空间结构不仅改变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空间叙事,而且在具体实践上,唐朝所形成的“大一统”是沟通中央与地方、维系中心与边疆、涵盖中国境内与域外世界的整体性叙事。正是基于“大一统”的空间叙事,使得中国疆域具有了超越具体朝代的稳定性,成为现代中国疆域叙事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龙珊 王清丽
明王朝通过建立儒学教育体系、改革人才选拔机制等方式,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推行儒学方略,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步实现国家权力在边地永昌府的下沉、国家形象及权威在边疆民族中的树立。在长期的儒学教化下,永昌府风俗移易,诗书礼义受到推崇,人文蔚兴,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扩大深化,对国家的认同和儒家文化的认同增强,为维护边疆、民族的统一奠定思想基础。明朝在永昌府实施的儒学方略,是数千年来中国政治追求的“大一统”理想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国家实践。
关键词:
“大一统”观 明朝 永昌府 儒学方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向阳 李海 孙川
中国文化到底是"大一统"抑或"多元化",历来争论不休。本研究试图探讨我国各个地区在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习俗方面的异同,以及与造成这种异同的外部因素(如地理条件、历史过程、人口因素、宗教、语言、经济、政治和法律体系等)之间的关系。基于多学科的文献综述,我们提出了一个类似马赛克拼图式的中国区域文化地图模型。其中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习俗在每个模块内部相对同质,而在模块之间则相对异质,但是,这些模块之间以一种耦合的方式在"多元化"的基础上构成了一个"大一统"的整体。根据影响文化的外部因素,中国的区域文化可以分为11种类型,分别是(1)黄土高原文化、(2)华北平原文化、(3)长江上游山地文化、(4)长江中游平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宇 邢兆鹏
除了要丰富资本市场内涵外,还应力推资本市场扩界,推动建立大一统的资本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商品经济开始,我们就认识到了市场分割的危害。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却一直处于事实上的分割状态,导致资本市场具有多重价格,资源配置效率受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双奇
体系改革是银行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这样重大的改革,需要从理论上、对现行体系的评估上、新体系的设计上进行反复论证。论证中不同观点的争论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需而有益的。本文拟对当前有关争论谈一点看法。一、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如何看待马列的大银行理论?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晁福林
国家统一、民族交流与融汇是历代人们赞颂的社会局面。这种局面与“大一统”理念有密切关系。汉儒所提出的“大一统”学说适应时代的需求,泽后世于久远。“大一统”之说源起于《春秋公羊传》,是汉代公羊学家的释经之语。其本义只是指出《春秋》所言“春王正月”,即王所颁行的历法的春季之正月。董仲舒将传统的“天命观”予以新的诠释。“大一统”被董仲舒说成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的根本大法。认为“大一统”是天地间最习常的规律,是古往今来皆通用的矩矱。这个学说的构建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固发展都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春秋》 “大一统” 董仲舒 民族交融
[期刊] 求索
[作者]
吕文利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进行了深入阐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这是对中国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基础上的高度凝练,极其鲜明地指出了实现、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大一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核心内容,中国历代都重视实现“大一统”,促成中华民族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传统王朝,其继承前代经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清朝“大一统”的多维实践,是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在清代的具体展开,有着丰富的实践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
中华文明 统一性 大一统 嵌入式互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淑红
唐朝社会保障制度是基于社会救助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其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唐朝政府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注重加强灾害的预防和赈济,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考察唐朝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而准确地解释唐朝社会长期稳定的原因,总结历史经验,进而以史为鉴地完善当今的社会救助体系.
关键词:
唐朝 救助 社会保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家新
通过基于VAR的格兰杰因果检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及脉冲响应的实证分析,比较流通中现金、广义货币和金融机构贷款对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者物价指数的预测能力和变动解释能力,发现1953-1984年"大一统"银行体制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备选指标中与产出和通货膨胀目标关系最为密切的经济变量均为流通中现金,因此在这一时期货币政策的最优度量指标为流通中现金。论文最后对实证结论进行了解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秉文
文章回顾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双轨制的起源,对历史上两次避免出现"碎片化"趋势所做的努力进行了评估,在总结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两次改革未果的原因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动力、压力、推力和阻力,进而从经济发展、社会模式、文化传统与国民性3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养老金制度从"碎片化"走向"大一统"的深远意义。最后,文章分析了养老金并轨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的压力和一些潜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力
治企如治国,放权还是集权其实是治国者亘古不变的难题。唐天宝年间是中国的极盛之世,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唐玄宗李隆基凭宫廷政变夺取政权,生怕朝中重臣重走他的老路,所以忌内甚于忌外,委重任于边将,以求平衡中央的政治势力。却使军权旁落,变中央集权为内轻外重、授权以柄,当时全国军队三分之二以上在边境,归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轶伦
《新唐书·宰相表》以年表形式记载唐代宰辅的拜罢迁转,是考察相关问题的重要史料。但我们对读《宰相表》与《新唐书·本纪》,可以发现前者缺乏严格的编纂体例,其在人物姓名、入相后官职迁转及年代的书写体例方面均存在相当的淆乱之处。我们以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宰相表》的作者究竟是谁有关。在《新唐书》四部史表中,唯独《宰相表》的著作权归属存在争议,而通过辨析《宰相表》自身记载及《春明退朝录》"方镇百官表"五字的所指,可以确知《宰相表》为梅尧臣所撰。且由于梅氏晚年方入局修书,书成不久即离世,迫于时限,因而仅完成了相关史料的排比,未及后续的修饰与检核,故导致《宰相表》在编纂体例上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前贤考订所得《宰相表》诸多"讹误",实为其先天之缺陷,非《新唐书》流传过程中产生的讹脱衍倒——这是本文研究主要实践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
《新唐书·宰相表》 作者 体例 校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恩铭
《新唐书》以萧颖士为中心形成了早期古文家的传承谱系。文章认为,《新唐书》以较大篇幅叙述萧颖士的古文理念,通过采摭文章、叙述观点、文学史观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材料的组织,这样也就确立了萧颖士作为早期古文家的领袖地位。
关键词:
《新唐书》 古文家传记 传承谱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法文宗
发生于唐朝中后期的钱荒是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由于流通中金属货币不足而导致的货币危机,其发生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均田制的破坏、两税法改革等事件密切相关,是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表现。本文从唐中后期的经济背景出发,对钱荒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中晚唐 钱荒 两税法 铜钱 商品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