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
- 2023(61)
- 2022(41)
- 2021(32)
- 2020(12)
- 2019(55)
- 2018(46)
- 2017(48)
- 2016(53)
- 2015(79)
- 2014(67)
- 2013(43)
- 2012(49)
- 2011(53)
- 2010(47)
- 2009(26)
- 2008(15)
- 2007(16)
- 2006(13)
- 2005(7)
- 学科
- 中国(140)
- 教学(103)
- 教育(87)
- 理论(86)
- 学法(81)
- 教学法(81)
- 学理(75)
- 学理论(75)
- 农(67)
- 业(66)
- 济(61)
- 经济(61)
- 管理(55)
- 技术(52)
- 职业(42)
- 农业(36)
- 业余(33)
- 业余教育(33)
- 余(33)
- 农民(32)
- 学校(32)
- 民(29)
- 研究(29)
- 培(28)
- 企(27)
- 企业(27)
- 培训(23)
- 职业培训(23)
- 训(23)
- 人事(22)
- 机构
- 学院(550)
- 大学(387)
- 职业(308)
- 技术(262)
- 职业技术(217)
- 教育(210)
- 研究(187)
- 技术学院(154)
- 师范(135)
- 范(135)
- 江(128)
- 济(109)
- 科学(103)
- 管理(101)
- 师范大学(98)
- 所(95)
- 经济(93)
- 京(92)
- 研究所(91)
- 中国(85)
- 理学(81)
- 理学院(80)
- 农(79)
- 中心(78)
- 州(78)
- 教育学(76)
- 管理学(75)
- 院(75)
- 管理学院(74)
- 业大(73)
共检索到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百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与唐山市技师学院实行一体化管理,毕业生颁发大专毕业证书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现为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学院动车组技术、港口物流管理等7个专业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重点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耿煜 郭敏强 张运生 李钦 赖红
当前我国缺乏高端国际化数字化技能人才,难以为产业升级提供支撑,因此亟须促进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为重任的高职院校加强和优化高端国际化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首先阐释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的作用意义,提出“教育4.0”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同时具备数字技术有关软硬技能;其次分析欧美日及我国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实践,并借助人工智能模型分析发现数字化技能人才与产业升级具有重大的相关性,其中欧盟的数字化技能人才体系最为完备,美国的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更加强调协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而我国高职院校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在学生的数字化技术与专业技术融合、数字化技能更新、学习主动性和沟通能力培养以及学校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仍有待努力;最后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归纳总结校企合作、技能融合发展与国际化办学等高职院校高端国际化数字化技能人培养路径,为其他高职院校探索适合自身的高端国际化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永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向产业高端升级。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主动对接国家需求,面向“两个高端”,针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形成了“三性一体化”高层次技术技能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素质高、技术精、技能强、上手快、后劲足”、有潜力成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卓越人才。成果获得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国强 朱炜 陆卫国
当前,我国虽然大力提倡培养高技能人才,但高技能人才的总量和比例仍与实际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高技能人才培养在供需匹配、校企合作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问题突出。构建区域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平台,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紧密对接区域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对接产业设置专业,对接岗位制定标准,对接任务建构课程,对接评价实施教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指数推进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优化,使人才培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为产业发展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建超
产业园区是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高职院校融入产业、根植园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提升企业群、产业区和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分析装备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供给的现状,阐述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发展趋势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融入困境基础上,基于深度融入产业园的“三融两生两进”办学模式,“精准设置、聚力共建、集群发展”的专业群建设模式,适应装备制造类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探索适应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路径,以期培养与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一风
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是当前和未来较长一个时期内中国高职院校的现实选择。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树立和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可借鉴性。
关键词:
区域化 高技能人才培养 改革 项目课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段姣雯 吴宗保 杜庆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的生成产物,也是教育的本质使然。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践行从新手到实践专家的能力生成过程,是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于一体的多元贯通体系。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承担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民众成才愿望的职能。从探索"横向融通、纵向贯通、文化浸润"的培养路径入手,尝试形成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开放性系统,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保驾护航。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素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伟 石伟平
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生产技术的智能化升级引发了生产组织的重构与生产方式的变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知识标准、能力标准和素质标准实现了更新与突破,以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以综合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关键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三维体系应当被建立。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的框架,应当在宏观上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匹配人才层次高移;在中观上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复合职业人才;在微观上重构课程教学体系,渗透职业核心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凤敏 沈亚强
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战略选择。从心理学视域来看,技术技能人才是一种知识与技术技能兼具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它经历了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了鲜明的心理特征。为此,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技术技能人才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规律,改革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培养模式,为促进我国经济增效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宇正 汤霓
培养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重要的时代使命。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确保人才梯队结构对接产业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嵌合生产需求,人才发展层次融入技能类型。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仍面临着培养质量和结构失衡、职业教育资源滞后、校企间共育机制失活等现实困境。基于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远景目标,我国要打破“学历至上”导向,助力技能型社会经济发展;构筑“类型特色”体系,推动技能型社会人才进阶;弘扬“工匠精神”价值,营造技能型社会良好氛围,推动技能强国步入新征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灯明 毕树沙
加强职业素养培养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湖南通过"芙蓉工匠"新生代职业素养培养研究与实践,构建了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基于这一框架,可重点关注类型教育的核心要素,在相对微观的层面完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加快修订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科学性;重构职业院校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生成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独特性;将职业素养全面融入技能教学全过程,强化职业素养培养的可操作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淑萍 史小波 金曦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在微电子技术专业建设中,紧紧围绕园区微电子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以服务为宗旨,构建"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岗位职业能力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职业能力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及其制度建设,在以客户需求为目标的服务理念导向下,向国内外企业、同行、社会提供服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家枢
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对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做出重大调整,明确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究竟什么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有哪些?如何评价职业教育与职业院校内涵发展水平?围绕这些问题的系统化、操作性研究还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翠翠 张皓月
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是适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兼具创新人才的普遍特征与技术技能人才的独特发展特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是对这一挑战的积极回应,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临培养标准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多主体协同机制不畅通等多重困境。针对这些困境,可以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实施创新人才分类培养计划;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创新人才长效评价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发挥多主体协同培养优势等策略,激发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及技术创新活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俊 陈志丹
当前,独立学院的战略重心已到了由规模数量的扩张转向以提高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在新的历史阶段,独立学院必须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立教学型大学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要把内涵建设的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