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4)
2023(4724)
2022(3949)
2021(3737)
2020(2855)
2019(6587)
2018(6252)
2017(12340)
2016(6587)
2015(7232)
2014(7264)
2013(7051)
2012(6435)
2011(5772)
2010(6062)
2009(5284)
2008(5146)
2007(3999)
2006(3552)
2005(2940)
作者
(17230)
(14186)
(14042)
(13495)
(9266)
(6714)
(6545)
(5576)
(5461)
(4900)
(4875)
(4819)
(4428)
(4369)
(4281)
(4180)
(4173)
(4154)
(4073)
(4070)
(3339)
(3334)
(3331)
(3221)
(3093)
(3060)
(3054)
(2952)
(2829)
(2795)
学科
(24527)
经济(24486)
管理(17899)
(14595)
(11549)
企业(11549)
中国(11000)
地方(7227)
方法(7186)
(6342)
城市(6218)
(6055)
数学(5852)
数学方法(5754)
业经(5409)
(4839)
环境(4758)
(4504)
城市经济(4489)
(4254)
金融(4254)
农业(4231)
(4142)
理论(4102)
(4020)
银行(4013)
(3863)
(3825)
(3726)
财务(3712)
机构
大学(89691)
学院(88553)
(35582)
经济(34587)
管理(33300)
研究(31768)
理学(28585)
理学院(28125)
管理学(27761)
管理学院(27554)
中国(23257)
(19448)
科学(18187)
(16790)
(14739)
中心(14423)
(14215)
师范(14156)
财经(13530)
研究所(13240)
(12625)
(12409)
(12348)
北京(12006)
师范大学(11879)
经济学(11546)
(11085)
业大(10895)
(10494)
经济学院(10435)
基金
项目(61448)
科学(49792)
研究(46700)
基金(45480)
(39165)
国家(38847)
科学基金(33980)
社会(31286)
社会科(29628)
社会科学(29619)
基金项目(24524)
(22403)
教育(21058)
自然(20949)
自然科(20480)
自然科学(20477)
(20399)
自然科学基金(20091)
编号(18420)
资助(16816)
成果(15322)
(13863)
重点(13662)
(13627)
国家社会(13308)
课题(12853)
(12698)
教育部(12245)
(12210)
人文(11937)
期刊
(39062)
经济(39062)
研究(29455)
中国(17113)
(12463)
管理(11669)
科学(11398)
教育(11002)
学报(10410)
(10213)
大学(8342)
(7930)
金融(7930)
学学(7631)
城市(7597)
问题(7033)
农业(6987)
(6599)
财经(6127)
业经(5954)
经济研究(5911)
技术(5787)
现代(5535)
(5423)
资源(4441)
发展(4365)
(4365)
世界(4274)
(4074)
(3882)
共检索到130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纯  张洋  吕斌  
中国唐山震后重建的案例,显示了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中动员和举国支援下,迅速进行震后重建的社会主义国家经验。灾后援助,特别是重建是中国政府抵抗自然灾害最重视的环节,也是通常在灾害发生之后采取的应对措施。本文在唐山地震三十后,从城市规划视角对震后唐山恢复进行再审视,对传统的防灾减灾策略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为当代中国城市安全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发生在1976年的7.8级唐山大地震,震前完全没有任何防灾准备措施,造成了24万人死亡的巨大损失。震后虽然面临着数据和资料缺失的困境,在中央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指挥下,地方党、政、军等力量的全面介入并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灾后紧急响应措施。唐山震后规划虽然确定了"易地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家彬  
从机构设置、立法、规划、资金投放情况等方面对阪神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梳理,并引出对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5点启示:灾后重建工作中必须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重建工作要重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重建规划应按照轻重缓急统筹进行;产业复兴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放在重要地位;产业复兴要把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灾后重建规划组  李双成  赵志强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对成都市域文化旅游资源及设施等造成严重破坏,尤以位于龙门山地震带附近的四市一县灾损最甚。受灾损失的重点文化旅游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刻不容缓。论文首先对成都文化旅游设施的损毁程度进行评估,分析成都市文化旅游设施灾后重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恢复重建战略进行思考,提出恢复重建工作的保障措施,以期为尽快有序恢复成都市文化与旅游产业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俏彬  李洪  侯东哲  
日本近日发生了高达9.0级的强烈地震。据称,这是日本历史上有地震观测记录以来最大级别的一次地震,也是全球有记录以来的第五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全世界都在电视上目睹日本政府救灾。给我们的印象是,面对这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6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整个日本从政府到民间,都是紧张但不混乱,灾民情绪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岚  
"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建立长效的社会援助机制。"可持续"是支援灾区的最高境界。构建可持续社会援助体系的对策措施,包括政府下放慈善权,让慈善回归民间;加快制度供给,从根本上改变NGO的政治生态;强化志愿者激励和专业技能培训;构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网络平台;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协调联系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世庆  许英明  蒋同明  
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研究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法律、政策等各个方面,涉及灾害学、灾害经济学、灾害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等多个学科。国情不同,灾害应对管理与重建模式不同,总的趋势是更加尊重自然、重视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黎仁华  李齐辉  何海霞  
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发展的新兴方式。通过实施"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着眼预防、着力防范"的跟踪审计模式,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促进灾后和谐重建;有利于促进灾后恢复重建政策的落实和完善,促进灾后科学重建;有利于政府合理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为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确保灾后重建审计目标的实现,组织实施跟踪审计应根据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与物资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的各个环节来明确审计的基本内容。重点关注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物资应用的合理性、效率性、经济性。组织实施的思路和方法是:事前调查,着眼预防,促进规范,实现审计的预防功能;全程审计,滚动实施,实现审计的识别揭露功能;适时提出审计建议,督促被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铮  程君凤  顾新  
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灾后重建工作任重而道远。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灾后重建经验,提出了灾后重建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广瑞  
本文提出汶川地震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多方面的,震后旅游的发展必须做出科学的规划,不要把重建当作是简单的原状恢复,而是抓住机遇对旅游发展重新定位和调整。旅游业的振兴要靠大家共同合作,同舟共济,靠产品启动市场,政府和企业都要考虑危机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仁淑  
长期以来,日本都是"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对内直接投资小国①"。然而,东日本大地震加快了日本经济国际化步伐,促使日本政府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资,而中国企业则成为日本吸收外资的主要来源国。显然,外国企业增加对日直接投资,将推动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有利于日本建立具有竞争力的雇佣制度和企业关系,从而构建"新日本经营模式"。为了进一步推动跨国公司在日本的技术研发和投资,日本必须抓紧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和战略。而中国企业应加快中日"双向投资"步伐,提高其投资效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广京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灾害。据中国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公布,截至5月21日12时地震已直接造成41353人遇难、274683人受伤、累积失踪32666人、(截至20日24时)累计解救和转移被困人员396811人、公路受损里程28829公里、桥梁损毁3053座共计135162延米、9个县市形成33处堰塞湖的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四川特大地震已造成41353人遇难。人民日报,2008年5月22日第2版)。而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中央企业初步估算就在300亿元人民币以上(央企损失估算300多亿元受灾企业已开始重建工作。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庭宇  庞淼  
本文以5·12地震后四川绵竹县土门镇民乐村民房设计试点为案例,分析在灾后重建农房建设中,通过参与式方法,根据当地农户的需求,结合外部技术支持,打造出契合现代民居设计理念和社区农户实际生产生活需要的实用型,符合灾后重建减灾防灾需要,农户生计发展永续利用的新农房建设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