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
- 2023(1641)
- 2022(1435)
- 2021(1467)
- 2020(1294)
- 2019(2745)
- 2018(2869)
- 2017(5023)
- 2016(3150)
- 2015(3674)
- 2014(3699)
- 2013(3544)
- 2012(3691)
- 2011(3282)
- 2010(3461)
- 2009(3415)
- 2008(3657)
- 2007(3575)
- 2006(3170)
- 2005(2912)
- 学科
- 济(10253)
- 经济(10233)
- 管理(8216)
- 业(6915)
- 企(6218)
- 企业(6218)
- 学(4421)
- 方法(4262)
- 中国(3199)
- 数学(3193)
- 数学方法(3045)
- 财(2809)
- 制(2782)
- 理论(2769)
- 农(2699)
- 教育(2303)
- 贸(2155)
- 贸易(2152)
- 易(2087)
- 业经(2086)
- 体(1985)
- 银(1969)
- 银行(1936)
- 教学(1926)
- 和(1886)
- 策(1855)
- 行(1827)
- 融(1784)
- 金融(1784)
- 务(1725)
- 机构
- 大学(48360)
- 学院(46534)
- 研究(17957)
- 中国(13541)
- 济(13462)
- 科学(13361)
- 管理(13284)
- 经济(12959)
- 京(11561)
- 农(11495)
- 理学(10806)
- 所(10688)
- 理学院(10604)
- 管理学(10069)
- 管理学院(9991)
- 研究所(9616)
- 业大(9358)
- 农业(9239)
- 江(8302)
- 中心(8091)
- 北京(7454)
- 范(7346)
- 财(7267)
- 师范(7252)
- 省(7241)
- 州(6722)
- 技术(6539)
- 院(6345)
- 农业大学(6077)
- 室(5749)
共检索到79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姚瑶
唐寅以其一生行藏和体悟所创作的诗歌,充分表现了其奋发情怀、生命情怀、失落情怀、及时行乐情怀、隐逸情怀和宗教情怀,呈现出独抒情怀的文学风貌。这一文学风貌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明中叶吴中独抒情怀之文学思潮的体现。此种文学思潮与前七子复古思潮差不多处于相同时段,却又相对独立于复古思潮而存在,它产生于明中叶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之下,代表人物众多,影响广泛而深远。
关键词:
唐寅 诗歌 独抒情怀 文学思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萍
"格卑气弱"是古人从风格上对晚唐诗进行整体性批评时惯用的词语,即格调不高而有衰陋之气。虽然对于这一批评,后代独具慧眼的诗人及文论家多有拨正,但却依然停留在对晚唐诗歌创作的审美价值及意境的肯定上,而很少论及晚唐诗人在亡国前夕,生发出的对家国的热爱、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对真善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满含民胞物与精神的人文情怀。作为晚唐的一代词臣,吴融有大量咏物诗传世。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乾坤,正是借用这种貌似琐碎的体裁,吴融细腻地感悟生命的真谛,通过与大自然物象的"静中相对",传达出百代之下读来犹使人们为之动容的人文情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卓 刘唯
宗教抒情诗集《圣殿》是英国著名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的代表作品,其中大部分诗篇都体现了赫伯特对《圣经》的冥想和沉思,这点广为人知,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赫伯特诗歌蕴含的音乐性特征。音乐不仅是作为基督徒的赫伯特宗教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赫伯特的诗歌不仅具有音乐般的旋律和节奏,具有音乐的可唱性,还充满了各种丰富的音乐意象和音乐词汇,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赫伯特凭借音乐来表达内心虔诚的基督教思想,对上帝炽热的情感,对美好生活及和谐社会的向往。读者通过音乐可以透视赫伯特对艺术的理解,领悟其独特的诗学见解和诗学观念。
关键词:
抒情诗 音乐 音乐意象 虔诚 和谐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圣传
作为"革命型"的浪漫主义诗人、文论家,当抗战以来的诗歌创作陷入放逐情感的"口号空喊"与缺乏"生命情愫"的形式摹仿时,黄药眠通过重返中国古典诗史及其"抒情"传统,试图在历史的互动中谋求抗战诗歌与中国新诗的理论出路。正是从"抒情"的基调出发,黄药眠对抗战以来的诗歌进行了深入细读和理论批评,不仅在"革命"话语语境中明确提出"抒情诗论"的主张,还从诗"情"、诗"美"与诗的"形象化"三大抒情面相上进行了学理建构。黄药眠的诗歌理论批评在"革命"与"抒情"之间既坚持文艺的"内在规律性"和诗歌的"情感特质",又集中准确地阐明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还较早地确立了诗歌批评的"审美标准"及"诗歌民族形式"的发展方向,并在针砭时弊中为抗战诗歌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在"革命"激进的政治话语语境中,黄药眠诗歌理论批评所发出的"抒情"声响,既蕴藏学理,又富于现实感,极具诗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毅
江南风流才子唐寅,自幼聪慧机灵,才华过人,他将作诗的气韵、锻炼和润色,与绘画的意匠经营和笔墨技法相提并论,其诗思不乏才士的狭气和傲气,还有孤芳自赏的清高。他爱江南水乡风物,更爱娇娆美人,除了在山水、花鸟画里以奇妙诗思展现才华外,他还在仕女图、美人图、名姝图等系列佳人画及其题咏里,高调宣示才子缠绵俳侧的风流。唐寅画为神品,诗亦入流,因露才扬己而遭遇不测,沉沦却依然轻狂,落魄才子梦断佳人画,如幻似真的浪漫情愫,使他成为明清才子佳人文艺的典型。
关键词:
唐寅 才子 佳人 诗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倩
对"柳腰"这一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关联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梳理,重点探讨唐代诗歌中大量出现"柳腰"意象的原因。认为唐代女子的服装和舞蹈容易展现细腰,而与文人交往密切的歌舞妓更是能展现细腰。柳树在唐代的公共场所和私家园林多有种植。细腰的常见和柳树的广泛种植,是产生"柳腰"意义模式的必要条件;而唐代送别场合、宫廷和文人集宴上,"柳"和"腰"的同时在场,娼家门前普遍的柳树种植,这些是产生"柳腰"的充分条件。在唐代,尤其是中晚唐,这些条件刚好同时成立,这便促使"柳"和"腰"这两种事物在唐代诗歌中被频频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
柳腰 柳树 细腰 唐代 诗歌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梅
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导向的诗歌思潮都需要上下两个社会阶层思想火花的相互碰撞、作用与融合。文章以萧衍拟作乐府《子夜四时歌》为切入点,认识与理解从市井到宫廷自下而上导向的诗歌思潮。从客观与主观两个视角,即市民风尚的渗透与民间乐府的普及,宫廷文人的背景与心态,解读这一诗歌思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年丰
西汉开创了强盛的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形成了统一的汉族。后世许多诗人对西汉的开创、东汉的中兴,都有着深深的认同,形成了浓重的汉朝情结。以钱澄之为代表的明遗民诗人身处异代,怀黍离之悲,"夷夏之防"观念也使他们特别推重"汉"以及与"汉"相关的人、事、物,在诗歌中通过以"汉"代指"明",表现了遗民诗人独有的"汉朝情结"。
关键词:
明遗民 钱澄之 诗歌 情结 汉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汤贵仁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兴衰和社会的诸因素存在着极密切的关系。唐代诗歌的繁荣,除了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思想活跃诸因素之外,还和“旅游热”密切相关。按照当代人的解释,旅游的意思是“旅行游览”,按照古人的解释,羁旅之意来源于(“庐”,庐者,寄也。也就是说,凡是离开本人的居住地而巡行寄居外地的,都可以称为“旅”。因此,举凡帝王的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王代金
"蔡格尼克效应"指出,人们对于未完成任务的记忆比已经完成任务的记忆保持得更好。将这个效应迁移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就意味着当学生遇到尚存缺陷的"空白"(即留白)时,其将会积极主动地设法"补白"这一缺陷,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这样一来,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让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诗歌在创作时往往追求"言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也就产生了许多"空白",需要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小玲
在多恩的诗歌中,说话者或者处于话语主体地位的往往是男性,而女性通常是说话者的意识客体,或者是被动的、沉默的说话对象。多恩对不忠、叛逆的女性表现出厌恶与贬斥,女性自我辩护与反抗的声音完全被淹没了,甚至在对忠贞、神圣女性的赞美声中,也无法听到女性自己的声音。多恩所刻画的形象丰富多彩而又矛盾重重的女性,实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性别定势的一种回应,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男权意识。
关键词:
多恩 失语女性 男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卫俏嫔
干注册会计师这行已经大约十年了,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在无比繁忙中度过,只有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能够理理思绪,想想审计以外的事情。上大学时,曾经和几个好友疯狂地迷恋上诗歌,到处搜罗有关唐诗宋词的书籍,还喜好现代诗。记得汪国真来学校讲演时,我们几个人晚饭没吃,跑到阶梯教室占座位。至今我还保留着当年汪国真的亲笔签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青枝
出土墓志对文史研究的作用引起学者的诸多关注,并有大量成果问世。文章以释例形式探讨了唐代墓志对唐代诗人、诗歌研究的重要文献价值,并对未经考证之相关墓志资料加以考订。
关键词:
唐代墓志 唐代诗歌 文献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庞莉
唐太宗的诗歌可谓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既有颂扬大唐一统天下的赫赫声威,抒写经世济民的宏伟抱负;也有励精图治、清明为政;还有描写为政外悠闲舒适的浪漫生活。这些诗词为我们展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丰富精神世界。
关键词:
唐太宗 诗歌 精神世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