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076)
2022(958)
2021(872)
2020(808)
2019(1667)
2018(1728)
2017(2996)
2016(1920)
2015(2186)
2014(2278)
2013(2229)
2012(2180)
2011(2008)
2010(2283)
2009(2247)
2008(2283)
2007(2168)
2006(2146)
2005(2170)
2004(1896)
作者
(5516)
(4473)
(4472)
(4436)
(2909)
(2175)
(2090)
(1817)
(1731)
(1665)
(1578)
(1577)
(1550)
(1527)
(1480)
(1442)
(1389)
(1386)
(1326)
(1323)
(1318)
(1154)
(1115)
(1107)
(1102)
(1088)
(1036)
(1035)
(960)
(952)
学科
(6292)
经济(6273)
管理(5731)
(4795)
(3985)
企业(3985)
(3050)
中国(2931)
(2617)
(2277)
(2220)
银行(2220)
教育(2163)
地方(2140)
(2136)
(1877)
制度(1816)
(1816)
业经(1778)
(1658)
农业(1638)
(1555)
金融(1555)
理论(1554)
(1551)
税收(1466)
(1444)
方法(1285)
体制(1283)
业务(1250)
机构
大学(26081)
学院(25090)
研究(9089)
(8872)
管理(8516)
经济(8513)
中国(8470)
(6350)
理学(6283)
(6260)
理学院(6196)
(6074)
管理学(6071)
管理学院(6008)
中心(5270)
(4909)
(4856)
科学(4800)
(4521)
(4460)
师范(4430)
(4403)
银行(4262)
财经(4132)
北京(4114)
(4041)
(3973)
人民(3920)
研究所(3760)
(3583)
基金
项目(11830)
研究(9943)
科学(9005)
基金(7901)
(6432)
国家(6327)
社会(5840)
社会科(5478)
社会科学(5478)
科学基金(5318)
教育(5016)
成果(4970)
(4685)
编号(4506)
(3910)
基金项目(3627)
资助(3577)
课题(3549)
(3209)
自然(2946)
自然科(2880)
自然科学(2879)
(2875)
自然科学基金(2823)
项目编号(2768)
重点(2655)
(2655)
(2648)
阶段(2647)
(2574)
期刊
(14622)
经济(14622)
研究(11321)
中国(9068)
教育(6431)
(5447)
(5330)
金融(5330)
(4103)
管理(4047)
图书(3892)
学报(3628)
书馆(3303)
图书馆(3303)
科学(2958)
大学(2896)
技术(2444)
学学(2287)
财经(2225)
业经(2216)
农业(2191)
(1930)
问题(1897)
(1815)
论坛(1815)
(1687)
农村(1681)
(1681)
经济研究(1675)
理论(1668)
共检索到53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燕斌  
榜文是中国古代政令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国家实现对民间社会事务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工具。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早在汉代,肩负信息传播功能的榜文就已经存在。唐宋时期,统治者对榜文的重视与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并在制定程序、核准、备案,包括榜文纸张的选定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规范的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健  
唐宋时代,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粮食作物的增产,为经济作物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种茶和加工技术的进步,茶园的扩展,茶产地有了延拓,茶产量也呈同步增长态势。另一方面,作为饮料的商品茶,已从“旧时王谢堂前燕”而“飞入寻常百姓家”。如米盐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民生活必需品。生产和消费刺激的双重诱导,促使茶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以数理统计的方式推算唐宋的茶产量,是十分困难的课题。这不仅因为有关唐茶产量的资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涂丹  
林文勋教授的《唐宋社会变革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一书,201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在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基础上,对唐宋社会变革问题进行宏观深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薛政超  
唐宋以来,由于土地自由买卖的发展和土地市场的扩大,促使富民作为一个拥有雄厚经济实力且广泛分布、但其内部又有差别的新的社会阶层而得以逐渐形成。到宋代,占真实上三等富户九成二以上、为总户数13.3%—33.9%左右的富民阶层,占有约60%—70%的社会土地财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亦冰  
"估法"为唐宋财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钱帛兼行的财政收支情况密切相关,是政府实现对市场管理的重要手段。既有研究已充分探讨了"估法"的基础,即立足于市场的"时估",但在复原时估程序时,受材料局限,未能充分意识到唐令、日本令、天圣令之差异,以及与当时制度实践间的距离。本文试图对相关令文及其与制度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反思既有之"结论",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些许启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亦冰  
"估法"为唐宋财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钱帛兼行的财政收支情况密切相关,是政府实现对市场管理的重要手段。既有研究已充分探讨了"估法"的基础,即立足于市场的"时估",但在复原时估程序时,受材料局限,未能充分意识到唐令、日本令、天圣令之差异,以及与当时制度实践间的距离。本文试图对相关令文及其与制度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反思既有之"结论",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些许启发。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向阳  
关于唐宋借贷利率的计算问题黄向阳借贷关系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很值得重视。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唐宋借贷关系的性质和作用,首先就要正确计算唐宋借贷利率。中国经济史学界对唐宋借贷利率单位的认识和计算尚存在一些问题,不少论著对唐代与宋代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文玉  
唐代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元、天宝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鼎盛时期,然而唐代的国力到底达到什么水平,至今似乎还没有一个总体的评价。宋承唐制,其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都与唐代大同小异。因而两朝的情况最具有可比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晶  
若以北宋《元丰令》作为分水岭,北宋《天圣令》和南宋《庆元令》可被分别视为唐令谱系和宋令谱系的代表。通过比勘这两部令典中的《仓库令》可知,《天圣令》中关于粮禄支出、仓窖税、运盐和储盐折耗以及赐给时服和绢布杂綵等条文被《庆元令》所减省,《庆元令》则增加了有关仓库管理主体选任、其职责义务厘定,以及上供、封桩、点磨、鼓铸、场务、籴买粮草等方面的条文。而且《庆元令》在继承《天圣仓库令》某些条文所定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新条文以扩大该行为模式的适用对象,许多条文突破了《仓库令》的范围,被分别厘入《辇运令》、《场务令》、《给赐令》、《理欠令》等宋代新出令篇。只不过,这些条文未必是宋代新制,唐式之中已存...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余敏辉  
唐宋汴河和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且流经路线还曾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争议,后来逐渐湮废则是由"天灾"兼"人祸"导致的。虽然隋唐大运河各个河段都有漕运功能,但其中汴河是最主要的漕运航线,且最具代表性。如果说"成也运河,败也运河",运河之"水"关乎城市前途命运的话,那么汴河沿岸城市大都如此,"水"主沉浮体现得最为充分。此外,除了在政治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外,汴河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唐宋汴河的重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要创造性地开展唐宋汴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把唐宋汴河文化带建设成为国内"最精彩的一段"。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谢元鲁  
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变迁与发展。首先,从唐代中期至北宋在土地制度、手工业和商业各个领域中出现了产权结构明晰化的长期趋势;其次,社会商业信用新体系的逐步形成与完善化,社会资本利率的不断下降,市场交易方式的变迁等因素,使社会交易成本逐步降低;再次,科举制度出身的官僚集团缺乏对规模日益增大,市场日益复杂的商品经济的管理能力,导致国家权力对唐宋之际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兴经济部门,尤其是金融业和工商业控制能力薄弱,使其获得了发展的空间;最后,随着宋代人口的增长而出现的市场规模扩大及耕作技术提高,以及由于部分传统手工业部门投资收益的相对降低,使农业和金融业、商业等部门的投资收益相对增加,引起社...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杨军  
宋代榜文经由皇帝、朝廷各部及地方官府发出,传递至官方场所、地方城乡、商贸地区等地区,成为朝廷及各级官府日常行政运作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榜文的下行及公示于民众虽有其正常的程序和规章,但在榜文发布过程中也不时存在着出榜稽缓、"擅收敕榜"、出榜泄密及违规用纸和隐匿遽收等违规现象。对此,朝廷及地方官府均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惩戒,以保证榜文文书发布规章得以顺利实施,政令下行有序畅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金花  
本文以考古资料为主,考察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的发展特点,探讨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的发展水平,分析影响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重新认识明州制瓷业在越窑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经历了从初期、发展、繁荣到衰落的演变过程,形成了上林湖和东钱湖两个制瓷中心。晚唐、五代、北宋中期的明州秘色瓷代表了唐宋时期越窑青瓷生产的最高水平。明州经济的发展、优良的制瓷环境、便利的运输条件、高超的工艺以及强烈的社会偏好,促进了明州制瓷业发展。北方青瓷发展和南方新瓷的崛起以及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使得明州制瓷业逐渐丧失竞争力,开始走向衰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晓亮  
唐宋是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社会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自唐代中后期至宋代以来,国家对市场的管理由以往那种以市制为代表的"直接管理"模式,向以税务设置为代表的"以税代管"模式转变。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国家市场观念以及市场管理实践渐变的表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