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26)
- 2023(4914)
- 2022(4027)
- 2021(3982)
- 2020(3175)
- 2019(7255)
- 2018(7005)
- 2017(12812)
- 2016(6473)
- 2015(7445)
- 2014(6980)
- 2013(7103)
- 2012(6721)
- 2011(6395)
- 2010(6084)
- 2009(5595)
- 2008(5394)
- 2007(4469)
- 2006(3905)
- 2005(3663)
- 学科
- 济(31665)
- 经济(31637)
- 管理(14001)
- 方法(13661)
- 数学(12733)
- 业(12727)
- 数学方法(12681)
- 中国(12563)
- 贸(9588)
- 贸易(9583)
- 易(9475)
- 企(8592)
- 企业(8592)
- 农(7987)
- 关系(5787)
- 财(5555)
- 制(5493)
- 业经(5320)
- 学(5319)
- 出(5288)
- 银(5157)
- 银行(5156)
- 行(5083)
- 农业(5032)
- 环境(4967)
- 融(4892)
- 金融(4891)
- 发(4871)
- 和(4828)
- 口(4304)
- 机构
- 大学(97003)
- 学院(93798)
- 济(50117)
- 经济(49590)
- 研究(39259)
- 管理(33130)
- 中国(31465)
- 理学(28400)
- 理学院(28054)
- 管理学(27778)
- 管理学院(27591)
- 京(21446)
- 科学(20444)
- 财(20274)
- 所(19093)
- 经济学(17628)
- 研究所(17534)
- 财经(16756)
- 中心(16445)
- 经济学院(15923)
- 经(15706)
- 北京(14439)
- 院(14089)
- 财经大学(12721)
- 范(12652)
- 师范(12587)
- 科学院(12462)
- 农(12330)
- 研究中心(11586)
- 江(11247)
- 基金
- 项目(62577)
- 科学(50430)
- 基金(48650)
- 研究(47506)
- 家(42796)
- 国家(42531)
- 科学基金(35818)
- 社会(33266)
- 社会科(31739)
- 社会科学(31735)
- 基金项目(24764)
- 教育(21009)
- 自然(20752)
- 自然科(20314)
- 自然科学(20307)
- 资助(20248)
- 自然科学基金(19995)
- 省(19584)
- 划(18043)
- 编号(17367)
- 中国(17031)
- 部(15863)
- 国家社会(15688)
- 成果(14433)
- 重点(14363)
- 教育部(14031)
- 发(14020)
- 人文(12807)
- 创(12696)
- 社科(12541)
共检索到144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夏燕 王小鸽
中国园林与文学关系密切。自魏晋山水审美文化及文学的发展,使文人在可居、可游、可观的山水园林中,寻求惬意而逍遥“画境文心”境界,肇始园林景题萌芽;唐宋文人原创性地借园居和诗文抒发自由而赋予理性的心灵,富有文采韵致的景观题名,以文学家高人雅事所置景观,促使中国写意园林的成熟。
关键词:
中国园林 唐宋文人 景题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阳清 刘静
六朝之后,佛教的西行求法运动在唐代方兴未艾,至宋代则日趋式微。唐宋佛教行记诸如玄奘《大唐西域记》、常愍《历游天竺记》、义净《西方记》、慧超《往五天竺国传》、圆照《悟空入竺记》以及范成大《继业西域行程》、无名氏《西天路竟》等著作7种,都曾先后别行于世。除《大唐西域记》之外,这些佛教行记或仅存节本,或略存佚文,其学术价值不容忽视。兹对唐宋佛教行记及其相关文献进行集中考述,同时揭橥其时代特征和人文内涵,藉此丰富中亚南亚史地研究、佛教文化传播研究以及"一带一路"的文明溯源研究。
关键词:
唐宋 佛教行记 中亚南亚文献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燕斌
榜文是中国古代政令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国家实现对民间社会事务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工具。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早在汉代,肩负信息传播功能的榜文就已经存在。唐宋时期,统治者对榜文的重视与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并在制定程序、核准、备案,包括榜文纸张的选定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规范的制度。
关键词:
榜文 政令传播 传播媒介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温翠芳
唐宋两代沉香朝贡贸易发生了巨大变迁。首先,宋代朝贡沉香的次数较唐代大为增多。其次,宋代朝贡沉香的数量较唐代有了惊人的增长。再次,宋代朝贡沉香的种类较唐代有了大幅度增加。其变迁原因如下:宋人对沉香需求的扩大是宋代沉香朝贡贸易活跃的内因;南海诸国沉香产量的大幅度增长是宋代沉香朝贡贸易活跃的外因;宋代中国与南海诸国之间频繁的贸易往来对沉香朝贡贸易的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唐宋 沉香 朝贡贸易 南海诸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于兆军
汴梁是北宋最大的刻书中心之一,对雕版印刷的发展、普及、创新以及外传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汴梁作为刻书中心仅存于北宋一代,然而它的成就和光辉仍然可以使其立于宋代四大刻书中心之列。
关键词:
汴梁刻书 贡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健
唐宋时代,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粮食作物的增产,为经济作物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种茶和加工技术的进步,茶园的扩展,茶产地有了延拓,茶产量也呈同步增长态势。另一方面,作为饮料的商品茶,已从“旧时王谢堂前燕”而“飞入寻常百姓家”。如米盐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民生活必需品。生产和消费刺激的双重诱导,促使茶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以数理统计的方式推算唐宋的茶产量,是十分困难的课题。这不仅因为有关唐茶产量的资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向阳
关于唐宋借贷利率的计算问题黄向阳借贷关系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很值得重视。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唐宋借贷关系的性质和作用,首先就要正确计算唐宋借贷利率。中国经济史学界对唐宋借贷利率单位的认识和计算尚存在一些问题,不少论著对唐代与宋代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文玉
唐代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元、天宝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鼎盛时期,然而唐代的国力到底达到什么水平,至今似乎还没有一个总体的评价。宋承唐制,其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都与唐代大同小异。因而两朝的情况最具有可比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晶
若以北宋《元丰令》作为分水岭,北宋《天圣令》和南宋《庆元令》可被分别视为唐令谱系和宋令谱系的代表。通过比勘这两部令典中的《仓库令》可知,《天圣令》中关于粮禄支出、仓窖税、运盐和储盐折耗以及赐给时服和绢布杂綵等条文被《庆元令》所减省,《庆元令》则增加了有关仓库管理主体选任、其职责义务厘定,以及上供、封桩、点磨、鼓铸、场务、籴买粮草等方面的条文。而且《庆元令》在继承《天圣仓库令》某些条文所定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新条文以扩大该行为模式的适用对象,许多条文突破了《仓库令》的范围,被分别厘入《辇运令》、《场务令》、《给赐令》、《理欠令》等宋代新出令篇。只不过,这些条文未必是宋代新制,唐式之中已存...
关键词:
仓库令 天圣令 庆元令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余敏辉
唐宋汴河和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且流经路线还曾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争议,后来逐渐湮废则是由"天灾"兼"人祸"导致的。虽然隋唐大运河各个河段都有漕运功能,但其中汴河是最主要的漕运航线,且最具代表性。如果说"成也运河,败也运河",运河之"水"关乎城市前途命运的话,那么汴河沿岸城市大都如此,"水"主沉浮体现得最为充分。此外,除了在政治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外,汴河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唐宋汴河的重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要创造性地开展唐宋汴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把唐宋汴河文化带建设成为国内"最精彩的一段"。
关键词:
唐宋汴河 通济渠 漕运 大运河文化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翠蓉 李洁
中国古典园林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意味深长,对现代景观设计有重要指导作用。文章从中国建筑园林的数字文化角度出发,研究其文化内涵,并通过其不同的表现形式探讨其象征艺术以及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
园林建筑 数字文化 象征艺术 景观设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炜
儒家思想因为继承了中国神话中的贡献精神,从而获得了经久不息的生命力。中国的源头神话是由原始人创作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生存下来。他们在集体中劳动,实行平均分配,这其中包含着强者对弱者的照顾,强者利益的牺牲。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必须从精神上肯定强者的牺牲精神,从而产生了以贡献精神为特征的集体主义道德。在盘古、伏羲和女娲三则神话故事中能够看到这种精神的闪光。
关键词:
神话伦理 中国神话 贡献精神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贝磊 桂勤
本期编者选编翻译了香港大学副校长程介明教授在2001年北美CIES年会上所作的发言,摘要介绍了贝磊教授与编者合著发表的英文文章“大中国的比较教育:背景、特色、对比及贡献”(载英国《比较教育》V37(4)2001),以及中心新近出版的编著《教授中国学生:心理及教学的观点》。编者以此期望读者在了解国外学者对中国教育的关注与兴趣的同时,思考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能为中国终生学习的发展做些什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