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93)
2023(3270)
2022(2864)
2021(2858)
2020(2378)
2019(5818)
2018(6302)
2017(11424)
2016(6479)
2015(7088)
2014(7049)
2013(6686)
2012(6170)
2011(5628)
2010(5739)
2009(5462)
2008(5479)
2007(4627)
2006(4447)
2005(4010)
作者
(16324)
(13735)
(13481)
(13075)
(8866)
(6733)
(6304)
(5479)
(5048)
(4966)
(4801)
(4727)
(4698)
(4462)
(4278)
(4137)
(4119)
(3869)
(3817)
(3816)
(3668)
(3328)
(3309)
(3259)
(3110)
(3098)
(3072)
(2961)
(2703)
(2682)
学科
(22601)
经济(22564)
管理(14760)
(12433)
(10604)
企业(10604)
(8545)
(7524)
地方(7224)
中国(6891)
(6625)
业经(6253)
(6102)
理论(5685)
方法(5603)
体制(5594)
(5571)
教育(5138)
农业(4861)
(4336)
金融(4333)
(4330)
银行(4329)
(4165)
教学(4108)
数学(4019)
数学方法(3944)
(3927)
(3889)
税收(3735)
机构
大学(84689)
学院(82966)
研究(30679)
(29976)
经济(29147)
管理(26971)
中国(23733)
理学(21801)
理学院(21429)
管理学(21045)
管理学院(20847)
(19489)
科学(18488)
(17679)
(15791)
师范(15722)
(15537)
(14825)
研究所(13734)
中心(13566)
师范大学(12840)
北京(12576)
财经(12533)
(12294)
(11956)
(11060)
(11022)
教育(10417)
业大(10210)
(10026)
基金
项目(48377)
研究(39939)
科学(37356)
基金(32525)
(27500)
国家(27159)
社会(23589)
科学基金(22805)
社会科(22024)
社会科学(22016)
(19648)
教育(18997)
编号(17784)
基金项目(17517)
(16491)
成果(16333)
自然(13413)
课题(13140)
自然科(12997)
自然科学(12995)
自然科学基金(12744)
资助(12353)
(11244)
(10954)
重点(10949)
(10550)
(10502)
项目编号(10170)
规划(9974)
(9777)
期刊
(43106)
经济(43106)
研究(33292)
中国(22030)
教育(17942)
(15584)
学报(12177)
(11514)
科学(11251)
管理(10251)
大学(9589)
(9002)
金融(9002)
学学(8247)
技术(7393)
财经(7364)
农业(7144)
图书(6582)
业经(6532)
(6454)
问题(6107)
经济研究(5662)
(5114)
书馆(5001)
图书馆(5001)
(4522)
论坛(4522)
资源(4516)
职业(4448)
(4439)
共检索到143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邦炜  
唐宋变革是个较为复杂的论题,只怕很难以"对"或"错"一字蔽之。唐宋变革论各式各样,然而如今学者每提及唐宋变革论,大有言必称内藤湖南之势。其实,日本学界有京都学派与东京学派之分,并非"内藤假说"一统天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学者有自己的唐宋变革论,且源远流长,岂能数典忘祖。唐宋变革不是断裂,而是因革。包伟民新近提出的唐宋会通论,对唐宋变革论不是颠覆,而是补充和完善。唐宋变革论与会通论相辅相成、兼容互补、相得益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邦炜  
唐宋变革是个较为复杂的论题,只怕很难以"对"或"错"一字蔽之。唐宋变革论各式各样,然而如今学者每提及唐宋变革论,大有言必称内藤湖南之势。其实,日本学界有京都学派与东京学派之分,并非"内藤假说"一统天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学者有自己的唐宋变革论,且源远流长,岂能数典忘祖。唐宋变革不是断裂,而是因革。包伟民新近提出的唐宋会通论,对唐宋变革论不是颠覆,而是补充和完善。唐宋变革论与会通论相辅相成、兼容互补、相得益彰。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涂丹  
林文勋教授的《唐宋社会变革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一书,201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在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基础上,对唐宋社会变革问题进行宏观深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成荫  
本文通过考察节日游乐社会环境主要因素的历史变迁、社会功能及历史意义,揭示出唐宋都城变革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某些表现及特征。节日游乐社会环境主要因素的历史变迁表现为官方公共服务日渐强化、生活服务业不断进步。官方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业具备正、负、中三面兼有的社会功能,在日常生活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推动唐宋都城变革的力量之一,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历史演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文勋  
唐宋时期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导致了商品经济长足的发展。当时 ,商品流通的活跃 ,市场关系的扩大及其影响的加强、商人资本的崛起、货币制度的飞跃 ,种种迹象表明 ,唐宋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商品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唐宋社会的变革 ,这种变革主要表现为社会要素的流动及其重要组合。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牛来颖  
唐宋时期,从突破原有的街道构造到城市布局的结构性改变、城市功能的拓展等等,最初一个变化就表现在房屋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接檐造舍从纯粹的构筑行为的技术性改变逐步带来城市中建筑空间结构的改变,进而发展形成城市新格局。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贾连港  
澉浦镇因其位于沿海的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在唐代中期因防盗而设镇。随着唐宋之际地方行政制度的转型,澉浦镇的功能从防盗变为收税。以盐业经济为依托,自北宋以来,澉浦镇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是,以南宋宁宗嘉定十四年鲍郎盐场的分立为标志,鲍郎盐场的萧条导致澉浦镇的迅速衰落。海盐产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澉浦镇的兴衰,而海盐产业的发展则系于行政体制能否适应国势变迁。随着两宋之际立国形势的变化,澉浦镇未能突破澉浦镇对上不独立、对下统辖权不明确的体制瓶颈,海盐产业渐趋萧条,其衰落的命运也成了不可避免的结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漆侠  
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述。一、唐中叶以来封建国家土地制度日益衰落,向土地私有制转化;二、新的土地兼并势力代替了旧来的山东士族等老牌土地势力;三、封建租佃制关系占支配地位;四、两税法实施后封建国家与土地所有者(地主)、佃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封建国家与土地所有者(自耕农民诸阶层)之间的关系;五、唐宋之际土地关系的变化对文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燕斌  
榜文是中国古代政令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国家实现对民间社会事务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工具。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早在汉代,肩负信息传播功能的榜文就已经存在。唐宋时期,统治者对榜文的重视与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并在制定程序、核准、备案,包括榜文纸张的选定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规范的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于干千  
中唐以后,随着唐代农业生产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与均田制相联系的土地买卖禁令屡被突破,土地兼并日益剧烈,最终使“不抑兼并”成为影响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制度。本文运用博弈论对“不抑兼并”的土地制度作了分析,认为:唐中叶开始的由抑制土地兼并到不抑兼并的制度演进,实乃国家、地主和农户之间博弈的结果,并使得国家、地主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呈现出一种有效率的状态;“不抑兼并”土地制度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变迁的有效的制度安排,对唐宋农业生产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峰  
唐宋时期是中国漕运发展的重要阶段,两代漕运既存在制度上的延续性,也出现了诸多方面的不同变化。主要表现在:(1)唐朝时逐渐形成以南方为主的供漕区域及南北向的漕运路线,宋代不仅保持了这一格局,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对东南地区的依赖;(2)唐宋时期在漕运方式中长期实行机动灵活的“转般法”,北宋后期则改行“直达法”,结果弊端丛生;(3)唐朝产生了转运使之类的最早的漕运官职,宋代则建立了以东南发运司为主,包括各地区机构在内的完备的漕运管理组织;(4)在唐宋两代,漕运运输队伍经历了由征调农民服役到职业性漕卒承担的变迁过程。漕运的以上沿革变迁,正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内在联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秋根  崔铭  唐晔  
2013年10月12至13日,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河北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所、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唐宋变革与明清转型视角下的中国商业金融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36篇,对宋以后至清末民国的商业、商人、货币、金融、财政等进行了多侧面的研讨。会议期间,在不少问题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争鸣。以下从论文主要观点及问题讨论争论两个方面作一个简单的概述。本次会议提交论文最多的是商业领域,大体可分为:第一、地域性商业、商人、商路;第二、市场物价;第三、商业组织、制度等三个方面。首先,近年来因为地域、地区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工商业研究也多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健  
唐宋时代,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粮食作物的增产,为经济作物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种茶和加工技术的进步,茶园的扩展,茶产地有了延拓,茶产量也呈同步增长态势。另一方面,作为饮料的商品茶,已从“旧时王谢堂前燕”而“飞入寻常百姓家”。如米盐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民生活必需品。生产和消费刺激的双重诱导,促使茶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以数理统计的方式推算唐宋的茶产量,是十分困难的课题。这不仅因为有关唐茶产量的资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向阳  
关于唐宋借贷利率的计算问题黄向阳借贷关系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很值得重视。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唐宋借贷关系的性质和作用,首先就要正确计算唐宋借贷利率。中国经济史学界对唐宋借贷利率单位的认识和计算尚存在一些问题,不少论著对唐代与宋代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