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0)
- 2023(3127)
- 2022(2632)
- 2021(2410)
- 2020(1779)
- 2019(4443)
- 2018(4131)
- 2017(8451)
- 2016(4330)
- 2015(4998)
- 2014(5025)
- 2013(5060)
- 2012(4549)
- 2011(4242)
- 2010(4287)
- 2009(4049)
- 2008(4006)
- 2007(3705)
- 2006(3342)
- 2005(3209)
- 学科
- 济(23563)
- 经济(23542)
- 管理(12686)
- 业(10416)
- 方法(9397)
- 中国(9130)
- 企(8735)
- 企业(8735)
- 数学(8321)
- 数学方法(8278)
- 城市(6164)
- 地方(5513)
- 城市经济(4463)
- 贸(4203)
- 贸易(4199)
- 业经(4094)
- 易(4002)
- 融(3865)
- 金融(3864)
- 制(3843)
- 市场(3829)
- 农(3640)
- 学(3631)
- 理论(3527)
- 银(3304)
- 银行(3301)
- 行(3207)
- 环境(3177)
- 财(3101)
- 发(2819)
- 机构
- 大学(72007)
- 学院(69754)
- 济(31319)
- 经济(30474)
- 管理(29119)
- 理学(24632)
- 研究(24461)
- 理学院(24318)
- 管理学(24017)
- 管理学院(23860)
- 中国(19257)
- 京(15757)
- 财(14051)
- 科学(13374)
- 财经(11656)
- 所(11549)
- 中心(11289)
- 经(10671)
- 经济学(10253)
- 江(10249)
- 研究所(10187)
- 北京(9971)
- 范(9348)
- 师范(9281)
- 经济学院(9169)
- 财经大学(8939)
- 院(8869)
- 州(8470)
- 业大(8212)
- 农(8100)
- 基金
- 项目(46041)
- 科学(38030)
- 基金(36333)
- 研究(31736)
- 家(31538)
- 国家(31357)
- 科学基金(28388)
- 社会(22568)
- 社会科(21487)
- 社会科学(21480)
- 基金项目(19611)
- 自然(19085)
- 自然科(18758)
- 自然科学(18757)
- 自然科学基金(18422)
- 省(15839)
- 资助(14547)
- 划(14006)
- 教育(13918)
- 编号(11681)
- 部(10360)
- 国家社会(9836)
- 重点(9727)
- 发(9313)
- 教育部(9255)
- 创(9164)
- 成果(8964)
- 人文(8925)
- 创新(8613)
- 大学(8490)
共检索到107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涛
唐宋之际,伴随着南方城市网络的形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南方城市市场也形成了网络状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这一市场网络在与北方城市进行经济贸易的过程中,显示出了独特的地位,成为全国主要的商品发散地。南北城市间的经济运动也显现出了非均衡性的发展态势,这一发展态势的形成是有着深刻的原因和影响的。
关键词:
唐宋之际 城市 市场网络 非均衡性运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曦
本文指出了污水处理工程的国民经济评价应坚持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分析了定性评价中应着重考虑的问题,提出了国民经济评价中定量分析的几种方法和主要参数。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国民经济 评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韩凤芹 史卫
唐宋是中国古代科技最发达的时期,在诸多领域都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本文分析了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及政府推动科技创新的具体行为,进而发现:唐宋时期科技繁荣不是偶发的,也不是依靠政府简单的资金支持,深层次原因是政府营造了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如通过有效的制度环境,激励了科技创新行为;通过市场环境,为科技创新的实现提供了平台;通过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氛围。同时,我们也发现,正是封建社会体制和机制的局限性,制约了当时科技发展的高度和质量。
关键词:
科技繁荣 创新环境 科技事权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和平
试论六朝南方城市大量涌现的原因、表现及城市经济的特征朱和平学术界对六朝社会经济的发展虽多有论述,但是,作为商品经济摇篮和最发达地的城市,却尚无专文论及。本文拟就这一时期城市大量涌现的原因、表现及城市经济的特征作一肤浅探讨,冀希同仁教正!一、南方城市大...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燕斌
榜文是中国古代政令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国家实现对民间社会事务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工具。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早在汉代,肩负信息传播功能的榜文就已经存在。唐宋时期,统治者对榜文的重视与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并在制定程序、核准、备案,包括榜文纸张的选定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规范的制度。
关键词:
榜文 政令传播 传播媒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牛来颖
唐宋时期,从突破原有的街道构造到城市布局的结构性改变、城市功能的拓展等等,最初一个变化就表现在房屋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接檐造舍从纯粹的构筑行为的技术性改变逐步带来城市中建筑空间结构的改变,进而发展形成城市新格局。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建筑结构 接檐 城市格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晓亮
唐宋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产和商品交换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可享有更好的物质消费与更高水平的精神消费成为可能。在城市中,生存性消费品的充裕和富足,精神及享乐性消费的多样化与大众化,发展性消费日益受到重视和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其中又以各种消费的日益市场化为重要特征,反映出那一时代的变化。
关键词:
城市 消费 变迁 唐宋时期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宋翔
唐宋时期敦煌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州县乡堡,百姓"悉多城居","城外庄田,城内屋舍"的情况比较普遍。作为当地居民主要聚居地的沙州城则有子城、罗城之分,子城位于地势较高的西南隅,以便于控御与防守,其内设有衙署等建筑,罗城则主要分布着坊市以及寺观。生活于城中的部分百姓可以拥有一座一院式或两院式的完整宅院,而更多的则仅有1~2口屋舍,与别家合院的情况十分普遍。
关键词:
城居 子城 罗城 宅院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童光辉 王武林
两税法改革开启了“以资产为宗”的新格局,其税制层面的公平性较“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有了明显改进,但政策实践中的赋税不均问题却依然突出。与此同时,“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成为新的政策取向:一方面,土地交易更加活跃,土地占有趋于集中,富民阶层崛起;另一方面,租佃关系愈加发达,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民获得更多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商经济的繁荣。当然,富民阶层存在着逃避赋税的强烈动机,而获得更多自由的农民在生产生活上也面临更大的风险。所以,国家需要采取土地清丈和建立以贫民下户为重点的因灾减免救济制度等措施来解决赋税不均问题。历史经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完备的产权保护制度与税收发挥调节收入分配作用是可以相兼容的,关键在于保护民众发展生产和创造财富的积极性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来维护和落实税收公平原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漆侠
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述。一、唐中叶以来封建国家土地制度日益衰落,向土地私有制转化;二、新的土地兼并势力代替了旧来的山东士族等老牌土地势力;三、封建租佃制关系占支配地位;四、两税法实施后封建国家与土地所有者(地主)、佃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封建国家与土地所有者(自耕农民诸阶层)之间的关系;五、唐宋之际土地关系的变化对文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健
唐宋时代,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粮食作物的增产,为经济作物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种茶和加工技术的进步,茶园的扩展,茶产地有了延拓,茶产量也呈同步增长态势。另一方面,作为饮料的商品茶,已从“旧时王谢堂前燕”而“飞入寻常百姓家”。如米盐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民生活必需品。生产和消费刺激的双重诱导,促使茶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以数理统计的方式推算唐宋的茶产量,是十分困难的课题。这不仅因为有关唐茶产量的资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向阳
关于唐宋借贷利率的计算问题黄向阳借贷关系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很值得重视。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唐宋借贷关系的性质和作用,首先就要正确计算唐宋借贷利率。中国经济史学界对唐宋借贷利率单位的认识和计算尚存在一些问题,不少论著对唐代与宋代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文玉
唐代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元、天宝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鼎盛时期,然而唐代的国力到底达到什么水平,至今似乎还没有一个总体的评价。宋承唐制,其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都与唐代大同小异。因而两朝的情况最具有可比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晶
若以北宋《元丰令》作为分水岭,北宋《天圣令》和南宋《庆元令》可被分别视为唐令谱系和宋令谱系的代表。通过比勘这两部令典中的《仓库令》可知,《天圣令》中关于粮禄支出、仓窖税、运盐和储盐折耗以及赐给时服和绢布杂綵等条文被《庆元令》所减省,《庆元令》则增加了有关仓库管理主体选任、其职责义务厘定,以及上供、封桩、点磨、鼓铸、场务、籴买粮草等方面的条文。而且《庆元令》在继承《天圣仓库令》某些条文所定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新条文以扩大该行为模式的适用对象,许多条文突破了《仓库令》的范围,被分别厘入《辇运令》、《场务令》、《给赐令》、《理欠令》等宋代新出令篇。只不过,这些条文未必是宋代新制,唐式之中已存...
关键词:
仓库令 天圣令 庆元令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余敏辉
唐宋汴河和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且流经路线还曾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争议,后来逐渐湮废则是由"天灾"兼"人祸"导致的。虽然隋唐大运河各个河段都有漕运功能,但其中汴河是最主要的漕运航线,且最具代表性。如果说"成也运河,败也运河",运河之"水"关乎城市前途命运的话,那么汴河沿岸城市大都如此,"水"主沉浮体现得最为充分。此外,除了在政治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外,汴河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唐宋汴河的重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要创造性地开展唐宋汴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把唐宋汴河文化带建设成为国内"最精彩的一段"。
关键词:
唐宋汴河 通济渠 漕运 大运河文化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