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0)
- 2023(8699)
- 2022(7887)
- 2021(7579)
- 2020(6340)
- 2019(14931)
- 2018(15029)
- 2017(29454)
- 2016(16139)
- 2015(18230)
- 2014(18307)
- 2013(18090)
- 2012(16506)
- 2011(14724)
- 2010(14468)
- 2009(13027)
- 2008(12525)
- 2007(10614)
- 2006(9140)
- 2005(7768)
- 学科
- 济(61508)
- 经济(61436)
- 管理(45823)
- 业(42826)
- 企(36286)
- 企业(36286)
- 方法(30971)
- 数学(26728)
- 数学方法(26417)
- 农(15569)
- 财(15127)
- 学(14937)
- 中国(14770)
- 业经(13530)
- 地方(12778)
- 理论(10955)
- 贸(10946)
- 贸易(10942)
- 和(10794)
- 易(10613)
- 农业(10478)
- 制(10095)
- 技术(9972)
- 环境(9938)
- 务(9618)
- 财务(9553)
- 财务管理(9536)
- 教育(9074)
- 企业财务(9031)
- 划(8662)
- 机构
- 大学(225705)
- 学院(222702)
- 管理(93289)
- 济(83797)
- 经济(81829)
- 理学(81827)
- 理学院(80942)
- 管理学(79583)
- 管理学院(79195)
- 研究(71739)
- 中国(51413)
- 京(48155)
- 科学(46719)
- 财(36834)
- 所(35758)
- 业大(34849)
- 农(34321)
- 研究所(33015)
- 中心(32543)
- 江(30447)
- 北京(30419)
- 财经(30370)
- 范(29844)
- 师范(29573)
- 经(27640)
- 农业(27073)
- 院(26234)
- 州(25459)
- 师范大学(24112)
- 经济学(23808)
- 基金
- 项目(160092)
- 科学(125006)
- 研究(117187)
- 基金(115381)
- 家(100243)
- 国家(99409)
- 科学基金(85437)
- 社会(71421)
- 社会科(67562)
- 社会科学(67544)
- 基金项目(62361)
- 省(62342)
- 自然(56969)
- 自然科(55611)
- 自然科学(55601)
- 自然科学基金(54562)
- 教育(53227)
- 划(52745)
- 编号(48629)
- 资助(47770)
- 成果(39070)
- 重点(35146)
- 部(34957)
- 发(33463)
- 创(33163)
- 课题(32597)
- 创新(30820)
- 科研(30809)
- 项目编号(30380)
- 大学(29823)
共检索到308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晶
若以北宋《元丰令》作为分水岭,北宋《天圣令》和南宋《庆元令》可被分别视为唐令谱系和宋令谱系的代表。通过比勘这两部令典中的《仓库令》可知,《天圣令》中关于粮禄支出、仓窖税、运盐和储盐折耗以及赐给时服和绢布杂綵等条文被《庆元令》所减省,《庆元令》则增加了有关仓库管理主体选任、其职责义务厘定,以及上供、封桩、点磨、鼓铸、场务、籴买粮草等方面的条文。而且《庆元令》在继承《天圣仓库令》某些条文所定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新条文以扩大该行为模式的适用对象,许多条文突破了《仓库令》的范围,被分别厘入《辇运令》、《场务令》、《给赐令》、《理欠令》等宋代新出令篇。只不过,这些条文未必是宋代新制,唐式之中已存...
关键词:
仓库令 天圣令 庆元令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文玉
唐代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元、天宝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鼎盛时期,然而唐代的国力到底达到什么水平,至今似乎还没有一个总体的评价。宋承唐制,其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都与唐代大同小异。因而两朝的情况最具有可比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亦冰
"估法"为唐宋财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钱帛兼行的财政收支情况密切相关,是政府实现对市场管理的重要手段。既有研究已充分探讨了"估法"的基础,即立足于市场的"时估",但在复原时估程序时,受材料局限,未能充分意识到唐令、日本令、天圣令之差异,以及与当时制度实践间的距离。本文试图对相关令文及其与制度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反思既有之"结论",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些许启发。
关键词:
时估 物价 市司 天圣令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亦冰
"估法"为唐宋财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钱帛兼行的财政收支情况密切相关,是政府实现对市场管理的重要手段。既有研究已充分探讨了"估法"的基础,即立足于市场的"时估",但在复原时估程序时,受材料局限,未能充分意识到唐令、日本令、天圣令之差异,以及与当时制度实践间的距离。本文试图对相关令文及其与制度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反思既有之"结论",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些许启发。
关键词:
时估 物价 市司 天圣令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媛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燕斌
榜文是中国古代政令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国家实现对民间社会事务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工具。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早在汉代,肩负信息传播功能的榜文就已经存在。唐宋时期,统治者对榜文的重视与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并在制定程序、核准、备案,包括榜文纸张的选定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规范的制度。
关键词:
榜文 政令传播 传播媒介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岳远博 刁培俊
耿元骊《唐宋土地制度与政策演变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下文简称耿著)以新思路、新理论对土地制度、唐宋变革论等老问题进行解读,立意打破传统观点,重新建构唐宋时期的土地制度及历史关联。以唐宋时期的土地制度研究为其学术开拓空间,作者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土地制度研究呈现了一种新的角度和方法。耿著可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正文(五章)、余论及征引文献。绪论主要是阐释将运用的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雪艳
在我国税收征管法制的历史演进中,唐代的两税法率先采用“量出制入”制税原则和“以资产为宗”的公平征收原则,并开辟了以货币计税的先河,宋代的商税法则制定了严格的商税征收体系和商税监管体系。唐代的两税法和宋代的商税法均具备改革性和先进性,对特定历史时期的两种税法开展研究,有助于现代税法在完善中规避重大弊端、吸取合理的思想理念。
关键词:
两税法 商税法 商税务 监当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牛来颖
唐宋时期,从突破原有的街道构造到城市布局的结构性改变、城市功能的拓展等等,最初一个变化就表现在房屋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接檐造舍从纯粹的构筑行为的技术性改变逐步带来城市中建筑空间结构的改变,进而发展形成城市新格局。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建筑结构 接檐 城市格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蒲应秋
唐宋是我国茶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明人王象晋云:"茶兴于唐,盛于宋,始为后世所重矣。"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是最古老的茶区之一。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来看,西南属于多民族、欠发达地区,经济较为落后,是国家重点扶贫攻坚地区。因此,本文以唐宋时期西南地区的茶业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探讨西南地区的茶业状况,这不仅有利于深化对我国古代茶业的认识,而且也丰富了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内容,同时还可为当前西南地区因地制宜地制定茶业政策,摆脱贫困,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年产量 《茶经》 饮茶习俗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涛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手工业经济亦获得空前发展,尤以文具制造业(主要是笔墨纸砚)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唐代是文具流传广播的关键阶段,宋代则是文具空前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从唐宋这样一个较长时段来考察文具制造业与当时社会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学檬、徐东升著《唐宋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已由由厦门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1月出版。全书23万字,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论",着重讨论农业、水利的技术成就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制造工艺的成就和生产力的改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技术传播对经济区扩展的影响,基于国情的技术发展道路对塑造中国古代经济模式的影响之评估,唐宋劝农制度及其社会经济功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健
唐宋时代,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粮食作物的增产,为经济作物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种茶和加工技术的进步,茶园的扩展,茶产地有了延拓,茶产量也呈同步增长态势。另一方面,作为饮料的商品茶,已从“旧时王谢堂前燕”而“飞入寻常百姓家”。如米盐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民生活必需品。生产和消费刺激的双重诱导,促使茶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以数理统计的方式推算唐宋的茶产量,是十分困难的课题。这不仅因为有关唐茶产量的资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向阳
关于唐宋借贷利率的计算问题黄向阳借贷关系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很值得重视。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唐宋借贷关系的性质和作用,首先就要正确计算唐宋借贷利率。中国经济史学界对唐宋借贷利率单位的认识和计算尚存在一些问题,不少论著对唐代与宋代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余敏辉
唐宋汴河和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且流经路线还曾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争议,后来逐渐湮废则是由"天灾"兼"人祸"导致的。虽然隋唐大运河各个河段都有漕运功能,但其中汴河是最主要的漕运航线,且最具代表性。如果说"成也运河,败也运河",运河之"水"关乎城市前途命运的话,那么汴河沿岸城市大都如此,"水"主沉浮体现得最为充分。此外,除了在政治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外,汴河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唐宋汴河的重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要创造性地开展唐宋汴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把唐宋汴河文化带建设成为国内"最精彩的一段"。
关键词:
唐宋汴河 通济渠 漕运 大运河文化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