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7)
2023(11558)
2022(9994)
2021(9072)
2020(7602)
2019(17521)
2018(17317)
2017(33146)
2016(18183)
2015(20802)
2014(21221)
2013(21454)
2012(20801)
2011(19371)
2010(19893)
2009(18442)
2008(18286)
2007(16815)
2006(15246)
2005(14200)
作者
(56368)
(47315)
(47258)
(45006)
(30363)
(22823)
(21632)
(18445)
(17939)
(17052)
(16343)
(15793)
(15321)
(15222)
(14983)
(14743)
(14241)
(14027)
(13723)
(13707)
(12140)
(11925)
(11626)
(10969)
(10828)
(10666)
(10641)
(10497)
(9759)
(9432)
学科
(99917)
经济(99837)
管理(46883)
(45865)
方法(34295)
(34221)
企业(34221)
数学(29967)
数学方法(29745)
地方(27915)
中国(27391)
(25079)
业经(19704)
(19417)
(18671)
农业(17172)
地方经济(16547)
(16178)
(15832)
贸易(15821)
(15203)
金融(15201)
(15152)
(15048)
银行(15013)
(14524)
(13328)
环境(13280)
(12994)
理论(11405)
机构
学院(274356)
大学(273506)
(122823)
经济(120216)
研究(104291)
管理(97605)
理学(81500)
理学院(80417)
中国(79438)
管理学(79133)
管理学院(78583)
科学(62963)
(59509)
(55522)
(54837)
(50351)
研究所(49849)
中心(46578)
(45414)
财经(42238)
业大(39672)
农业(39281)
北京(38588)
经济学(38509)
(38163)
(38037)
(37930)
师范(37804)
(36465)
经济学院(34387)
基金
项目(167766)
科学(130001)
研究(123371)
基金(118398)
(103076)
国家(102154)
科学基金(85241)
社会(78047)
社会科(73879)
社会科学(73856)
(67131)
基金项目(61977)
(56032)
教育(55656)
自然(52606)
自然科(51299)
自然科学(51280)
自然科学基金(50355)
编号(50317)
资助(49297)
(42726)
成果(42410)
重点(38405)
(36928)
课题(36299)
发展(34535)
(33990)
(33924)
创新(31836)
国家社会(31814)
期刊
(152873)
经济(152873)
研究(89923)
中国(61841)
(47502)
学报(43455)
(42970)
科学(39425)
管理(37192)
大学(32002)
农业(31724)
(30325)
金融(30325)
教育(29989)
学学(29963)
技术(25198)
经济研究(24681)
业经(23710)
财经(22010)
问题(19906)
(19082)
(17251)
技术经济(15918)
(15702)
世界(14544)
国际(13895)
统计(13784)
商业(13612)
图书(13510)
(12970)
共检索到445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双印  
本文以敦煌文献为依据,结合史书记载以及后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唐后期以及五代后梁、后唐时期襄州经济发展原因,并指出这一时期襄州经济发展得益于其政治稳定、大运河淤塞、交通便捷以及唐后期人口迁移对襄州的影响。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绍卫  
敦煌僧众"居家过活"被视为敦煌佛教世俗化的重要表现,关于为何会出现如此现象,李正宇等先生认为源于吐蕃佛教等原因,但这实际上是过于突出敦煌的独特性了。当将整个唐帝国后期的佛教发展纳入考虑范围,便会发现居家并非敦煌一地独有的现象,诸如山东等地亦是如此。多地出现僧人居家现象,实际上是僧团严重膨胀、寺院经济衰退,以及地方僧众与世俗家庭关系不曾分割等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郝春文  
敦煌文学作品中的博士,蒋礼鸿先生在《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一书中已做过出色的考释,指出它是对有技艺的人的俗称。在唐后期五代宋初的敦煌寺院,对“博士”一称的规定却并不十分严格。通常是作为工匠的别称,如铁匠史奴奴,在净土寺“入破历”中,既被称为史博士,又被称为铁匠史都料;又如在敦煌遗书伯四九○六《某寺诸色入破历》中,同一伙人既被称为“博士与人夫”,又被称为“工匠与人夫”,等等。但在不少场合博士又是指某一行业内具有特殊技艺的人,如木匠行业中有“造床博士”、“作斗博士”,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金花  
唐后期五代宋初 ,敦煌寺院僧侣的社会生活已呈现出强烈的世俗化倾向。他们既隶属僧籍又挂名俗籍 ,与世俗家庭依然保持密切的宗法和经济联系 ,可以相互继承财产和代偿债务。僧人基本脱离了寺院的集体生活 ,多与妻儿姊侄共居同活 ,并象普通百姓一样参加传统私社。僧人名姓也多带俗名俗姓。这些变化 ,是佛教寺院集体经济和僧侣个体私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中世纪中国寺院僧侣生活世俗化的具体反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金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大为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境内敕建寺院十七所,其中僧寺十二所,尼寺五所。虽然从寺院的数量上来看,僧寺占绝对优势,但女尼的总数却多于男僧。原因在于就单个寺院而论,尼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僧的数量。在敦煌这样一个弥漫着佛教氛围的西北地区著名城市,妇女出家为尼已经成为社会的时尚,无论其出身于上层贵族、还是下层平民都乐于为之。造成女尼人数众多以至僧尼比例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丽娱  
唐元和史料中出现的“省估”一词 ,以往论者一般视同虚估 (大历物价 )。作者经过分析后认为 ,元和省估是唐政府规定一半纳实钱 (现钱和实估物 )、一半纳虚钱 (虚估折物 )的税价标准。它落实到绢帛折价上 ,便是“省中估”。省估只是一半等同大历物估的估价 ,虚估与省估在税价中的出现 ,代表着唐中央政府试图通过调整物价控制经济的努力。但物价的不断滑落及税价与实估的最终接近 ,除了政治因素外 ,也反映了商品经济中价格规律的主导作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青淼  韩茂莉  
本文在现有唐代盐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唐代中后期所特有的绢帛物估问题,分海盐、池盐、井盐三种情况,探讨史料中所出现的盐利、榷价的虚实估本质,认为当时的盐利、榷价存在完全虚估、半虚半实和完全实估三种情况,只有将虚实估本质相同的盐利和榷价相除,得到的才是产盐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法文宗  
发生于唐朝中后期的钱荒是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由于流通中金属货币不足而导致的货币危机,其发生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均田制的破坏、两税法改革等事件密切相关,是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表现。本文从唐中后期的经济背景出发,对钱荒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锦伟  
明清时期黔东地区的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总体上仍然呈滞后态势。文章认为,不利的自然环境、流民与土著的利益冲突、交通的滞后及农业结构调整的局限等都是导致明清黔东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董平  
法国农业现代化大致从50年代中期大规模推行农业机械化起到70年代基本完成。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法国农业合作经济也随之发展起来,并成为推动法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拟就法国农业合作经济的类型,农业合作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以及对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某些借鉴意义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盛会莲  
唐五代时期,在政府的提倡和督导之下,士庶百姓大都能善事尊亲。为官者可停官侍养,携父母至官所是侍养尊亲和入仕为官兼顾的一种方式。养子以养老是鳏寡茕独、膝下无子者养老的途径之一。对边鄙贫陋之区的不孝行为,政府和出任的地方官也予以了正确的引导和校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刁培俊  刘佳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世隆  
中国经济时发展离不开有利的外部环境。90年代后期,新技术革命的纵深发展、国际经济组织宏观调控的加强、世界市场的形成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等,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只要我们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必能加快国内经济建设的步伐。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明光  
试论唐后期的两税法改革与“随户杂徭”陈明光唐朝于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实行的“两税法”,是对赋税力役制度以及财政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而以往论述“两税法”一般只侧重于赋税方面,视角尚欠全面。关于两税法与财政管理体制的关系,我在《论唐朝两税预算的定额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