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84)
2023(6466)
2022(5872)
2021(5456)
2020(4869)
2019(11439)
2018(11584)
2017(21914)
2016(12615)
2015(14687)
2014(15492)
2013(15323)
2012(14620)
2011(13320)
2010(13900)
2009(13014)
2008(13356)
2007(12593)
2006(10982)
2005(10134)
作者
(38692)
(32323)
(32079)
(31107)
(20529)
(15677)
(15026)
(12615)
(12030)
(11960)
(10961)
(10951)
(10436)
(10416)
(10271)
(10188)
(10161)
(9510)
(9491)
(9465)
(8274)
(8115)
(7924)
(7648)
(7396)
(7335)
(7332)
(7326)
(6699)
(6664)
学科
(51895)
经济(51832)
管理(35238)
(33301)
(26536)
企业(26536)
方法(24558)
数学(21373)
数学方法(21130)
(15894)
(14687)
中国(13863)
(12124)
(11862)
地方(11391)
业经(10498)
农业(10243)
(10231)
贸易(10224)
(9888)
理论(9409)
(9178)
银行(9151)
(8941)
财务(8915)
财务管理(8877)
(8639)
(8634)
企业财务(8300)
(7878)
机构
学院(186362)
大学(186132)
(72422)
经济(70489)
管理(67413)
研究(61443)
理学(56249)
理学院(55563)
管理学(54498)
管理学院(54132)
中国(48721)
(40227)
科学(38674)
(36365)
(34707)
(32838)
(32756)
中心(30379)
研究所(29169)
业大(28302)
财经(27817)
农业(27304)
(25936)
(25793)
北京(25744)
师范(25522)
(24785)
(22450)
经济学(22045)
技术(21536)
基金
项目(111527)
科学(84825)
研究(83008)
基金(76905)
(66357)
国家(65709)
科学基金(54757)
社会(48954)
社会科(46123)
社会科学(46105)
(45288)
基金项目(40474)
教育(39876)
(37665)
编号(36481)
自然(35038)
自然科(34139)
自然科学(34126)
自然科学基金(33503)
资助(32857)
成果(31336)
课题(25620)
重点(25251)
(24625)
(24071)
(22416)
(21648)
科研(21577)
大学(21494)
项目编号(21401)
期刊
(86604)
经济(86604)
研究(56960)
中国(41144)
(31396)
(31066)
学报(30470)
科学(25815)
教育(25512)
管理(23223)
大学(22269)
学学(20424)
农业(20119)
(19200)
金融(19200)
技术(18056)
业经(14793)
财经(13910)
经济研究(12880)
图书(12667)
问题(11952)
(11945)
(10865)
(10278)
技术经济(9926)
理论(9907)
(9478)
书馆(9285)
图书馆(9285)
商业(9279)
共检索到293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玉莲  
侏儒作为一种特殊人群,因其异常短小的身材和娱乐人主的功能而被史家或一般文人纳入书写视域。唐前侏儒形象,可追溯至尧舜时期。先秦侏儒除史家所记娱乐人主者外,影响较大的是《山海经》中的焦侥国、小人国人。对其身高和其他特点,历代文献的记述存在差异。由于神仙道教思想的渗透,秦汉不少侏儒具有神异色彩,其中著名者如《汉武故事》之巨灵。三国至隋朝文献中的侏儒在保留传统特点和功能外,还有部分来历不凡,表现特异。总体而言,以古小说为主的古代文献对唐前侏儒形象的记述幻实并存。现实中的侏儒人微位卑,古人对其成因之推测,往往众说纷纭。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金花  
本文以考古资料为主,考察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的发展特点,探讨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的发展水平,分析影响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重新认识明州制瓷业在越窑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经历了从初期、发展、繁荣到衰落的演变过程,形成了上林湖和东钱湖两个制瓷中心。晚唐、五代、北宋中期的明州秘色瓷代表了唐宋时期越窑青瓷生产的最高水平。明州经济的发展、优良的制瓷环境、便利的运输条件、高超的工艺以及强烈的社会偏好,促进了明州制瓷业发展。北方青瓷发展和南方新瓷的崛起以及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使得明州制瓷业逐渐丧失竞争力,开始走向衰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亨在  
韩国庭梅约有600余年的历史。这些古梅是活生生的文化遗产,调查其生育状况并加以长远保存是爱梅人士重要的责任。笔者经过约7年的时间对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庭梅进行研究。经过2 000余公里的探梅旅行,才完成了韩国庭梅的目录。现将研究结果公布如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文章以敦煌文书为主,并征引其他历史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吐蕃时期的畜牧业和农业经济,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文章认为,吐蕃时期不仅畜牧业经济比较发达,就是农业经济也达到相当的水平。那种认为吐蕃时期畜牧业经济尤其农业经济落后的传统观点,值得商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海霞  
身处明清社会的转型时期,受大的社会思潮影响,蒲松龄认同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然而在他内心深处仍然认为"儒"是正统。《聊斋志异.黄英》中蒲松龄在传统的菊花意象的文化意义和符号价值的基础上赋予其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在新价值的赋予和消解过程中体现了蒲松龄对儒家文化的遵从。陶弟化菊,黄英不复业菊都表明,虽然商人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是最终都要由商回归儒,从中折射出蒲松龄对儒家文化的坚守。在这篇小说中蒲松龄还叙写了黄英与马子才之间理性掺杂其中的一段典型的儒家式的婚姻。作者在抒写爱情和婚姻之际,少了"心学"对个性的张扬,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吕立杰  闫宏迪  
实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个"关键时期",通过跟踪观察一组实习生8周的实习生活,发现实习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阶段性、差异性、启蒙性、双重角色性等特性。关键个人、关键事件、同伴群体、反思机制是实习生社会化过程的关键要素。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就要根据实习教师成长特点,确定指导实习教师的方法,促进实习教师观念的自我建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易宁  
明治初期,岩仓使节团作为日本近代初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使节团,以"求知于世界"为目的出访欧洲,其出访记录形成为整体出访见闻的《特命全权大使美欧回览实记》与教育专员田中不二麻吕的《理事功程》。这两部记录分别对欧洲的图书馆进行了记录,对欧洲图书馆的馆藏来源与构成、图书馆的运营与功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描述。两份记录各有侧重,《特命全权大使美欧回览实记》主要关注于政府的支持、有偿服务与严格的借阅管理,而田中则以教育为切入点,直接探及图书馆的教育本质。这两份记录对日本近代公共图书馆思想与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齐丽  
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发展模式主要有8种。所谓小城镇发展模式,就是镇党委和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利用该镇区位和资源的优势,以先进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进行资源优化组合,聚集某方面生产要素,形成一个主导产业,开辟一条带动全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小城镇发展模式具有如下内涵:它是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结果;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个社会的动态成果;它的物质基础是经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翠琴  徐海峰  
利用来自湖北省一个村庄的质性调查材料,探讨了农村老年贫困的类型与成因。农村老年贫困既有经济贫困,也有社会贫困和文化贫困,家庭结构性因素是导致老年人经济贫困的关键,村庄价值层面的因素导致老年人社会贫困和文化贫困的产生。三种类型的老年贫困之间是有层次的,处在不同阶段的老人贫困层次不同。老年贫困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解决此问题既需要着眼长远的政策调整,也需要现阶段个人、家庭、社会以及政府的综合性协调努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荀振芳  
大学组织领导决策制度是大学治理体系的核心制度。从大学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的议事规则和会议制度来考察大学领导决策制度,可以对大学行政组织与决策系统两层级、三要素的运作机制、相互关系及管理效能进行解析,以此对大学党、政班子领导的决策职能、学校职能部门的功能定位以及大学二级学院(系、部)管理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同时提出了有待继续探索的重要视点,即大学党、政决策及与二级学院管理的对接问题、议事规则的有效补充制度、大学决策系统中"中层管理干部"的突显现象以及大学管理重心下移的基础与条件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牛来颖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州县析置的经济考察牛来颖州县废置,历代有之;举废缘由,情势各异。以州县立题,所涉至夥,譬如行政、人口、地理、文化、社会、民族等。本文仅从经济角度入手,通过高宗、武则天时期析置州县的规模及分布变化,透视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流向及地区经济...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卢亮  
通过文献考察,在对主要经济学观点中的人力资本思想进行评析的基础上,对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提出人力资本虚无论、存在论、增值论、投资论、运营论等五个阶段的划分,以期对人力资本理论历史的研究有所助益。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阎方正  
作为海派都市文学的代表作家,施蛰存在小说书写过程中充斥着大量以"身体"为核心的叙事情节。一方面,以审美对象方式存在的身体,通过小说的相关叙述,构成了作品美感形成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以审美主体方式存在的身体,集中表现为作家创作、读者阅读时对文本引发身体感受的偏好,由此完成对作品的审美欣赏过程。施蛰存小说中身体书写所引发的美感,背后指涉的是身体、性别、权力等文化因素间的复杂关联,为全景式展现20世纪30年代海派都市社会的现代文化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明智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体类型,修身日记是儒者专用于省察自身的工具,其内容多元、体制多样。宋元时期儒学的发展和书院有较密切的联系,明末清初的善书运动也对当时的儒者产生了较大影响。有鉴于此,可从两方面理解该文体:第一,非系统的修身日记与宋元书院的学规、日课型日记有直接继承关系;第二,簿记式修身日记的符号,尤其是其《功过格》的符号,多来源于佛教与道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宗让  
自古以来,儒学被认为在实用层面上有所欠缺。研究儒家哲理与财富的关系必先了解"道"与"术"的关系,学界在这方面的看法可以归结为"不通"、"直通"与"曲通",其中"曲通"才是对儒家"道术"关系的正确理解。先秦时代的儒家以"士"为己任,很少从事商业实践。孔子对财富的正当追求持肯定态度,但原始儒学中关于经济与财富的内容大多是从国家治理的层面来谈的。"道术"之间不存在实证的、逻辑的关系,但是存在迂回的、动态的、体验的、时间性的联系。《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记载的成功的商业案例是对儒家哲理智慧"曲通"式的应用,儒家独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