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3)
- 2023(13154)
- 2022(11954)
- 2021(11334)
- 2020(9641)
- 2019(22772)
- 2018(23087)
- 2017(44816)
- 2016(24839)
- 2015(28470)
- 2014(29261)
- 2013(28960)
- 2012(26719)
- 2011(24108)
- 2010(24209)
- 2009(22120)
- 2008(21924)
- 2007(19655)
- 2006(16788)
- 2005(14673)
- 学科
- 济(98699)
- 经济(98594)
- 管理(70313)
- 业(67182)
- 企(55463)
- 企业(55463)
- 方法(49394)
- 数学(43019)
- 数学方法(42555)
- 农(27209)
- 财(25612)
- 中国(24414)
- 学(22637)
- 业经(20986)
- 地方(20328)
- 贸(18372)
- 贸易(18364)
- 农业(18097)
- 易(17777)
- 理论(17659)
- 制(17399)
- 务(16809)
- 财务(16732)
- 财务管理(16685)
- 和(16179)
- 企业财务(15720)
- 环境(14907)
- 技术(14712)
- 银(14115)
- 银行(14056)
- 机构
- 学院(356924)
- 大学(356863)
- 管理(140554)
- 济(135966)
- 经济(132670)
- 理学(121709)
- 理学院(120344)
- 管理学(118171)
- 管理学院(117539)
- 研究(114598)
- 中国(84663)
- 京(76119)
- 科学(74794)
- 财(61979)
- 农(61068)
- 所(59262)
- 业大(56298)
- 研究所(54049)
- 江(53197)
- 中心(52973)
- 财经(50039)
- 农业(48206)
- 北京(48102)
- 范(47642)
- 师范(47172)
- 经(45180)
- 州(43617)
- 院(41072)
- 经济学(39869)
- 技术(39687)
- 基金
- 项目(240542)
- 科学(185811)
- 研究(175684)
- 基金(170463)
- 家(148068)
- 国家(146780)
- 科学基金(124683)
- 社会(105716)
- 社会科(99880)
- 社会科学(99850)
- 省(96140)
- 基金项目(91727)
- 自然(82505)
- 教育(81648)
- 自然科(80456)
- 自然科学(80434)
- 划(80258)
- 自然科学基金(78948)
- 编号(74559)
- 资助(71183)
- 成果(60549)
- 重点(53532)
- 部(52412)
- 课题(51008)
- 发(50910)
- 创(49271)
- 科研(46347)
- 创新(45878)
- 项目编号(45265)
- 大学(45234)
- 期刊
- 济(149024)
- 经济(149024)
- 研究(101578)
- 中国(65657)
- 学报(58844)
- 农(54847)
- 科学(52314)
- 财(48268)
- 管理(47854)
- 大学(43255)
- 教育(41996)
- 学学(40407)
- 农业(37763)
- 技术(32531)
- 融(27088)
- 金融(27088)
- 业经(25777)
- 财经(23494)
- 经济研究(22932)
- 图书(21331)
- 经(19860)
- 问题(19822)
- 业(19463)
- 技术经济(18101)
- 理论(17939)
- 版(17353)
- 科技(17003)
- 商业(16778)
- 实践(16714)
- 践(16714)
共检索到511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夏海超 何庄
有关唐代陶质官署印的性质问题争议颇多,主要有随葬论、替代品论和宗教活动论三种观点。笔者在辨析的基础上,从合法性、出土地点、州县设立或复置时间、制作工艺、与铜质官署印的吻合程度、印文风格及印体物理特征等诸多方面判断,唐代陶质官署印极有可能是用于制作正式铜质官署印的印母。
关键词:
陶印 官署印 印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恒
秦汉以来成年男子上报年龄信息的传统,是唐代手实制度的主要来源。唐代手实,是籍帐体系中的基础性文书。唐代多数时期一年一次的团貌,须将结果及时登载于手实之上;计帐与户籍的攒造,也需要以手实为基础;唐前期的府兵亦依据手实一年一简点。手实只有一年一造,才能为唐王朝计帐、户籍的攒造以及府兵的简点提供及时且准确的信息。受中唐以来籍帐制度和文书制度变化的影响,唐前期的牒文逐渐变为唐中后期的帖文和状文,手实的某些功能也被户帖或户状所取代。北宋、金及西夏各个时期内,虽然登载内容和信息载体等方面各有差异,但手实制度实质上仍在间续推行。这种关乎民户信息的统计与上报制度,在中国古代存续已久,它是官府开展赋役征派与人口管控的基础,同时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唐代 手实 出土文献 户帖 演变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蔚萍
唐代音乐诗以音乐为审美对象,艺术地再现了唐音的曼妙,以及诗人听乐时丰富的心理感受。唐代音乐诗通过诸般艺术手法,如以声拟声、以形摹声、侧面烘托以及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将乐声给予人们的复杂感受,形象地描摹出来。在为后人提供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的同时,唐代音乐诗以其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永恒的经典。
关键词:
唐代 音乐诗 特点 艺术手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绍顺
唐代各时期均田令规定的平民受田标准,散见于《唐会要》、《通典》、《唐六典》、《旧唐书》、《新唐书》等文献,日本学者仁井田升先生在《唐令拾遗》一书中,将其复原分别归入武德七年令、开元七年令和开元二十五年令。其复原有关今文如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效锋
安史之乱后唐政府相对议价能力的削弱是两税法产生的关键因素,交易费用的降低则是两税法发展的前提,而低贴现率则保证了两税法的先进性。但是,唐政府相对议价能力的制约作用,又是两税法迟来和低效的重要因素,交易费用的降低则最终将负担转嫁于民众,产生了种种弊端;低贴现率在战争的影响下也最终难以实现,唐代的两税法并不能挽救其走向衰落的命运。显然,相对议价能力、交易费用和贴现率对唐代岁入政策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它既促进了两税法的改革和发展,但同时也是造成两税法执行力度有限、弊端和低效的重要动因。
关键词:
唐代 租庸调 两税法 掠夺性统治理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贾发义
寺学的兴起是唐代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寺院独特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是寺学兴起和发展的基础。寺院的名僧和造访的名士为寺学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师资力量。寺学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吸引了僧人和社会各阶层俗人前来受教。寺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佛教内典和中国传统文化两大类。寺学的教学方法兼具异域风格和宗教风格,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寺学不仅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而且对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唐代教育 寺学 寺院 佛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家寿
关于唐代“飞钱”的性质问题李家寿近阅我国报纸上所转载的韩国《中央经济新闻》1993年8月11月连载的《钱币史话》其中说:“中国的纸币流通始于唐代,当时使用青铜制造的铜钱做为货币。但由于这种铜钱的面值小,即使做小买卖也需要大量的铜钱,给商业贸易活动带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子雄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且发明于唐代。广东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代,但历史上这方面的文献记载属凤毛麟角,且未见有唐代广东出版物留存于世,故以往著述少有提及。文章从唐代以前的广东文献、唐代广东造纸业、唐代广东社会对雕版印刷业需求等方面,初步表述和探究与唐代广东雕版印刷事业相关的各种迹象,并引证唐僧义净为"唐代刊书之先导"之说。
关键词:
唐代 广东 雕版 印刷 文献 佛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丽
衣冠户作为品官之家的代称在唐前期便已存在。武宗会昌五年后,衣冠户由原来曾任九品以上现职的、待职的和假职的文武官员之家,而变为现职官员及前资官员中"前进士及登科有名闻者"之家的称号。衣冠户涵盖范围的变化,是唐朝廷针对唐后期官职伪滥,赋役负担严重不均而采取的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但终唐一代,这一政策始终未得到认真执行。
关键词:
唐代 衣冠户 进士及第 免役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安福
屯垦戍边是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西域的重要举措,唐朝将其推进到了历史新高度,维护了唐朝在西域的稳定和发展。首先,唐朝在东天山的伊州、西州和庭州地区首开屯戍,并建立了直接属于中央政府的正州进行管理,此后唐朝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管理东天山屯田,天山北麓的庭州、轮台等地的草原绿洲也被大量开发出来,并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之地,推动了不同族群参与到屯垦戍边活动中;作为西域腹地的塔里木地区,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四镇”进行屯田,成为唐廷稳定西域局势、逐鹿中亚的军政中心。唐朝在西域的屯垦戍边策略,促进了西域社会发展和盛唐局面出现。
关键词:
屯垦戍边 唐代 西域治理 文明中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姚函
唐代官员俸禄包括官禄、俸料、职田、力役及其他类型。州县官员的俸料在唐前后期有显著变化。唐前期俸料大致按比例分配,由于可供分配数和员额时有变化以及地方长官决策的影响,俸料分配具有灵活性。安史之乱后,大历、贞元和会昌改革明确了按定额分配的俸禄制度。在藩镇体制逐渐形成和两税三分的背景下,留州钱中的“州县官正料钱”供俸料分配,但州县并未完全按照中央定额实际支给,而是存在因财政困难无法发放或俸料远超定额的情况,因此朝廷多次下敕诏支援或限制部分州县。从正史、墓志、诗文等材料可证,部分藩镇下的州县并不遵循国家旧制和节度使惯俗,对俸禄的分配和管理具有自主性。从制度规定与实际情况不相合的俸禄分配状况,可窥探唐代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弹性和财权问题。
关键词:
唐代 州县官员 俸料分配 实际俸禄 财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晨光
无论是管理企业,还是治理国家,人才始终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的营养,不失为现代企业管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历时近三百年,唐前期由于统治集团十分重视人才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