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0)
2023(3925)
2022(3265)
2021(2998)
2020(2515)
2019(5415)
2018(5371)
2017(9754)
2016(5444)
2015(6021)
2014(5484)
2013(5233)
2012(4874)
2011(4381)
2010(4713)
2009(4521)
2008(4512)
2007(4282)
2006(3973)
2005(3718)
作者
(14648)
(12238)
(12179)
(11417)
(7671)
(5908)
(5424)
(4652)
(4635)
(4462)
(4192)
(4171)
(4050)
(3971)
(3785)
(3733)
(3688)
(3566)
(3560)
(3463)
(3183)
(2944)
(2938)
(2936)
(2844)
(2802)
(2797)
(2675)
(2509)
(2475)
学科
管理(21220)
(19675)
(17722)
企业(17722)
(17311)
经济(17286)
技术(10556)
技术管理(8569)
中国(6952)
(6353)
(5585)
(5476)
业经(5371)
(5260)
银行(5242)
(5063)
方法(4918)
(4652)
地方(4545)
(4036)
金融(4035)
理论(3911)
(3810)
教育(3802)
数学(3676)
农业(3651)
制度(3616)
(3616)
数学方法(3559)
(3385)
机构
大学(70551)
学院(69531)
(27581)
管理(27049)
经济(26874)
研究(24381)
理学(22150)
理学院(21918)
管理学(21590)
管理学院(21439)
中国(20420)
(15140)
(14466)
科学(14160)
(13364)
中心(12488)
(11903)
(10721)
研究所(10503)
财经(10392)
(10081)
(9958)
师范(9866)
北京(9710)
(9472)
(9225)
(8818)
业大(8580)
经济学(8076)
技术(7884)
基金
项目(43500)
科学(34726)
研究(33681)
基金(30708)
(26657)
国家(26372)
科学基金(22909)
社会(21775)
社会科(20632)
社会科学(20628)
(17549)
基金项目(15580)
教育(15082)
(14528)
自然(13613)
编号(13391)
自然科(13358)
自然科学(13354)
自然科学基金(13114)
(12260)
成果(12067)
创新(11674)
资助(11650)
重点(9829)
课题(9778)
(9580)
国家社会(9233)
(9089)
(8987)
项目编号(8661)
期刊
(34707)
经济(34707)
研究(24589)
中国(19638)
管理(12895)
(11961)
教育(11657)
学报(10127)
(9903)
金融(9903)
(9557)
科学(9384)
图书(8030)
大学(7752)
技术(7404)
学学(6637)
书馆(6460)
图书馆(6460)
农业(5786)
业经(5662)
财经(5323)
经济研究(5188)
科技(5126)
(4695)
论坛(4695)
(4683)
技术经济(4212)
问题(4012)
理论(3541)
(3451)
共检索到122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桂坤  
唐代长安藏库体系发生过两次重大变化。大明宫建成之前,长安之左、右藏库并立于太极宫东宫的广运门内。大明宫建成以后,原有左、右藏库旧址偏南之处,即恭礼门东、长乐门内,新建了左藏东库;以太极宫中轴线为对称轴而与其对称的位置,即安仁门西、永安门内建了左藏西库,贮存"四方所献金玉、珠贝、玩好之物"的右藏库则转移到了大明宫。其中,右藏内库在大明宫宫城之内近于所谓"内侍别省"的某处,右藏外库则在宫城之外后来被考古工作者称为"西夹城"的范围之内。在内侍省内府局所统中宫藏库膨胀为庞大内库体系的过程中,前者演化为了大盈、琼林等库,后者则演化为口味等库。被内库吞并的右藏库,此后则一直未得恢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宁欣  
唐代长安流动人口中的举选人群体——唐代长安流动人口试析之一宁欣一、问题的提出长安作为唐朝的都城以及当时世界的最大都市之一,以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越地位,恢宏而井然的城坊,容纳和吸引了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士民、商贾、僧道、使节,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福昌  
本文主要依据日本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记载 ,对唐代农村名称、类型、密度和规模进行研究。唐代村落主要以“村”、“店”、“庄”三字命名。根据其功能、地理位置、经济特征等不同的标准 ,唐代村落可分为多种类型。唐代两村之间的距离在 2 7公里左右或大于 2 7公里 ,村落的规模一般在三四十户人家以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钟兴龙  
本文全面讨论唐代铸币量的变化,推测了玄宗、代宗、德宗和宪宗时期的铸币情况。同时讨论了宣宗时期铸币量的记载。唐代的铸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天宝后江淮地区铸币量急剧下降,但是江淮地区铸币量占总铸币量的比例却在不断上升,江淮地区对于唐代铸币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曹之  
为了巩固政权和维护图书市场的正常秩序 ,唐代严禁妖书、天文、图谶 ,兵书、占卜、相书、私史等流传于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曹之  
唐代图书发行考略曹之本文拟就唐代文献所及,从书市、图书内容、书价、售书方式、书业中心等方面,谈谈唐代的图书发行工作。就内容而言,唐代书市各类图书应有尽有,经史子集,无不具备。陇西王李博又衣必罗绮,食必梁肉,朝夕弦歌,不学无术,高祖鄙之曰:“闻汝唯昵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欣  
简述唐代编辑韩愈文章第一人的学者赵德及其茅屋藏书。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吴炯炯  
新世纪以来新出土的唐代墓志数量巨大,已经成为唐史研究中重要的新资料,也是当今唐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资料。作为一类出土文物,许多大型的公私图书馆和博物馆都将墓志作为一类重要藏品。当今刊布唐代墓志的方式主要有:释文类、图版类、图文对照类、研究考释类、目录索引类等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郭伟玲  
文章以唐代秘书省为中心点,将内府、弘文馆、史馆、集贤院等唐代中央文馆共同纳入,构建唐代官方藏书场域,对藏书资源流向与分配、藏书机构合作与竞争进行梳理、总结与分析,展现唐代各官方藏书机构围绕资源与地位的相辅相成、此消彼长与相互竞争,从微观的角度,通过藏书资源流动、机构地位的沉浮呈现立体鲜活的古代藏书事业的动态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欣  
简略论述唐代广东私人藏书的时代背景,并介绍书堂、蓬茨、书屋等几个私人藏书的建筑物,及私人藏书的贡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贾发义  
寺学的兴起是唐代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寺院独特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是寺学兴起和发展的基础。寺院的名僧和造访的名士为寺学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师资力量。寺学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吸引了僧人和社会各阶层俗人前来受教。寺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佛教内典和中国传统文化两大类。寺学的教学方法兼具异域风格和宗教风格,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寺学不仅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而且对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晨光  
无论是管理企业,还是治理国家,人才始终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的营养,不失为现代企业管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历时近三百年,唐前期由于统治集团十分重视人才战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巫宝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之  
唐代是我国图书编撰的兴盛时期 ,文章从严肃性、普遍性、命名方法多样性和编撰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唐代别集编撰的特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莹  张兴胜  
封建社会中各王朝建立后较长时期的政治稳定及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借贷活动的活跃。唐代经过贞观初年到天宝年间(627~754年)长达120年左右的恢复发展,封建社会内部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涌现出了一批新兴的富商巨贾,一些城市市场"交货往还,昧旦永日",能够迅速实现钱币生息增值的官、私高利贷于是迅速繁荣兴旺起来。其中,民间私人高利贷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分布更为广泛,发展更为迅速,对封建经济的腐蚀分解作用,也就远较官高利贷为烈。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