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0)
- 2023(3925)
- 2022(3265)
- 2021(2998)
- 2020(2515)
- 2019(5415)
- 2018(5371)
- 2017(9754)
- 2016(5444)
- 2015(6021)
- 2014(5484)
- 2013(5233)
- 2012(4874)
- 2011(4381)
- 2010(4713)
- 2009(4521)
- 2008(4512)
- 2007(4282)
- 2006(3973)
- 2005(3718)
- 学科
- 管理(21220)
- 业(19675)
- 企(17722)
- 企业(17722)
- 济(17311)
- 经济(17286)
- 技术(10556)
- 技术管理(8569)
- 中国(6952)
- 制(6353)
- 农(5585)
- 财(5476)
- 业经(5371)
- 银(5260)
- 银行(5242)
- 行(5063)
- 方法(4918)
- 学(4652)
- 地方(4545)
- 融(4036)
- 金融(4035)
- 理论(3911)
- 体(3810)
- 教育(3802)
- 数学(3676)
- 农业(3651)
- 制度(3616)
- 度(3616)
- 数学方法(3559)
- 和(3385)
- 机构
- 大学(70551)
- 学院(69531)
- 济(27581)
- 管理(27049)
- 经济(26874)
- 研究(24381)
- 理学(22150)
- 理学院(21918)
- 管理学(21590)
- 管理学院(21439)
- 中国(20420)
- 京(15140)
- 财(14466)
- 科学(14160)
- 江(13364)
- 中心(12488)
- 所(11903)
- 州(10721)
- 研究所(10503)
- 财经(10392)
- 农(10081)
- 范(9958)
- 师范(9866)
- 北京(9710)
- 省(9472)
- 经(9225)
- 院(8818)
- 业大(8580)
- 经济学(8076)
- 技术(7884)
- 基金
- 项目(43500)
- 科学(34726)
- 研究(33681)
- 基金(30708)
- 家(26657)
- 国家(26372)
- 科学基金(22909)
- 社会(21775)
- 社会科(20632)
- 社会科学(20628)
- 省(17549)
- 基金项目(15580)
- 教育(15082)
- 划(14528)
- 自然(13613)
- 编号(13391)
- 自然科(13358)
- 自然科学(13354)
- 自然科学基金(13114)
- 创(12260)
- 成果(12067)
- 创新(11674)
- 资助(11650)
- 重点(9829)
- 课题(9778)
- 发(9580)
- 国家社会(9233)
- 新(9089)
- 部(8987)
- 项目编号(8661)
共检索到122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桂坤
唐代长安藏库体系发生过两次重大变化。大明宫建成之前,长安之左、右藏库并立于太极宫东宫的广运门内。大明宫建成以后,原有左、右藏库旧址偏南之处,即恭礼门东、长乐门内,新建了左藏东库;以太极宫中轴线为对称轴而与其对称的位置,即安仁门西、永安门内建了左藏西库,贮存"四方所献金玉、珠贝、玩好之物"的右藏库则转移到了大明宫。其中,右藏内库在大明宫宫城之内近于所谓"内侍别省"的某处,右藏外库则在宫城之外后来被考古工作者称为"西夹城"的范围之内。在内侍省内府局所统中宫藏库膨胀为庞大内库体系的过程中,前者演化为了大盈、琼林等库,后者则演化为口味等库。被内库吞并的右藏库,此后则一直未得恢复。
关键词:
唐代 长安 藏库 内库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宁欣
唐代长安流动人口中的举选人群体——唐代长安流动人口试析之一宁欣一、问题的提出长安作为唐朝的都城以及当时世界的最大都市之一,以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越地位,恢宏而井然的城坊,容纳和吸引了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士民、商贾、僧道、使节,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钟兴龙
本文全面讨论唐代铸币量的变化,推测了玄宗、代宗、德宗和宪宗时期的铸币情况。同时讨论了宣宗时期铸币量的记载。唐代的铸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天宝后江淮地区铸币量急剧下降,但是江淮地区铸币量占总铸币量的比例却在不断上升,江淮地区对于唐代铸币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关键词:
唐代 铸币量 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曹之
唐代图书发行考略曹之本文拟就唐代文献所及,从书市、图书内容、书价、售书方式、书业中心等方面,谈谈唐代的图书发行工作。就内容而言,唐代书市各类图书应有尽有,经史子集,无不具备。陇西王李博又衣必罗绮,食必梁肉,朝夕弦歌,不学无术,高祖鄙之曰:“闻汝唯昵近...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吴炯炯
新世纪以来新出土的唐代墓志数量巨大,已经成为唐史研究中重要的新资料,也是当今唐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资料。作为一类出土文物,许多大型的公私图书馆和博物馆都将墓志作为一类重要藏品。当今刊布唐代墓志的方式主要有:释文类、图版类、图文对照类、研究考释类、目录索引类等等。
关键词:
墓志 唐代 图版 释文 收藏 刊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郭伟玲
文章以唐代秘书省为中心点,将内府、弘文馆、史馆、集贤院等唐代中央文馆共同纳入,构建唐代官方藏书场域,对藏书资源流向与分配、藏书机构合作与竞争进行梳理、总结与分析,展现唐代各官方藏书机构围绕资源与地位的相辅相成、此消彼长与相互竞争,从微观的角度,通过藏书资源流动、机构地位的沉浮呈现立体鲜活的古代藏书事业的动态史。
关键词:
藏书机构 藏书竞争 唐代 官方藏书场域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贾发义
寺学的兴起是唐代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寺院独特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是寺学兴起和发展的基础。寺院的名僧和造访的名士为寺学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师资力量。寺学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吸引了僧人和社会各阶层俗人前来受教。寺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佛教内典和中国传统文化两大类。寺学的教学方法兼具异域风格和宗教风格,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寺学不仅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而且对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唐代教育 寺学 寺院 佛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晨光
无论是管理企业,还是治理国家,人才始终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的营养,不失为现代企业管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历时近三百年,唐前期由于统治集团十分重视人才战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莹 张兴胜
封建社会中各王朝建立后较长时期的政治稳定及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借贷活动的活跃。唐代经过贞观初年到天宝年间(627~754年)长达120年左右的恢复发展,封建社会内部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涌现出了一批新兴的富商巨贾,一些城市市场"交货往还,昧旦永日",能够迅速实现钱币生息增值的官、私高利贷于是迅速繁荣兴旺起来。其中,民间私人高利贷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分布更为广泛,发展更为迅速,对封建经济的腐蚀分解作用,也就远较官高利贷为烈。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