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5)
- 2023(9394)
- 2022(8395)
- 2021(8004)
- 2020(6637)
- 2019(15664)
- 2018(15759)
- 2017(30475)
- 2016(16718)
- 2015(18915)
- 2014(18815)
- 2013(18775)
- 2012(17186)
- 2011(15332)
- 2010(15060)
- 2009(13609)
- 2008(12804)
- 2007(10951)
- 2006(9534)
- 2005(8039)
- 学科
- 济(64371)
- 经济(64303)
- 管理(45417)
- 业(43699)
- 企(35664)
- 企业(35664)
- 方法(30615)
- 数学(26457)
- 数学方法(26162)
- 农(18720)
- 学(15980)
- 地方(15947)
- 中国(15725)
- 财(14917)
- 业经(14370)
- 农业(12835)
- 理论(10825)
- 和(10732)
- 贸(10524)
- 贸易(10519)
- 环境(10472)
- 制(10227)
- 易(10146)
- 技术(10084)
- 务(9363)
- 财务(9306)
- 财务管理(9291)
- 教育(9159)
- 企业财务(8794)
- 划(8790)
- 机构
- 大学(231208)
- 学院(229192)
- 管理(95422)
- 济(84723)
- 理学(83431)
- 经济(82735)
- 理学院(82499)
- 管理学(81104)
- 管理学院(80700)
- 研究(75920)
- 中国(54513)
- 科学(50047)
- 京(49350)
- 农(39427)
- 所(38016)
- 业大(37644)
- 财(37151)
- 研究所(35160)
- 中心(34494)
- 江(33668)
- 范(31683)
- 师范(31418)
- 农业(31009)
- 北京(30993)
- 财经(30421)
- 州(29456)
- 院(27783)
- 经(27690)
- 师范大学(25591)
- 技术(24125)
- 基金
- 项目(166343)
- 科学(130003)
- 研究(120917)
- 基金(120005)
- 家(105076)
- 国家(104194)
- 科学基金(89156)
- 社会(73870)
- 社会科(69776)
- 社会科学(69757)
- 省(65545)
- 基金项目(65328)
- 自然(59975)
- 自然科(58513)
- 自然科学(58500)
- 自然科学基金(57418)
- 划(55412)
- 教育(54671)
- 编号(50179)
- 资助(48915)
- 成果(39856)
- 重点(36750)
- 部(36047)
- 发(35237)
- 创(34428)
- 课题(33873)
- 创新(32032)
- 科研(31859)
- 大学(30745)
- 教育部(30551)
共检索到323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旭送
唐代西州高昌县为解决人地关系矛盾采取了隔地授田措施。高昌县进行隔地授田的田产除了来自部分官田(包括移户之田)之外,还来自居民在异地拥有的田产。高昌县隔地授田分隔县授田与隔乡(城)授田两种,隔县授田在柳中县、交河县、天山县、蒲昌县地界均有分布。高昌城居民提供土地的许多周邻县、乡(城)亦面临土地缺乏问题。政府在隔地授田的分配上采取了公平、便利、世俗优先的原则。隔地授田的授受权属高昌县,所有权归土地所在县。
关键词:
西州高昌县 隔地授田 吐鲁番文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向前
本文探讨了麴氏高昌和唐代西州时期吐鲁番地区的葡萄栽培、种植、管理状况 ,推测了当时的种植面积 ,考察了当时葡萄干的种类 ,分析了当时葡萄酒的酿造、储藏工艺、技术 ,以及高昌葡萄酒税与储藏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
高昌西州 葡萄 葡萄酒 葡萄酒税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安福 王玉平
屯垦戍边是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边疆的重要策略,但目前学界对于屯区民众的社会生活研究较为薄弱。西州是唐朝统一西域后较早进行屯垦的地区,以西州为代表的屯区的劳动群体、屯垦活动和社会观念等,成为唐代屯垦戍边策略下屯区社会生活的缩影,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研究唐代西州屯区民众的生产与生活,将有助于拓展中国屯垦区社会生活的研究领域,对于今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屯区社会治理也有历史借鉴意义。
关键词:
唐代西州 屯区民众 屯垦戍边 社会生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姚函
唐代官员俸禄包括官禄、俸料、职田、力役及其他类型。州县官员的俸料在唐前后期有显著变化。唐前期俸料大致按比例分配,由于可供分配数和员额时有变化以及地方长官决策的影响,俸料分配具有灵活性。安史之乱后,大历、贞元和会昌改革明确了按定额分配的俸禄制度。在藩镇体制逐渐形成和两税三分的背景下,留州钱中的“州县官正料钱”供俸料分配,但州县并未完全按照中央定额实际支给,而是存在因财政困难无法发放或俸料远超定额的情况,因此朝廷多次下敕诏支援或限制部分州县。从正史、墓志、诗文等材料可证,部分藩镇下的州县并不遵循国家旧制和节度使惯俗,对俸禄的分配和管理具有自主性。从制度规定与实际情况不相合的俸禄分配状况,可窥探唐代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弹性和财权问题。
关键词:
唐代 州县官员 俸料分配 实际俸禄 财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华语
唐代西南地区州(郡)县的增置呈现数量大,增置时间相对集中,新增州(郡)县的地域分布大体相同和增置方式各有侧重等特点。而安置移民之所需,社会经济发展之所求以及纳"化外"之区于"化内"则是州(郡)县增置的主要原因。州(郡)县的增置对安定社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扩大人力资源规模,为人口增长奠定基础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为商品的流通搭建平台等,均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唐代 西南地区 州(郡)县 增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金花
唐代西州和沙州绿洲农业充分利用各种水资源,修建完备的水利灌溉系统,制定严格的灌溉用水制度,设立完善的水利管理机制。灌溉中既体现了《水部式》"依次取用"和"务使均普"的总原则,又保持地方用水的独特性,在灌溉中始终遵循"自下始"的原则。按照"以水定地""以地定役"的原则,建立灌溉设施日常维护机制。西州和沙州绿洲农业的灌溉受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因素的制约,更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灌溉管理中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
唐代 绿洲农业 灌溉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安福
屯垦戍边是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西域的重要举措,唐朝将其推进到了历史新高度,维护了唐朝在西域的稳定和发展。首先,唐朝在东天山的伊州、西州和庭州地区首开屯戍,并建立了直接属于中央政府的正州进行管理,此后唐朝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管理东天山屯田,天山北麓的庭州、轮台等地的草原绿洲也被大量开发出来,并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之地,推动了不同族群参与到屯垦戍边活动中;作为西域腹地的塔里木地区,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四镇”进行屯田,成为唐廷稳定西域局势、逐鹿中亚的军政中心。唐朝在西域的屯垦戍边策略,促进了西域社会发展和盛唐局面出现。
关键词:
屯垦戍边 唐代 西域治理 文明中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绍顺
唐代各时期均田令规定的平民受田标准,散见于《唐会要》、《通典》、《唐六典》、《旧唐书》、《新唐书》等文献,日本学者仁井田升先生在《唐令拾遗》一书中,将其复原分别归入武德七年令、开元七年令和开元二十五年令。其复原有关今文如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丽
特殊的碟形洼地、劳动力的匮乏是制约唐以前太湖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因素。入唐后,和平环境促进了人口的增殖,尤其是安史之乱使东南地区成为唐王朝的财赋重心地。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苏州社会秩序的高度稳定促使该区域圩田时机成熟。大面积洼地的开垦,吸引大量移民定居其间,苏州税户急剧增长,人多税丰,成为苏州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拓展式的开发促使苏州农业崛起,这与江东其他区域以恢复性开发为主的农业发展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关键词:
唐代 苏州 农业 拓展式开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贾发义
寺学的兴起是唐代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寺院独特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是寺学兴起和发展的基础。寺院的名僧和造访的名士为寺学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师资力量。寺学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吸引了僧人和社会各阶层俗人前来受教。寺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佛教内典和中国传统文化两大类。寺学的教学方法兼具异域风格和宗教风格,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寺学不仅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而且对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唐代教育 寺学 寺院 佛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晨光
无论是管理企业,还是治理国家,人才始终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的营养,不失为现代企业管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历时近三百年,唐前期由于统治集团十分重视人才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