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01)
- 2023(10362)
- 2022(9052)
- 2021(8603)
- 2020(7430)
- 2019(16984)
- 2018(17005)
- 2017(31730)
- 2016(17353)
- 2015(19734)
- 2014(19773)
- 2013(19046)
- 2012(17112)
- 2011(15041)
- 2010(14791)
- 2009(13317)
- 2008(13021)
- 2007(11511)
- 2006(9986)
- 2005(8844)
- 学科
- 济(61089)
- 经济(61010)
- 管理(58809)
- 业(53400)
- 企(45759)
- 企业(45759)
- 方法(30788)
- 数学(26375)
- 数学方法(25953)
- 财(21436)
- 农(18508)
- 中国(16687)
- 务(14817)
- 财务(14761)
- 财务管理(14715)
- 业经(14546)
- 制(14225)
- 企业财务(13901)
- 理论(12648)
- 农业(12611)
- 学(12540)
- 银(11590)
- 银行(11578)
- 地方(11155)
- 和(11024)
- 行(10806)
- 贸(10435)
- 贸易(10426)
- 划(10236)
- 易(10147)
- 机构
- 大学(226395)
- 学院(226150)
- 管理(94746)
- 济(87935)
- 经济(85845)
- 理学(79813)
- 理学院(79046)
- 管理学(77764)
- 管理学院(77278)
- 研究(65397)
- 中国(55130)
- 京(46702)
- 财(45280)
- 科学(38408)
- 江(37220)
- 财经(34821)
- 中心(34749)
- 农(33607)
- 业大(31724)
- 经(31627)
- 所(30748)
- 州(29309)
- 范(29070)
- 师范(28734)
- 北京(28484)
- 研究所(27073)
- 经济学(26180)
- 财经大学(25920)
- 农业(25718)
- 技术(24747)
- 基金
- 项目(149973)
- 科学(118924)
- 研究(113087)
- 基金(109297)
- 家(93774)
- 国家(92929)
- 科学基金(81872)
- 社会(71083)
- 社会科(67351)
- 社会科学(67336)
- 省(58789)
- 基金项目(57934)
- 教育(53879)
- 自然(53139)
- 自然科(51959)
- 自然科学(51944)
- 自然科学基金(51010)
- 划(49058)
- 编号(47966)
- 资助(44543)
- 成果(38504)
- 部(33498)
- 重点(33103)
- 创(31761)
- 课题(31500)
- 发(30868)
- 项目编号(29813)
- 大学(29582)
- 创新(29580)
- 教育部(29517)
- 期刊
- 济(97956)
- 经济(97956)
- 研究(64905)
- 中国(49424)
- 财(40052)
- 管理(37866)
- 学报(32060)
- 科学(29494)
- 农(29080)
- 教育(28892)
- 大学(25844)
- 技术(23768)
- 融(23556)
- 金融(23556)
- 学学(23375)
- 农业(18912)
- 图书(17975)
- 财经(17122)
- 业经(16409)
- 经(14743)
- 经济研究(13594)
- 书馆(13096)
- 图书馆(13096)
- 财会(13090)
- 问题(12544)
- 会计(12463)
- 理论(11819)
- 版(11531)
- 业(11458)
- 技术经济(11290)
共检索到348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顾成瑞
唐代前期,在以租庸调收支为主体的赋役制度下,若干类型丁户享有蠲免权。唐代财赋官司对蠲免事务的管理围绕蠲符的颁发而进行,即户部对相关官司报送应受蠲免丁户的信息,根据令式以制作蠲符来核准其受蠲待遇,然后下颁州府施行。但是,这一稳定的管理程序到了唐代后期发生了变化。地方性文献《新安文献志》所收的一通唐贞元年间户部蠲牒,记录了平定歙州叛乱的地方首领吴仁欢以所受的朝廷赏官身份申请蠲免资格的经由。此蠲牒内所引唐《赋役令》与新出《天圣令》所附钞唐令相应条款吻合,且其所论及本应受蠲程序,与令式规定相一致,体现了唐代前后期蠲免事务管理原则的一以贯之。但是,从中亦发现以蠲牒作为蠲符补充的新变化。这与唐代后期赋役制...
关键词:
蠲免 益蜀符 蠲牒 天圣令 唐代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青枝
出土墓志对文史研究的作用引起学者的诸多关注,并有大量成果问世。文章以释例形式探讨了唐代墓志对唐代诗人、诗歌研究的重要文献价值,并对未经考证之相关墓志资料加以考订。
关键词:
唐代墓志 唐代诗歌 文献价值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秦中亮
营田可以追溯到北朝甚至是汉朝以来的屯田制度,营田使或相当于营田使的官职最迟可以追溯到北朝。早期营田主要出现在边镇,为经略"四夷"的催生品。隋末唐初,由于战乱频仍,对于边陬的经略有限,营田使在史乘与石刻文献的出现变少,但这并不意味着营田使有过废止,而应该是北朝以来一直延续的制度。也就是说,从唐廷初创就一直有营田使,探讨营田使最早出现于唐代何时,这个问题的意义是有限的。营田与屯田有着一些细微的差别,但大体上是一致的,是可以互换的概念。真正意义上去区分这两个概念,可能难度比较大。当支度使与营田使合为支度营田使,节度使集财权与军权于一身,就加剧了地方与中央的权力博弈。为了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唐廷逐渐将营田之权下放到刺史、县令或者武将的手中。学界认为的营田务普遍掌管营田之职,应该要到五代之后。
关键词:
营田 屯田 营田使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继勇
20 0 4年 ,一方唐代日本留学生的墓志惊现于古都西安 ,引起了中日专家学者的深切关注。由于墓志的记载极为简单 ,且日本文献中未有相关记载 ,目前对墓主井真成的身世及留学的生涯的论争非常激烈 ,成为 2 0 0 4年日本唐代史研究会的主要议题之一。目前 ,对最基本的墓志铭的释读存在很大争议。一些媒体报道少录了“志文”两字 ,并把楷体的志盖铭文释为篆体。关于墓志石的大小、汉字的判读也不一致。此外 ,就墓志铭所缺处的候补文字 ,虽有各种意见 ,但“衔”、“立”、“壑”、“哀”、“给”等的可能性较大。
关键词:
井真成墓志 铭文释读 候补汉字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晨光
无论是管理企业,还是治理国家,人才始终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的营养,不失为现代企业管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历时近三百年,唐前期由于统治集团十分重视人才战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玉峰
唐政府不仅拥有市场的设置权和废止权 ,而且拥有市场的管理权。唐代市场必须设置于州县治所以上的城市中 ,仍是政治统治的产物 ,政府设立了多级行政机构具体负责各级市场管理 ,并遵循若干明确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虽有某些经济管理的科学意义和合理性 ,但总体上表现出政治权力对市场交易的严密操控 ,经济规律被行政权力所干扰 ,不可能真正促进商品贸易的繁荣 ,并推动商品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牛红广
唐代墓志作为一种出土文献,提供了大量唐人、唐代社会和唐代文化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随着唐代墓志的大量出土,其在文献辑佚、校勘、考订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且已取得令人可喜的成果。本文以洛阳及其周边地区二十一世纪新出土唐代墓志为基础,新补唐人著述三十八种,并稍作考辨,以有助于了解唐人著述之风貌。
关键词:
墓志 唐人著述 辑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丽
衣冠户作为品官之家的代称在唐前期便已存在。武宗会昌五年后,衣冠户由原来曾任九品以上现职的、待职的和假职的文武官员之家,而变为现职官员及前资官员中"前进士及登科有名闻者"之家的称号。衣冠户涵盖范围的变化,是唐朝廷针对唐后期官职伪滥,赋役负担严重不均而采取的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但终唐一代,这一政策始终未得到认真执行。
关键词:
唐代 衣冠户 进士及第 免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陶嘉
唐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上承秦汉、魏晋南北朝,下开宋、元、明、清,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其在考试管理、科目设置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在实行过程中产生了较广泛的社会效益,但由于封建社会所固有的局限性,也使得这项制度存在着一些负面。探讨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特色,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消极影响,有助于正确认识其在中国考试史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地位,为当前的人才选拔和考试变革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钟兴龙
本文全面讨论唐代铸币量的变化,推测了玄宗、代宗、德宗和宪宗时期的铸币情况。同时讨论了宣宗时期铸币量的记载。唐代的铸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天宝后江淮地区铸币量急剧下降,但是江淮地区铸币量占总铸币量的比例却在不断上升,江淮地区对于唐代铸币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关键词:
唐代 铸币量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桂坤
唐代长安藏库体系发生过两次重大变化。大明宫建成之前,长安之左、右藏库并立于太极宫东宫的广运门内。大明宫建成以后,原有左、右藏库旧址偏南之处,即恭礼门东、长乐门内,新建了左藏东库;以太极宫中轴线为对称轴而与其对称的位置,即安仁门西、永安门内建了左藏西库,贮存"四方所献金玉、珠贝、玩好之物"的右藏库则转移到了大明宫。其中,右藏内库在大明宫宫城之内近于所谓"内侍别省"的某处,右藏外库则在宫城之外后来被考古工作者称为"西夹城"的范围之内。在内侍省内府局所统中宫藏库膨胀为庞大内库体系的过程中,前者演化为了大盈、琼林等库,后者则演化为口味等库。被内库吞并的右藏库,此后则一直未得恢复。
关键词:
唐代 长安 藏库 内库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曹之
唐代图书发行考略曹之本文拟就唐代文献所及,从书市、图书内容、书价、售书方式、书业中心等方面,谈谈唐代的图书发行工作。就内容而言,唐代书市各类图书应有尽有,经史子集,无不具备。陇西王李博又衣必罗绮,食必梁肉,朝夕弦歌,不学无术,高祖鄙之曰:“闻汝唯昵近...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蔚萍
唐代音乐诗以音乐为审美对象,艺术地再现了唐音的曼妙,以及诗人听乐时丰富的心理感受。唐代音乐诗通过诸般艺术手法,如以声拟声、以形摹声、侧面烘托以及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将乐声给予人们的复杂感受,形象地描摹出来。在为后人提供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的同时,唐代音乐诗以其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永恒的经典。
关键词:
唐代 音乐诗 特点 艺术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