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38)
2023(2829)
2022(2413)
2021(2313)
2020(1916)
2019(4171)
2018(4255)
2017(8172)
2016(4377)
2015(4993)
2014(4810)
2013(4688)
2012(4320)
2011(3965)
2010(3907)
2009(3573)
2008(3518)
2007(3276)
2006(3057)
2005(2518)
作者
(12388)
(10619)
(10482)
(10056)
(6549)
(5267)
(4763)
(4138)
(4109)
(3697)
(3680)
(3637)
(3504)
(3367)
(3212)
(3161)
(3161)
(3092)
(3082)
(2981)
(2703)
(2577)
(2551)
(2529)
(2457)
(2376)
(2324)
(2296)
(2260)
(2109)
学科
(17350)
经济(17215)
(12863)
(10905)
管理(8801)
(8097)
企业(8097)
农业(7645)
方法(7030)
中国(5741)
业经(5479)
(5455)
(5042)
理论(4574)
(4480)
数学(4137)
社会(4107)
数学方法(4087)
人口(3780)
(3462)
收入(3456)
(3397)
劳动(3395)
地方(3332)
(3211)
经济理论(3059)
企业经济(3016)
动力(3010)
(2993)
劳动力(2983)
机构
大学(62356)
学院(61241)
(23509)
研究(23360)
经济(22996)
管理(22735)
理学(19766)
理学院(19485)
管理学(19077)
管理学院(18964)
中国(16778)
科学(14881)
(13082)
(12893)
(12059)
(11632)
研究所(11072)
中心(10757)
业大(9864)
(9848)
农业(9834)
师范(9755)
(9602)
财经(9113)
(8276)
(8128)
师范大学(8035)
北京(7918)
(7459)
(7281)
基金
项目(43507)
科学(35062)
基金(32831)
研究(31587)
(29059)
国家(28777)
科学基金(24369)
社会(22603)
社会科(19983)
社会科学(19974)
基金项目(17690)
(16229)
自然(15344)
自然科(14977)
自然科学(14976)
自然科学基金(14716)
(14291)
教育(14154)
编号(13072)
资助(12348)
成果(11331)
重点(10093)
(10000)
(9195)
国家社会(9058)
科研(8562)
教育部(8533)
(8506)
课题(8445)
(8437)
期刊
(28646)
经济(28646)
研究(18564)
中国(13853)
(13490)
学报(11786)
科学(11426)
大学(9075)
农业(8785)
(8650)
学学(8560)
管理(7141)
教育(7080)
业经(5003)
财经(4672)
(4151)
(4026)
经济研究(3989)
问题(3790)
社会(3746)
技术(3655)
(3653)
资源(3601)
(3499)
金融(3499)
业大(3209)
社会科(2973)
社会科学(2973)
农村(2960)
(2960)
共检索到92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葛承雍  
在中国历史上 ,唐代是移民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民族最杂的一个社会 ,虽然这不是完全遵循了“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原则 ,但移民的冲撞、融合给当时社会带来了经济开发、民族交流、南北混合等一系列新的变迁特征。唐代人口迁入的特点是周边各族与各国向内地大量迁移 ,而迁出的特点则是狭乡人口向宽乡迁移 ,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迁移 ,以及时多时少的逃户和动乱时期的南迁。此外 ,还有募民戍边屯垦、配流谪边、灾荒移民就食等官府安置形式 ,而士族官僚的迁移则有中央新贵迁徙京畿、旧士族移贯和士大夫的“寄住”、“讲学习业”等自发迁移。这种迁移不管是自发性的还是强制性的 ,它都影响了人口分布的格局 ,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云彦  徐映梅  胡静  黄瑞芹  
社会变迁对个体生活历程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中普遍存在着因为工程建设而形成的大量非自愿移民,包括水库移民、生态移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移民、城市拆迁失地移民等,他们都经历着直接的职业、环境等多方位的改变,并承受着因为社会政策和外来力量的介入导致的失业、贫困等问题。本文以南水北调库区湖北和河南三县的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描述了库区移民贫困的基本状况,以此为案例,将介入型贫困作为一个新分析框架,探讨社会变迁背景下移民的贫困问题,认为社会变迁通过影响正规和非正规人力资本失效、致使移民人群能力受损、进而导致介入型贫困。相应的,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应该高度注意影响人群的能力再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华云  皮蕾  陶丽娜  
非自愿移民在承受整个社会转型影响的同时,还受到工程建设带来的被动迁移这一强制性社会变迁的影响。强制性社会变迁迫使非自愿移民离开熟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造成其人力资本积累中断和能力受损,陷入贫困的境地。文章基于能力失灵的视角,建立了一个理解非自愿移民贫困的分析框架。并利用丹江口水库移民的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证实了强制性社会变迁通过影响非自愿移民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态度而导致其能力受损的这一作用机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沛沛  许佳君  
非自愿移民牺牲更多的个人利益而换取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但他们在搬迁安置后存在着陷入生活困顿的现象。以"农转非"进城的自谋职业移民为研究对象,深入展示移民的生活现状,理清诱发移民困顿的因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程广帅  田艳平  石智雷  
本文基于三峡库区工程移民的实际调查数据,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强制性社会变迁中移民的社会资本及其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在被动迁移过程中,工程移民的社会资本发生了消极的变化,而且它还受到移民迁移后的满意度的影响;同时,社会资本对移民经济地位的获得具有相当显著的积极影响,社会资本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补充移民扶持政策等正式制度不完善的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谷更有  
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中,有不少反映唐代乡村社会状况的资料。本文依据目前已刊布的敦煌文献和吐鲁番出土的户籍、契约文书和书信,特别关注了均田制下村民社会的经济状况、村民生活中的经济活动和村民社会构成的贫富分化,以期通过援引文书中记载的人及其日常经济活动,更加直接地反映长时段内唐代村民经济身份变迁的事实和过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蕾  
唐代是中国古代盐政制度发生重大转折的历史时期,本文立足于食盐专卖制度的变迁,研究了从"直接专卖"制度向"就场专卖"制度的变迁过程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从制度变迁的背景来看,唐代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致使财政收入大幅减少,财政支出骤然增加,并且供需变化、漕运完善等为食盐专卖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从制度安排的内容和特点来看,第五琦实施的"直接专卖"制度具有政府全程控制食盐流通、低买高卖和寓价于税等特点,但是,制度覆盖地区不全面致使边区盐价不稳定;刘晏实施的"就场专卖"制度在"直接专卖"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食盐生产、运销、盐务监管机构等方面的改革。与"直接专卖"制度相比,"就场专卖"制度节约了管理成本、理顺了产销关系、促进了食盐商品市场发展、平衡了各方利益。从制度变迁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来看,从"直接专卖"制度到"就场专卖"制度的变迁不仅使财政收入倍增、商品经济发展,而且培植和扶持了盐商这一新型商业阶层。因此,"就场专卖"制度是唐代食盐专卖制度成功的典范,为后来食盐商卖制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惠娟  
从客家独特的移民历史 ,通过客家文化的历史成因 ,客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探讨移民行为与客家文化特色的因果关系 ,探讨作为一种移民类型的客家文化的历史经验 ;从客家文化的发展情况上 ,看人口迁徙与文化的生存环境的关系 ,以及文化方面不断产生创新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丽霞  林志斌  李小云  
本文以宁夏西吉县和云南沧源县的自愿移民为例,分析搬迁农户的特征和原居地的发展情况,发现自愿移民中目标瞄准偏离的现象同样存在: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社区和同一社区中相对比较富裕的农户获得了搬迁,并在安置地生产和生活得到了发展,原居地的居民生活状况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文章还从农户生计特点和政府行为特点两个层面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干千  胡宏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何维娜  
于干千教授撰写的《唐代国家土地政策变迁与土地制度演进》于2007年8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唐代国家土地政策变迁与土地制度演进作了深入研究,是一部历史学与经济学结合研究唐代土地政策的力作。二十世纪以来,史学界对土地制度问题曾展开过激烈的讨论,不少学者从文化、政治、阶级、经济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福昌  
本文主要依据日本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记载 ,对唐代农村名称、类型、密度和规模进行研究。唐代村落主要以“村”、“店”、“庄”三字命名。根据其功能、地理位置、经济特征等不同的标准 ,唐代村落可分为多种类型。唐代两村之间的距离在 2 7公里左右或大于 2 7公里 ,村落的规模一般在三四十户人家以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曲则生  肖友瑟  
日本教育与社会变迁曲则生,肖友瑟教育史学者一般把日本教育的发展分为以下3个阶段:近代前教育(即江户时期的教育),近代教育制度的创立时期,二战后新教育制度的创立时期。笔者试从这3个时期来阐述日本教育与社会变动的关系。一、江户时期的教育制度日本的现代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紫文  
<正>唐代书法历来被学界认为是古代书法史发展中的关捩性时期,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就有“书之盛,莫盛于唐”的观点。朱翌《猗觉寮杂记》也认为:“《唐百官志》有书学,故唐人无不善书。”可见洎乎宋人的书学认知中,唐书即为法门,并可堪比魏晋,以至成为后世取法的源脉。近人马宗霍《书林藻鉴》更是总结道:“唐代书家之盛,不减于晋。......专立书学,实自唐始,宜乎终唐之世,书家辈出矣。”至当代,虽现代学术方法介入该领域,但总体上还是集中于书史内部的书家、作品、书论的研究,对于外部非艺术因素及其与唐代书法本体的关系,尤其是在书法如何折射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等方面,往往失之应有的关注,这无疑是我们亟待需要惊警与反思之处。
关键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建国  张锦鹏  
唐宋时期,农村投资与消费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土地和耕牛投资增长很快,成为农村投资热点,乡村富民积极主动进行地方性公共产品投资;农村总体消费水平增长,奢侈性消费较为突出,货币性消费也出现增长状况。这些新特点,是唐宋社会变革在乡村社会的折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性变革引起了农村投资结构的变化,加速了农村社会分化。新财富力量——富民阶层崛起于乡村,他们通过地方性公共产品投资和炫耀性消费,谋求在乡村的社会话语权。商品经济作为一种革命性经济因素在农村的渗透,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农村自然经济,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促进了农村总体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