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5)
- 2023(2541)
- 2022(2054)
- 2021(2083)
- 2020(1756)
- 2019(3933)
- 2018(3669)
- 2017(6666)
- 2016(3613)
- 2015(4176)
- 2014(4106)
- 2013(4011)
- 2012(3741)
- 2011(2895)
- 2010(3155)
- 2009(2887)
- 2008(3188)
- 2007(2683)
- 2006(2285)
- 2005(1955)
- 学科
- 财(19947)
- 管理(15228)
- 业(14323)
- 企(12743)
- 企业(12743)
- 财政(11719)
- 济(11410)
- 经济(11384)
- 政(9292)
- 务(7865)
- 财务(7864)
- 财务管理(7826)
- 企业财务(7497)
- 中国(5590)
- 制(5194)
- 方法(4484)
- 农(4337)
- 制度(3965)
- 度(3965)
- 体(3834)
- 数学(3830)
- 数学方法(3807)
- 策(3631)
- 体制(3436)
- 出(3370)
- 家(3137)
- 地方(3136)
- 及其(3010)
- 政策(2911)
- 银(2768)
- 机构
- 大学(45681)
- 学院(44834)
- 财(19698)
- 济(19579)
- 经济(19246)
- 管理(16896)
- 研究(15531)
- 理学(14321)
- 理学院(14183)
- 管理学(14051)
- 管理学院(13968)
- 中国(12534)
- 财经(11215)
- 经(10151)
- 京(9354)
- 科学(8379)
- 财经大学(8102)
- 所(7877)
- 财政(7855)
- 江(7105)
- 中心(6910)
- 政(6868)
- 研究所(6588)
- 经济学(6457)
- 北京(6104)
- 经济学院(5837)
- 省(5530)
- 农(5427)
- 院(5410)
- 范(5238)
共检索到78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翁礼华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人们熟知的《三字经》中的刘晏是历史上著名的神童,其实比神童更了不起的是他是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出生于曹州南华(今山东省东明县)的刘晏(公元718—780)少年勤学,才华横溢,名噪当时。七岁时被地方上选拔为"神童";八岁时逢唐玄宗封泰山,请神童作文,因献《颂》得官,授太子正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涛 周原
文章通过对唐中叶刘晏理财和杨炎两税法改革的回顾,认为以往研究者对刘晏和杨炎改革给予的正面评价需要再评价。刘晏所实施的以增强国营经济和提高国营经济效益的改革积极作用有限,在其死后其理财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两税法改革使得政府开支无法受到有效约束,改革后果是进一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文章提出,评价一项改革政策的好坏不能以"公"(国营)或"私"(民营)为标准,而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不能以"新"或"旧"为依据,而是看其是否代表了广大百姓的利益诉求。
关键词:
刘晏 国营理财 杨炎 两税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玉环
近来,笔者为研究中国财政史,在收集唐朝理财家刘晏的相关资料时,发现刘晏财政改革中的一些改革措施涉及管理会计方法运用方面的内容。对此,笔者拟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一、刘晏其人刘晏(公元716~780年),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出身于普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曹琳
刘晏(约公元716—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理财家,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特殊历史时期,其财政思想和改革措施,上承管仲、桑弘羊,下启王安石,对后代影响颇为深远,被苏轼誉为懂得国家大计的"有远见的理财家"。唐玄宗天宝年间,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有名无实,加之宫廷骄奢和官吏侵吞,国家财政日趋拮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纳税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曹琳
刘晏(约公元716—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理财家,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特殊历史时期,其财政思想和改革措施,上承管仲、桑弘羊,下启王安石,对后代影响颇为深远,被苏轼誉为懂得国家大计的"有远见的理财家"。唐玄宗天宝年间,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有名无实,加之宫廷骄奢和官吏侵吞,国家财政日趋拮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纳税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黄娟
刘晏是唐代最杰出的国家理财实践家,史称“国家财务管理的全能干才”。他将传统治生之学纳入国家财务控制系统,挽救了安史之乱后国家财务体系腐朽低能的局面,开拓了富国之学的新领域,其“富其国而不劳其民”、“任其才而得其人”的理财要旨为后世所传颂,成为研究唐代国家理财渊源流变的坐标。安史之乱以后,唐政权为了摆脱财务困境,不惜以各种骇人听闻的贪暴手段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甲朋 魏悦 崔嵬
刘晏是唐代一位杰出的理财家,他十分重视商业,积极倡行惠商政策,力主发展私营商业,并注重对商业经营的宏观调控和规范。刘晏的商业管理思想承其前,更启其后,对于今天也很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刘晏 商业管理 官商 私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广章
我国唐代中期的理财名家刘晏 ,在国家极端困难条件下 ,临危受命 ,办漕运 ,改革盐政 ,解决了当时京师粮食供应奇缺和国家财经匮乏的问题 ,为唐朝转危为安并由衰到兴奠定了物质基础。他的经济思想 ,有许多闪光之处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
漕运 盐政 理财 经济思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琼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具有生产、生育、赡养、教育和满足性及精神生活的功能。家长制和宗法制是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家庭关系的核心是财产和继承制度。文章以唐律为主线,从妻子私财、离婚后财产分配、女儿财产、女性家庭遗产继承等方面展示了唐代女性家庭财产问题的制度细节,反映了唐代女性的真实地位。
关键词:
唐代 女性 家庭财产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唐代财政在唐史乃至中国经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30年代,鞠清远先生独辟蹊径,写成《唐代财政史》,其拓荒之功不可没。其后有特威切特博士(D,C,Twichett)的《唐朝的财政》(《Financial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Tang Dynasty》,1963)和蔡次薛先生《隋唐五代财政史》(1989)相继问世。近读陈明光博士的《唐代财政史新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9月版),是唐代财政史领域的可喜收获。陈著以全新的角度剖析了唐代近300年历史的财政,一改过去国内外论著只是分门别类地在赋税、仓廪、漕运、专卖等方面探讨的做法,而是综合地研究唐朝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侠
提出了企业家应树立的十大理财观念:即从重视物本转向重视人本;从重视筹资转向重视筹知;从重视有形资产转向重视无形资产;从重视利润转向重视现金流量;从重视单一目标转向重视多元化目标;从重视产品(商品)经营、资产经营转向重视资本经营;从轻视风险转向关注风险;从依靠传统手段转向依靠数字化手段;从竞争理财转向竞合理财;从国内理财转向全球理财。
关键词:
企业家 理财 财务管理 观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荣蔚
文章择取唐代著名诗僧寒山、皎然、灵一、灵澈、无可、贯休及齐己等七家诗文别集,从著者生平、文学成就、结集过程、体例编次、内容要旨及版本流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唐代诗僧 诗文别集 提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