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5)
- 2023(5170)
- 2022(4359)
- 2021(3805)
- 2020(3044)
- 2019(6820)
- 2018(6888)
- 2017(12761)
- 2016(6930)
- 2015(8008)
- 2014(8504)
- 2013(8285)
- 2012(8032)
- 2011(7582)
- 2010(7899)
- 2009(7345)
- 2008(7093)
- 2007(6547)
- 2006(6123)
- 2005(5754)
- 学科
- 济(52962)
- 经济(52928)
- 管理(19173)
- 地方(15549)
- 业(14170)
- 方法(12888)
- 地方经济(11798)
- 企(11208)
- 企业(11208)
- 数学(10986)
- 数学方法(10909)
- 中国(10585)
- 业经(9110)
- 学(9026)
- 农(8214)
- 财(6912)
- 制(6804)
- 经济学(6628)
- 环境(6211)
- 理论(6156)
- 农业(5848)
- 融(5815)
- 金融(5814)
- 和(5654)
- 体(5650)
- 发(5521)
- 银(5382)
- 银行(5379)
- 产业(5200)
- 行(5184)
- 机构
- 学院(109037)
- 大学(106524)
- 济(54126)
- 经济(53000)
- 研究(39889)
- 管理(35720)
- 中国(30932)
- 理学(29088)
- 理学院(28708)
- 管理学(28223)
- 管理学院(28008)
- 财(23998)
- 京(22301)
- 科学(21707)
- 所(20583)
- 江(18669)
- 财经(18433)
- 经济学(18213)
- 研究所(17980)
- 中心(17698)
- 经(16440)
- 经济学院(15991)
- 州(14939)
- 范(14881)
- 师范(14765)
- 北京(14666)
- 院(13901)
- 农(13469)
- 财经大学(13212)
- 省(12968)
- 基金
- 项目(59603)
- 研究(47039)
- 科学(45726)
- 基金(40988)
- 家(34419)
- 国家(34082)
- 社会(30483)
- 社会科(28768)
- 社会科学(28761)
- 科学基金(28607)
- 省(24004)
- 教育(21650)
- 基金项目(20543)
- 编号(19710)
- 划(18890)
- 资助(17481)
- 成果(16847)
- 自然(15586)
- 自然科(15108)
- 自然科学(15106)
- 自然科学基金(14810)
- 课题(14696)
- 发(14611)
- 重点(13645)
- 济(12927)
- 经济(12800)
- 部(12783)
- 国家社会(12668)
- 发展(12495)
- 性(12477)
共检索到185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毛阳光
通过对唐代文献资料的分析来看,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唐代国家制订了较为完善的制度,而唐代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官吏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灾害救济中去,大多数情况下,蠲免和赈贷等救灾措施都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因而唐代灾害救济取得了较好的实效。而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灾害救济的确又受到唐代社会政治局势以及官吏个人因素等外部条件的局限和制约,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唐代救灾对策的实效和积极意义。
关键词:
唐代 自然灾害 救济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华金秋
美国灾民救济金使用中的问题美国每年秋季几乎都要遭受飓风的袭击,其中以2005年的飓风"卡特里娜"和"丽塔"危害较大。风灾发生后,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FEMA)启动了个人和家庭救济项目(Individuals and HouseholdProgram,IHP)。截至2007年6月中旬,FEMA先后向"卡特里娜"和"丽塔"飓风灾区拨付救济金达190亿美元。据美国审计署(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GAO)调查,其中有11%(约20亿美元)的救济金使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荣 赵昶 赵粲钰
政府救济和农业保险是我国农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两种手段。理论分析表明:政府救济费用增加既有可能引起农民增加投保(汲水效应),也有可能导致农民减少投保(挤出效应)。基于2001至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开展政府救济影响农业保险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控制各省的上年受灾程度、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户受教育水平的基础上,人均农村自然灾害救济费对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人均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均产生显著的汲水效应。进一步引入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中的救灾支出作为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支持实证结论。该研究对我国健全农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因灾致贫返贫现象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陶嘉
唐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上承秦汉、魏晋南北朝,下开宋、元、明、清,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其在考试管理、科目设置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在实行过程中产生了较广泛的社会效益,但由于封建社会所固有的局限性,也使得这项制度存在着一些负面。探讨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特色,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消极影响,有助于正确认识其在中国考试史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地位,为当前的人才选拔和考试变革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义康
唐代周边内附诸族承担赋役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内附诸族注籍以编户身份承担额税,其中包括内迁唐正州境内的北方蕃胡按户等、丁口承担定额税及交纳畜产税,由唐境外迁入正州境内的归化蕃人在减免赋税十年后与华夏百姓承担相同的赋税,南方夷獠按户等输纳岭南诸州汉人税米户税额的一半,以及岭南局部地区夷僚户按丁口承担区域性统一额税。第二类,内附诸族以集体为单位承担赋役,包括羁縻州以上贡形式向中央交纳赋税,羁縻州土长刺史以进献形式向所管州府纳税,或正州内蛮獠集体承担固定数量的赋税。唐代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类型的内附民承担不同形式的赋税,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体现了唐治理周边内附诸族不同于内地行政制度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
唐代 内附诸族 赋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程太和
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保险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而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较差 ,地陷、崖崩、泥石流等数十种地质灾害齐全 ,人们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较低 ,投资风险相对东部地区较大。保险业拓展西部市场的成本也高于东部地区。现行的地质灾害保险补偿机制具有不对等性。保险业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配套服务 ,应当成立西部大开发保险设计指导组织 ,建立国家财政对西部地区地质灾害保险的担保制度 ,保险公司要提高承保质量 ,搞好风险管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忠荣 李新哲 杜颖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一个新类别。由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没有定额及计量规则等,致使其造价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特点编制专用定额,制定工程量计量规则,有利于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计价行为,提高造价管理水平。
关键词: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计量 定额 造价管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滕五晓
目前,城市灾害管理正在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为了有效地减轻城市灾害的损失,一些大中城市开始制定灾害应急预案。然而,在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城市应急预案才能真正在救灾抢险中发挥最大作用等方面仍缺少必要的论证和探讨。文章从政府灾害应急救灾的基本程序入手,对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城市灾害预测评价和防灾规划是制定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基础,而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灾害情报体系、救灾抢险体系、应急医疗体系、应急避难体系和交通管理体系六大主要因素构成了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关键词:
城市灾害 应急预案 基本要素 灾害管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川 师玉娥
本文针对目前城市山洪灾害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城市山洪灾害多目标评估系统方法,包括山洪灾害泛滥范围的危险区划、城市易损性分析、城市山洪灾害损失评估和风险评价四个主要内容。关于山洪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社会经济状况,本研究提出一套基于GIS的从数据采集→空间属性数据库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预测评价分析→山洪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区划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体系。山洪灾害危险区划采用地貌学和数值模拟方法;以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分析了城市土地覆盖类型,应用GIS进行了山洪灾害损失评估和风险评价。山洪灾害多目标评估可用于指导城市洪泛区不同危险、风险地带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决策,从而达到规避风险和减灾的目的,并为山洪灾害影响区的居民提供灾害风险信息,以作为避难和防洪的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左雄 官昌贵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区域广,造成损失大。本文通过对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暴露出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在增强危机意识、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服务、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完善专项预案和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管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绍骋
灾害评估是灾害研究的核心内容 ,本文对灾害的风险评估、损失评估、生态环境评估和防灾工程的减灾效益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具体论述了其内涵、内容和主要的研究方法 ,以期能够为灾害评估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牛来颖
隋唐时期在兴建都城时,通过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以及各功能区的设计规划,作为中央威权实施政令的权力象征与国家意志的体现。其中规整的市坊区位的设置和布局,是城市形态中物质环境的重要部分。封闭之市的概念终结于宋代,被定义为市的空间内部在唐代究竟是怎样的结构,由于史料的缺失,有些看法包括对坊市制一些基本问题的解释还存有预设结论之嫌。撇开经济组织和交易场所的市,作为聚居空问,对市内形态与居住者的身份,以及对市与坊的同步关注,将有助于加深对坊市制度渐趋解体过程的理解。从现在发现的墓志来看,即或是在严格的市制管理下,市内居住者的身份也是多元的。而墓志中记载的坊里信息,尤其在坊里之外市内材料的补充,为我们提供了新...
关键词:
坊里 市 内部形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皮曙初
灾害是不可抗力对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口范围(公共体)构成严重剥夺的过程和现象。灾害作为公共风险,成为"公共体"共同面临的巨额损失时,就需要另一种制度的安排——社会制度的安排,这种社会制度如何安排,对"公共体"的公平良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灾害风险是准公共产品,不可能用完全的私人市场机制来分担风险损失,因此我们提出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公共部门(P)-市场(M)-公众(P)为一体的宏观保险模式,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害损失补偿体系。
关键词:
灾害 公共体 公共风险 宏观保险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