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4)
- 2023(2088)
- 2022(1798)
- 2021(1755)
- 2020(1401)
- 2019(3283)
- 2018(3355)
- 2017(5762)
- 2016(3450)
- 2015(4144)
- 2014(4544)
- 2013(4221)
- 2012(3854)
- 2011(3437)
- 2010(3607)
- 2009(3114)
- 2008(3243)
- 2007(3159)
- 2006(2770)
- 2005(2591)
- 学科
- 管理(9658)
- 济(9390)
- 经济(9366)
- 业(8199)
- 企(6706)
- 企业(6706)
- 中国(3984)
- 农(3951)
- 财(3709)
- 理论(3567)
- 教学(3385)
- 教育(3245)
- 制(3240)
- 地方(3128)
- 业经(2844)
- 农业(2634)
- 学(2591)
- 方法(2565)
- 务(2466)
- 财务(2457)
- 财务管理(2440)
- 学法(2268)
- 教学法(2268)
- 企业财务(2238)
- 银(2178)
- 银行(2175)
- 和(2093)
- 行(2024)
- 贸(1978)
- 贸易(1975)
- 机构
- 学院(45952)
- 大学(43214)
- 管理(14230)
- 研究(13741)
- 济(13402)
- 经济(12823)
- 中国(11547)
- 理学(11017)
- 理学院(10848)
- 管理学(10574)
- 管理学院(10476)
- 京(9530)
- 江(9278)
- 科学(8660)
- 财(8592)
- 州(8446)
- 技术(7606)
- 所(7456)
- 范(7325)
- 职业(7264)
- 师范(7236)
- 中心(7116)
- 省(6911)
- 农(6868)
- 研究所(6275)
- 北京(6267)
- 财经(5840)
- 业大(5773)
- 师范大学(5386)
- 技术学院(5343)
共检索到81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子雄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且发明于唐代。广东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代,但历史上这方面的文献记载属凤毛麟角,且未见有唐代广东出版物留存于世,故以往著述少有提及。文章从唐代以前的广东文献、唐代广东造纸业、唐代广东社会对雕版印刷业需求等方面,初步表述和探究与唐代广东雕版印刷事业相关的各种迹象,并引证唐僧义净为"唐代刊书之先导"之说。
关键词:
唐代 广东 雕版 印刷 文献 佛教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子雄
古代广东地处南疆僻壤,远离中原,但其历史文化与中原密不可分。造纸术和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两种,它们是中国古代图书产生发展的基本要素。文章从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广东先民记载事物及其在生活劳动过程中雕刻印刷意识行为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揭示史前广东雕刻印刷的历史文物、广东地区雕版印刷历史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与中原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
远古 广东 雕刻 印刷 出版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德军
中唐以后,两税作为国家最基本的税种,其"上供"对中央财政的意义十分重大。一般认为,中原属于不"上供",或极少"上供"的地区。然而,笔者通过对唐代有关文献的勾稽、排比以及对相关问题的量化考察,发现传统的说法不能成立。如果从中原藩镇"上供"持续的时间而言,这里既有长期性"上供"的藩镇,也有阶段性"上供"的藩镇。其中有不少中原藩镇不仅是两税"上供"的重要承担者,而且"上供"的数额还十分巨大,它们仅次于江淮地区,故它们在国家两税"上供"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关键词:
唐代 中原藩镇 两税 上供 数额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蔡贵华
《图书馆》(双月刊)1991年第1期刊载了何炜先生的《雕版印刷术的“活化石”》一文。该文对笔者乡梓——扬州的广陵古籍刻印社作了介绍,精诚可谢,然而文中将我国雕版印刷史上一个重要刊书机构扬州诗局与广陵古籍刻印社混为一谈,甚感遗憾。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雁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教授刘国钧、郑如斯说:"书籍是人们自觉地为了传布知识的目的而以文字写在具有一定形式的材料上的著作物。书籍起源于记录和档案","到人们开始在实践中自觉地使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经验,阐述自己的思想,以便传布远方,流传后世,才有真正的著作物。这已是文字发生很久以后的事了。"[1]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晓菲
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发明后陆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同,雕版印刷在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印刷史中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尤其当活字印刷技术发明后,中国与西方对雕版印刷技术所持的态度更是不同熏表现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 文化差异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美红
双向倒转印刷图书的装订形式比较特别,各馆著录数据差异较大。文章通过对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CALIS书目数据进行比较,着重分析了容易出错的几个字段,以期促进书目数据的统一。
关键词:
双向倒转印刷图书 书目数据 比较研究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蔚萍
唐代音乐诗以音乐为审美对象,艺术地再现了唐音的曼妙,以及诗人听乐时丰富的心理感受。唐代音乐诗通过诸般艺术手法,如以声拟声、以形摹声、侧面烘托以及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将乐声给予人们的复杂感受,形象地描摹出来。在为后人提供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的同时,唐代音乐诗以其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永恒的经典。
关键词:
唐代 音乐诗 特点 艺术手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恒
秦汉以来成年男子上报年龄信息的传统,是唐代手实制度的主要来源。唐代手实,是籍帐体系中的基础性文书。唐代多数时期一年一次的团貌,须将结果及时登载于手实之上;计帐与户籍的攒造,也需要以手实为基础;唐前期的府兵亦依据手实一年一简点。手实只有一年一造,才能为唐王朝计帐、户籍的攒造以及府兵的简点提供及时且准确的信息。受中唐以来籍帐制度和文书制度变化的影响,唐前期的牒文逐渐变为唐中后期的帖文和状文,手实的某些功能也被户帖或户状所取代。北宋、金及西夏各个时期内,虽然登载内容和信息载体等方面各有差异,但手实制度实质上仍在间续推行。这种关乎民户信息的统计与上报制度,在中国古代存续已久,它是官府开展赋役征派与人口管控的基础,同时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唐代 手实 出土文献 户帖 演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达雄
雕版印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浙江图书馆在百年发展史中雕版印刷《浙江通志》、《章氏丛书》、《嘉业堂丛书》等诸多书籍,至今珍藏版片239种,15万块,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
关键词:
雕版印刷 版本 浙江图书馆 嘉业堂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力
雕版印刷术的起源问题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在印刷技术发明与应用的背后,有其更为深刻的社会与文化原因。中国雕刻起源较早,殷周时铜笵上之反镌文字、秦汉之石刻碑碣、汉魏之石经,与印刷雕版之形制相近;捶拓技术、玺印技术与印刷术的原理相同,可视为印刷术的源头之一。至迟在西汉前期,较为成熟的凸版印刷技术已经应用于纺织品印染,其原理与雕版印刷术相同,其精美程度也不亚于宋元以后的雕版印刷品。但在此后很长时期,雕版印刷技术并未用于图书复制,这与隋唐以前的文化、教育、宗教发展进程有关,即文献大规模批量复制的社会需求尚未形成,雕版印刷技术的应用尚未有足够的需求驱动,也缺乏必要的市场环境。直接催生雕版印刷术用于图书复制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文章以敦煌文书为主,并征引其他历史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吐蕃时期的畜牧业和农业经济,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文章认为,吐蕃时期不仅畜牧业经济比较发达,就是农业经济也达到相当的水平。那种认为吐蕃时期畜牧业经济尤其农业经济落后的传统观点,值得商榷。
关键词:
敦煌文书 吐蕃时期 畜牧业 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