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682)
2022(619)
2019(1113)
2018(1135)
2017(2130)
2016(1244)
2015(1423)
2014(1431)
2013(1520)
2012(1490)
2011(1499)
2010(1640)
2009(1733)
2008(1836)
2007(1890)
2006(1743)
2005(1676)
2004(1679)
2003(1904)
2002(1913)
作者
(4443)
(3802)
(3582)
(3464)
(2383)
(1796)
(1643)
(1464)
(1409)
(1384)
(1372)
(1350)
(1320)
(1301)
(1181)
(1113)
(1102)
(1081)
(1079)
(1019)
(968)
(935)
(911)
(890)
(888)
(841)
(835)
(808)
(737)
(731)
学科
(6327)
经济(6320)
管理(4392)
(3855)
(3675)
企业(3675)
(2714)
理论(2634)
教育(2155)
中国(2031)
方法(1954)
(1836)
业经(1638)
(1624)
(1485)
(1327)
(1304)
金融(1303)
(1234)
(1225)
(1224)
银行(1224)
(1181)
(1144)
图书(1042)
技术(1026)
书馆(997)
图书馆(997)
体制(982)
数学(980)
机构
大学(27586)
学院(25608)
(8853)
经济(8627)
研究(8294)
管理(7303)
中国(6168)
(6060)
(5692)
理学(5625)
(5528)
理学院(5522)
师范(5517)
管理学(5372)
管理学院(5308)
科学(5170)
(4607)
(4564)
师范大学(4445)
财经(4351)
北京(4006)
研究所(4005)
(3963)
(3876)
(3794)
教育(3453)
中心(3130)
财经大学(3047)
经济学(2974)
(2770)
基金
项目(11258)
研究(9354)
科学(8722)
基金(7873)
(6480)
国家(6403)
社会(5837)
社会科(5484)
社会科学(5481)
科学基金(5258)
教育(4650)
成果(4603)
(4137)
编号(3987)
基金项目(3752)
(3648)
资助(3234)
课题(3058)
自然(2703)
(2663)
(2636)
自然科(2635)
自然科学(2635)
自然科学基金(2599)
(2583)
重点(2576)
项目编号(2539)
(2436)
(2430)
阶段(2428)
期刊
(13775)
经济(13775)
研究(11194)
教育(5524)
学报(5512)
(5509)
中国(5332)
大学(4197)
科学(4119)
财经(3703)
学学(3683)
(3226)
管理(3193)
图书(3129)
书馆(2595)
图书馆(2595)
(2586)
(2255)
金融(2255)
问题(2109)
技术(2025)
(1950)
(1697)
(1652)
论坛(1652)
经济研究(1641)
社会(1588)
业经(1550)
农业(1459)
财经大学(1415)
共检索到44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荣蔚  
唐《诗人主客图》品第诗人,区别流派。主教化,倡美刺;尊清雅,重五律;贵新奇,求回味,从中反映出当时诗坛独特的审美风尚及诗歌创作情况。作为唐末诗歌批评中幸存至今的唯一的一部诗句图著作,其丰富的文献内涵,足以说明了它的重要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雪雁   杨芳芳   罗慧  
[目的/意义]立足于知识重组的视角,获取《全唐诗》中战争诗的相关数据,借助数字人文工具绘制《全唐诗》战争诗诗人的社会网络图谱,旨在以可视化的方式清晰揭示《全唐诗》战争诗诗人的社会关系,为人文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根据从《全唐诗》中筛选出的战争诗,从知识重组的角度出发,基于数字人文分析方法,获取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中战争诗诗人的亲属关系及社会关系,并构建战争诗诗人社会网络,深入挖掘战争诗诗人之间的关系及网络特征。[结果/结论 ]对《全唐诗》战争诗诗人的全局社会网络关系、核心群体及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后续学者进行战争诗诗人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雪雁  霍晓楠  刘寅鹏  邓君  
[目的/意义]基于数字人文的视角,对《全唐诗》贬谪诗人时空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与分析,与历史、文学领域研究相互印证。有助于相关学者发现新的研究线索,并为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使用计量统计方法与QGIS地理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分析,对《全唐诗》贬谪诗人时空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对《全唐诗》贬谪诗人时空轨迹的可视化研究有助于探索贬谪诗人相关要素挖掘方法,为历史、文学领域研究《全唐诗》贬谪诗人提供新线索。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鑫  
通过分析盛唐江西诗人刘昚虚的交游、诗作及其诗歌风格,表明盛唐江西诗坛初步打破唐以前的封闭低靡状态。刘昚虚的诗歌深受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这既是诗国高潮向东向南扩展的绮丽余波,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南下的又一次佐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萍  
"格卑气弱"是古人从风格上对晚唐诗进行整体性批评时惯用的词语,即格调不高而有衰陋之气。虽然对于这一批评,后代独具慧眼的诗人及文论家多有拨正,但却依然停留在对晚唐诗歌创作的审美价值及意境的肯定上,而很少论及晚唐诗人在亡国前夕,生发出的对家国的热爱、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对真善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满含民胞物与精神的人文情怀。作为晚唐的一代词臣,吴融有大量咏物诗传世。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乾坤,正是借用这种貌似琐碎的体裁,吴融细腻地感悟生命的真谛,通过与大自然物象的"静中相对",传达出百代之下读来犹使人们为之动容的人文情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明栋  
在对语言和诗歌本质的形而上反思中,存在主义哲学家不再将语言视为人们通常使用的工具;而是将其视为构成了"世界"的主题和材料。语言不仅是诗歌的本源,而且还赋予其创造的文本世界以展示自身的潜力。此外,它还绘制使作者和读者被限制和统领的地图,构建创作和阅读时的主体性,决定想象和理解的心理活动。在抒情诗一直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诗歌语言构建了诗人存在于此的"世界",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如何诗意地存在。从分析王维、杜甫、刘禹锡、李白、温庭筠、马致远等人的诗歌入手,可以看出,中国诗歌语言的材料被赋予了梦境意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枰  
每一昼夜,这世上多少处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每一晨昏,这天下几人看山气浮岚、古塞清秋?动人处,不止是山形树韵,不止是天际霞影。杳无人迹的深山,曾是淡泊名利者最正确的向往:拾山柴,煮涧水,以一瓢一箪安身,伏处岩穴,将心神交与茂林修竹、猿鸣鹤唳,不干扰天地之间自然生长的任何事物。不矜于智慧武力,默然与万物同列,获得身心畅快安逸,自是和谐之一途,然而人类力所能及之事甚多,若藏之过深,那与毁弃珠玉并无不同。莽莽丛林中,青山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群  
安史之乱爆发后,马嵬之变使李杨情事成为唐代诗人一个化解不开的情结。唐代诗人吟咏马嵬之变,带有强烈的切肤之痛。唐人众多的马嵬诗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盛衰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们对女性、对人生、对历史、对政治的种种思索,体现了唐代知识分子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文情怀。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詹杭伦  
分初盛中晚唐四个阶段,选取《全唐诗》中与端午或竞渡有关的诗歌进行重点分析,得出五点与前人不尽相同的结论:武则天时期的鹢舟竞渡可以视为今日凤舟竞渡活动的前身之一,唐朝的竞渡活动是龙凤齐翔;端午竞渡及其诗歌唱和活动首先发生在宫廷,再由宫廷逐步推广到民间;唐人端午竞渡诗中明确表达了端午龙舟竞渡与屈原有关;唐代不少写作端午竞渡题材的诗人将自己参加科举考试或在官场的感受糅进诗歌之中;盛唐、中唐的端午竞渡诗气势磅礴,景象雄浑,而晚唐的端午竞渡诗则气象衰煞,景色暗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汤琛  
冯至散文的诗性品质表现形而上的超验意味,和冯至作为诗人的性格气质、趣味才情和美学追求紧密联系一起;在外在表象中,诗性一直流荡于冯至散文中的意境的构筑、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语言的诉求中,它们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一种整体上的散文诗性美。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侯富芳  
从《明诗综》中摘出的《静志居诗话》单行本至少有卢文?的二十二卷本、周中孚的二十二卷本和扶荔山房姚祖恩二十四卷本三个版本;目前的记载表明扶荔山房大约刻印过四部著名的书。扶荔山房的姚祖恩不是《史记菁华录》的作者姚苧田;姚祖恩辑出单行的《静志居诗话》并不完全等同于《明诗综》中所附"静志居诗话"或"诗话"。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旭军  
文章介绍了女诗人安妮·玛瑟森《南丁格尔传》的一些内容,认为《南丁格尔传》为那束穿越时空的圣洁之光提供了丰润而深刻的诠释,使佛罗伦萨·南丁格尔这颗怜恤之心绽放出强大的能量和最为壮美的华彩,穿透人世深重的阴霾和黑暗,成为人类历史星空中一颗最可仰望的星辰,世人心目中永远的"怜血天使"。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新才  
刘国钧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诗人。文章通过对刘国钧先生现存诗作的钩沉,分析了先生的诗词创作手法,揭示出诗作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与先生的生平经历和思想精神。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劲雄  
历代广东诗人传记是科研工作者进行广东文史研究的必备资料。但是,由于馆藏分散、传记来源不确定、查找地太远、阅读有限制、没有索引可供检索等,造成研究者无法如愿地找到想用之书和读到想查之传。因此,把散布在全国各大图书馆、研究机构、博物馆、高等院校及私人藏家的资源全部汇集在一起,顺应时代需求进行全新的编排,并编制完善的姓名字号索引,以影印的保真方式出版,将给各地方、各领域、各专业人士的研究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海平  
钱陆灿是清代顺康年间著名文人,虞山诗派代表作家。其作品康熙年间曾有过刻印,今有《四库未收书辑刊》收录,但遗漏其所作诗文不少,现仅在其他已刊书籍收集到钱陆灿长篇歌行2首、短诗1首、残篇3个,提供给相关研究者,意在抛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