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20)
- 2023(2984)
- 2022(2509)
- 2021(2765)
- 2020(2318)
- 2019(5021)
- 2018(5124)
- 2017(8371)
- 2016(5374)
- 2015(6309)
- 2014(6492)
- 2013(5880)
- 2012(5660)
- 2011(5312)
- 2010(5495)
- 2009(5422)
- 2008(5529)
- 2007(5150)
- 2006(4781)
- 2005(4359)
- 学科
- 济(15798)
- 经济(15775)
- 管理(12121)
- 学(9430)
- 业(8952)
- 教育(8198)
- 企(8135)
- 企业(8135)
- 中国(6660)
- 理论(6657)
- 方法(5218)
- 教学(5172)
- 农(3694)
- 财(3533)
- 数学(3443)
- 制(3424)
- 经济学(3424)
- 和(3287)
- 数学方法(3274)
- 思想(3216)
- 业经(3201)
- 政治(3193)
- 研究(3013)
- 学法(2820)
- 教学法(2820)
- 工作(2752)
- 思想政治(2621)
- 政治教育(2621)
- 治教(2621)
- 德育(2616)
- 机构
- 大学(80471)
- 学院(71682)
- 研究(27688)
- 济(21833)
- 管理(21568)
- 经济(21083)
- 中国(19293)
- 京(18402)
- 科学(18021)
- 理学(17640)
- 理学院(17279)
- 管理学(16584)
- 管理学院(16438)
- 范(14876)
- 师范(14741)
- 所(14517)
- 教育(13354)
- 研究所(13011)
- 江(12569)
- 北京(12206)
- 中心(12116)
- 农(12064)
- 师范大学(11963)
- 财(11366)
- 业大(10274)
- 院(9848)
- 州(9809)
- 农业(9589)
- 技术(8948)
- 财经(8672)
- 基金
- 项目(41062)
- 研究(32160)
- 科学(31148)
- 基金(27065)
- 家(23294)
- 国家(23020)
- 科学基金(18665)
- 社会(18034)
- 教育(17941)
- 社会科(16669)
- 社会科学(16664)
- 省(16041)
- 成果(14890)
- 编号(14405)
- 划(14261)
- 基金项目(13279)
- 资助(11520)
- 自然(11487)
- 自然科(11217)
- 自然科学(11214)
- 课题(11047)
- 自然科学基金(11003)
- 大学(10793)
- 年(9742)
- 重点(9651)
- 部(9325)
- 项目编号(9087)
- 性(8406)
- 创(8359)
- 教育部(8038)
共检索到126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赞英 康圆圆
任何一种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最集中地体现在其哲学思想中,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观折射出迥异的大学理念。随着高等教育实践的深入和拓展,以"治学"为经典的认识论哲学和以"致用"为核心的政治论哲学指导下的大学理念,已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大学发展的需要,应通过心和、人和、天和、世和四个维度践行以"和"为思想精髓的人本论大学理念,进而建构起一种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哲学视野下的人本论大学理念。
关键词:
大学理念 认识论 政治论 人本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燕良
生命哲学中蕴涵着具有时代意义的教学理念。在生命哲学看来,教学过程是一个去模式化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寻找、发现、建构各种关系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直觉与体验的作用;教学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经验和多元真理观的过程;教学应当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只有回归生命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才能。
关键词:
生命哲学 教学理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厚丰 李莉
笔者评述了潘懋元先生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哲学的观点大学理念》。此书无论是从理论意义还是从方法论意义上,都给人以视角独特、耳目一新并有诸多理论创新的深刻印象,向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目标建设的征途上迈出了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一步。它是一部为构建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而进行理论和方法论准备的专著。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专著 多学科观点 潘懋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先金
中国大学目前发展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大学理念的缺失。大学改革的困惑实质上是由于大学理念的迷茫,由于深度混乱的理念。大学理念在认识上仍存在需要澄清的误区,如将朴素的想法、一般性理论误当作理念,将当下的简单行动误看作理念指导下的实践。在大学理念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改革与创新,还需要传承与守望;不仅需要行动,还需要主体性的觉解;不仅需要理论的务虚,还需要实践与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大学理念的价值与意义。只有在反思的基础上,才可能在大学理念建设上体现出中国意识、中国方案,在大学发展上体现出中国模式、中国风格。
关键词:
大学理念 澄清误识 建设认识 价值重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路长胜
本文试图借鉴现象学哲学的相关理论成果,反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而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开辟一个新的思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
现象学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苏州大学母小勇教授的新作《大学的哲学——人学视野中的大学》(以下简称《大学的哲学》)已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付梓。作为一本理论著作,其观点之中肯、论据之翔实、逻辑之严密都值得称道,它对于我们从人学的视角拓展与深化对大学的根本认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潘懋元先生在为该书所写的序言中谈到:"该书以‘人学’为核心理念,叩问大学中的‘人’和‘事’存在的缘由和内在规定性,对如何理解大学的本质、价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立华
学理观是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基础性的方法论。以历史为线的学理观研究方法对我国当代图书馆学理论的作用、学理思维成为我国当代图书馆学可持续发展的动因、学理思想是我国当代图书馆学独立发展的依据与条件等,文章皆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学理观 研究范式 哲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洪捷
国内现有的大学思想史、特别是大学观念史研究,无论在叙述模式还是研究范式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过分强调经典人物的倾向、条块分割的叙述模式等,这些都反映了学界对大学思想的狭隘认识。本文从思想史研究的角度,对大学思想史以及高等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值得追问的问题,以期对大学思想史研究有所启发。
关键词:
大学 思想史 大学理念 研究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勇 洪成
中国古代治水的历史悠久,成就斐然。其原因在于古代治水中常常以传统哲学为指导思想,不仅重视水利工程位置的选择,而且在统筹规划中突出重点,辩证考虑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善加转化,同时又能根据当地环境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等,充分体现了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辩证统一、因地制宜等核心理念。这些治水活动的成功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并实证地验证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科学性,对我们今天的治水活动依然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治水 传统哲学 应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民
大学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呢?几世纪来,英国教育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主要通过对一些在英国高等教育研究中经常被提及的著名教育哲学家思想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期得出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早期的教育哲学家 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哲学起源于公元前四世纪印度文化。然而,目前的研究认为,从中国的两位著名哲学家孔子与老子(约为公元前六世纪)的哲学思想中,萌发出了至今尚存的、相互冲突的两种教育哲学价值观。孔子认为,教育是一个使个体逐渐社会化的过程,知识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雪梅
以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为参照,反观当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过分功利、"高等性"缺失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单纯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坚持去行政化,努力实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
认识论哲学 高等职业教育 价值反思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川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志刚
哲学史书写的目的是变化发展的。早期西方哲学史与最初的中国哲学史的书写都具有某种哲人史的色彩,相比其他书写范式,更有现场感和志载的情怀。作为普遍问题的哲学史框架尽管是源于西方的,但毕竟是普遍的,"西方框架遮蔽中国哲人思想"的原因需要得到澄清。框架遮蔽传主是中西哲学史书写都遇到的问题,因而主要问题并不在于框架是西方的,而在于哲学史框架相对具体内容具有根本性。真正的系统研究是重新激活传主的思想。同情的研究和系统的研究,在终极上是一致的。笼统地区别中国底和西方底哲学史是不够的和"概括过度的",需要进一步追求"传主底哲学史",即表现出传主思想精髓、重新激活传主思想的哲学史;这需要某种程度向"哲人史"的复归和高水平的"原生态的哲学史研究",突破"哲学史中理论重要、是谁的理论并不重要"的成见。传主底中国哲学史,自然地就是中国底哲学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凯
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迅速成长起来的大学教育在大众化潮流的裹挟下正在淡忘人类的终极关怀,这使得我们拥有的大学处于迷失方向的危险之中。本文试图从科技、文化以及人的发展等方面廓清笼罩在大学教育上空的迷雾,将作为个体的个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作为集合的人类社会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超越确立为大学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大学教育 自由 终极关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