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7)
2023(4118)
2022(3268)
2021(3483)
2020(2483)
2019(5771)
2018(5711)
2017(8862)
2016(5897)
2015(6610)
2014(6704)
2013(5787)
2012(5450)
2011(5096)
2010(5502)
2009(4746)
2008(4473)
2007(4258)
2006(3980)
2005(3596)
作者
(13341)
(11052)
(10911)
(10614)
(6784)
(5229)
(5200)
(4536)
(4229)
(3995)
(3709)
(3667)
(3542)
(3506)
(3500)
(3478)
(3343)
(3288)
(3216)
(3142)
(2959)
(2812)
(2661)
(2616)
(2553)
(2524)
(2448)
(2393)
(2246)
(2218)
学科
教育(19841)
(12939)
经济(12802)
中国(12390)
理论(9697)
管理(8754)
(6920)
(6522)
(6451)
企业(6451)
教学(5835)
(5313)
(5111)
方法(4956)
政治(4846)
业经(4832)
(4318)
思想(4278)
发展(4046)
(4009)
研究(4002)
社会(3936)
(3924)
思想政治(3749)
政治教育(3749)
治教(3749)
德育(3710)
(3602)
改革(3262)
高等(3226)
机构
大学(76779)
学院(70542)
研究(29456)
教育(27797)
(22324)
师范(22253)
管理(19253)
师范大学(18645)
(18590)
(18208)
经济(17844)
科学(17370)
理学(16349)
理学院(15984)
管理学(15503)
管理学院(15331)
中国(14771)
(13996)
研究所(12690)
北京(12564)
(12505)
中心(11874)
职业(11790)
技术(11459)
教育学(10822)
(10581)
(10465)
(9324)
研究院(8249)
财经(8063)
基金
项目(43244)
研究(41076)
科学(36165)
基金(27828)
教育(27742)
社会(25625)
(22985)
社会科(22590)
社会科学(22579)
国家(22562)
成果(20237)
编号(20017)
科学基金(18670)
(17457)
(17322)
课题(17111)
(15081)
基金项目(13362)
规划(12779)
项目编号(12151)
(11661)
(11594)
重点(11429)
(11388)
教育部(11000)
研究成果(10832)
(10340)
(10275)
阶段(10255)
(10205)
期刊
教育(47920)
研究(33509)
中国(27290)
(23428)
经济(23428)
职业(11326)
学报(10428)
科学(9893)
大学(9647)
技术(9303)
(8544)
(7954)
技术教育(7267)
职业技术(7267)
职业技术教育(7267)
学学(7138)
管理(6562)
高等(5950)
(5902)
论坛(5902)
农业(5487)
高等教育(5290)
成人(4961)
成人教育(4961)
图书(4952)
(4914)
财经(4778)
(4207)
发展(4122)
(4122)
共检索到122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文泽  
哲学社会科学在培育大学生政治信念、人生理念和生活态度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是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长期积淀的成果。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 ,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为人们在社会的多元取向中提供选择的价值标准和判断依据 ;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态度与能力 ;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实践提供必要的模式和思路 ,以及实现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标准功能。当然 ,这些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本身与时俱进 ,不断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薛进文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繁荣发展,必须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教师头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和重要阵地,高校党委作为高校的领导核心,必须明确主体责任,坚持正确方向,把握科学规律,加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日前在成都市召开西南片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强调,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任务抓实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闵辉  
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同向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力量。哲学社会科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学科支撑和学术资源,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有益补充。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能够为彼此发展提供助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本文特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以外的其它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具有突出的知识性和学术性,更具有显而易见的意识形态属性,蕴含着巨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红霞  薛平军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坚力量,是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在教书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以哲学社会科学见长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始终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坚持和巩固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艳  杨晓慧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创新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实效性的现实诉求,更是面对社会文化发展及"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要求。对此,在新的意义上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我们还需要梳理由社会文化的动态性整合、价值性指向、多元性结构等文化总体性方面所决定的问题。在理性重构的文化总体性关照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弦  王让新  
网络的诞生和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方法、手段以及环境都带来了诸多改变,这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增强其实效性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因此,从"应然之意"、"实然之路"、"必然之策"三个层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行为逻辑分析很有必要,通过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直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英雪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有助于凝聚思想共识,维护共同体的稳定与秩序。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研究,可以拓宽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由戚如强撰写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论》一书,从社会整合的全新视角和学科交叉角度,通过综合运用文本、历史与比较等分析方法,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内涵与特征、目标与功能、精神资源和展开路径等内容。该书首先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内涵与特征、目标及功能。作者阐述了思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江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成份和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导致了人们思想认识的多样化。在这新的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何种途径,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人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服务社会进而促进社会进步,这是值得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本文拟从哲学的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凯  杜凯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本"是根本的本。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人"的问题,尊重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明确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人的回归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逻辑前提、价值整合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指向、他者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范式转换、风险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时代境遇。走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之路,就是要明确自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生成之源、互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时代关照、大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神圣使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振刚  
中国正在进入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复杂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对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使大学生在求学期间能够全面和健康地发展自己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如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民族文化传统是我们必须由之出发的起点,有起点才有成长的过程,才能形成历史的累积;有起点才有看世界的视角,才能构成视野的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在于它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阐释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必定来自新的问题和对真实问题的新阐释。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最大思想资源和理论背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哲学社会科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传递知识,而且也传承人类文化、价值观和思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民族文化传统是我们必须由之出发的起点,有起点才有成长的过程,才能形成历史的累积;有起点才有看世界的视角,才能构成视野的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在于它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阐释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必定来自新的问题和对真实问题的新阐释。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最大思想资源和理论背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哲学社会科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传递知识,而且也传承人类文化、价值观和思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自2003年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计划。这是教育部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教育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重大攻关项目以解决国家经济建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以提升为党和政府咨询决策服务能力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为战略目标,集合高校优秀研究团队和顶尖人才,团结协作,联合攻关,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