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9)
- 2023(4120)
- 2022(3397)
- 2021(3352)
- 2020(2543)
- 2019(5978)
- 2018(5866)
- 2017(10338)
- 2016(5743)
- 2015(6408)
- 2014(6239)
- 2013(6018)
- 2012(5778)
- 2011(5066)
- 2010(5336)
- 2009(4675)
- 2008(4459)
- 2007(4018)
- 2006(3708)
- 2005(3329)
- 学科
- 济(19524)
- 经济(19388)
- 管理(13266)
- 业(11063)
- 出(10618)
- 企(10183)
- 企业(10183)
- 贸(9767)
- 贸易(9763)
- 易(9685)
- 方法(8900)
- 中国(8150)
- 出口(7632)
- 出口贸易(7632)
- 口(7632)
- 理论(7498)
- 农(6589)
- 财(6318)
- 和(6099)
- 业经(5901)
- 数学(5666)
- 数学方法(5597)
- 教育(5506)
- 学(4797)
- 教学(4066)
- 制(3986)
- 社会(3964)
- 农业(3818)
- 财政(3696)
- 地方(3657)
- 机构
- 大学(74053)
- 学院(72089)
- 济(29031)
- 经济(28348)
- 管理(26093)
- 研究(25249)
- 理学(21963)
- 理学院(21690)
- 管理学(21317)
- 管理学院(21177)
- 中国(19060)
- 京(15970)
- 财(15169)
- 科学(14247)
- 江(12657)
- 中心(11761)
- 范(11756)
- 师范(11668)
- 所(11665)
- 财经(11498)
- 经(10465)
- 研究所(10222)
- 北京(10072)
- 师范大学(9556)
- 农(9541)
- 州(9531)
- 经济学(9480)
- 院(9203)
- 教育(8958)
- 经济学院(8533)
- 基金
- 项目(46542)
- 研究(38738)
- 科学(37227)
- 基金(33194)
- 家(27819)
- 国家(27522)
- 社会(26133)
- 科学基金(23942)
- 社会科(23533)
- 社会科学(23524)
- 教育(19665)
- 省(17827)
- 编号(16948)
- 基金项目(16870)
- 成果(15121)
- 划(14824)
- 自然(13038)
- 资助(12871)
- 自然科(12775)
- 自然科学(12774)
- 自然科学基金(12570)
- 课题(11904)
- 部(11235)
- 国家社会(10719)
- 重点(10522)
- 项目编号(10494)
- 教育部(10249)
- 年(10131)
- 创(9949)
- 大学(9876)
共检索到124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稼琼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学术密切结合实践。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术逻辑和服务社会的关系。从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上鼓励和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到实践中去。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构成。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哲学社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日臻活跃和繁荣。但是,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相比,人们总觉得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怎么明显。这不仅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范式产生疑问,而且影响到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当然,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分析地看,不能一概而论。我们既要承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也要正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地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略)二、基本规范(略)三、学术引文规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一、总 则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二)本规范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是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夏扬
认为要解决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硕士生毕业论文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硕士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就应该在整个研究生学习期间,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要求学校、院(系)、导师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社会实践与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的保障体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2012年3月,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期刊数据库建设以"公益、开放、协同、权威"为定位,以整合学术期刊数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廉同辉 余菜花
[目的/意义]高校哲学社科学者是哲学社科研究的主体,其学术成果国际化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哲学社科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对学术成果"走出去"有重要影响。[方法/过程]选取科研信仰、感知成本、促成因素、社群影响、自我效能、科研态度和科研意愿构建高校哲学社科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研方式收集数据,实证分析高校哲学社科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实证结果显示,科研信仰、社群影响对哲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研究意愿 科研态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文显
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既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大力倡导理论创新,也需要加强学术规范建设。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多次开展学术规范化大讨论,不断呼唤学术规范化建设。中国学术界开展一场以“中国学术规范化”为名的运动,引起了广大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苏金燕
[目的/意义]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建设、期刊评价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仍然存在一些待加强、待改进甚至待纠正的问题。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促进期刊发展与学术繁荣。[方法/过程]在分析我国四大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方向,最后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评价体系为例,分析期刊评价的实践创新情况。[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在三个方面还有待加强,在构建该评价体系时要坚持两个原则、五个方向,我国期刊评价实践工作在指标体系、分类机制、同行评议专家团队构建、同行评议方法等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评价监督机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 ,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为人们在社会的多元取向中提供选择的价值标准和判断依据 ;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态度与能力 ;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实践提供必要的模式和思路 ,以及实现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标准功能。当然 ,这些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本身与时俱进 ,不断发展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教育 社会功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荆兆勋
本文通过对江泽民同志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论述的学习和认识,结合地方院校发展的实际,提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继续更好地肩负起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创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历史使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君
马克思主义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和根本遵循。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最鲜活、最科学、最有效的中国理论。在深刻变革的时代,解决中国问题不能简单套用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也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更不能简单套用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和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教科书可用,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日前在成都市召开西南片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强调,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任务抓实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贾劝宝 张松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研究领域、广度、深度、方法、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明显存在与学科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很适应的一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方法弊端较大,制约因素较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