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2)
- 2023(10974)
- 2022(9852)
- 2021(9508)
- 2020(7873)
- 2019(17968)
- 2018(18071)
- 2017(34161)
- 2016(19028)
- 2015(21661)
- 2014(21409)
- 2013(20508)
- 2012(18354)
- 2011(16504)
- 2010(16355)
- 2009(14879)
- 2008(13884)
- 2007(11873)
- 2006(10126)
- 2005(8502)
- 学科
- 济(65303)
- 经济(65226)
- 管理(51414)
- 业(46855)
- 企(39749)
- 企业(39749)
- 方法(31760)
- 数学(27307)
- 数学方法(26943)
- 中国(18193)
- 农(17691)
- 财(16114)
- 学(15326)
- 业经(15130)
- 理论(14484)
- 教育(13918)
- 地方(13376)
- 贸(12113)
- 贸易(12107)
- 农业(11752)
- 易(11737)
- 和(11713)
- 环境(10929)
- 技术(10821)
- 务(10714)
- 制(10702)
- 财务(10650)
- 财务管理(10634)
- 企业财务(10008)
- 教学(9819)
- 机构
- 大学(255609)
- 学院(252494)
- 管理(100942)
- 济(90216)
- 理学(88354)
- 经济(87961)
- 理学院(87371)
- 管理学(85635)
- 管理学院(85202)
- 研究(79625)
- 中国(55449)
- 京(53985)
- 科学(51608)
- 财(40174)
- 所(38949)
- 业大(38028)
- 范(37610)
- 师范(37321)
- 农(37057)
- 研究所(35846)
- 中心(35750)
- 江(35441)
- 北京(34000)
- 财经(33081)
- 师范大学(30108)
- 经(30058)
- 州(29632)
- 院(29207)
- 农业(29047)
- 技术(28966)
- 基金
- 项目(178558)
- 科学(139583)
- 研究(134845)
- 基金(126153)
- 家(108482)
- 国家(107520)
- 科学基金(92725)
- 社会(81236)
- 社会科(76724)
- 社会科学(76703)
- 省(71518)
- 基金项目(67776)
- 教育(64588)
- 自然(60560)
- 划(60109)
- 自然科(59114)
- 自然科学(59102)
- 自然科学基金(57989)
- 编号(57886)
- 资助(51514)
- 成果(47283)
- 课题(40032)
- 重点(39737)
- 部(38826)
- 创(37529)
- 发(37457)
- 项目编号(35953)
- 大学(35363)
- 创新(34638)
- 科研(33991)
共检索到356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冉 母小勇
德国哲学家马克思·舍勒指出:"凡是人想自我教育或者想教育别人,必须面对三个方面的问题具有明确认识。第一,究竟什么是教育的本质?第二,怎样进行教育?第三,什么样的知识和认识限制和规定着此人变得‘有教养’的过程?"在舍勒这里,人经由教育而变得有教养的过程也就是成"人"的过程。众所周知,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人的发展和完善。大学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理应发挥完善人的功能。但是,当代大学课程的"科学化"、"功利化"和"拼盘化"的现状使得大学课程失去了培育"人"的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华松
关注人及其生命是教育的应然追求。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张扬工具理性,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大学生的生命关怀。基于生命哲学的视野,从生命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和生命教育的路径这三个方面,探寻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生命观照。
关键词:
生命哲学 大学生 生命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石隆伟
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方法论理论基础和实践运用的科学性。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就比较教育研究中所主要运用的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方法论的理论构建及运用进行分析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思考。
关键词:
比较教育研究 哲学思潮 方法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友红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的作用下,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加强和普及大学人文教育、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通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对当前我国大学人文教育存在的误区鲜有论及,甚至缺乏明确的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宫玉宽
高校本科哲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三种哲学形态,"真善美"三种价值观,理性、信仰与二者统一的三种精神形态。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专业依据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但在突出少数民族哲学特色、合理安排宗教学选修课及密切关注发达国家相关课程体系建设新动态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哲学专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苏州大学母小勇教授的新作《大学的哲学——人学视野中的大学》(以下简称《大学的哲学》)已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付梓。作为一本理论著作,其观点之中肯、论据之翔实、逻辑之严密都值得称道,它对于我们从人学的视角拓展与深化对大学的根本认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潘懋元先生在为该书所写的序言中谈到:"该书以‘人学’为核心理念,叩问大学中的‘人’和‘事’存在的缘由和内在规定性,对如何理解大学的本质、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赞英 康圆圆
任何一种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最集中地体现在其哲学思想中,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观折射出迥异的大学理念。随着高等教育实践的深入和拓展,以"治学"为经典的认识论哲学和以"致用"为核心的政治论哲学指导下的大学理念,已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大学发展的需要,应通过心和、人和、天和、世和四个维度践行以"和"为思想精髓的人本论大学理念,进而建构起一种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哲学视野下的人本论大学理念。
关键词:
大学理念 认识论 政治论 人本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雪梅
以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为参照,反观当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过分功利、"高等性"缺失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单纯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坚持去行政化,努力实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
认识论哲学 高等职业教育 价值反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玲 张旭辉 柯昌林
在管理哲学视野下,儒家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与现代管理的人本主义价值观高度契合,都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的和崇尚人本价值;"中庸之道"倡导管理者道德修身,在管理中感悟和把握平衡的艺术,揭示了管理依循的途径及追求的终极境界;现代管理中"正人先正己"的原则传承于"德主刑辅"的管理理念,体现了鲜明的东方文化特色;儒家"义利观"深刻蕴含着义与利两种价值取向的辩证关系,它鞭策着管理者见利思义,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警示自身。
关键词:
管理哲学 中庸之道 儒家思想 现代管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勇民 王凤华
人的自觉性存在和主体性存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人所固有的开放性、创造性和超越性为生命的完善奠定了现实基础。终身教育正是基于有限生命的无限发展,关注生命超越性的存在,体现生命全面性的发展,实现生命的可持续性,从而回归教育的本真,实现人的生命意义,凸显生命的主体性,促进人的生命完善。
关键词:
生命自觉 主体性 终身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安涛 李艺
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理论的建构需要两个前提条件,即技术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教育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技术形态"的判断,技术哲学为教育技术理论的建构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在技术哲学的视野下运用演绎逻辑的方法,从教育技术本质观、认识观、价值观、实践观和审美观等维度,可以勾勒一幅较为完整的教育技术理论图景:从关系思维的认识角度审视教育技术,认为教育技术本质上是生成的,教育和技术相通相融;应克服单一的价值取向,守护"手段"和"目的"相结合的教育技术价值观,摒弃"效率至上"的审美取向,形成教育技术的艺术化审美观;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还应践行本土化实践观,塑造教育技术的中国魂。
关键词:
技术哲学 教育技术 理论图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宜康 吴倩
现代技术的本质是解蔽,技术能够使人的本质力量获得提升。技术作为对象、过程,决定了技术教育的实践和行动导向;技术作为知识、意志,决定了技术教育的技术思维和技术素养养成的教学理念;技术的存在方式决定了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态。技术教育的技术实践教学必须基于产品生产的技术流程进行教学流程再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文华
马丁·布伯通过"我——你"、"直接性"、"相互性"、"之间"、"相遇"等概念,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本源性的"对话"关系世界,其深邃的精神内核使我们对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过程、师生关系等有了全新的理解。在马丁·布伯对话哲学视野下,我们构建起新的教育关系世界,即教育的对话世界。
关键词:
马丁·布伯 对话哲学 教育对话 师生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心亚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提高教师个体生命质量的过程,生命价值的实现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而生命哲学为反思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解决途径,就是将教师生命的成长视为最终目的,关注教师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实现,关注教师生命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特性的生成。
关键词:
生命哲学 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