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90)
- 2023(3076)
- 2022(2433)
- 2021(2429)
- 2020(1891)
- 2019(4345)
- 2018(4362)
- 2017(7007)
- 2016(4425)
- 2015(5193)
- 2014(5306)
- 2013(4672)
- 2012(4391)
- 2011(4238)
- 2010(4400)
- 2009(3980)
- 2008(4093)
- 2007(3709)
- 2006(3286)
- 2005(3100)
- 学科
- 济(13625)
- 经济(13607)
- 理论(8800)
- 学(8619)
- 管理(7804)
- 教育(7718)
- 业(7021)
- 企(6482)
- 企业(6482)
- 教学(6313)
- 方法(4904)
- 中国(4607)
- 学法(4135)
- 教学法(4135)
- 学理(3616)
- 学理论(3616)
- 经济学(3601)
- 研究(3342)
- 业经(3290)
- 思想(3097)
- 农(3094)
- 和(3064)
- 数学(2894)
- 政治(2840)
- 数学方法(2776)
- 财(2569)
- 思想政治(2230)
- 政治教育(2230)
- 治教(2230)
- 德育(2220)
- 机构
- 大学(64627)
- 学院(62709)
- 研究(21745)
- 济(19743)
- 经济(19103)
- 管理(17593)
- 理学(14727)
- 理学院(14484)
- 范(14247)
- 师范(14149)
- 京(14139)
- 管理学(14035)
- 管理学院(13911)
- 科学(13633)
- 中国(13230)
- 教育(12823)
- 师范大学(11331)
- 所(11001)
- 江(10488)
- 研究所(10046)
- 财(10010)
- 技术(9716)
- 北京(9263)
- 职业(8911)
- 中心(8723)
- 农(8589)
- 州(8390)
- 财经(7969)
- 院(7635)
- 业大(7607)
共检索到99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萨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即教师为师之道的根本在其教育思想与行动拥有哲学根据,而非经验的重复或技术的熟练。教师的哲学之思强调了哲学作为教育的一般原理,这使得教师的实践成为有内在"原理"支持的专业实践,这样的教育实践才会是自觉的、清醒的和有明确追求的。教师通过对"教"的理论拥有而获得自觉的"教的意识",成为教师专业水平与能力得以形成和提高的有效途径,使得教师的教育实践成为由教育的理论自觉引起和展开的发生过程。
关键词:
哲学之思 原理 教育实践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济良 刘燕楠
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使教师在满足功利目的的驱使下逐渐失去了反思教育本真的能力。然而,教师对于教育的认知并不能只存在于操作的层面,更多的需要来自生活与价值层面的审视。因此,教师需要具有一种哲学的品质才能对教育及人本身进行终极的关怀与思考,使教师在哲学的思考中不断形成反思与批判的思维,从而生成一种具有理性与超越性的教育智慧。
关键词:
哲学思维 教育智慧 反思 哲学境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仁富
哲学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哲学品格、哲学态度、哲学精神和哲学思维几方面素质的培养 ,从而体现出哲学的辨证智慧。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体现出哲学的品格。哲学在相当意义上是一种生活态度 ,因而 ,学习和研究哲学 ,更需要培养哲学的生活态度和哲学的精神。学习哲学的关键是学会哲学思考 ,学习和研究哲学的过程 ,就是培养和训练哲学思维的过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先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学生素质培养陈先达①现在,大家已经认识到培养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性。认识到如果我们大学着重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就能把大学4年有限的时间变为无限。一个善于思维的头脑比仅仅塞满知识的头脑好得多。素质的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孟建伟
当今的大学教育在不断走向知识化、学科化、专业化和体系化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一种值得特别注意的倾向,那就是教育与生活的脱节。当然,教育应当遵循自身发展的逻辑,同实际的生活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它不应当同化于生活,而应当高于生活。否则,大学就失去其应有的思想和精神高度。但是,教育又不能脱离生活,因为生活乃教育之根。教育应当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可以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人获得更好的生活。如果教育不能及时从生活中汲取创造的灵感和营养,不能引领生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小娟
"卓越教师"指人格高贵、学养深厚、能力突出、智慧卓著,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充满创造激情与生命感召力的未来杰出教师。深层自我高度活跃,不断地追求卓越成长与卓越创造是卓越教师的本质特征。直觉体验则是帮助他们实现卓越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提高卓越教师培养质量,应该积极倡导直觉体验,指导学生准备适宜的心态,积累大量的感悟材料与经验材料,尝试从意志努力、直觉冲动两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出色的直觉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志敏
杨德广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教书育人的良师。介绍了杨教授的研究生培养之道,他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可以概括为四点:以"勤"为师,以"真"为师,以"实"为师,以"爱"为师。杨德广教授从教50年来逐步形成的"杨氏风格"人才理念,既是他广阔、智慧人生的体现,也是永远值得高校师生自我鞭策的动力和效仿的典范。
关键词:
杨德广教授 研究生教学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晓宏
当我们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时候,发现一个令人忧虑的事实,即教师们很少或不愿去思考一些看上去很遥远而实际上却迫切需要回答的根本性问题。哲学之思能够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视角,帮助教师获得一种洞察力,使教师更清晰地理解教育、理解学生、理解自己,也能更好地理解教育改革中的冲突与矛盾。教师只有致力于建构个人的教育哲学,系统地思考教育的根本问题,才能真正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
教育哲学 哲学思考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聪 张楚廷 刘铁芳
哲学与大学是血脉相融、紧密相连的。把教育与哲学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是一种科学的学术态度,在古希腊时期,哲学与大学本就是相生共融的,希腊大学进行的也主要是一种哲学教育。大学的哲学追求形成了大学的哲学性格,大学的哲学自觉是大学哲学性格的根本来源。大学自始至终都具有哲学性格,大学的哲学性格具有必然性,在初始状态下,大学的哲学性格是实然存在的。大学的哲学性格及其所倡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肖绍聪
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活动,乃是教育实践者对日常教育生活的觉悟。日常教育生活觉悟的基本路径是赋予日常教育生活以内在价值秩序,使日常教育生活在中间性价值与终极性价值、可以追求的价值和值得追求的价值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由此促成日常教育生活朝向人的完整性生成,实现育人的最高目标。教育哲学意识的开启需要走出实践崇拜,保持实践者对教育理念世界的开放性,避免教育实践的自我封闭;同时也需要走出理论崇拜,避免理论研究者的居高临下。教育实践品质的改善需要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积极对话。
关键词:
教育哲学 教育实践 价值自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洪席 靳玉乐
过程哲学在国外被视作是一切新思想的渊源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奠基理论之一。基于过程哲学的视域审视课程改革,可以给我们带来颇多启示。其中,过程是课程改革的内在逻辑、关系是课程思维的当代选择,整合是课程设计的应然向度,创造是课程实施的本质诉求。
关键词:
过程哲学 课程改革 关系 整合 创造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陶志琼 黄鑫
中国式教育哲学是指从中国儒家传统哲学视角对教育问题进行的思辨。中国传统哲学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人生哲学,中国式教育哲学思辨的就是人生教育应该何所为的问题。人生教育应在"三人"教育即人格教育、人才教育和人文教育方面有所作为,因为受着何种教育,便养成何种人格,成为何种人才,便会过何种人生。作为人生教育的人格教育,修养高尚人格不仅是义务,而且是权利。作为人生教育的人才教育,不只是才能教育,更是人的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人文教育,不仅有充沛的人文气场让人体会到"斯文在兹",而且是智仁勇融为一体的精神教育。人格教育是做人的"内圣"教育,人才教育是做事的"外王"教育,"内圣外王"的做人做事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体两面:做人教育旨在成己的"内圣",做事教育旨在成物的"外王"。中国式人生教育是成己成物的"仁—生"教育,把提升心灵境界和实现人的整全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
关键词:
教育哲学 人格教育 人才教育 人文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文幸 陆通
在现代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对科学精神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哲学与文化》是思想政治必修课程之一,其核心内容和我国中学科学精神培养相一致,不仅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意识的提高,还能在生活中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条件限制等原因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实际教学中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从科学精神的内涵、主要问题、主要原因以及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
《哲学与文化》 科学精神 培养研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长纯
在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中要重视教育自身的生命和生活,重视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之共有属性的探索,重视教师发展学校的工作哲学。这种工作哲学包括把握方向、回归实践、合作发展、赋权教师、倚重制度、沟通教学研、文化互动、和而不同、着眼具体、操作多元等话语。
关键词:
教师发展学校 工作哲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盛楠 牛俐智 赵国琦
国家不断加强农学专业建设,重视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对农学专业人才的人文科学素养的培养还存在滞后性。通过对生物学哲学的发展历程、学科地位及其与农业专业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建立生物学哲学思维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
生物学哲学 农学专业 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