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
2023(1001)
2022(831)
2021(912)
2020(700)
2019(1583)
2018(1421)
2017(2373)
2016(1508)
2015(1819)
2014(1808)
2013(1698)
2012(1619)
2011(1541)
2010(1668)
2009(1459)
2008(1371)
2007(1265)
2006(1084)
2005(1113)
作者
(4309)
(3542)
(3459)
(3383)
(2237)
(1721)
(1607)
(1499)
(1396)
(1234)
(1227)
(1215)
(1213)
(1201)
(1193)
(1173)
(1131)
(1104)
(1104)
(1101)
(1000)
(923)
(870)
(864)
(846)
(803)
(798)
(797)
(794)
(786)
学科
(5740)
(4431)
经济(4430)
教学(3079)
理论(2954)
教育(2456)
经济学(2158)
学法(1998)
教学法(1998)
学理(1752)
学理论(1752)
管理(1146)
中国(1134)
图书(1129)
思想(1106)
书馆(1102)
图书馆(1102)
研究(1060)
政治(1057)
(923)
方法(895)
课程(888)
图书馆学(873)
(827)
(793)
企业(793)
计算(714)
算机(697)
计算机(697)
机化(686)
机构
大学(22503)
学院(21623)
研究(8302)
科学(5750)
(5749)
(5712)
师范(5657)
经济(5577)
教育(5118)
(5071)
管理(4789)
师范大学(4715)
(4621)
中国(4492)
研究所(4299)
技术(4189)
(3764)
职业(3718)
理学(3713)
理学院(3621)
管理学(3448)
管理学院(3394)
北京(3314)
(3302)
中心(3236)
(2999)
技术学院(2885)
业大(2729)
职业技术(2671)
(2649)
基金
项目(12073)
研究(9991)
科学(8264)
基金(6726)
教育(6396)
(5995)
国家(5931)
(5152)
编号(5012)
成果(5005)
社会(4600)
(4390)
科学基金(4338)
社会科(4217)
社会科学(4216)
课题(4035)
(3743)
重点(3120)
基金项目(3084)
资助(2974)
项目编号(2930)
(2810)
大学(2805)
研究成果(2663)
规划(2631)
(2580)
(2577)
自然(2513)
自然科(2431)
自然科学(2430)
期刊
教育(10089)
研究(7370)
(7332)
经济(7332)
中国(5747)
学报(5152)
大学(3551)
科学(3241)
图书(3225)
技术(3133)
学学(2942)
职业(2911)
(2722)
书馆(2427)
图书馆(2427)
(2354)
技术教育(2122)
职业技术(2122)
职业技术教育(2122)
农业(1927)
管理(1562)
(1532)
论坛(1532)
经济学(1460)
(1425)
情报(1381)
财经(1377)
(1238)
业大(1169)
(1162)
共检索到35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周勇  
为安顿灵魂与城邦,柏拉图提出以学园、对话作为实施其哲学教育的外在条件,但这些条件并未涉及哲学教育的内涵,因此他必须展开一段旨在界定其哲学教育内涵的思考。通过极力与诗人、智者设计的教学内容区别开来,柏拉图界定了自己的哲学教育,让自己的学园与对话教学有了满意的内容,同时也挑起了何为哲学、知识分裂与灵魂完美之悖论关系等千古课程难题,以至于尼采、海德格尔等现代思想家不得不重构柏拉图的哲学界定。但他们终究无法让教育安定下来,有关教育内容的思考仍可能会在柏拉图曾经遭遇的分裂与紧张中,寻求即使达不到也坚信一定存在或应当存在的完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良华  
古典西方教育哲学分为两个阵营:柏拉图以苏格拉底的名义组建他的"理想国",按照"理论理性"设计他的"政治哲学"和教育方案;柏拉图坚持"哲人王"统治、公产制和道德教育。亚里士多德虽然坚持了哲学对政治的指导,但他看到了哲学对政治的危险,按照"实践理性"的优先性开创了不同于柏拉图的"政治哲学"的"政治科学"以及相关的教育方案。亚里士多德重视轮流制、私有制和法制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位涛  
每个人都是差异化的独立个体,教育的展开究其本质就是要基于每个人的自然天赋而引导他自身走向整全的发展。好的教育始于健康的身体,身体作为教育的起点也就具有了本体性的意义。良好健全的身心状态使得个体能够拥有发达的对于外部事物的感知觉能力,这也是个体敞开自我身心,向着更广范围的探究事物,习得理智知识以及获致社会性的基础性条件。同时,个体成长的终极的目的还在于以发达的身体为基础走向灵魂的美善,以此获致幸福。柏拉图提出的个体成人路径也正是基于从身体到灵魂的整全发展的教育序列,而且哲学教育在从身体的健全到灵魂的美善之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铁芳  
幸福乃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教育关涉幸福,这是不证自明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教育要不要关涉幸福,以幸福为基本价值诉求,而在于,教育究竟应该关涉怎样的幸福,何种幸福本身就内含着通向幸福的路径。而幸福问题的根本,乃在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哲学生活与民众生活的冲突无疑是贯穿人类生活始终的基本问题,甚至是事关个体存在的中心问题。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揭示哲学生活与民众生活冲突的不可避免,以及哲学教育的艰难。随着现代社会的民主化,民众生活在现代化中的位序提升,哲学生活在物欲化的生活中日趋晦蔽,这进一步加剧了哲学教育的艰难。在今天,教育哲学就是要为哲学教育提供辩护,或者说为哲学生活提供教育的辩...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彭磊  
柏拉图在其《书简七》的开头讲述了自己的生平,故称柏拉图的"自传"。本文细致分析了苏格拉底、雅典以及柏拉图在这部自传中的角色,通过解析柏拉图的笔法。揭示出柏拉图在自传中对苏格拉底的辩护,对雅典的两重态度,以及柏拉图通过自我教育从政治上升到哲学的过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樊哲理  
古诗词不但能表达人的情感,而且可以记述人文历史。读古诗,可以欣赏到许多关于吟古钱的史诗;而阅读史籍,又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古钱币的趣闻轶事。虽然,吟叙的是钱这样的"俗物",但俗中透露出高雅格调及优美意境。我们在品赏这些诗文时,也了解了货币发展历史,所以可以称这些吟钱诗为"金钱史诗"。而读这些古诗词,能感受到人们对待金钱的态度,进而反映出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可以说,钱诗蕴含着试金石,给人以很深刻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樊哲理  
古诗词不但能表达人的情感,而且可以记述人文历史。读古诗,可以欣赏到许多关于吟古钱的史诗;而阅读史籍,又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古钱币的趣闻轶事。虽然,吟叙的是钱这样的"俗物",但俗中透露出高雅格调及优美意境。我们在品赏这些诗文时,也了解了货币发展历史,因而我们可以称这些吟钱诗为"金钱史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骏  
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的影响下,通过对古希腊哲学的探讨而逐步建立哲学诠释学,而在柏拉图哲学中,数的结构是柏拉图理念论的范型,从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现实指向性、辩证性和开放性四个方面反映了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循环思想与其的关联,揭示此种关联对于把握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深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卫俏嫔  
干注册会计师这行已经大约十年了,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在无比繁忙中度过,只有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能够理理思绪,想想审计以外的事情。上大学时,曾经和几个好友疯狂地迷恋上诗歌,到处搜罗有关唐诗宋词的书籍,还喜好现代诗。记得汪国真来学校讲演时,我们几个人晚饭没吃,跑到阶梯教室占座位。至今我还保留着当年汪国真的亲笔签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兆波  
千古流传的“野人”之谜,正如飞碟、尼斯湖水怪、百慕大三角洲一样,是世界四大谜之一。而且是本世纪世界科学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自然之谜,因为它是解开人类起源奥秘的一把活化石的金钥匙,从而将是二十世纪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仍然在探索“野人”之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青原  刘文莉  
自由是政治哲学和伦理学永恒的研究主题,也是柏拉图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柏拉图在理想国家的构建过程中潜藏着对理想自由的向往,需要从《理想国》不同语境中把握自由之基本内涵。柏拉图以对雅典人欲望式自由的批判为逻辑起点,将雅典衰落的矛头指向民主制度下的自由,从中可以窥知他对原始自由概念进行修正的倾向;进而从善、理性的维度审视自由概念,把“善”作为建构原则对自由进行重新界定,开辟了一条以理性求知求善通往自由的路向。这种超时空的自由理论以教育为手段,把道德、善理念与理性统一起来,为现代人化解自由困境提供一定的价值指引,彰显了柏拉图自由思想的哲学内涵和独特气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敏  
伽达默尔从柏拉图的审美理论中汲取了诸多建构其哲学诠释学的养料,也再次证明了古希腊哲学思想的魅力。在伽达默尔诠释学思想视域的关照下,柏拉图"美的理式与分有说"表现了"美"因其存在而显现出来的诠释学思想;被苏格拉底称为"模仿的模仿"文艺作品,伽达默尔则认为它并非是真理的影子,而是可以用以把握真理的再认识的媒介;即使是柏拉图最具争议的"审美意识非纯粹化"的理论也影响了伽达默尔美学的基础性思想——"审美无区分";柏拉图的对话形式则是伽达默尔建构其"效果历史意识"的重要来源之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孔令新  
《美诺》是一部关于德性可教问题的教育戏剧。美诺虽善记忆其心灵却极其懒于思考并过于渴慕权势,其灵魂狭隘且傲慢。他执迷于寻找德性教师来传授自己德性,却始终不愿在苏格拉底的鼓励下反思自己对德性的错误理解。此教育故事亦表明鉴于人的有限性,有完全智慧进而可以传授德性的完美之人是不存在的,因此德性理论上虽可教却在现实中不可教。不过个体却可以通过坚定地去反思和探究关于德性的智慧获得更多真实的道德意见,以此来更加靠近德性本身,德性的不教而学亦由此而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晨  
柏拉图的《理想国》作为个体人性探讨,社会伦理探究和政治秩序建构的经典著作,通过灵魂和城邦对比下正义本质的追寻来指引年青人在共同体中寻求自己最好的生活方式。在其中教育是一个关键的主题,它与哲学、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铺就达成个人和城邦正义和幸福的道路。《理想国》中柏拉图对这一过程描绘至少存在两个理解结构,一是上升结构,一是对称结构,从而以一种顶点和中心的形式展现这一道路的确定与神圣。在对教育的言辞建构中,柏拉图通过培养护卫者的普通教育到养成哲学王的辩证法教育,完成了以理性追寻美好而高尚的真理和本质的灵魂秩序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青原  刘文莉  
自由是政治哲学和伦理学永恒的研究主题,也是柏拉图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柏拉图在理想国家的构建过程中潜藏着对理想自由的向往,需要从《理想国》不同语境中把握自由之基本内涵。柏拉图以对雅典人欲望式自由的批判为逻辑起点,将雅典衰落的矛头指向民主制度下的自由,从中可以窥知他对原始自由概念进行修正的倾向;进而从善、理性的维度审视自由概念,把“善”作为建构原则对自由进行重新界定,开辟了一条以理性求知求善通往自由的路向。这种超时空的自由理论以教育为手段,把道德、善理念与理性统一起来,为现代人化解自由困境提供一定的价值指引,彰显了柏拉图自由思想的哲学内涵和独特气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