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9)
2023(14651)
2022(12316)
2021(11756)
2020(9793)
2019(22190)
2018(21726)
2017(40881)
2016(22416)
2015(25322)
2014(24783)
2013(23784)
2012(21589)
2011(19214)
2010(19387)
2009(17711)
2008(17014)
2007(15307)
2006(13523)
2005(11974)
作者
(59642)
(50508)
(49824)
(47488)
(31675)
(23987)
(22701)
(19402)
(19107)
(17735)
(16952)
(16945)
(15813)
(15482)
(15446)
(15193)
(15020)
(14620)
(14386)
(14346)
(12406)
(12225)
(11995)
(11663)
(11315)
(11249)
(11238)
(10939)
(10077)
(9930)
学科
(85018)
经济(84871)
(69445)
管理(61900)
(52252)
(46687)
企业(46687)
农业(35219)
方法(34181)
数学(30449)
数学方法(29950)
业经(25076)
(24598)
中国(24312)
(21796)
地方(16746)
(15521)
(14846)
(14323)
贸易(14313)
(14168)
银行(14150)
(14048)
(14023)
财务(13999)
财务管理(13961)
(13774)
(13487)
技术(13446)
企业财务(13288)
机构
大学(301227)
学院(301225)
(123276)
经济(120743)
管理(116174)
理学(100519)
理学院(99443)
研究(97638)
管理学(97549)
管理学院(96987)
中国(75038)
(63620)
(61548)
(58784)
科学(57169)
农业(48398)
中心(48197)
业大(48190)
(47136)
(46544)
财经(45766)
研究所(41823)
(41734)
(41223)
师范(40836)
北京(37668)
经济学(37236)
(36458)
(34882)
财经大学(33737)
基金
项目(205708)
科学(164460)
研究(156515)
基金(150197)
(129568)
国家(128059)
科学基金(111352)
社会(100805)
社会科(95139)
社会科学(95115)
(82402)
基金项目(79531)
教育(73753)
自然(69942)
自然科(68312)
自然科学(68296)
(68052)
自然科学基金(67072)
编号(64597)
资助(59118)
成果(53132)
(46666)
重点(46090)
课题(44769)
(44535)
(43852)
(43766)
国家社会(41730)
大学(40881)
创新(40767)
期刊
(140629)
经济(140629)
研究(89930)
中国(68653)
(67620)
(46770)
学报(45992)
农业(45770)
教育(43117)
科学(42526)
管理(40868)
大学(38339)
学学(34987)
(30876)
金融(30876)
业经(28825)
技术(26720)
财经(22741)
(21489)
问题(19744)
(19501)
经济研究(19022)
(17248)
农村(15752)
(15752)
农业经济(15349)
世界(15007)
科技(13887)
经济问题(13844)
图书(13746)
共检索到458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旭友  
以农村贫困大学生家庭调查为资料来源,分析了哭穷作为弱势农民的一种另类表达机制的实践运作,展示了弱势农民生活的特殊面向。哭穷场景的行动主体包括哭穷者(行动主体)、倾听者(指向对象)以及协助者(关涉对象);农民家庭的真实生活基础、他者预期性认同、自我资源诉求等因素,是临时场景建构与哭穷行为发生的诱因;学生家长对人情关系的建构、政策赞扬与权威认同等策略运作,是为了达成工具性与情感性的表达意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文圣  刘晓静  
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救助明显存在着救助主体职责不明、救助资金难以落实、救助范围过于狭小、心理救助严重缺位等问题,这不仅侵犯了贫困家庭学生的受教育权,也制约了贫困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还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应建立政府救助为主、社会助学为辅的教育救助体系,并应高度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灵救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海涛  侯宇  曾燕芳  
文章基于课题组在湖北省孝昌县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利用Alkire和Foster提出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选取教育、收入、消费、闲暇、健康和决策权等6个维度对农村家庭贫困及其性别差异进行了度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家庭女性的贫困程度高于男性,女性在教育、消费和决策权维度的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特别是在决策权上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教育贫困和消费贫困是当前农村贫困缓解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男性的健康贫困较女性严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锦华  
研究表明,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培训的差异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教育差距既推动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又可能伴随着收入非平衡增长的扩大而扩大,低收入农户有陷入贫困陷阱的危险,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乐章  刘二鹏  
家庭资源禀赋差异与社会福利的发展向度是影响农村老年贫困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农村老年贫困分解为经济贫困、健康受损与精神孤独三个维度,利用2011年中国老龄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实证分析了家庭资源禀赋、社会福利制度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农村老人经济贫困、健康受损与精神孤独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家庭收入、子女的资源供给等家庭禀赋因素以及公共养老金、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都会显著影响农村老年贫困的发生。并且,农村老人经济贫困、健康受损与精神孤独三个维度之间也存在很强的正向关系。提高家庭养老保障能力与社会福利项目的福利水平成为防止农村老人陷入贫困状态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解垩  
本文基于中国农村家庭五轮微观面板数据,使用相对贫困线标准,首先以家庭收入与资产进行GLM模型回归得到资产指数(或称为结构性收入),之后借用宏观经济理论中的增长收敛俱乐部方法分析结构性收入的动态情况,并使用面板分位数自回归方法研究收入冲击的持续性。结果显示:中国农村结构收入两极分化特征显著;贫困收敛俱乐部数量为5个,约11.6%的家庭陷入了贫困陷阱中;对陷入贫困陷阱的家庭而言,暂时性收入较高家庭受到良性冲击时暂时性收入的持续性最高,暂时性收入较低家庭受到不良冲击时暂时性收入的持续性较低;使用绝对贫困线标准时,陷入动态结构性贫困家庭的比例远小于相对贫困线下的比例,其他结论基本不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克忠  刘生龙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2010年和2014年的数据,通过对贫困指标的测算和分解,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贫困发生率在下降,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趋于恶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恶化了贫困状况,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增大。基于不平等的收入结构分解,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家庭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最高,以下依次是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主要集中于高收入组家庭,而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集中于贫困等低收入组家庭。基于收入和不平等的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包括自然生态条件等村庄特征变量、家庭人口结构等家庭特征变量、户主受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等个体特征变量,对家庭总收入、不同来源收入和收入不平等都存在有差别的影响。未来扶贫工作的难度增大,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体系的同时,要基于精准扶贫的理念,因地制宜、因户因人而异,采取有差别的扶贫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解垩  
文章基于2008~2012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微观面板数据,通过估计动态资产积累路径检验农村家庭是否存在贫困陷阱。结果显示,通过资产积累脱离贫困的家庭比例高于因资产减少而滑入贫困的家庭比例;农村家庭资产积累曲线呈现凹性,资产收敛于一个稳态均衡点,说明中国农村家庭资产并不存在多重均衡的贫困陷阱;家庭特征、地理资本等变量对家庭资产变动有显著影响;当负向冲击来临时,社区工作机会及社会资本吸收了一些负向冲击效应,可及性金融市场减缓资产积累下降速度的作用尤为明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克忠  刘生龙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2010年和2014年的数据,通过对贫困指标的测算和分解,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贫困发生率在下降,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趋于恶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恶化了贫困状况,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增大。基于不平等的收入结构分解,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家庭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最高,以下依次是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主要集中于高收入组家庭,而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集中于贫困等低收入组家庭。基于收入和不平等的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包括自然生态条件等村庄特征变量、家庭人口结构等家庭特征变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三贵  王姮  王萍萍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农村贫困监测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OLS和Logistic模型)来识别与农户贫困和家庭福利状况高度相关的预测指标。我们发现,无论是OLS模型还是Logistic模型,都可以准确预测50%以上的贫困家庭。Logistic模型在准确预测贫困家庭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在选择合适的概率切割点后,预测的准确率可以达到70%以上。我们还发现,要准确预测极端贫困人口是十分困难的。在实践中,较高的贫困线有利于提高预测和瞄准的准确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聂荣  杨丹  刘宇  
基于2012-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FGT指数测度我国农村家庭消费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利用贫困转移矩阵分析我国农村家庭消费贫困状态持续与转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消费贫困程度增强,绝对贫困尚未缓解,相对贫困更加严重;农村家庭以暂时贫困为主,极少数农村家庭是慢性贫困;多数贫困家庭能快速退出贫困,少数非贫困家庭进入贫困。不同区域农村家庭消费贫困状况存在差异,东部地区贫困程度最轻,中部地区慢性贫困最严重,西部地区进入贫困概率最大。农村家庭消费贫困动态性分析可为我国消费贫困帮扶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边恕  冯梦龙  孙雅娜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2014年3期农村样本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家庭资产贫困的水平与影响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收入贫困发生率持续走低的同时,资产贫困发生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半数以上的农村家庭处于金融资产贫困状态。(2)3期数据中的收入贫困缺口率维持在11%的稳定水平,而资产贫困缺口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3)资产贫困发生率存在户主及家庭特征的差异,房屋自有权对金融资产贫困的影响与其他两类资产有所差别。(4)中国农村家庭的资产动态为单一均衡,不存在多重均衡的贫困陷阱。(5)两期贫困状态下的家庭以结构性贫困为主,两期非贫困状态下的家庭以随机性非贫困为主,发生贫困转移的家庭主要为随机性流动。(6)健康冲击、政府补助对农村家庭的资产积累具有负向影响。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将"个人发展账户"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结合、推动农村地区小额信贷的发展、促进政府补助政策向资产积累方向转型的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家智  车四方  
多维贫困理论与方法更有助于对贫困的精准识别和量化。本文构建了新型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引入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测度并分解了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水平。研究结论表明:随着贫困维度的增加,多维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指数下降,表明农村家庭不易发生多维极端贫困;农村家庭多维贫困指数(MPI)呈西高东低态势,表明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具有典型的区域分布特征。此外,多维贫困指数分解结果显示,收入、金融和教育等因素是我国农村家庭致贫的主因。其中,东部地区金融因素影响最大,而中西部地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曦  刘慧玲  
迅速有效地缓解和逐步消除农村贫困现象是21世纪初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极具挑战性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全面推进我国农村反贫困治理,必须冷静客观地分析农村贫困的严峻态势及存在的难点问题,以全新的理念确立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基本目标体系,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配套的反贫困战略措施,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生产和发展需求,推动我国农村反贫困治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