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78)
- 2023(20804)
- 2022(17469)
- 2021(16217)
- 2020(13812)
- 2019(31438)
- 2018(30887)
- 2017(57807)
- 2016(31556)
- 2015(34933)
- 2014(34689)
- 2013(34341)
- 2012(31572)
- 2011(28320)
- 2010(28226)
- 2009(26155)
- 2008(26165)
- 2007(23590)
- 2006(20240)
- 2005(18169)
- 学科
- 济(129412)
- 经济(129266)
- 业(105941)
- 管理(99063)
- 企(92278)
- 企业(92278)
- 方法(60129)
- 数学(50073)
- 数学方法(49464)
- 财(38409)
- 农(37920)
- 中国(35276)
- 业经(35033)
- 务(26630)
- 财务(26577)
- 财务管理(26526)
- 农业(26170)
- 制(25859)
- 学(25645)
- 贸(25394)
- 贸易(25375)
- 企业财务(25198)
- 易(24703)
- 技术(24275)
- 地方(22633)
- 理论(22482)
- 和(21434)
- 银(20491)
- 银行(20422)
- 划(19467)
- 机构
- 学院(451568)
- 大学(449540)
- 济(185248)
- 经济(181613)
- 管理(174313)
- 研究(151102)
- 理学(150153)
- 理学院(148488)
- 管理学(145904)
- 管理学院(145073)
- 中国(116925)
- 科学(95157)
- 京(95014)
- 财(85232)
- 农(84326)
- 所(77308)
- 业大(70974)
- 研究所(70412)
- 中心(70190)
- 江(68439)
- 财经(68273)
- 农业(66789)
- 经(62133)
- 北京(59181)
- 经济学(56721)
- 范(55525)
- 师范(54812)
- 院(54173)
- 州(54134)
- 经济学院(51331)
- 基金
- 项目(303431)
- 科学(239056)
- 基金(222093)
- 研究(214584)
- 家(196685)
- 国家(195046)
- 科学基金(166958)
- 社会(137217)
- 社会科(130224)
- 社会科学(130189)
- 省(118832)
- 基金项目(117278)
- 自然(110610)
- 自然科(108191)
- 自然科学(108157)
- 自然科学基金(106310)
- 划(100248)
- 教育(98521)
- 资助(90648)
- 编号(84467)
- 重点(68648)
- 成果(67571)
- 创(66605)
- 部(66395)
- 发(64653)
- 创新(61816)
- 科研(59091)
- 课题(58401)
- 国家社会(57728)
- 业(57040)
- 期刊
- 济(200435)
- 经济(200435)
- 研究(126818)
- 中国(88241)
- 学报(76705)
- 农(76152)
- 财(69759)
- 科学(69311)
- 管理(66990)
- 大学(57254)
- 学学(54119)
- 农业(51727)
- 教育(43530)
- 技术(40277)
- 融(39731)
- 金融(39731)
- 财经(34174)
- 业经(33511)
- 经济研究(32554)
- 业(30971)
- 经(29520)
- 问题(26543)
- 技术经济(23891)
- 版(22964)
- 贸(22588)
- 统计(22318)
- 科技(21913)
- 图书(21150)
- 策(20894)
- 商业(20378)
共检索到666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邹环 于亚申
本文利用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级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创业活动及其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间的创业活动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明显;(2)区域创业储备、区域人力资本、购买力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及失业率对创业活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区域风险投资水平对创业活动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通过计算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发现,区域创业储备、区域人力资本、区域风险投资水平、购买力水平及失业率等变量溢出效应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褚岚翔 黄丽
以我国31个省域为空间观测单元,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的方法 ,从时空演变和空间关联性两方面对我国2000-2015年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布的集中程度较高,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在缓慢减小;省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多的地区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多的地区相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少的地区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少的地区相邻;区域之间存在溢出效应。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应加强区域间的联系,重视国家政策的作用,避免盲目建园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伟 刘牧鑫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1983-2007年FDI在我国各省区的分布格局及空间动态演变进行了研究。Moran’sI指数揭示了长期以来FDI地区分布整体正向空间相关的特征,具有相似FDI水平的地区在地理上趋于集聚,而不是随机分布。Moran散点图显示了FDI在东部地区高水平集聚和西部地区低水平集聚的空间格局。局部空间联系指标进一步评估了局部空间相关的形式和显著性程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曾晖 杨平 朱建君
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中的空间相关性分析,考察南京市住宅小区均价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得出各期数据的Moran'sI指数及其变化趋势、各住宅小区均价局部Moran'sI指数、住宅小区均价LISA聚类图,证明住宅小区均价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曙光 张涵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实证分析2008—2015年欧盟28个成员国人力资本要素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对欧盟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虽然人力资本要素存在空间相关性,但是正呈现扩散趋势;第二,不同国家的人力资本要素存在不同空间集聚模式;第三,欧盟多数国家的人力资本对专利申请量有正向作用,2534岁博士毕业生数/千人对欧盟区域创新产出的正向作用最为突出,其次是非欧洲籍博士生比重和3034岁受过高等教育人口比重,而2024岁高中以上学历人口比重的推动作用有限,甚至会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江 张馨之
本文运用空间统计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1990-2004年中国341个区域单位人均GDP增长速度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模式及其变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应强调空间因素的重要性。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筱雅 刘志强 王俊帝 洪亘伟
论文以我国建制市为样本单元,基于空间相关性分析视角,利用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1996—2016年我国市域单元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空间集聚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表明:(1)从全局自相关看,市域单元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增强趋势。(2)从局部自相关看,市域单元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并存,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集群变动主要依赖于空间邻近性;HH集聚型主要集中在东部,LL集聚型多分布在中部和东北,地区间差异依旧显著。(3)从冷热点看,市域单元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冷热点空间分布规律极强,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开始向中西部延伸;冷点区由中部向东北转移,集聚程度进一步强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晓熠 裴韬
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城乡之间的较大尺度上的空间差异研究已经受到普遍的关注,但对经济发展迅猛的特大城市(如北京、重庆、上海等)内部贫富差距加大的现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种现象有可能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因此,正确认识特大城市内部的经济差异及演变趋势,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北京市18区/县的人均GDP作为评估标准,分析了北京市18区(县)在2001-2007年,即2008年奥运会筹备期间的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人均GDP的空间分布自2005年后开始有向负的空间自相关性发展的趋势,暗示北京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局部分异正在逐渐拉大,并显示由过去的南低北高的经济发展差异格局逐步转变为中心高周边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远平 谢蔓 郑心怡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是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基础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升级转型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该研究构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综合评价指标,测算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水平.在考虑空间因素影响的条件下,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研究我国省域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水平的空间分布、聚集模式及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发现,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水平整体较低,形成不同的趋同俱乐部,出现俱乐部之间趋异的现象.KIBS创新在空间上总体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核心—边缘"结构,创新扩散遵循着地理距离衰减效应.在时间演进上呈"单峰-多峰"的动态演进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呈现出不同的空间集聚模式,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江浙沪和环渤海心脏地带(北京和天津),而大西南和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则属于低低的空间集聚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建利 郑阳阳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1993-2013年中国各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动态演化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各省域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非随机分布,而是呈正的空间相关特性,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相似的省份在地理空间呈聚集趋势;通过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变化图分析,得出一个是以东部沿海省份组成的HH聚集区,一个是以西部省份组成的LL聚集区,而且这种空间格局随着时间推移呈现一定的稳定性和强化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自胜
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是房地产价格研究的热点。为了探测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开封市商品住宅交易均价为例,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开封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自相关性和变异性。研究表明:开封市商品住宅价格全局空间自相关性显著,总体上呈空间集聚格局;开封市大部分商品住宅价格呈现局部空间集聚格局,少量存在空间异质性而呈现局部离散格局;开封商品住宅价格的地域分异规律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思源
土地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价格杠杆调控是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地价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可以量化反映城市地价信息,及时掌握城市地价的变化动态。在城市地价分布信息的统计中,传统统计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样本独立与大样本,因地价信息空间位置的相关性和样本数量的有限性,往往得不到实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于一定的数学基础上,对数据的空间相关性有很好的考虑;同时,其对样本的数量要求不多。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的支持下,以江苏省镇江市为研究区,对商业用地市场交易样点进行选择,通过逐步比较得到最优插值方法,提取地价分布信息,生成商业地价等值线。结果表明,镇江市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晓丹 王伟龙
本文通过运用完善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年来人均GDP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市人均收入的空间相关性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计算局部空间自相关进一步验证了广东经济中空间异质性的存在,揭示了区域和地理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在区域差异中的影响,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成因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晓东 李莺飞 林真如
以江苏省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等方法,综合分析江苏省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及其空间差异与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并表现出空间集聚趋势。苏南地区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显著高于苏北地区,呈现出"高—高"、"低—低"空间关联特征,发展水平相近的城市趋于空间集聚,表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和空间非均衡"俱乐部效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晓东 李莺飞 林真如
以江苏省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等方法,综合分析江苏省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及其空间差异与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并表现出空间集聚趋势。苏南地区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显著高于苏北地区,呈现出"高—高"、"低—低"空间关联特征,发展水平相近的城市趋于空间集聚,表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和空间非均衡"俱乐部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环鄱阳湖地区农业经济空间差异分析——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
我国省域商贸流通空间布局演化——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ESDA)分析
我国绿色发展指数的空间分布及地区差异探析——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的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
中国省域金融活动空间结构探索性数据分析
山东省农业经济空间布局——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的实证分析
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空间关联格局演变——基于聚类、探索性空间数据和σ收敛性的分析
供应商适应行为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大数据驱动情景下数字创业商业模式创新关键影响因素——话语分析方法的一项探索性研究
战略创业视角的老字号企业持续成长路径——基于恒源祥的探索性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