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
2023(465)
2022(371)
2021(391)
2020(338)
2019(798)
2018(776)
2017(1279)
2016(792)
2015(965)
2014(963)
2013(942)
2012(992)
2011(930)
2010(946)
2009(780)
2008(720)
2007(613)
2006(533)
2005(474)
作者
(3067)
(2627)
(2610)
(2481)
(1630)
(1366)
(1170)
(1091)
(1020)
(923)
(920)
(912)
(876)
(841)
(818)
(812)
(795)
(780)
(780)
(766)
(727)
(721)
(713)
(629)
(594)
(573)
(547)
(547)
(541)
(528)
学科
(2233)
经济(2231)
(1847)
管理(1249)
(1225)
方法(961)
气候(928)
数学(882)
数学方法(867)
环境(841)
(824)
中国(792)
生态(774)
(726)
企业(726)
变化(646)
历史(631)
农业(630)
历史气候(630)
气候变化(630)
资源(625)
(535)
土地(531)
生态学(528)
(482)
(430)
贸易(429)
(417)
经济学(386)
(383)
机构
学院(11230)
大学(11187)
研究(6705)
科学(5593)
中国(5278)
(4419)
研究所(4226)
(3893)
(3408)
(3346)
经济(3336)
农业(3190)
(2828)
科学院(2788)
业大(2757)
实验(2697)
管理(2663)
实验室(2629)
资源(2575)
中心(2542)
(2516)
重点(2467)
环境(2441)
理学(2279)
北京(2228)
(2169)
理学院(2161)
管理学(2068)
管理学院(2043)
农业大学(1938)
基金
项目(9011)
(6953)
国家(6922)
科学(6762)
基金(6626)
科学基金(5238)
研究(4572)
自然(4568)
自然科(4439)
自然科学(4439)
自然科学基金(4348)
基金项目(3626)
(3307)
(2953)
资助(2768)
计划(2605)
重点(2566)
科技(2520)
社会(2096)
专项(2076)
(1993)
社会科(1925)
社会科学(1925)
科研(1921)
中国(1809)
编号(1745)
(1732)
教育(1682)
(1560)
创新(1524)
期刊
学报(3940)
(3751)
经济(3751)
科学(3599)
(3230)
中国(2918)
研究(2875)
资源(2671)
大学(2314)
农业(2242)
学学(2224)
(1490)
自然(1188)
(1175)
林业(1156)
业大(1077)
(967)
环境(924)
(832)
(832)
金融(832)
中国农业(823)
农业大学(783)
管理(771)
(724)
地理(716)
长江(705)
自然资源(701)
江流(699)
流域(699)
共检索到18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杞人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大会。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在经过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后,就应对全球变暖问题取得有限共识,于12月19日达成一项不具法律约束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海滨  
由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墨西哥气候变化大会的前景堪忧。各国在墨西哥会议上将吸取哥本哈根会议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教训,谈判态度将更趋务实,谈判目标将更趋现实,谈判级别将从峰会回归部长级。全球气候治理结构需要改革,但联合国的主渠道作用不应改变,G20无法代替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中国在国际谈判领域面临六大挑战,需要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最重要的是,当前中国不应强出头,充当国际气候合作的领导角色,而应坚持不懈地做好积极的、建设性的参与者这一角色。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立宏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经过激烈博弈与反复磋商,最终采取附加各国立场而非表决通过的方式,公布了由中国、美国、印度、巴西及南非提交的《哥本哈根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文本。《协议》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仅作为新一轮气候变化国际磋商的平台和起点,表明各国仍愿在气候变化领域继续推进全球合作进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卫平  宋晓恒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4摄氏度,导致海平面在20世纪末加速上升。科学家提出证明,来自交通、工业和农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及其他温室气体在大气中会阻碍热量释放,使全球温度上升,造成气候变化,带来干旱、洪水、海平面上升等潜在破坏。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全球合作框架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变得极为重要而且迫切。合作框架的设计不仅要尽量做到公平和公正,而且要考虑合作框架的便利性,降低实施的难度,力争做到可持续、可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斌  
文章从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两个角度评价了当前人民币事实上重新回归钉住美元汇率制度的优点和缺陷;评价了小幅渐进升值、各种形式的钉住一揽子货币、用要素价格改革和通胀替代人民币升值、一次性大幅升值等人民币汇率改革替代方案的优点和缺陷;提出了最能兼顾长短期利益的人民币汇率的折衷改革方案。折衷方案的内容包括:第一,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一次性升值10%;第二,一次性升值后的人民币汇率保持年波动率上下3%的自由浮动区间。折衷的含义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民币更加贴近均衡合理的汇率水平,且会步入一个因市场预期不同而自发调整的"状态依存型"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遏制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投资资本冲击;第二,汇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彬  李延勇  刘军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载体,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跨国公司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跨国公司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本文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上述问题做出了解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小钢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中最大的立场之争可能是关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政治辩论。"给不平等者以不平等"和"给平等者以平等"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哲学基础。历史责任、矫正正义和"与能力有关的责任"体现了"给不平等者以不平等"的理念。人均排放权和平等参与权则体现了"给平等者以平等"的理念。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视域中,不是中国,而是丹麦和美国劫持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从中国的立场看,国际社会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之后理应在"给不平等者以不平等"和"给平等者以平等"理念基础上坚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首先,国际社会应将历史累积排放量和人均GDP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参考标准。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名  
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并未达成节能减排约束性协议,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国政府放松了节能减排工作,核电建设再提速就是最好的证明——预计全球至2050年还将再建1000个核反应堆。截至2009年年底,全球现投入运营的核电站超过430个,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黎秀蓉  
国家是博弈的结果,是最大的合作制度。它表现为国家所有成员博弈的结果——纳什均衡,但是这一纳什均衡要在集体理性下达到,则必须依赖于国家垄断拥有的暴力产业所生产的第三方惩罚威慑的可置信承诺。制度按其功能可分为四种类型:惩罚制度、立宪性制度即决策制度、信息制度以及非正式制度即文化(意识形态),在国家形态中,这四种制度演化为不同的形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杜青龙  
参照群体是消费者重要的决策信息来源,本文研究了参照群体信息对折衷效应的调节原理。结果显示,参照群体信息不仅可以影响被试对目标产品的属性认知,也会显著影响折衷效应的效应值大小。由于被试对正面信息表现出敏感性递减,所以相较于正面信息,被试对负面信息更敏感,效应值的改变更强烈,表现出极化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洪,任树怀  
不确定型决策分析中的折衷法王晓洪,任树怀企业决策分析一般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三种类型。其中不确定型决策分析的特点是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以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而且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无法估计。对于这一类型决策分析解决的方法目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晓洪  
不确定型决策分析中的折衷法王晓洪企业决策分析一般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三种类型。其中不确定型决策分析的特点是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以决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而区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无法估计。对于这一类型决策分析解决的方法目前有乐观法...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蒋恩尧  刘艳  
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跨国公司必须对其全球经营战略作相应的调整,战略联盟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竞争战略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使国际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战略联盟的出现和发展使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面临挑战,即使是著名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也必须作一定程度上的修改和补充。本文在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内容作以阐述之后,分析了该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应用战略联盟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方面对该理论加以补充,以说明战略联盟的优点,从而扩展了跨国公司理论,对我国在新世纪发展跨国经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阎建东  
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述评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生阎建东邓宁(JohnH.Dunning)教授是英国里丁大学研究跨国公司问题的著名学者,他在综合吸收其他学者有关跨国公司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进而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为进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予工  郭晓  杨乃定  
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框架下,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的角度出发,建立对外投资项目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对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