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0)
- 2023(9067)
- 2022(8151)
- 2021(7792)
- 2020(6584)
- 2019(15311)
- 2018(15327)
- 2017(29514)
- 2016(16218)
- 2015(18256)
- 2014(18208)
- 2013(18048)
- 2012(16404)
- 2011(14700)
- 2010(14472)
- 2009(13087)
- 2008(12506)
- 2007(10635)
- 2006(9127)
- 2005(7760)
- 学科
- 济(61294)
- 经济(61230)
- 管理(44431)
- 业(42000)
- 企(35575)
- 企业(35575)
- 方法(30096)
- 数学(25814)
- 数学方法(25520)
- 学(18515)
- 农(15437)
- 中国(14629)
- 财(14225)
- 业经(13292)
- 地方(12173)
- 理论(11639)
- 和(10707)
- 农业(10418)
- 贸(10098)
- 贸易(10092)
- 技术(9982)
- 环境(9849)
- 易(9768)
- 教育(9550)
- 务(9443)
- 财务(9386)
- 财务管理(9372)
- 制(9228)
- 企业财务(8885)
- 划(8562)
- 机构
- 大学(229203)
- 学院(225688)
- 管理(92063)
- 济(82780)
- 经济(80841)
- 理学(80702)
- 理学院(79793)
- 管理学(78369)
- 管理学院(77969)
- 研究(74345)
- 中国(51905)
- 科学(50116)
- 京(48787)
- 农(38618)
- 所(37556)
- 业大(37423)
- 财(35959)
- 研究所(34857)
- 中心(33117)
- 江(31147)
- 农业(30624)
- 北京(30605)
- 范(30515)
- 师范(30159)
- 财经(29876)
- 经(27204)
- 院(27047)
- 州(25816)
- 技术(24852)
- 师范大学(24574)
- 基金
- 项目(162859)
- 科学(126248)
- 研究(116965)
- 基金(116846)
- 家(102760)
- 国家(101913)
- 科学基金(86625)
- 社会(70582)
- 社会科(66670)
- 社会科学(66650)
- 省(64277)
- 基金项目(63137)
- 自然(58596)
- 自然科(57165)
- 自然科学(57151)
- 自然科学基金(56097)
- 划(54518)
- 教育(53470)
- 编号(48145)
- 资助(48098)
- 成果(38862)
- 重点(36309)
- 部(35054)
- 发(34179)
- 创(33928)
- 课题(32682)
- 科研(31643)
- 创新(31566)
- 计划(30594)
- 大学(30290)
共检索到311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纲 贾涛 刘必林 陈新军
根据2009年7-8月在哥斯达黎加外海探捕期间采集的281尾茎柔鱼样本,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茎柔鱼样本胴长范围为205~429 mm,优势胴长为260~360 mm,占81.14%;体重范围为0.17~1.69 kg,优势体重为0.2~1.0 kg,占88.26%;雌雄性比约为3.76∶1,性腺成熟度以Ⅲ和Ⅳ期为主,雄性、雌性性成熟的比例分别为94.92%和66.67%;摄食等级以0~1级为主,占89.32%。体重与胴长关系W=2.35×10-7LM2.5944。相对于加利福尼亚湾、秘鲁和智利外海的茎柔鱼,哥斯达黎加外海茎柔鱼个体较小且体型偏瘦,属于小型或中型群体。
关键词:
茎柔鱼 生物学特性 哥斯达黎加外海中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贾涛 陈新军 李纲 陆化杰 刘必林 马金
根据2009年7-8月哥斯达黎加外海采集的茎柔鱼样本,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茎柔鱼耳石与个体生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耳石各形态参数与胴长(ML)关系显著(P<0.05)。耳石形态先于生长速度发生显著性变化,同时各形态参量发生显著性变化时间不同,...
关键词:
茎柔鱼 耳石 个体生长 哥斯达黎加外海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钱卫国 陆化杰 李思亮
对2007年-2009年我国鱿钓船在东南太平洋智利外海生产期间所采集的1 374个茎柔鱼样品性成熟度进行观察,初步研究了其繁殖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智利外海茎柔鱼为大型群体,常年产卵,无明显的产卵高峰期。渔获物雌雄比例约为2.65∶1。雌、雄个体性腺成熟度差异不明显,其中成熟个体所占比例小,分别占总量的3.9%和6.7%。缠卵腺长和缠卵腺重随着性腺成熟度增加逐步增大,成熟个体性腺指数明显大于未成熟个体。雌、雄个体性腺指数存在差异,雌性个体Ⅳ期性腺指数与胴长成正比,而雄性则成反比。雌性和雄性茎柔鱼的初次性成熟胴长(ML50%)分别为638.3 mm和565.3 mm。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建华 陈新军 刘必林 方舟
实验通过激光剥蚀电感等离子质谱法分析哥斯达黎加外海茎柔鱼耳石的微量元素,了解其微量元素组成及其与表温关系,推测其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栖息环境。结果表明,茎柔鱼耳石含有54种元素,其中Ca、Na和Sr为主要元素。总体耳石Sr/Ca大于太平洋褶柔鱼、巴塔哥尼亚枪乌贼和黵乌贼。胚胎期耳石Sr/Ca最高,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Sr/Ca与表温呈反比例关系。不同孵化月份的茎柔鱼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耳石Sr/Ca差异不明显。Ba/Ca可看做茎柔鱼垂直移动的指标元素,茎柔鱼仔鱼至成鱼期耳石Ba/Ca呈"U"型变化,与其幼体生活在海水表层,成体生活在较深层海水相对应。茎柔鱼耳石Mg/Ca核心高外围低,可能与耳石生长率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贾涛 陈新军 李纲 陆化杰 刘必林 马金
茎柔鱼是大洋性重要经济头足类,其耳石包含着重要的生态信息。根据2009年7-8月哥斯达黎加外海采集的茎柔鱼耳石样本,分析其耳石外部形态,探讨耳石形态差异及生长模式。研究认为,茎柔鱼左右耳石及其分区间的形态差异均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认为,耳石总长(TSL)、吻侧区间长(RDL)、吻侧区夹角(RDA)可表征左耳石形态特征,TSL、吻区基线长(RBL)、RDA可表征右耳石形态特征。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耳石各部分均异速生长,其形态变化趋势为整体狭长、吻区长窄、背区宽大,符合中上层头足类耳石特征。耳石生长表现为两个阶段,TSL为1600μm前后其耳石形态出现显著差异。RDL/TSL由上升变为下...
关键词:
茎柔鱼 耳石 形态学 哥斯达黎加外海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陈海刚 胡贯中 李建华
根据我国鱿钓渔船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秘鲁外海采集的2 489尾茎柔鱼样本,对其繁殖生物学内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渔获以雌性个体为主,雌雄比例为3.99∶1。渔获物成熟个体所占比例较小,雌、雄分别为10.4%和21.3%,但各月均有成熟雌性个体出现,说明茎柔鱼全年产卵。茎柔鱼Ⅰ~Ⅳ期性腺指数随着性腺成熟度等级增加而不断增大(P<0.05),Ⅴ期时随着生殖作用的进行性腺指数较Ⅳ期有所下降。缠卵腺重与缠卵腺长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茎柔鱼Ⅰ~Ⅳ期缠卵腺指数随着性腺成熟度等级增加而不断增大(P<0.05),Ⅴ期时随着排卵作用进行缠卵腺指数较Ⅳ期有所下降。成熟个体比率与胴长拟合Logisti...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华 陈新军 方舟
头足类的角质颚具有结构单一和不易腐蚀的特性,其稳定同位素分析已成为头足类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2009年7-8月我国鱿钓船在哥斯达黎加外海捕捞的茎柔鱼样本,对其角质颚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其与胴长、日龄、性腺成熟度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茎柔鱼样本的胴长范围在25.6~35.8 cm之间,体重范围在447.6~1 122.3 g之间,为小型群体;上、下角质颚的δ13C和δ15N有所差别,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δ13C和δ15N值随着胴长和日龄的增大而增大,两者均符合线性关系;不同性成熟度的个体也有着不同的δ13C和δ15N值,其中性成熟度为Ⅲ期个体的值最大。δ13C和δ1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军 李建华 刘必林 李纲 钱卫国
根据我国鱿钓船多年在秘鲁、智利和哥斯达黎加外海生产调查所采集的茎柔鱼样本,对3个不同作业海区茎柔鱼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秘鲁、智利和哥斯达黎加外海茎柔鱼胴长范围分别为209~1 149 mm、166~837 mm和204~429 mm,优势胴长分别为250~400 mm、300~450 mm和250~350 mm,对应的渔获物中雌雄性比平均值分别为3.87∶1、2.50∶1、3.75∶1。根据胴长组成以及性成熟,认为秘鲁外海存在大型、中型和小型3个群体,智利外海以中型群体为主体并存在少量的大型群体,哥斯达黎加外海以小型群体为主体并存在少量的中型群体。秘鲁和智利外海茎柔鱼体重与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柳雄 朱国平
根据2003-2004年1-6月印度洋中西部海域金枪鱼延绳钓所捕获的黄鳍金枪鱼数据,对其基本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和2004年渔获物中黄鳍金枪鱼加工后体重分别为7~81 kg和20~78kg,优势组分别为20~50 kg和30~60 kg。叉长范围分别为70~180 cm和110~170 cm。2003年渔获物雌雄性比的平均值为0.71,月间性比组成差异较小;2004年渔获雌雄性比的平均值为1.00,月间性比组成差异较大。2003年各月的摄食等级以1-2级为主,月间差异较小;2004年摄食等级以一级为主,并且月间各等级组成差异大。当渔获个体的叉长小于100 cm时,其性比...
关键词:
黄鳍金枪鱼 生物学特性 印度洋中西部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叶旭昌 刘瑜 朱清澄 许巍
根据2004年7月-11月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探捕调查的生物学数据,通过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秋刀鱼的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性比,叉长分布,叉长和体重、净重关系。结果为:性成熟度为Ⅱ期的占52.96%;摄食等级主要为2级和3级,占72.91%;性比接近1∶1;体长范围为186-340 mm,优势体长组为220-280 mm;雌性的叉长略大于雄性;群体可能属于两个不同群体,生长参数大于3。
关键词:
秋刀鱼 生物学特性 北太平洋公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霍堂斌 蔡林刚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张丽荣 牛建功 马波 李喆 姜作发
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间,对额尔齐斯河支流阿尔泰杜父鱼(Cottus sibiricus altaicus Li et Ho)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体长L(mm)与体重W(g)的关系式为:W=1×10-5L3.0745,阿尔泰杜父鱼雌鱼最小性成熟体长和体重分别为61.0 mm和5.80 g,对11尾雌性性成熟个体进行统计,阿尔泰杜父鱼成熟系数为18.05~43.55,平均为31.27±7.01;个体绝对繁殖力(F)变动范围为89~294粒,平均(194±74)粒;个体相对繁殖力(FL)变化范围为14.32~40.29粒/mm,平均(29.01±9.63)粒/mm;个体相对...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峰 陈新军 陆化杰 刘必林 钱卫国
根据2010年4-7月北太平洋中东部海域采集的854尾柔鱼样本,分东经海域(170°E~180°E)和西经海域(170°W~180°W)分析其胴长组成、性别比、性成熟度和性成熟指数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西经海域雌性个体的优势胴长组为25~29 cm和35~43 cm,平均胴长为32.9 cm;雄性个体优势胴长组为23~27 cm,平均胴长为24.5 cm。而东经海域雌性个体优势胴长组为35~43 cm,平均胴长为36.9 cm,雄性个体仅1尾。体重-胴长关系表明,雌性个体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雄性,尤其是西经海域。渔获物中性别组成均不符合1∶1。西经海域雌性个体以性成熟度Ⅰ、Ⅱ期为主,占总数的97...
关键词:
柔鱼 生物学 北太平洋中东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章寒 郑基 虞聪达 许永久
根据中国远洋鱿钓船于2018年2—4月在东太平洋赤道(110°W~114°W、2°40’S~2°N)作业期间现场取样的1200尾茎柔鱼(Dosidicusgigas)样本进行研究,利用频率分布法分析了2—4月胴长、体重、性腺成熟度和摄食等级的分布,并通过拟合求出了胴长-体重的关系和初次性成熟胴长。根据采样海域的遥感温度,讨论了茎柔鱼不同月份雌雄个体生长的差异。结果显示, 2—4月雄性茎柔鱼优势胴长依次为26~28 cm (19.33%)、30~32 cm (26.46%)、28~30 cm (31.82%),雌性分别为24~26 cm (16.8%)、28~30 cm (24.95%)、26~28 cm (21.79%); 2—4月雌雄茎柔鱼优势体重均依次为400~600 g (28%、20.67%)、600~800 g (29.14%、28.25%)、600~800 g (25.64%、31.82%)。协方差表明3月雌性茎柔鱼与同月雄性茎柔鱼以及2月、4月的雌性茎柔鱼生长模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_3<0.01,P_(3-4)<0.05)。2—4月雌、雄性茎柔鱼摄食等级均以1~2级为主,高摄食等级占比逐月降低。雄性茎柔鱼性腺发育均以Ⅱ期为主,性成熟比例逐月升高,初次性成熟胴长为32.72cm;雌性性腺发育缓慢,各月发育均以Ⅰ期为主,未成熟比例占97%以上,茎柔鱼胴长和体重随性腺等级的提高呈逐级增长状态。综合判断雄性茎柔鱼性成熟比雌性早,性成熟雄性个体或因交配正在离开赤道海域开始向美洲沿岸洄游。
关键词:
茎柔鱼 渔业生物学特性 东太平洋赤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国平 许柳雄 陈新军
根据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外海测定的271尾拉氏南美南极鱼生物学数据,对拉氏南美南极鱼的全长(TL)和体长(SL)组成、全长和体重(BW)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等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体长组成:全长范围为145~302mm,优势全长组为200~260mm;体长范围为135~265mm,优势体长为160~220mm。雌、雄个体全长(F=1.930,P=0.167>0.05)和体长(F=1.965,P=0.163>0.05)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全长与体长关系为TL=0.8755SL+0.0076(R2=0.9846)(2)全长与体重关系:拉氏南美南极...
关键词:
拉氏南美南极鱼 生物学特性 西南大西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清澄 马伟刚 花传祥 董炳秀 夏辉
印尼阿拉弗拉海是我国过洋性渔业的主要作业海区之一。根据2008年7-10月在印尼阿拉弗拉海拖网渔船探捕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主要渔获物之一的大西洋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大西洋带鱼的性成熟度以Ⅱ~Ⅲ期为主,占总样本的81.73%;摄食等级主要为0级和1级,占总数的70.87%;雌雄性比接近1.2∶1;肛长范围为123~650 mm,均值为(343±60)mm;优势肛长组为283~403 mm,均值为(339±31)mm,占总数的77.89%;按经纬度分析,渔获物肛长在136.5°N~137.5°N和6°S~6.5°S范围内差异较大;在优势肛长...
关键词:
大西洋带鱼 生物学特性 印尼 阿拉弗拉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