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2)
- 2023(4759)
- 2022(3990)
- 2021(4004)
- 2020(3083)
- 2019(6904)
- 2018(6595)
- 2017(12211)
- 2016(6704)
- 2015(7924)
- 2014(7827)
- 2013(7057)
- 2012(6347)
- 2011(5804)
- 2010(5725)
- 2009(5035)
- 2008(4781)
- 2007(4358)
- 2006(3974)
- 2005(3205)
- 学科
- 济(20172)
- 经济(20019)
- 管理(16360)
- 业(14079)
- 企(12989)
- 企业(12989)
- 中国(9366)
- 理论(7770)
- 方法(7634)
- 教育(7402)
- 业经(6973)
- 农(6915)
- 财(6234)
- 和(5854)
- 学(4650)
- 制(4441)
- 农业(4241)
- 数学(4210)
- 社会(4174)
- 数学方法(4157)
- 教学(4046)
- 地方(3667)
- 工作(3611)
- 务(3603)
- 财务(3599)
- 财务管理(3594)
- 企业经济(3580)
- 贸(3546)
- 贸易(3544)
- 经济理论(3497)
- 机构
- 大学(89460)
- 学院(84771)
- 济(31211)
- 经济(30457)
- 管理(29948)
- 研究(28728)
- 理学(25938)
- 理学院(25582)
- 管理学(25030)
- 管理学院(24864)
- 中国(19598)
- 京(18183)
- 财(16147)
- 科学(15680)
- 范(15667)
- 师范(15590)
- 江(13014)
- 所(13013)
- 中心(12985)
- 财经(12825)
- 教育(12530)
- 师范大学(12527)
- 经(11694)
- 研究所(11569)
- 北京(11505)
- 院(10484)
- 农(10368)
- 州(10293)
- 业大(9921)
- 经济学(9880)
- 基金
- 项目(56275)
- 研究(47377)
- 科学(45321)
- 基金(39787)
- 家(32949)
- 国家(32581)
- 社会(31993)
- 社会科(28994)
- 社会科学(28980)
- 科学基金(28377)
- 教育(24173)
- 省(21914)
- 基金项目(20949)
- 编号(20292)
- 划(18974)
- 成果(18632)
- 自然(15614)
- 自然科(15292)
- 自然科学(15291)
- 自然科学基金(15009)
- 课题(14710)
- 资助(14459)
- 大学(13523)
- 部(13431)
- 年(12892)
- 重点(12839)
- 项目编号(12728)
- 性(12390)
- 教育部(12344)
- 国家社会(12311)
共检索到135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慧梅
从社会生活史角度,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第一位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郭秉文的原始档案及相关研究为史料,对其在师范学院学习期间(1911—1914)进行历史探究。结果发现:(一)郭秉文选择师范学院的动机出自"教育改革的力量",其学业成绩为中等略偏下,修业期限低于其后中国学生(博士)平均值;(二)郭秉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主题均为中国教育,博士论文选题教育史与其时师范学院整体博士论文选题相关,旨趣希望为英语语系人们介绍繁复的、不同时代中国教育制度的演进;(三)郭秉文在师范学院期间参与了大量社团活动,其娴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广泛认可,留美中国学生总会第一任主席及Phi Beta Kappa成员等均为明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陈竞蓉
20世纪上半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作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理论重镇和人才培养基地,吸引了大批前来美国学习教育的中国留学生。这些中国留学生在该校接受了先进的科学与人文教育,归国后成为改造祖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军人物。20世纪20年代前后,顺应世界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历史潮流,杜威、孟禄、克伯屈等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知名教育家相继来华,与其中国弟子们联袂主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现代教育改革运动,最终促使中国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对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 中国 现代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顾明远教育研究发展基金"(以下简称"明远基金")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以下简称"TC")达成合作协议,共同设立"明远TC项目"。"明远TC项目"为期5年,在2014至2019年间,"明远基金"每年拨款5万美金,TC每年配套5万美金,资助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中国留学生和以北师大为代表的中国高校访问学者或学生,在哥伦比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蔚之
20世纪上半叶大约有50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取得博士学位。探讨1930—1950年由该校中国学生所完成的教育基础理论领域之七篇论文,其中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国学生所撰论文数量比起1920年代大幅减少,且处于渐由桑代克行为主义心理学,转变为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研究典范的过渡阶段;在教育哲学方面,该校中国学生直至1950年左右才有人开始以美国教育哲学为论文主题,时间极为晚近,且深受以克伯屈(W.Kilpatrick)为首的社会重建学派的进步主义教育哲学之影响;至于比较教育论文出现于1930年代早期,是该校中国学生论文由1920年代乐观启蒙一转而为激进救亡的分水岭。整体而言,中国学生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学校中儿童的日益多样化,使得教师教育必须帮助新教师理解如何与各种文化背景的学生打交道。教师不能想当然地假设每一个孩子都有相似的经历和体验,而要对学生的差异性保持清醒的意识和文化的敏感。多元文化教育更大的使命,是要确保教育实践的公平性,履行教育助推社会公正的使命。因此,为社会公正培养"文化敏感型教师",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议题。文化敏感型教师尽最大努力确保所有学生学业成功,帮助学生发展批判和质疑精神,培养学生改变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文化敏感型教师的概念使我们超越了对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肤浅定义,将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指向这样的方向:教育是具有政治意义的活动,是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获得的权利。多元文化教师教...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在道奇、巴特勒、赫维里、拉塞尔几位强有力的领导者的推动下创建,完成了从慈善机构、教师培训学院到大学水平的专业学院的成功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众多教育学术精英汇聚于此,开创了哥大师院乃至美国教育学科构建及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 专业学院 教育学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玲 徐婷婷
1880-1926年,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早期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从菜园协会转型为大学的专业学院,机构性质也完成了慈善到专业教育的转变。与此同时,教师学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人才培养定位,并且通过整合大学、学院的学术传统和师范学校的学徒传统,率先在教师专业培训上将师范学校技术教学和大学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形塑了美国教师专业化培训的模式,梳理其早期发展历程可为思索当前教育学院的定位、功能及发展趋势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哥伦比亚大学 教师学院 教师培训 专业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飞星
我国的保险行业已有50多年的历史, 曾经走过一段艰辛而曲折的路,真 正发展壮大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改革开 放后,我国的民族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 发展起来,保费收入年年递增,规模越来越 大,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财富的增加,保险将触及到社会每一个角 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 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胤 周明睿 蒋凯
聚合型专业学院是美国精英研究型大学的一类较为新型的专业教育机构。相较于传统的专业学院,该类专业学院的教育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中,哥伦比亚大学专业研究学院是重要的代表之一。针对该院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分析发现,其在硕士学位设置上具有高度的跨学科性和多元性,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高度实践性和灵活性,在课程与教学中灌注行业特色,在组织架构上体现出鲜明的院校协作与外延特征。探析美国聚合型专业学院研究生教育模式,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萍 李琼
本文是两位中国学者就教师培养的专业教育模式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副主任林·古德温(A.Lin Goodwin)展开的学术对话。在对话中,古德温教授畅谈了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驻校教师培养项目的设计理念、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古德温教授认为,教师培养的专业教育模式不应以牺牲教育理论的学习为代价,而应以"整合性"和"基于实践的问题导向"为教师教育课程设计和组织的核心原则,帮助师范生形成"关于实践的理论"。古德温教授还分析了当前美国教师教育的政策背景对以大学为主的专业教育模式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认为大学专业教育的模式应该超越"学术性"和"实践性"之争,更好地发挥教师培养的主体作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栾瑞英
大学图书馆提供版权信息服务对于普及版权知识,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版权意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选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站调查法,分析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版权信息服务的特点。通过分析,本文发出加强国内高校图书馆版权信息服务的倡议。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版权信息服务 版权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风波 范燕瑞
国际化战略是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迅速成为世界顶尖大学的有效路径。笔者就该校国际化战略为切入点,对其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与策略、实施现状、国际化特点等展开论述,指出我国大学应该国际化统筹大学发展的战略思路,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化合作机会,谋求实施团队的合作和新人培养。
关键词: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国际化战略 目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宏涛
[目的/意义]哥伦比亚口述历史中心是世界口述历史研究的标杆机构,通过对其进行详细调研分析,为我国图书馆口述历史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启示。[方法/过程]通过对哥伦比亚口述历史中心的3个主要网站及相关文献的调研,对其岗位设置与人员职能、资源建设与加工组织、资源存档与使用、教育培训与跨学科合作、资金来源与调查研究5个方面进行详细调查。[结果/结论]调查发现,哥伦比亚口述历史中心具有注重分工与专业背景、广泛开展跨学科合作、重视教育教学、藏教研分离4个方面的特点。从图书馆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图书馆口述历史工作的开展,提出以下4点启示:培养人才,建设专业团队;拓展选题范围,进行跨学科合作;积极参与,搭建课程体系;分解职能,实现分离管理。
关键词:
哥伦比亚大学 图书馆 口述历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成志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2015年秋开始实施"战略方向"流程,以阐明愿景,"战略方向"确定为"致力于包容、提升知识、激发探索、促进发现、塑造话语和赋予员工权利"。文章概述北美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趋势,分析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战略方向"的制定过程及其评估。
关键词:
战略方向 战略规划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谷敏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是加拿大馆藏中文古籍最多的图书馆,"蒲坂藏书"是其最重要的中文收藏。文章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之上对"蒲坂藏书"的别集存藏情况及其特点进行探讨,并讨论蒲坂藏书之收藏特点:从内容看,"蒲坂藏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与系统性;从版本看,"蒲坂藏书"多善本、多文集在明清时期主要版本,还有一批广东名人题跋批校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教育视角下的儿童史研究——访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莫纳·格里森教授
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魏尚进教授来我校作学术讲座
艾森豪威尔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任职经历及其启示
社会转型与新大学建构——锦州师范学院的探索
如何实现教育创新与企业目标的紧密结合(2)——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总裁部“解决问题过程”教学实践
制度同形:加拿大世界一流大学推进教学学术的方略——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为例
美国成人教育研究生培养制度探析——以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成人学习与领导”专业为例
如何实现教育创新与企业目标的紧密结合(Ⅰ)——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总裁部“解决问题过程”教学实践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研究——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第四届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