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0)
- 2023(12164)
- 2022(10266)
- 2021(9874)
- 2020(8230)
- 2019(19303)
- 2018(18940)
- 2017(33674)
- 2016(19767)
- 2015(23174)
- 2014(23700)
- 2013(22773)
- 2012(21731)
- 2011(20073)
- 2010(20368)
- 2009(18708)
- 2008(18840)
- 2007(17056)
- 2006(14936)
- 2005(13952)
- 学科
- 济(81045)
- 经济(80970)
- 管理(44341)
- 业(39648)
- 方法(35995)
- 数学(31503)
- 数学方法(31224)
- 企(30638)
- 企业(30638)
- 中国(29921)
- 教育(24940)
- 农(20518)
- 学(19620)
- 财(17584)
- 地方(16754)
- 理论(16718)
- 贸(16651)
- 贸易(16645)
- 易(16188)
- 制(15037)
- 业经(14778)
- 农业(13389)
- 融(12567)
- 金融(12565)
- 银(12501)
- 银行(12473)
- 和(12376)
- 行(11975)
- 发(11471)
- 环境(11257)
- 机构
- 大学(294644)
- 学院(282327)
- 济(116511)
- 经济(113828)
- 研究(108682)
- 管理(96514)
- 理学(82533)
- 理学院(81318)
- 管理学(79748)
- 管理学院(79178)
- 中国(75765)
- 京(65365)
- 科学(63476)
- 所(55254)
- 财(52082)
- 研究所(50353)
- 范(49601)
- 师范(49276)
- 中心(46889)
- 农(44604)
- 江(43536)
- 北京(43046)
- 财经(41554)
- 教育(41042)
- 师范大学(40515)
- 院(38759)
- 业大(38185)
- 经济学(37976)
- 经(37914)
- 农业(35089)
- 基金
- 项目(179603)
- 科学(142082)
- 研究(139416)
- 基金(127432)
- 家(110277)
- 国家(109303)
- 科学基金(91335)
- 社会(86516)
- 社会科(81616)
- 社会科学(81594)
- 教育(72383)
- 省(68803)
- 基金项目(65796)
- 划(61247)
- 编号(58417)
- 自然(55202)
- 自然科(53869)
- 自然科学(53848)
- 自然科学基金(52888)
- 资助(52602)
- 成果(51954)
- 课题(44362)
- 部(43212)
- 重点(42856)
- 发(40576)
- 教育部(37558)
- 创(36973)
- 大学(36843)
- 性(36165)
- 年(35849)
- 期刊
- 济(128420)
- 经济(128420)
- 研究(99802)
- 教育(68879)
- 中国(68750)
- 学报(43818)
- 财(39567)
- 农(39512)
- 科学(39497)
- 大学(34552)
- 管理(32630)
- 学学(29738)
- 农业(27318)
- 技术(26617)
- 融(23292)
- 金融(23292)
- 财经(21612)
- 经济研究(21106)
- 经(18832)
- 业经(17236)
- 问题(17068)
- 贸(16484)
- 职业(16340)
- 业(16007)
- 图书(15182)
- 世界(14542)
- 国际(14310)
- 坛(14259)
- 论坛(14259)
- 技术经济(13108)
共检索到441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蔚之
20世纪上半叶大约有50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取得博士学位。探讨1930—1950年由该校中国学生所完成的教育基础理论领域之七篇论文,其中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国学生所撰论文数量比起1920年代大幅减少,且处于渐由桑代克行为主义心理学,转变为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研究典范的过渡阶段;在教育哲学方面,该校中国学生直至1950年左右才有人开始以美国教育哲学为论文主题,时间极为晚近,且深受以克伯屈(W.Kilpatrick)为首的社会重建学派的进步主义教育哲学之影响;至于比较教育论文出现于1930年代早期,是该校中国学生论文由1920年代乐观启蒙一转而为激进救亡的分水岭。整体而言,中国学生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陈竞蓉
20世纪上半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作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理论重镇和人才培养基地,吸引了大批前来美国学习教育的中国留学生。这些中国留学生在该校接受了先进的科学与人文教育,归国后成为改造祖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军人物。20世纪20年代前后,顺应世界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历史潮流,杜威、孟禄、克伯屈等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知名教育家相继来华,与其中国弟子们联袂主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现代教育改革运动,最终促使中国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对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 中国 现代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顾明远教育研究发展基金"(以下简称"明远基金")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以下简称"TC")达成合作协议,共同设立"明远TC项目"。"明远TC项目"为期5年,在2014至2019年间,"明远基金"每年拨款5万美金,TC每年配套5万美金,资助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中国留学生和以北师大为代表的中国高校访问学者或学生,在哥伦比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慧梅
从社会生活史角度,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第一位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郭秉文的原始档案及相关研究为史料,对其在师范学院学习期间(1911—1914)进行历史探究。结果发现:(一)郭秉文选择师范学院的动机出自"教育改革的力量",其学业成绩为中等略偏下,修业期限低于其后中国学生(博士)平均值;(二)郭秉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主题均为中国教育,博士论文选题教育史与其时师范学院整体博士论文选题相关,旨趣希望为英语语系人们介绍繁复的、不同时代中国教育制度的演进;(三)郭秉文在师范学院期间参与了大量社团活动,其娴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广泛认可,留美中国学生总会第一任主席及Phi Beta Kappa成员等均为明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学校中儿童的日益多样化,使得教师教育必须帮助新教师理解如何与各种文化背景的学生打交道。教师不能想当然地假设每一个孩子都有相似的经历和体验,而要对学生的差异性保持清醒的意识和文化的敏感。多元文化教育更大的使命,是要确保教育实践的公平性,履行教育助推社会公正的使命。因此,为社会公正培养"文化敏感型教师",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议题。文化敏感型教师尽最大努力确保所有学生学业成功,帮助学生发展批判和质疑精神,培养学生改变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文化敏感型教师的概念使我们超越了对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肤浅定义,将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指向这样的方向:教育是具有政治意义的活动,是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获得的权利。多元文化教师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崔藏金 王鉴
为了促进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基于多项实证研究确认了教师教育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设计了与博士学位课程相互嵌套的教师教育者专业培养课程,实施了教师教育者专业教育项目。项目实施结果显示,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学习与基于共同体的教师教育研究能有效帮助教师教育者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提高教师教育者专业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形塑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认同,为教师教育者自我导向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 素养结构 课程框架 美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胤 周明睿 蒋凯
聚合型专业学院是美国精英研究型大学的一类较为新型的专业教育机构。相较于传统的专业学院,该类专业学院的教育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中,哥伦比亚大学专业研究学院是重要的代表之一。针对该院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分析发现,其在硕士学位设置上具有高度的跨学科性和多元性,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高度实践性和灵活性,在课程与教学中灌注行业特色,在组织架构上体现出鲜明的院校协作与外延特征。探析美国聚合型专业学院研究生教育模式,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晖 钟斌
通过聚焦民国时期负笈哥伦比亚大学的归国留学生,追忆其将哥大办学理念与中国本土需求相结合的实践,阐释其成就民国高等教育辉煌的历史缘由,揭示其在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历史价值,高等教育学的想象力被现实激发,也受历史启迪。增进高等教育学的想象力有赖于我们阅读历史的理解力、观照现实的批判力和恪守大学精神的意志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思萍 洪明
美国是世界上成人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在美国教育领域享有盛名,其成人教育研究生培养制度完整规范,独具特色,培养质量上乘。以成人学习与领导专业为例,从理论型与实践型兼顾的培养目标为起点,招生制度兼顾学业水平与综合能水平,专业性与灵活性并举的课程设置,多元的培养方法,到学术梯度人才互补的导师制度,体现了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成人教育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卓越性,对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教育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教师学院 培养制度 成人学习与领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宏涛
[目的/意义]哥伦比亚口述历史中心是世界口述历史研究的标杆机构,通过对其进行详细调研分析,为我国图书馆口述历史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启示。[方法/过程]通过对哥伦比亚口述历史中心的3个主要网站及相关文献的调研,对其岗位设置与人员职能、资源建设与加工组织、资源存档与使用、教育培训与跨学科合作、资金来源与调查研究5个方面进行详细调查。[结果/结论]调查发现,哥伦比亚口述历史中心具有注重分工与专业背景、广泛开展跨学科合作、重视教育教学、藏教研分离4个方面的特点。从图书馆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图书馆口述历史工作的开展,提出以下4点启示:培养人才,建设专业团队;拓展选题范围,进行跨学科合作;积极参与,搭建课程体系;分解职能,实现分离管理。
关键词:
哥伦比亚大学 图书馆 口述历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在道奇、巴特勒、赫维里、拉塞尔几位强有力的领导者的推动下创建,完成了从慈善机构、教师培训学院到大学水平的专业学院的成功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众多教育学术精英汇聚于此,开创了哥大师院乃至美国教育学科构建及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 专业学院 教育学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立足国内培养高质量的博士生──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数学博士点的初步经验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李鹏总理曾经指示过,博士生要立足于国内培养。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博士点的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环境中,只要我们做好工作,完全可以在国内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紫莹
近年来,哥伦比亚的宏观经济和政治局势稳定,各项经济指标领跑拉美。在拉美地区整体外资流入下降的情况下,流入哥伦比亚的外国直接投资稳中有升,且呈现出日趋活跃的势头。其主要驱动因素是桑托斯政府推行新的经济政策,把矿业、建筑业、农业、基础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栾信杰
哥伦比亚反倾销立法、实践的特点分析栾信杰1993年,哥伦比亚政府颁布了第150号法令,反倾销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就是哥伦比亚现行的反倾销法。作为GATT成员国,哥伦比亚的反倾销立法与GATT反倾销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欧美反倾销法相比,相似性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艺卓 黄昕炎
近年来,中国与哥伦比亚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本文在分析哥伦比亚农业生产、贸易和关税政策的基础上,对中哥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得出以下结论:中哥两国农产品互补性强,双边农产品贸易将持续增长;中国具有出口潜力的品种较多,在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仍将保持较大顺差。
关键词:
哥伦比亚 农业生产 农产品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博士生教学能力提升的思路与举措——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教育改革为例
如何实现教育创新与企业目标的紧密结合(2)——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总裁部“解决问题过程”教学实践
如何实现教育创新与企业目标的紧密结合(Ⅰ)——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总裁部“解决问题过程”教学实践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研究——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为例
中国财经领域若干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财经笔会2017”会议综述
浅谈师范大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中小学教育在历史和现实中的期盼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外文图书保障率调查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外文图书保障率调查报告——以2012年博士论文征引文献的统计为基础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实践培训研讨会(第二期)”暨“2017长三角高校图书馆联盟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
面向基础教育实际 探索教师教育规律——沈阳师范大学关于教育硕士研究生“五以”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