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40)
2023(3505)
2022(2729)
2021(2495)
2020(1880)
2019(4164)
2018(4094)
2017(7500)
2016(4154)
2015(4345)
2014(4192)
2013(4198)
2012(3721)
2011(3274)
2010(3212)
2009(2810)
2008(2797)
2007(2409)
2006(1996)
2005(1808)
作者
(13051)
(10931)
(10921)
(10283)
(6653)
(5199)
(4868)
(4231)
(4047)
(3718)
(3692)
(3564)
(3470)
(3407)
(3364)
(3352)
(3315)
(3299)
(3146)
(3068)
(2835)
(2692)
(2685)
(2463)
(2457)
(2413)
(2407)
(2283)
(2278)
(2231)
学科
(15324)
经济(15315)
管理(11905)
(9007)
方法(7040)
(6756)
企业(6756)
数学(6544)
数学方法(6359)
环境(5583)
(4399)
(4387)
中国(4367)
(3833)
地方(3422)
(3248)
业经(3235)
农业(3011)
(2913)
资源(2724)
规划(2525)
(2456)
金融(2456)
(2425)
环境规划(2414)
银行(2410)
技术(2401)
(2347)
贸易(2345)
(2291)
机构
学院(55818)
大学(55125)
(19863)
研究(19557)
经济(19427)
管理(18343)
理学(15741)
理学院(15543)
管理学(14993)
管理学院(14904)
科学(14698)
中国(14438)
(13974)
业大(11864)
(11328)
农业(11106)
(10349)
研究所(9612)
(9049)
中心(9025)
(8362)
农业大学(7492)
(7379)
技术(7211)
(7202)
财经(6957)
工程(6912)
北京(6868)
(6777)
(6637)
基金
项目(41008)
科学(30954)
基金(29243)
(27044)
国家(26856)
研究(25852)
科学基金(22389)
(17515)
社会(16095)
自然(15580)
社会科(15366)
社会科学(15358)
基金项目(15306)
自然科(15223)
自然科学(15217)
自然科学基金(14911)
(14176)
资助(11922)
教育(11305)
重点(9467)
计划(9346)
(9296)
编号(9099)
科技(8813)
(8710)
科研(8411)
创新(8300)
(7857)
(7359)
国家社会(7069)
期刊
(21188)
经济(21188)
学报(15150)
研究(13082)
(13009)
中国(11326)
大学(11230)
学学(10866)
科学(10761)
农业(8842)
管理(7440)
(7374)
技术(5275)
业大(4736)
(4668)
教育(4300)
(4278)
(4089)
金融(4089)
农业大学(3938)
科技(3905)
业经(3464)
财经(3447)
经济研究(3318)
林业(3094)
自然(3035)
(2962)
(2891)
统计(2759)
资源(2734)
共检索到82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璐  乔旭光  刘晓宇  于华洋  刁顺泽  唐晓珍  
【目的】解决姜脯糖煮液重复使用过程中色泽加深的问题,以期经过脱色的糖液可供姜脯生产中继续使用。【方法】以姜脯糖煮液为原料,通过紫外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分别选择活性炭添加量1%、2%、3%、4%、5%,温度60℃、70℃、80℃、90℃、100℃,时间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进行单因素试验,以脱色率为指标确定试验条件;而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通过紫外扫描确定糖煮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在306 nm,单因素试验确定活性炭添加量为5%,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30 min;在79℃下、加入5%活性炭、搅拌35 min的响应面优化工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永相  孙谧  王海英  王跃军  李伟  袁翠  
以富含胶原的海产品下脚料为原料,用海洋碱性蛋白酶894水解,得到具有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的酶解液。采用一次正交回归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研究了活性炭、β-环糊精、酵母三者用量及温度、pH和作用时间6因子及其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的变化关系对该酶解液综合脱色脱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取值范围内,pH对综合脱色脱腥效果影响高度显著,酵母添加量、pH与酵母添加量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其它因子及其可能的交互作用影响不显著,得最佳工艺为:温度37℃、pH4.0、活性炭0.8%、β-环糊精和酵母分别为0.1%,作用30min。此时,综合脱色脱腥效果值为90.90,蛋白回收率为98.02%,羟自由基清...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皮钰珍  雷彬  刘晓晶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对梅花鹿胎盘寡肽脱色脱腥的最佳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研究脱色脱腥过程中的最佳工艺条件。各试验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顺序为:添加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对于寡肽损失率的影响顺序为:添加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结果表明:利用活性炭对梅花鹿胎盘寡肽脱色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2.0%,脱色pH值11,脱色温度70℃,脱色时间60min。此工艺条件下脱色率为74.8%,寡肽损失率为19.5%,无腥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宗绪岩  刘长江  刘玲  李丽  许金光  
为了优化啤酒糟蛋白水解液脱色工艺,并使其得到更好的应用,考察了不同的脱色剂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活性炭脱色条件。结果表明:颗粒状活性炭脱色效果较优;在活性炭脱色试验中脱色率和肽氮类物质的损失率的变化与各影响因素都表现为正相关;各因素对于脱色率的影响顺序为:添加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对于肽氮类物质损失率的影响顺序为:添加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较优的脱色条件为添加4%的颗粒状活性炭50℃下脱色2.5h,脱色率达到36.72%,肽氮类物质损失率为20.96%。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房丹丹  吕春茂  孟宪军  张炜佳  邓晓雨  
为研究榛子壳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和活性炭表征,以农林果壳废弃物榛子壳作为原料,采用磷酸浸渍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对活性炭制备工艺中磷酸质量分数、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料液比等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磷酸质量分数为48.5%、活化温度为494℃、活化时间为117min、料液比为1∶2条件下,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1029mg·g-1。采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仪等方法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进行表征,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达到1364.00m2·g-1,平均孔径为3.17nm,总孔容为1.08cm3·g-1,表明榛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鹏  程新伟  安然  程文健  陈丽娇  
以脱脂鲶鱼鱼皮酶解胶液为研究对象,蛋白质损失率和感官评价值为判定指标,优化活性炭对胶液腥味的脱除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活性炭对脱脂鲶鱼鱼皮胶液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活性炭添加量0.7%、温度75℃、p H 6.0、时间50 min的最佳处理条件下对胶液脱腥,蛋白质损失率为9.44%,感官评价值为8,说明此条件在保证较低的蛋白质损失率下,实现了脱腥的目的,提高了胶液的使用价值.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丽丽  管卫兵  彭自然  何文辉  沈路遥  卓帅  
为优化芦苇基生物炭制备工艺,在单因素试验考察热解温度、氨水质量分数和浸渍比(生物质原料与氨水质量之比)等3种参数对芦苇基生物炭吸附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实验,运用响应面法对其活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3个因素均对生物质炭的比表面积产生影响,其影响显著性大小为热解温度>氨水质量分数>浸渍比。通过模型优化确定了最佳活化工艺参数为热解温度620℃、氨水质量分数8%、浸渍比1∶5;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比表面积和碘吸附值分别为334.49 m~2/g、585.52 mg/g,均优于未进行优化改性的样品。该值与理论值(335.2 m~2/g、582.288 mg/g)基本相符,表明响应面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有效可行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荔  吴义强  胡云楚  
为开发生物质导电材料,以木质素为原料,氯化铁为催化剂,通过热解炭化工艺制备木质素炭,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炭产率的4个主要因素即载气流量、升温速率、炭化温度、炭化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利用Design-Expert软件的Box-Behnken设计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模型较显著,当载气流量为1.26 L/min,升温速率为20℃/min,炭化温度为700℃,炭化时间为60 min时,炭产率达到最大值46.04%,与实际值45.86%较为接近,说明优化结果可信。洗涤处理后的木质素炭呈片层堆积状,其结构类似于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建斌  
研究了胶粘剂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表明胶炭混合物的吸苯率随胶炭比的增加而减少,减少程度依胶粘剂种类不同而异。筛选出了适合于活性炭无纺布工艺的活性炭、胶粘剂和无纺布,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活性炭为60%,胶粘剂37%,无纺布3%,在此条件下所得活性炭无纺布对苯、甲醛、氨和三氯甲烷的吸附能力分别为32 5%,24 3%,26 7%和30 6%。图2表1参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朝成  符华林  范巧佳  张伟  舒刚  周涛  张艳丽  刘梦娇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促孕灌注液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促孕灌注液总黄酮的实际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煎醇沉法制备促孕灌注液,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的中心组合设计,考察液(mL)料(g)比(下同)、煎煮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对促孕灌注液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浸泡时间为10min,液料比为15∶1,煎煮时间为30min,提取次数为3次。选择对总黄酮得率影响明显的液料比、煎煮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试验,得到总黄酮最优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7.5∶1,煎煮38min,提取3次。在最优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红亮  卢旭  卞贞玉  林雨菲  张怡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金柑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液料比、温度、时间、乙醇含量和提取次数5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SAS 9.2响应面的分析程序得到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所得的方程达到显著水平,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毫升∶克)38∶1、提取温度88℃、提取2.5 h、乙醇含量70%和提取3次,实际测得的多糖提取率为1.81%,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润锋  李浚哲  李鹏飞  周军  李湘洲  
【目的】优化硒化桑叶多糖的制备工艺,获得抗氧化活性更高的硒化桑叶多糖。【方法】以硒含量为指标,利用HNO_3-Na_2SeO_3法对桑叶多糖(MLP)进行硒化修饰制备硒化桑叶多糖(MLP-Se),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Na_2SeO_3与MLP的质量比、HNO_3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制备的MLP-Se中硒含量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响应面法优化MLP-Se的制备工艺。对MLP和MLP-Se进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分析、凝胶色谱(GPC)分析、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红外光谱(FT-IR)分析,探究硒化改性对桑叶多糖结构的影响,最后还研究了MLP和MLP-Se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制备MLP-Se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7 h、反应温度85℃、HNO_3体积分数0.54%、Na_2SeO_3与MLP的质量比1.27,此条件下制备的MLP-Se中硒含量为3.147 mg·g~(-1),建立的响应面模型可用于分析预测MLP-Se的制备;SEM-EDS分析表明硒化修饰改变了MLP的表观形貌且MLP-Se中存在硒元素;GPC分析表明MLP和MLP-Se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099×10~3和2.385×10~3 k Da,硒化修饰增大了MLP的分子量;硒化修饰后桑叶多糖的粒径减小,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硒化修饰提高了MLP在溶液体系中稳定性;FT-IR分析表明MLP已被成功硒化,且硒与多糖是通过C-O-Se和Se=O结合;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硒化修饰可以提高MLP的抗氧化能力,MLP-Se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883和0.681 mg·g~(-1),明显低于MLP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值2.157和1.792 mg·g~(-1)(P<0.05)。【结论】硒化修饰可以改良MLP的理化性质,提高MLP的抗氧化能力,研究有利于桑叶多糖在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和药物等领域的开发利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童艳梅  陈秀荔  胡庭俊  刘青云  李强勇  冯鹏霏  杨春玲  彭敏  朱威霖  潘传燕  曾地刚  赵永贞  
为了探究提取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最优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对目前已有的多糖提取方法进行筛选,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的方法,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和提取次数这5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添加木瓜蛋白酶提取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方法最高效便捷,且当料液比1∶4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2次,以及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2.0% 时,长茎葡萄蕨藻多糖提取率相对较高,可达到41.24%±0.09%。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良好的清除活性,其IC_(50)值分别为2.32mg/ml和0.67 mg/mL。本研究表明使用优化后的木瓜蛋白酶酶解法能有效提高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提取率,且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迪  罗永康  崔建云  
以脱钙率为指标,以脱钙时间、盐酸浓度、液料比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二次旋转正交试验,对盐酸脱除武昌鱼(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鱼鳞中钙质的反应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液料比对脱钙率的影响最大,盐酸浓度次之,脱钙时间的影响最小。得出其反应模型及较佳脱钙工艺参数为:脱钙时间为86.01 min,盐酸浓度为0.43 mol/L,液料比为62∶1,脱钙率达到79.18%。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相理  
活性炭工艺品是以活性炭为材料进行相关技术和艺术加工而成的新型工艺品,主要有炭雕、炭画等艺术形式。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这种兼具净化性和美观性的工艺品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材料、工艺、制作技术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使这种工艺品在种类、艺术影响力、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活性炭工艺品产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