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78)
2023(3730)
2022(2845)
2021(2615)
2020(1988)
2019(4524)
2018(4480)
2017(8156)
2016(4607)
2015(4833)
2014(4659)
2013(4439)
2012(4123)
2011(3495)
2010(3236)
2009(2854)
2008(2642)
2007(2322)
2006(2058)
2005(1776)
作者
(13515)
(11380)
(11245)
(10645)
(7007)
(5426)
(5074)
(4403)
(4361)
(3868)
(3850)
(3713)
(3592)
(3570)
(3564)
(3524)
(3452)
(3431)
(3268)
(3264)
(3012)
(2759)
(2744)
(2592)
(2580)
(2528)
(2506)
(2378)
(2327)
(2318)
学科
(16398)
经济(16388)
管理(11481)
(9673)
(7694)
企业(7694)
方法(7651)
数学(7208)
数学方法(7072)
环境(5443)
(5116)
中国(4700)
(4643)
(3761)
地方(3206)
(3179)
业经(3075)
(3004)
金融(3004)
(2928)
贸易(2925)
(2868)
(2831)
银行(2814)
(2785)
(2698)
农业(2649)
资源(2604)
技术(2592)
规划(2516)
机构
学院(58912)
大学(58254)
(22550)
经济(22117)
研究(21421)
管理(19121)
理学(16588)
理学院(16398)
管理学(15881)
管理学院(15797)
中国(15722)
科学(15596)
(14455)
业大(12118)
(11754)
农业(11568)
(11172)
研究所(10486)
中心(10066)
(9928)
(8912)
(7896)
财经(7866)
农业大学(7688)
经济学(7631)
技术(7583)
(7276)
(7256)
(7248)
北京(7075)
基金
项目(44287)
科学(34002)
基金(32203)
(29733)
国家(29529)
研究(28215)
科学基金(24828)
(18277)
社会(17809)
自然(17320)
社会科(17021)
社会科学(17013)
自然科(16949)
自然科学(16941)
基金项目(16857)
自然科学基金(16646)
(15228)
资助(13219)
教育(12555)
重点(10419)
(10166)
编号(10148)
计划(9963)
(9418)
科技(9143)
科研(9069)
创新(8947)
(8770)
(8026)
大学(7927)
期刊
(22558)
经济(22558)
学报(15383)
研究(14440)
(13069)
中国(11566)
大学(11402)
科学(11225)
学学(11053)
农业(8833)
管理(7571)
(7475)
(5359)
金融(5359)
技术(5126)
教育(5125)
(4874)
业大(4688)
(4084)
经济研究(3970)
财经(3804)
科技(3801)
农业大学(3783)
业经(3608)
林业(3421)
(3282)
自然(3046)
问题(2929)
(2682)
中国农业(2615)
共检索到85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振春  钱月  
【目的】以葵花籽仁为原料,优化提取绿原酸的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绿原酸提取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法提取葵花籽绿原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为影响绿原酸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方法对绿原酸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绿原酸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绿原酸的提取率随着液料比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保持不变的趋势,而随着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响应面法优化的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mL)料(g)比25.47∶1,超声波功率307.1W,微波功率539.36W...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星  刘振春  董欣  李泽鸿  
【目的】优化黑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黑豆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东北青仁黑豆为原材料,运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黑豆异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料(g)液(mL)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5个因素对黑豆异黄酮得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基础,选择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3个影响黑豆异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以异黄酮得率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获取提取工艺最佳条件并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5个因素对黑豆异黄酮得率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丰俊  王建中  郝俊  郭晓萍  呼晓姝  
针对桑叶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影响因素与水平,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较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较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1.5℃,超声波时间30 min,超声波功率100 W,水料比为10 mL/g.采用该工艺条件,桑叶多糖的提取得率达到2.9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春玲  王建中  王丰俊  徐桂娟  
该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RSA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沙棘籽油的工艺方法,探讨不同提取剂、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次数、功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沙棘籽油的最佳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剂,超声波功率为800 W,提取时间17 min,料液比为1∶9。该条件下,沙棘籽毛油的提取得率可达到9.27%;沙棘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较传统方法提取的沙棘籽油高2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传奎  肖斌  王艳丽  李瑞  宋红霞  
【目的】探索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多酚的提取和综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紫阳群体种绿茶为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建立了料(g)液(mL)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波功率5因素与茶多酚提取率之间的回归优化模型,模型拟合检验P0.05不显著,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回归模型与实测值能够较好拟合。5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波功率。从模型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g)...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奥  何文辉  李鲜鲜  蔡清洁  崔丽香  
针对海膜藻中可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料液质量浓度对多糖提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水浴提取时间为4 h、提取温度为90℃;料液质量浓度对多糖提取有显著影响,即料液质量浓度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超声时间,再次是超声功率;最佳工艺为料液质量浓度0.020 g/mL、超声时间60min、超声功率400 W;多糖提取率为36.91%,总糖含量为63.8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猛  朱洪梅  
【目的】筛选超声波辅助提取小米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小米黄色素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响应面法优化试验得到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R2=0.9884),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模型方差分析表明,影响小米黄色素超声波提取的主要因素为超声波功率,其次是提取时间,液料比影响最小。【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510 W,液料比5.0∶1,提取时间46 min。在该提取工艺下,小米黄色素含量为(4.24±0.04)mg/k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振春  徐祎博  孙江  李侠  
【目的】研究超声波提取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的最优工艺,为进一步开发发芽糙米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γ-氨基丁酸提取量为指标,在超声波辅助提取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3个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γ-氨基丁酸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提取量的二次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γ-氨基丁酸提取量均随着磺基水杨酸体积分数、浸提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超声波提取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时间15min、超声功率245W、超声温度51℃,在该条件下γ-氨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何自强  张惠玲  杨正雄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Bmim]Cl-K_2HPO_4提取黄秋葵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浊点滴定法,比较[Bmim]Cl-(NH4)_2SO_4、[Bmim]Cl-Na_2HPO_4、[Bmim]Cl-Na_2CO_3和[Bmim]Cl-K_2HPO_4等4种双水相体系的分相能力与萃取能力,确定[Bmim]Cl-K_2HPO_4为最佳双水相体系。以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Bmim]ClK_2HPO_4提取黄秋葵多糖,探讨K_2HPO_4质量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固比、[Bmim]Cl质量分数等5个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各单因素试验最佳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优化黄秋葵多糖提取工艺。【结果】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大小依次为液固比、[Bmim]Cl质量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K_2HPO_4质量分数;最佳工艺条件为5 mL质量分数71.94%的离子液体[Bmim]Cl,5 mL质量分数22.31%的K2HPO4双水相体系中,提取时间29.36 min,提取温度55.69℃,液固比25.00 mL·g~(-1),黄秋葵多糖提取率为29.12%。验证平均值为31.22%,相对标准偏差为3.70%。【结论】超声波辅助[Bmim]Cl-K_2HPO_4提取工艺具有提取率高、时间短、离子液体可回收等优点,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图8表3参2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晨曦  陈文强  彭浩  邓百万  解修超  钱雪婷  兰阿峰  
【目的】优化香菇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为香菇多糖的工业化生产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香菇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以液(mL)料(g)比(15∶1,20∶1,25∶1,30∶1,35∶1)、微波功率(500,600,700,800,900 W)及微波时间(2,4,6,8,10min)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面分析,获得香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5∶1、微波功率900 W、微波时间8.5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6.49%,与最大理论预测值(6.63%)...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祖明  霍笑靓  高丽萍  惠伯棣  杨卫东  王栋  白志辉  
为了研究类球红细菌SOD的提取工艺,采用研磨法、超声波法、冻融辅助超声波法和酶法辅助超声波法提取类球红细菌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表明:酶法辅助超声波法是较优的提取方法。对类球红细菌SOD的提取工艺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较优的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波输出功率500W,超声波工作总时间15min,固液比1∶15,酶添加量300μL,酶解温度40℃,酶解pH值7,酶解时间60min。在此较优提取工艺参数下,类球红细菌SOD活性达到385.7 U·mL-1,较优化前提高4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佰清  林子木  朴海燕  
以芝麻为原料,研究了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芝麻素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确定了超声波辅助及有机溶剂浸提连用提取芝麻素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芝麻素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功率>浸提时间>料液比。其较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为33min,料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60℃,超声波功率为330W。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芝麻素的提取得率为56.56mg.g-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华婷  吕峰  黄国钞  
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4因素5水平的Box-Benhnken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鼠曲草类黄酮的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5℃、乙醇含量73%、超声波功率350 W、料液比1∶35,在此工艺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50 min,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15.2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符群  徐明慧  王振宇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类物质以高效获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酚。以多酚得率、DPPH·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得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酚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的数学模型回归显著,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52 min、超声温度53℃、超声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可达27.80 mg/g,多酚得率与同温度水浴240 min得率相同,提取时间缩短2 H。此条件下提取的松多酚对DPPH·清除的iC50值为20.72μg/m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开拓  马莉  卢霞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工艺,在二水平五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组合)对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12∶1(mL/g)、提取温度35.6℃、提取时间34.8 min和超声波功率231 W时,白藜芦醇的最高提取量为48.72μg/gFW,且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相对误差为0.73%)。这些结果为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在葡萄皮渣白藜芦醇提取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