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49)
- 2023(4922)
- 2022(4118)
- 2021(3964)
- 2020(3442)
- 2019(7623)
- 2018(7626)
- 2017(14026)
- 2016(8126)
- 2015(9113)
- 2014(8971)
- 2013(8864)
- 2012(8523)
- 2011(7690)
- 2010(7850)
- 2009(7329)
- 2008(7611)
- 2007(7016)
- 2006(6213)
- 2005(5733)
- 学科
- 济(30128)
- 经济(30085)
- 管理(21452)
- 业(17977)
- 企(14895)
- 企业(14895)
- 方法(13862)
- 数学(11943)
- 数学方法(11589)
- 学(10208)
- 中国(8544)
- 财(8017)
- 农(7714)
- 制(6453)
- 业经(5932)
- 贸(5630)
- 贸易(5626)
- 理论(5475)
- 易(5473)
- 地方(5462)
- 农业(4910)
- 银(4878)
- 银行(4818)
- 融(4763)
- 金融(4763)
- 行(4570)
- 体(4446)
- 和(4433)
- 策(4338)
- 务(4275)
- 机构
- 大学(119411)
- 学院(116161)
- 研究(46630)
- 济(40411)
- 经济(39350)
- 管理(36542)
- 中国(34787)
- 科学(33983)
- 理学(30524)
- 理学院(30066)
- 农(29868)
- 管理学(28935)
- 管理学院(28767)
- 京(27611)
- 所(26755)
- 研究所(24445)
- 农业(24102)
- 业大(23473)
- 中心(20569)
- 财(19604)
- 江(19357)
- 北京(17663)
- 省(17496)
- 院(17071)
- 农业大学(15470)
- 范(15375)
- 室(15315)
- 州(15183)
- 技术(15130)
- 师范(15053)
- 基金
- 项目(77841)
- 科学(58179)
- 基金(55337)
- 家(52561)
- 国家(52167)
- 研究(48085)
- 科学基金(41757)
- 自然(30610)
- 省(30547)
- 自然科(29910)
- 自然科学(29892)
- 自然科学基金(29356)
- 基金项目(28230)
- 社会(27839)
- 划(26951)
- 社会科(26236)
- 社会科学(26222)
- 资助(24598)
- 教育(22357)
- 重点(18433)
- 计划(17995)
- 编号(17906)
- 科技(16802)
- 发(16385)
- 部(16103)
- 科研(15899)
- 成果(15504)
- 创(15199)
- 创新(14433)
- 课题(13746)
共检索到187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佳瑜 王晓红 杨胜伟 吕享 张智仙 张明生
以钩藤叶为材料,在干燥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剂浓度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方程,优化出钩藤叶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最佳提取条件。模拟得到钩藤叶干燥温度为54.95℃时,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最优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60 min、甲醇浓度73.35%。在此条件下,钩藤碱的最高提取率为133.342μg·g~(-1),异钩藤碱的最高提取率为429.746μg·g~(-1)。为了方便实际操作,校正条件为干燥温度55℃、超声提取60 min、甲醇浓度73%。通过验证试验得到钩藤碱平均提取率为130.8μg·g~(-1),异钩藤碱平均提取率为425.6μg·g~(-1),与模型预测值较为接近。因此响应曲面法可以对钩藤叶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永权 刘淼 上官黎阳 王晓红 胡涛 唐柳 张明生
[目的]克隆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中马钱苷酸甲基转移酶(loganic acid methyltransferase,LAMT)基因及其启动子,对UrLAMT基因的组织表达及其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进行分析,并对UrLAMT及其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UrLAMT转录调控奠定基础。[方法]基于钩藤的转录组数据设计引物,采用PCR从钩藤cDNA中克隆UrLAMT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UrLAMT在钩藤不同组织(根、茎、叶、花、果实、钩)中的表达,以及对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遮光/复光胁迫的响应;利用FPNI-PCR技术克隆UrLAMT上游启动子序列,并验证其活性,结合酵母单杂交试验,分析相应转录因子与UrLAMT启动子的调控关系。[结果]克隆得到钩藤UrLAMT序列,其长度为1 137 bp,共编码378个氨基酸。UrLAMT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2.64 ku,理论等电点为5.76,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不含跨膜结构,定位在细胞质中;UrLAMT基因在钩藤叶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根;UrLAMT均能响应MeJA和光;其与短小蛇根草和长春花的进化关系较近。UrLAMT启动子序列长度为1 141 bp,除核心响应元件外还含有多个光响应元件,UrLAMT启动子在酵母中与光调控转录因子HY5存在相互作用。[结论]获得了UrLAMT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其在钩藤叶中表达量最高,可能受光诱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宁 张珍明 曾宣平 孙超
【目的】为提高剑河地产钩藤的产量与品质,筛选优质高产栽培模式。【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基地、林地和荒地)下剑河钩藤的有效成分和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品质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结果】钩藤钩、茎和叶均含有钩藤碱和异钩藤碱,且其有效成分总量均依次为基地>林地>荒地。钩藤钩、茎和叶中Mg、Ca、Mn、Fe、Co、Zn及Mo等微量元素的分布差异较大,微量元素主要集中在叶中;建议增施微肥,以促进钩藤植株中钩藤碱的形成,从而提高钩藤的品质指标。【结论】剑河钩藤产地土壤微量元素总体较好,增加Mo和Mn的含量有利于促进钩藤碱含量增加。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贵州 钩藤 品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霞 黄丹慜 苟志辉 田蜜
三叶鱼藤伴生红树林植物,严重威胁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了变废为宝,挖掘三叶鱼藤中活性物质鱼藤酮,采用渗漉法浸提,选择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2个因素,进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鱼藤酮,利用液相色谱检验鱼藤酮含量.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84%,提取时间为4.1 d时,鱼藤酮含量为1.97%,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2.48%.因此鱼藤酮的优化模型可行.
关键词:
三叶鱼藤 鱼藤酮 优化 响应面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林劲草 肖莉 吴酬飞 张绍勇 杨惠宁 张立钦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及超声波辅助优化马比木Nothapodytes pittosporoides中喜树碱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喜树碱含量,以市售马比木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甲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及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喜树碱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3因素3水平实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甲醇体积分数46.4%,超声时间26.1 min,液料比21.20 mL·g~(-1),喜树碱的提取率为0.084 4%,二项式拟合相关系数R~2为0.969 3,预测值与实验值偏差为3.2%。【结论】采用Box-Behnken优化马比木中喜树碱提取工艺,精确度高,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度较高,预测性良好。图2表3参13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则新 李钧敏 钟章成
在进行大血藤遗传多样分析时,首先要建立大血藤RAPD反应优化体系,有必要就反应条件进行探索。以改进SDS法抽提藤本药用植物大血藤叶片总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分别测试了镁离子、dNTP、模板DNA含量、引物浓度、DNA聚合酶量和牛血清白蛋白浓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通过各因子的组合研究,得出大血藤RAPD分析较适宜的扩增条件是:15μLPCR反应体积,1×Taq酶配套缓冲液(10mmol·L-1Tris·HClpH9 0,50mmol·L-1KCl,0 1%TritonX 100,1 5mmol·L-1MgCl2);25 01×10-9mol·s-1Taq酶(上海华美公司)...
关键词:
大血藤 RAPD 化学成分 药用植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宜辰 彭颖 张珮珮 潘思轶
为提高‘不知火’柑橘果肉渣中酚类物质的利用价值,采用已去除游离酚的‘不知火’柑橘果肉渣作为原料,首先比较了不同溶剂提取对结合酚含量的影响,其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结合酚的碱法提取工艺,最后利用HPLC法分别检测结合酚与游离酚中单体酚的种类和含量。结果发现:NaOH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对结合酚的提取效果相对最好;液料比22∶1(mL/g)、NaOH浓度4.1mol/L、碱解时间3.2h时,结合酚含量达356.51mg/100g;游离酚提取液中检测出10种单体酚,其中橙皮苷的含量最高(284.44μg/g),阿魏酸则未被检测到;结合酚提取液中检测出8种单体酚,柚皮苷二氢查尔酮的含量最高(297.29μg/g),阿魏酸含量高达128.07μg/g,而绿原酸、原儿茶酸未被检测到。综上表明,结合酚的酚酸组成丰富,酚酸含量明显高于游离酚,尤其是阿魏酸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卫星 孙治强 高玉红 张楠 任子君
【目的】优化百部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为其在农业、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开发提供理论参数。【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百部总生物碱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乙醇质量分数3个因素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在提取温度57.76℃,提取时间13.18 h,乙醇质量分数75.21%时,百部总生物碱的理论含量最高,可达9.76 mg/g。根据实际试验情况,将其修正为提取温度57.8℃,提取时间13.2 h,乙醇质量分数75.2%,经验证此条件下百部总生物碱含量为9.63 mg/g,与理论值较为接近。【结论】修正后的百部总生物碱提取工艺优化参数准...
关键词:
百部 总生物碱 响应面分析法 提取工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琼 李安琪 孟燕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温度、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藤茶黄酮、二氢杨梅素浸提率、粗黄酮纯度及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时间和料液比均能极显著影响藤茶黄酮提取率;建立的黄酮及二氢杨梅素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达极显著水平,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结合粗黄酮的纯度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活性分析,藤茶黄酮的最佳浸提条件:乙醇浓度67%~85%,浸提温度控制在52.5~77.5℃,浸提时间60~100 min,料液比1∶31;二氢杨梅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控制在65℃,浸提时间94 min,料液比1∶35,乙醇浓度74%。
关键词:
藤茶 黄酮 二氢杨梅素 提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学学 赵东晓 李建桥 卢顺光 胡建忠 李曼姝 刘朝霞 邹坤
为优选小花清风藤茎叶提取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选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作为提取的因素,以四氯化碳损伤后的人正常肝细胞(LO2)细胞存活率为保肝活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优选出小花清风藤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小花清风藤粉末10 g,加入200 mL水,80℃水浴加热1 h.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重复性强,可作为小花清风藤提取工艺.
关键词:
小花清风藤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保肝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屹屹 何孔旺 俞正玉
为探讨3种中药生物碱青藤碱、吴茱萸碱和川芎嗪对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的治疗作用,ICR小鼠腹腔注射6 mg.kg-1的内毒素3 h后,根据分组情况分别再腹腔注射高(10 mg.kg-1)、中(5 mg.kg-1)、低(1 mg.kg-1)3个剂量的青藤碱、吴茱萸碱和川芎嗪,并设立LPS攻毒组、空白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记录LPS攻毒后48 h内各组小鼠临床表现,测定体温、体质量及器官指数,检测血清中LPS和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显示:青藤碱和川芎嗪能显著抑制体温升高,吴茱萸碱能显著抑制体质量下降和血清中LPS水平升高,青藤碱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增加,吴茱萸碱和青藤碱能显著改善小肠肿大...
关键词:
青藤碱 吴茱萸碱 川芎嗪 内毒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胡亚娜 李洋 田雨 孙泽威
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是一种含有生物碱的优良牧草,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选择影响总生物碱提取率的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三个主要因素,对沙打旺总生物碱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80.93%,料液比为1:21.36,提取时间为2.75 h时为沙打旺总生物碱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预测最大得率为0.142%。沙打旺总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沙打旺总生物碱浓度的升高,清除率逐渐增大、总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00mg/mL和50mg/mL。本研究结果对沙打旺总生物碱的开发利用、推动无抗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沙打旺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抑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丹 李晓敏 何静 雷建都
以白木香叶为原料,利用乙醇水溶液浸提法,用芦丁为对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测定提取液在51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来检测白木香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白木香叶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白木香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白木香叶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以饱和吸附量、吸附率和解吸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了D101、AB-8和S-8 3种极性不同的大孔吸附树脂对白木香叶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得到了分离纯化效果最佳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鑫 刘杏娥 汪佑宏 高龙芽 王瑞
【目的】优化黄藤和单叶省藤的改性处理工艺,以提高我国棕榈藤资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方法】以黄藤和单叶省藤为研究对象,选择改性方式、改性工艺、浸注量以及处理试剂4个因素分3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对2种藤条改性处理前后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及尺寸稳定性的变化进行测定,通过优序数法分析试验结果,建立最佳改性工艺。【结果】黄藤最佳改性方案为辐照处理、辐照剂量15kGy,浸注量50%,处理试剂为三聚氰胺树脂;单叶省藤最佳改性方案为辐照处理、辐照剂量15kGy,浸注量50%,处理试剂为脲醛树脂。按照对应最佳工艺,黄藤素材和改性材的气干密度、绝干密度、基本密度、抗弯弹性模量(MOE)、抗弯强度(MOR...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伟 曹忠军 何军 马志卿 张兴
【目的】评价雷公藤生物碱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为推动该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采用土壤吸附和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雷公藤生物碱在3种土壤(东北黑土、河南二合土和关中土娄土)中的吸附性能;采用土壤降解试验,以灭菌和未灭菌的桃园、小麦田、甘蓝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检测了雷公藤生物碱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性能。【结果】雷公藤生物碱在东北黑土、河南二合土及关中土娄土上的吸附性能可以用Freundlich平衡方程进行拟合,其在以上3种土壤中的吸附常数Kd分别为15.21,8.62和11.05,均属较难吸附,也难淋溶。在未灭菌的桃园土壤、...
关键词:
雷公藤生物碱 土壤降解 吸附 淋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