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3)
2023(13894)
2022(12033)
2021(11165)
2020(9060)
2019(21107)
2018(21041)
2017(40055)
2016(22054)
2015(24633)
2014(24800)
2013(24524)
2012(22607)
2011(20489)
2010(20508)
2009(18530)
2008(17880)
2007(15674)
2006(13965)
2005(12428)
作者
(64193)
(52988)
(52634)
(49892)
(33939)
(25440)
(23915)
(20913)
(20257)
(18925)
(18237)
(17955)
(16894)
(16780)
(16437)
(16230)
(15663)
(15584)
(15193)
(15100)
(13199)
(13128)
(12753)
(12119)
(11882)
(11821)
(11761)
(11748)
(10708)
(10502)
学科
(92927)
经济(92831)
管理(60183)
(56923)
(45136)
企业(45136)
方法(36571)
数学(31258)
数学方法(30916)
中国(30332)
地方(26653)
(25348)
业经(21000)
(19818)
(19689)
农业(17461)
环境(15759)
(15452)
贸易(15439)
(15322)
(14915)
(14854)
理论(14579)
(14549)
技术(14288)
(13906)
银行(13864)
地方经济(13783)
(13551)
金融(13549)
机构
大学(308939)
学院(308477)
管理(122106)
(121043)
经济(118119)
研究(108630)
理学(105087)
理学院(103789)
管理学(102096)
管理学院(101532)
中国(79451)
科学(68569)
(68096)
(54730)
(53757)
(50391)
研究所(49806)
中心(48532)
业大(46023)
(45855)
(44219)
师范(43829)
北京(43553)
财经(42806)
(40026)
农业(39118)
(38882)
(37839)
师范大学(35662)
经济学(35194)
基金
项目(212197)
科学(166961)
研究(155804)
基金(152215)
(132598)
国家(131454)
科学基金(113028)
社会(97226)
社会科(92093)
社会科学(92071)
(83585)
基金项目(81827)
自然(73571)
自然科(71847)
自然科学(71833)
教育(70827)
(70526)
自然科学基金(70506)
编号(64112)
资助(61778)
成果(51741)
(49111)
重点(47552)
(45784)
课题(44905)
(43544)
创新(40589)
科研(39948)
国家社会(39269)
发展(39210)
期刊
(138836)
经济(138836)
研究(95024)
中国(62670)
学报(47329)
(46513)
科学(45316)
管理(44780)
教育(38452)
(37869)
大学(35487)
学学(33102)
农业(32722)
技术(26957)
(26515)
金融(26515)
业经(23922)
经济研究(21344)
财经(19755)
问题(19467)
图书(17776)
(16791)
(16562)
科技(15390)
资源(15187)
理论(15041)
现代(14747)
技术经济(14713)
(14486)
商业(13896)
共检索到461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明轩  靖旭阳  刘爽  
哈长城市群城镇发展质量及其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演变,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了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哈长城市群进行评价,并运用TOPSIS法、引力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2010—2018年城镇发展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哈长城市群城镇质量在时间尺度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核心—边缘”结构分布。第二,各城市间经济社会空间联系强度在2010—2014年略有下降,2014年哈长城市群建设提出后,城市群空间一体化进程加速。第三,GDP总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影响哈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悦  陈晓红  刘艳军  王颖  朱萱  刘爽  
县(市)高质量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文章以哈长城市群63个县(市)为研究区域,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维度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运用高质量发展测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10—2019年哈长城市群县(市)高质量发展的动态演变与驱动力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2010—2019年哈长城市群县(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五大维度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态势,其中,创新驱动、协调有序、开放程度与共享繁荣四大维度呈波动下降态势,绿色发展维度呈“U型”发展趋势。在哈长城市群内属于黑龙江省的37个县(市)地区中,创新驱动、协调有序与共享繁荣维度均呈现下降趋势,绿色发展与开放程度维度则呈“U型”发展态势。在哈长城市群内属于吉林省的26个县(市)中,协调有序与共享繁荣维度呈持续下降趋势,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维度呈“U型”发展态势,开放程度维度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2)哈长城市群县(市)高质量发展空间分异性显著,呈现团块式、圈层式的格局特征,县(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主要以块状形式分布在哈长城市群的西北及东南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区域主要呈以东北—西南为走向的条带状分布,大部分县(市)高质量发展呈现集聚不明显、不平衡态势。(3)哈长城市群县(市)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包括经济开放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水平以及集聚能力,根据驱动力排序为经济开放水平>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水平。各驱动因子对哈长城市群、隶属黑龙江省县(市)及隶属吉林省县(市)的驱动力大小和强度存在一定差异,经济开放水平是促进哈长城市群县(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经济开放水平与集聚能力是推动哈长城市群内隶属黑龙江省的县(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水平是推进哈长城市群内隶属吉林省的县(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传明  姚楠  宋青  陈骏宇  
切实推进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对于中国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为此,文章构建基于经济运行、创新效率、协调发展、绿色生态、民生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结合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分析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及时空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经济运行和创新效率表现突出,但协调性存在不足;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日趋减少;发展空间分布总体不均衡,并体现为四种空间集聚类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明月  王成新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了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障碍度模型测度和分析了2008—2018年我国东部沿海五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及主要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8—2018年,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演化格局存在异质性,东部沿海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相对优于内陆城市;单项指标的障碍度分析表明,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是对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共性影响的障碍因子。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仁发  杨超  
基于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利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7年~2016年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处于上升的趋势,下游城市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远高于中上游城市,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远高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大多数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其高质量发展水平不匹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中高质量城市主要分布于长三角地区、中低质量城市集聚于长江中游地区,低质量城市集中于长江上游,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圈层扩散分布格局,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驱动因素,经济基础、民生福利及环境治理同样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各驱动因素对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作用存在异质性.因此,应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促进各城市分工合作,强化城市群的区域带动作用,着力破解跨行政区域协同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促进上中下游聚合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刁硕  袁家冬  
哈长城市群是我国典型的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肩负着东北振兴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哈长城市群协调发展面临着人口流失、经济衰退与环境恶化等收缩问题的巨大挑战。文章从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4个维度构建哈长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2008—2017年城市群尺度、省域尺度及市州尺度多要素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1)哈长城市群的综合度、耦合度及协调度整体上均呈现缓慢上升的演变特征,但各指标总体低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省级行政壁垒对哈长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2)哈长城市群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指数呈现差异化提升的变化趋势,生态环境与各维度之间的协调度明显偏低,且部分地级市分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3)哈长城市群协调度指数由0.42变为0.65,实现了由中级协调向高级协调的过渡,但绝大部分市州的协调度指数均小于0.70,与极高协调水平还有很大距离。(4)哈长城市群各市州分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类型的分异特征明显,分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金灿  邓云杰  张俊涛  
本文基于五大新发展理念构建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及其省域层面2003-2019年的外贸高质量发展指数,综合运用核密度函数、空间相关分析、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及空间收敛模型解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持续改善,区域层面呈现梯度效应;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高-高”或“低-低”的空间集聚态势;全国整体差异趋于缩小,差异来源依次为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均符合β收敛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焱文   陈强   陈婉钰   樊新生  
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文章以中原城市群30个地级市为例,探究城市群内部城市创新效率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耦合演变规律。选取2007年、2014年、2021年3个时间节点,运用前沿距离法、三阶段DEA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创新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城市间差距在缩小,时空分布上表现为从片状布局向带状集聚的演变特征;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各城市多层次分化与省际边界差异的特点,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从“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向带状、片状集聚的演变特征;城市创新效率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渐提升,区域协调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呈现空间均衡发展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冬  
文章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城市流6个方面选取32个评价指标,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客观赋值法中的熵值法对2012—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质量以及城市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呈现上升态势,但三地差距明显,北京处于协调发展阶段,天津处于轻度失调阶段,河北各市处于失调阶段,且均为中度和重度失调,城镇化质量亟待提升。北京的创新、开放、城市流指数较高,国家中心城市特征显著;天津的创新、开放指数占优,但城市流指数偏低,国家中心城市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河北各市近年来的着力点在绿色发展方面,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转型的特征明显,但整体城镇化水平偏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卢钧  
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事关山西未来在全国的核心竞争力,学习相关理论,借鉴发展经验,搞清楚面临的碳中和强约束、小马拉大车等现实问题至关重要。文章通过研究山西中部城市群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依托特色专业镇与县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一体发展;建立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利益协调机制与省级一体化考核机制;加速实现城市圈、城市群集聚发展;积极推动国内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项目落地中部城市群;进一步完善消费型和公共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健全和完善中部城市群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用好毗邻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与渤海湾国际通商港口地理优势,促进山西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大的发展规划及配套考核政策,进一步提升要素资源配置的科学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玥  
山西中部城市群是我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要支点。加快推进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对于山西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地位意义重大。文章从区位优势、综合实力、创新要素、文化资源、城镇体系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国家战略、区域合作、空间布局三个维度分析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此同时,从外部环境、发展方式、人口变动、城市韧性四个层面阐释了山西中部城市群需要面临的严峻挑战。最后,从产业、科技、文化、生态、对外开放五大领域,针对性地提出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莉   张艺航  
基于2010—2020年东北3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法、Kernel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空间变差函数和障碍因子模型,对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间内,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从均值水平来看,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从空间格局分布来看,集中分布趋势不断加强,已经形成辽宁省东部、吉林省西部和黑龙江省东部三大集中分布区;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全局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局部集聚区呈现“低低增,高高减,高低减,低高减”特征;从影响因素来看,空间结构性影响逐步增强,随机性影响逐步降低,整体空间差异在减少,但仍存在局部不平衡,绿色发展和科技支撑成为主要障碍因子。加强跨部门合作和协调、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和科技支撑的工作机制,是推动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春水  林明水  伍世代  林玉英  刘畅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职能的演变会对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发展质量带来深刻的影响。论文通过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AHP进行综合评价,对城市职能规模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脱钩指数来测度城市职能演变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城市职能演变与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资源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职能扩大推动了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城市职能效应存在差异;超大型城市北京和天津职能效应较强,大中城市的工业职能效应较突出;不同行业职能差异大,生产性服务业职能效应在京津突出,京津冀生活性服务业职能效应不显著,而大中城市的公共服务业职能效应突出;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职能演变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对资源环境高质量发展推动作用有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春水  林明水  伍世代  林玉英  刘畅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职能的演变会对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发展质量带来深刻的影响。论文通过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AHP进行综合评价,对城市职能规模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脱钩指数来测度城市职能演变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城市职能演变与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资源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职能扩大推动了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城市职能效应存在差异;超大型城市北京和天津职能效应较强,大中城市的工业职能效应较突出;不同行业职能差异大,生产性服务业职能效应在京津突出,京津冀生活性服务业职能效应不显著,而大中城市的公共服务业职能效应突出;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职能演变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对资源环境高质量发展推动作用有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春水  林明水  伍世代  林玉英  刘畅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职能的演变会对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发展质量带来深刻的影响。论文通过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AHP进行综合评价,对城市职能规模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脱钩指数来测度城市职能演变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城市职能演变与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资源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职能扩大推动了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城市职能效应存在差异;超大型城市北京和天津职能效应较强,大中城市的工业职能效应较突出;不同行业职能差异大,生产性服务业职能效应在京津突出,京津冀生活性服务业职能效应不显著,而大中城市的公共服务业职能效应突出;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职能演变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对资源环境高质量发展推动作用有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