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5)
2023(5503)
2022(4494)
2021(4025)
2020(3256)
2019(7198)
2018(6907)
2017(13092)
2016(7156)
2015(8004)
2014(8059)
2013(7905)
2012(7497)
2011(7079)
2010(7266)
2009(6819)
2008(7111)
2007(6320)
2006(5650)
2005(5165)
作者
(22310)
(18635)
(18585)
(17699)
(12017)
(8813)
(8416)
(7154)
(7110)
(6651)
(6563)
(6515)
(6045)
(6037)
(6001)
(5756)
(5506)
(5480)
(5430)
(5394)
(4833)
(4642)
(4505)
(4443)
(4241)
(4153)
(4070)
(3879)
(3811)
(3794)
学科
(35869)
经济(35830)
管理(20577)
(16491)
(14346)
企业(14346)
方法(13424)
(10639)
数学(10489)
地方(10403)
数学方法(10326)
中国(8342)
(7817)
业经(7620)
理论(7588)
(7545)
地方经济(6798)
(6068)
环境(5513)
农业(5250)
(5020)
教育(4950)
(4883)
金融(4881)
(4435)
(4326)
(4303)
贸易(4303)
经济学(4282)
(4172)
机构
大学(116563)
学院(114042)
(44408)
经济(43439)
管理(41657)
研究(41001)
理学(36416)
理学院(35854)
管理学(35139)
管理学院(34898)
中国(28642)
科学(26734)
(24905)
(21226)
(21206)
研究所(19637)
(18504)
师范(18352)
(17458)
(17319)
中心(17030)
财经(16979)
业大(15542)
(15353)
北京(15302)
师范大学(15163)
(14911)
经济学(14613)
(13862)
农业(13807)
基金
项目(77692)
科学(62233)
基金(57264)
研究(56645)
(50777)
国家(50386)
科学基金(42595)
社会(37360)
社会科(35231)
社会科学(35223)
基金项目(29900)
(29745)
自然(26694)
自然科(26029)
自然科学(26018)
(25950)
教育(25801)
自然科学基金(25557)
编号(22773)
资助(22327)
成果(19727)
重点(18432)
(17587)
(17206)
国家社会(15977)
课题(15928)
(15830)
创新(14771)
科研(14623)
教育部(14613)
期刊
(50381)
经济(50381)
研究(33281)
中国(19961)
学报(19567)
科学(18385)
(16320)
(15360)
教育(14293)
大学(14218)
管理(14189)
学学(13369)
农业(10598)
财经(8969)
图书(8074)
技术(8063)
经济研究(7930)
(7741)
业经(7296)
(7071)
金融(7071)
问题(6644)
资源(6421)
(6202)
书馆(6162)
图书馆(6162)
(5324)
(5195)
论坛(5195)
商业(5100)
共检索到165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诚  詹艾斌  
"公共领域"概念是哈贝马斯现代性哲学批判的基石,《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集中展示了这一西方社会的理论命题的发展理路,同时对汉语学界公共领域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此为基点,阐释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体系与中国社会语境的契合之处,剖析在互联网传播语境下中国公共领域构建的成功案例,有助于发掘该理论的历史效用和当代价值,更进一步探索其与中国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诚  詹艾斌  
"公共领域"概念是哈贝马斯现代性哲学批判的基石,《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集中展示了这一西方社会的理论命题的发展理路,同时对汉语学界公共领域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此为基点,阐释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体系与中国社会语境的契合之处,剖析在互联网传播语境下中国公共领域构建的成功案例,有助于发掘该理论的历史效用和当代价值,更进一步探索其与中国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旺洪  徐梓文  
合法性理论是政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政治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合法性理论本身就是研究国家政权成败、兴衰的政治现象的理论。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国家、进入政治社会以来,人们也就开始了对政治合法性问题的思考。韦伯明确提出合法性概念以后,合法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社会学和法学学者开始大量讨论合法性问题。哈贝马斯在怀疑韦伯的合法性理论的基础之上,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本文旨在梳理韦伯与哈贝马斯的合法性理论的内容与演变过程,并对其理论价值提出些许浅见,以飨读者。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靳玉军  
教师价值体系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群体的重要形态,也是维护教师形象的重要载体所在。然而,由于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的冲击,教师价值体系正逐渐异化,诸多矮化教师形象的观念正在教师价值体系中滋生暗长。因此,本文以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为基础,解析了教师价值体系重建面临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和教师主体性迷失的现实挑战,进而提出通过开启解放观点的教学思维和发展教师批判的教学意识来重构教师的价值体系。
[期刊] 求索  [作者] 朱松峰  
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海德格尔的"实际生活经验"也都具有。就此而言,哈贝马斯对海德格尔的某些批判并不完全恰当。实际上,由于哈贝马斯在某些方面对胡塞尔"意识生活"理论的批判性和彻底化,在对生活世界的思考方面,其"生活世界"理论与海德格尔的"实际生活经验"思想之间具有深层的一致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余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是在对马克斯·韦伯的合理化理论进行梳理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对当前社会的异化行为的批判提出的以实现社会整体性合理互动的一种行为关系理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式,对其理论进行剖析与归纳发现理论强调以生活环境为交往行为发展的背景,注重交往行为的合理性,以对话为其主要的交往方式。借鉴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国内成人教育应注重以受教育者所在的虚拟和现实世界为背景进行实施,强化师生之间主体间性的转换来实现教育行为合理性,突出对话式教育来创新成人教育方法,以此来推动和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与提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关锋  
民主是哈贝马斯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他构建交往行为理论就是为其民主思想奠定理论地基的。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日渐兴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交往理性影响广远。哈贝马斯认为,真正的民主必须实现人权和人民主权、事实意义上的有效性和规范意义上的有效性的双重统合,为此必须采行双轨制。这种双轨制的问题在于,除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上的程序主义过于理想化以外,双轨互动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和传导媒介。这恰恰凸显了中国基层政权民主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良梅  
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理论强调人在知识面前应该起到主体性作用,并将人类的认识兴趣划分为技术兴趣、实践兴趣和解放兴趣。文章将基于这一理论,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情况及影响性因素,探讨认识兴趣理论对改变这一现状的启示和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光伟  
《资本论》文本的一个突出的特质是表达行动内涵。《资本论》中的行动理论在意蕴与模式上和标准的社会学理论相比,特质规定是丰富的阶级实践工作内涵。这种研究具象出"实践态的历史唯物主义"。与之类似但内涵逻辑殊异的是哈贝马斯努力建构的"交往行动的理论"。后者和经济学上的新制度主义理论废墟相类似,其带来了哲学上的"科斯问题":试图从行动图型上抹掉"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的构造。这是对行动与理论统一关系的严重背离。在具体理论构建上:哈贝马斯的问题还在于过多强调了交往和其他行为模式的差别,而较少注意它们的结合和统一;与之相反,通过运用"整体范畴",各种行为模式在《资本论》中艺术地结成一体。因此,是否追循"行动如...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军良  
康德、福柯与哈贝马斯所分别开显的主体性、反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启蒙之思,充盈了启蒙话语逻辑生成的哲学语境。康德将启蒙先驱所聚焦的科学启蒙、情感启蒙与政治启蒙交融汇集于以理性批判为旨趣的哲学建构之中,意在围绕理性运用这一轴心来实现启蒙话语的主体性奠基。福柯认同康德在启蒙与批判之间所设立的思想勾连,却基于自身的哲学立场、方法与目标置换了康德的主体性谋划,以消解启蒙话语的基础主义与普遍主义意味,宣判永恒真理、人类解放理想的破产以及人作为主体之神话的破灭。哈贝马斯的启蒙叙事既不同于康德的主体性独白,又有别于福柯的反主体性颠倒,也殊异于霍克海默、阿多诺的激进的理性批判。通过对启蒙坐标的主体间性重置,哈贝马斯旨在消除普遍主义的迷误,克服后现代主义的消极,走出悲观主义的泥淖,从而坚守作为未竟之志的启蒙的积极遗产,走出政治沮丧、道德虚无的现实窘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雯雯  林美卿  周新辉  
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行为理论主张交往参与者以生活世界为背景,通过建立"理想的言语情景",在彼此之间建立起"主体—主体结构"的合理交往模式。将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行为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探究,从提高教学语言的有效性、重塑"主体—主体结构"的交往模式、增强教学内容的生活性三个方面入手,解决当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瓶颈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文平   高雅琴   王晓军  
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理论对于分析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的取向具有指导意义。技术取向下,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立场基于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教师教材使用形态表现为复制占据主导地位的机械执行。实践取向下,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立场基于交往理性的价值取向,教师教材使用形态表现为一种解释关系下的调适性运用。解放取向下,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立场基于批判理性的价值取向,教师教材使用形态表现为基于教学情境的自主创造。这三种取向各有优势和适用的范围,各有可能的挑战和风险,需要职业教育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整合好各种取向,创设一种高质量的教学,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建军  
社区学院是承载继续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公民素养提升的重要机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是有效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式。哈贝马斯理性批判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反思性、多元化及创新性特征,表达了教师素养培育的多维与开放。以哈贝马斯教育理论为基础探析社区学院教师教育模式,是社区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方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惟义  
本文通过比较,提出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在有关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问题上的不同观点,这首先有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哈贝马斯关于科学技术的见解,同时,本文把哈贝马斯的观点视为一种对于先发的现代化社会所面临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从中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社会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学发展观的推进是一种必然的发展逻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人骏  赵海月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梅格纳德·德赛尝试用"市场动力"理论来回答全球化趋势下资本主义的极限和社会的转型问题。在德赛看来,自由是市场发展的动力,市场是社会存在的动力,全球化趋势下的自由市场是社会转型的动力。尽管德赛的"市场动力"理论没有摆脱资本主义自然永恒性的认识视阈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基于全球化视角对资本主义市场的剖析,具有独到之处。其对市场发展动力的理解,对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