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2)
2023(7485)
2022(6330)
2021(5687)
2020(4755)
2019(10526)
2018(10004)
2017(18925)
2016(10487)
2015(11148)
2014(10785)
2013(10594)
2012(9525)
2011(8608)
2010(8401)
2009(7675)
2008(7332)
2007(6332)
2006(5576)
2005(4670)
作者
(33740)
(28499)
(28315)
(26381)
(17767)
(13962)
(12368)
(11038)
(10713)
(9789)
(9739)
(9617)
(9159)
(8945)
(8787)
(8719)
(8551)
(8365)
(8356)
(8051)
(7363)
(6920)
(6702)
(6585)
(6252)
(6217)
(6176)
(6111)
(5760)
(5750)
学科
(41818)
经济(41782)
(28403)
管理(28369)
方法(21603)
(21146)
企业(21146)
数学(18489)
数学方法(18366)
(12634)
(10861)
业经(10038)
(9966)
(9334)
贸易(9330)
农业(9225)
(9094)
中国(9049)
环境(8094)
地方(7429)
技术(6902)
(6459)
(5957)
财务(5942)
财务管理(5936)
(5935)
产业(5706)
企业财务(5629)
理论(5409)
(5357)
机构
学院(151747)
大学(149968)
(59956)
经济(58953)
管理(57428)
研究(54172)
理学(50930)
理学院(50281)
管理学(49330)
管理学院(49098)
科学(39428)
中国(39153)
(38160)
(31673)
业大(31160)
农业(30675)
(29038)
研究所(27456)
中心(24314)
(23730)
(21327)
农业大学(20813)
财经(20071)
(19552)
(19450)
北京(19371)
师范(19087)
科学院(18566)
(18471)
经济学(18296)
基金
项目(114988)
科学(89683)
基金(85265)
(79534)
国家(78946)
研究(71927)
科学基金(66048)
社会(47664)
自然(46789)
基金项目(46676)
自然科(45702)
自然科学(45685)
(45421)
社会科(45420)
社会科学(45409)
自然科学基金(44908)
(38827)
资助(34565)
教育(31181)
重点(26572)
(25298)
编号(25257)
计划(24987)
(23852)
(23787)
科研(23243)
科技(22575)
创新(22439)
(21535)
国家社会(20639)
期刊
(57723)
经济(57723)
学报(35485)
研究(33671)
(32994)
科学(30286)
大学(25118)
学学(24535)
中国(23231)
农业(22859)
管理(17879)
(16362)
(13142)
业经(11030)
业大(10551)
资源(10131)
经济研究(10084)
技术(9973)
财经(9194)
(9165)
(9098)
金融(9098)
科技(8968)
农业大学(8717)
问题(8249)
林业(8169)
(8115)
(8000)
商业(7650)
技术经济(7022)
共检索到201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作发  夏重志  董崇智  赵春刚  
1991~ 1993年水位变化对哈蟆通水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能量转化效率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1)浮游植物现存量随水位下降而升高 ;2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与水位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 ;3)能量转化效率随水位的下降而降低 ,天然饵料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4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水位降低而变小 ,呈明显的相关性 (r =0 .92 5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丽娜  毕永红  胡征宇  
用黑白瓶法调查了香溪河库湾夏季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探讨了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分布格局、光照强度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以及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的代谢类型。结果表明:河口、峡口、吴家湾和平邑口总初级生产力最大值分别为6.33、3.89、6.51和4.67 gO2/(m2.d);平邑口、吴家湾、峡口、河口0~5 m水柱日生产量分别为6.95、6.78、5.17和4.65 gO2/(m2.d)。除平邑口的最大生产力出现在水下0.5 m以外,其余3个样点的生产力垂直变化均表现为表层最高,随水深增加而逐渐降低。吴家湾、峡口、河口三位点总初级生产力和净初级生产力与相对应水层的平均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阎喜武  何志辉  
用黑白瓶测氧法对辽宁省庄河青堆水产公司虾池整个养殖期间(5~9月)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进行研究。虾池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为(5.45±2.36)gO2/(m2·d),日P/B系数为2.39(0.67~6.66),浮游植物对太阳有效辐射的利用率为0.78(0.24~2.18)%,浮游植物毛产量到虾产量的转化效率为7.41%;回归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太阳有效辐射量是决定虾池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大小的主要因子。磷是虾池营养盐的第一限制因子,氮是第二限制因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嘉伟  彭梦  李罗新  谭凤霞  何秋杰  吴泽成  柴毅  
为了解澜沧江小湾库区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于2017-2019年8月使用叶绿素a法、黑白瓶法和生物量法对小湾库区进行初级生产力测定、估算。结果显示:2017-2019年小湾水库初级生产力(以C计)为0.17~5.26 mgC/(m~3·d),三年平均值分别为(2.67±1.10)、(2.68±1.14)、(2.38±1.11) mgC/(m~3·d);黑白瓶法测得初级生产力(以溶氧计)为0.87~2.31 mgO_2/(L·d),三年平均值分别为(1.23±0.19)、(1.51±0.40)、(1.45±0.33) mgO_2/(L·d);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16~5.49 mg/L,三年平均值分别为(1.51±0.56)、(2.42±1.19)、(2.95±1.12) mg/L。三种测量方法中叶绿素a法估算各年份结果最稳定,可作为周年代表值;黑白瓶法测量结果空间变化范围最小,可作为库区均值,生物量易受环境因子影响,不宜估算全年生产力终值。从时空分布看,连续三年黑惠江生产力最高,澜沧江上游最低,三种测量结果呈现出支流>下游>中游>上游的变化趋势,不同年份的初级生产力水平分布基本一致,小湾水库营养盐与透明度是各江段初级生产力主要影响因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永锋  谭路  蔡庆华  叶麟  
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利用高频溶氧仪直接获取水体溶解氧数值的方法估算了香溪河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状况,探讨了香溪河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一年四季当中初级生产力(GPP、NPP、R)数值大小趋势均一致,都为夏季最高,春季次之,随之是秋季,最后冬季最低,GPP、NPP、R在四季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Mann-Whitney U检验,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台衡  刘国祥  胡征宇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淡水湖泊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作为湖泊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子氮、磷等营养元素增加,会显著影响湖泊系统的初级生产力。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模型来模拟湖泊等水体的初级生产力。而VGPM模型和Talling模型综合考虑了水温、光合有效辐射、湖泊叶绿素浓度和真光层深度等因素,能较准确地模拟水柱初级生产力。1987~1991年、2001~2005年长江中下游湖区湖水中TP浓度分别为0.059~0.105和0.070~0.167mg/L,湖泊TP浓度升高,导致湖泊藻类初级生产力增大。15a间湖区的初级生产力由0.139~0.381gC/(m2.d)上升到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卫民  张家波  樊启学  杨干荣  周友生  
1991年6月至1993年4月测得监利老江河浮游植物初级毛生产量年平均为(O2)1.56g/m2·d-1,年平均总毛生产量为10497t氧;鱼类生长期(4~10月)浮游植物初级毛生产量平均为(O2)2.17g/m2·d-1,4~10月总毛生产量为8385t氧,占年总毛生产量的79.88%。水温、透明度和氮、磷营养元素是影响老江河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经过估算,监利老江河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天然生态库鲢鳙鱼产力为132.9t左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学梅  孟子豪  胡飞飞  刘璐  龚森森  朱永久  杨德国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是水域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湖泊合理开展增殖渔业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于2019年8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对安徽武昌湖不同样点进行水样采集,测定叶绿素a浓度(Chl-a)、水质理化参数。通过垂向归纳模型(VGPM)估算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的影响因子。结果显示:武昌湖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出现了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丰水期初级生产力均值为(523.56±388.48)mg C/(m~2·d),显著高于枯水期均值(53.37±28.05)mg C/(m~2·d)。在空间分布上,丰水期大部分湖区生产力水平处于平均值附近,而枯水期生产力分布出现了明显的高值区,为离乡镇较近的湖泊边缘区。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丰水期初级生产力与温度(T)和Chl-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固体悬浮物(TSS)和化学需氧量(COD_(M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而枯水期则与Chl-a浓度和TSS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丰水期和枯水期武昌湖初级生产力与环境因子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Zscore(PP_(eu))=0.917 Zscore(Chl-a)+0.302 Zscore(SD)-0.175 Zscore(T)和Zscore(PP_(eu))=0.598 Zscore(T)+0.373 Zscore(Chl-a)-0.039 Zscore(DO)。结果表明武昌湖初级生产力变化主要受到水体T、Chl-a、DO浓度等因子影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洪玉  祁洪芳  苏胜齐  姚维志  李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薛俊增  蔡桢  王琼  刘艳  朱新英  李周永  吴惠仙  
于2008年7月(平水期)、10月(枯水期)和2009年5月(丰水期)在福海水库上游、中段和坝前共设9个采样点,对水库内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采集浮游植物8门88种,优势种为小席藻(Phormidiumtenue tenus)、拟菱形弓形藻(Schroederia nitzschioides)、针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 acicularis)、广源小环藻(Cyllotella bodanica)、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灿烂颤藻(Oscillatoria splendida)。调查期总体密度均值为2.67×106 ind./L,平水期、枯水...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婷   李丰   徐赛赛   陈诗雨   陈立婧  
为探究上海青草沙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进、出水口与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异同的原因,于2021年每月对浮游植物进行调查,运用浮游植物功能类群(Functional groups,FG)方法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期间青草沙水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43种,主要由蓝、绿、硅藻门种类构成,浮游植物年均生物量为(0.64±0.35) mg/L。水库浮游植物共划分出25个功能类群,其中K、Lo、H1、S1、B、D、P、MP、F、G为优势功能群,主要隶属于蓝藻门和硅藻门。进、出水口浮游植物种类分别有3门40种,5门48种,分属于15组、19组功能群,共有优势功能群为7组,分别为K、Lo、S1、P、MP、B和F功能群;进水口年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18.17×10~4 cell/L和0.16mg/L,与进水口相比,出水口年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上升了34.85%和50.12%,且进、出水口生物量间呈显著性差异。对青草沙水库3个库区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的生物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表明:库首、库中和库尾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且3个库区物种相似度为中等相似。冗余分析(RDA)表明,水温、氨氮和溶氧是影响青草沙水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对青草沙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划分及演替进行了分析,对比进出水口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差异,为该水库的水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远  郑丙辉  刘鸿亮  
根据2003年10月和2004年4月的水生生物调查,对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后的浮游植物组成与分布变化进行研究,探讨水力学与营养盐条件变化对库区浮游植物结构与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库区浮游植物以硅藻类为优势种,2003年10月数量介于2.02×104~31.6×104个/L之间,与未蓄水前相比无明显变化,2004年4月浮游植物种类与数量发生较大变化,部分断面浮游植物数量显著增加,总体介于3.18×104~16 288×104个/L之间。通过对浮游植物与水力学条件、营养盐水平的关系分析,发现蓄水前后水动力学条件的变化与所形成的空间差异是造成浮游植物变化的关键因素,而偏高的营养盐水平则为浮游植物的生长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晓辉  刘家寿  朱爱民  肖耀坤  李世平  
1997年4月至1998年1月对浮桥河水库浮游植物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库常见浮游植物约189种,隶属于8门92属,其中硅藻门25属64种,绿藻门39属79种,蓝藻门17属30种,甲藻门、隐藻门、裸藻门、黄藻门及金藻门种类较少。其个体密度年平均为44.9×104ind/L;生物量年平均为6.439mg/L,其中蓝藻占33.37%,硅藻和绿藻分别占20.68%和20.16%,甲藻占16.31%。浮游植物现存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从春季开始平稳上升,至秋季达到最大值。蓝藻、硅藻、绿藻等主要种类的季节变化按生物量大小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水平分布为上游最高,中游次之,下游最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桑明远  李文红  吕逸欢  程光平  左婷  姬永杰  赵天龙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先后7次定点采集水样,定性、定量测定广西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浮游植物,分析其群落结构、优势属、生物量及水平分布等参数的季节性变化。莲塘库区共有浮游植物8门62属,其中绿藻门属数最多,蓝藻门次之,第三为硅藻门,分别占总属数的40.32%、20.96%和19.35%;浮游植物属数生物量表现为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鱼类网箱养殖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高于非养殖区。Shannnon-Wiener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分别介于1.68~2.03和0.314~0.362之间。结合优势属和多样性指数评价水质,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质已达到富营养化水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锋  李天才  甘维熊  姚维志  付梅  熊波  苏胜齐  
【目的】为了研究官地水库年度水体理化性质和营养含量变化,调查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特征,并对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通过实地和实验室相结合测定了官地水库水体理化性质和营养含量,并采用野外收集水样、实验室定性定量观察的方式鉴定了藻类种类、计算了群落多样性,并利用Pearson和RDA进行了相应分析。【结果】全年水温、DO、pH、透明度、硬度、电导率和化学需氧量平均值分别为14.9℃、10.8 mg/L、8.51、238 cm、4.0 mmol/L、243.4μs/cm和5.1 mg/L;冬春季总氮较高但总磷极低,夏秋季总氮较低而总磷较高;香农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均仅在冬春季B断面较低,其它季节和断面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官地水库全年鉴定出6门97种(属)藻类,年优势度较高藻类种群达26种,硅藻门和绿藻门种(属)数在全年和各季度均为最多,而秋季藻类门类数和种(属)数均明显较低;空间上藻类密度自上游而下逐渐升高,全年平均值为139.8×10~4 cell/L。【结论】官地水库水温较低、溶解氧高、呈弱碱性、营养物质含量低,属于寡营养水体,水质处于I~III类之间。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较高,指示水质总体处于良好状态。冬春季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藻类为主,夏秋季以硅藻门和绿藻门藻类为主,总体上为绿-硅藻水相。硬度、水温、化学需氧量和总磷是官地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尤其是水温;冬春季总磷是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夏秋季则为总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