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63)
2023(4849)
2022(4142)
2021(3930)
2020(3401)
2019(7705)
2018(7680)
2017(14248)
2016(7809)
2015(8897)
2014(8749)
2013(8385)
2012(7691)
2011(6967)
2010(7064)
2009(6466)
2008(6225)
2007(5655)
2006(4895)
2005(4082)
作者
(22564)
(19111)
(18891)
(17718)
(12028)
(9146)
(8679)
(7422)
(7181)
(6746)
(6399)
(6369)
(6244)
(5942)
(5869)
(5772)
(5459)
(5426)
(5382)
(5344)
(4697)
(4667)
(4510)
(4456)
(4363)
(4246)
(4230)
(3978)
(3925)
(3713)
学科
(34510)
经济(34357)
管理(19164)
方法(18604)
(17950)
(16285)
企业(16285)
数学(14964)
数学方法(14624)
中国(9157)
(8486)
(8415)
业经(8197)
理论(8132)
地方(7651)
(7271)
(6214)
农业(5380)
环境(4801)
(4457)
金融(4450)
(4377)
贸易(4372)
(4301)
(4203)
社会(4177)
(4164)
经济理论(4154)
(4141)
银行(4132)
机构
学院(108853)
大学(108288)
(41083)
管理(40778)
经济(40239)
研究(37137)
理学(35795)
理学院(35345)
管理学(34263)
管理学院(34076)
中国(26345)
科学(25012)
(22221)
(19826)
(18897)
(18497)
业大(17559)
研究所(17440)
中心(17051)
(15869)
农业(15453)
(15164)
师范(15006)
财经(14946)
北京(13849)
(13464)
(13228)
(12953)
经济学(12567)
师范大学(11921)
基金
项目(78345)
科学(62075)
基金(57054)
研究(55096)
(50614)
国家(50143)
科学基金(42889)
社会(36366)
社会科(33233)
社会科学(33221)
(31381)
基金项目(29701)
自然(28492)
自然科(27807)
自然科学(27803)
自然科学基金(27249)
(26804)
教育(26234)
资助(23483)
编号(22213)
成果(18127)
重点(18032)
(16678)
(16286)
(16267)
课题(15659)
科研(15187)
创新(15074)
计划(14970)
国家社会(14575)
期刊
(43308)
经济(43308)
研究(29135)
中国(22150)
学报(19687)
(17919)
科学(17657)
管理(14623)
大学(14368)
(13840)
教育(13653)
学学(13627)
农业(11873)
技术(9670)
统计(7808)
财经(7171)
(6978)
经济研究(6970)
(6937)
金融(6937)
(6722)
业经(6479)
决策(6407)
(6152)
(5879)
问题(5634)
资源(5552)
科技(5369)
技术经济(5218)
业大(5090)
共检索到155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亚成  
哈萨克族牧区普惠型社会福利经历了从初级到适度的发展过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使牧民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福利。由于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还处在发展中,牧民对其满意度也存在差异。构建更为合理的底线与非底线社会福利,有利于促进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健康发展。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飞  
哈萨克族系谱是丝绸之路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哈萨克族系谱数字化平台建设对于保护和弘扬哈萨克族系谱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本文在介绍哈萨克族系谱发展和研究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哈萨克族系谱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原则和内容,阐述平台建设的具体流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瑞芬  
我国哈萨克族谚语在传承族群历史记忆及价值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对哈萨克族谚语进行逐一归类、分析之后,借助田野研究和生活体验研究等方法深入挖掘了谚语所揭示的基于三重关系的共生观——人与自然共生、人与人共生、人与自我共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以生活情境为教育空间、以爱的情感为主要内容、以言语交谈为重要方法、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为重要价值理念的哈萨克族共生观教育理路。哈萨克族共生观及其教育有助于克服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等价值偏见;在教育理论方面有助于当代教育认识论的生活转向,以及教育方法论的提升和教育生态理论的形成;在教育实践中有助于现代学校教育不断完善其文化品格。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海波  苗东霞  
面向农牧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该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诸多现实困难。本研究以哈萨克族农牧民的通用语学习为例,分析了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过程中的现实困难,认为学校集中授课模式不完全适合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基于手机APP的移动语言学习是对农牧民现有学习方式的最佳补充。在此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方式,从需求调研、语言使用偏误分析、教学内容及软件功能设计方面,探讨如何将移动学习方式更好地应用于农牧民群体的国家通用语学习中。目前已经完成面向哈萨克族农牧民的国家通用语基础口语学习APP的开发,在伊犁州哈萨克族聚居村进行软件试用取得良好的使用反馈,充分证明以手机APP为代表的移动学习方式在农牧民群体国家通用语学习及语言干预中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英  
形别字,是预科新疆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书写汉字时频发的一种偏误现象。本文着重分析了形别字的主要偏误和偏误生成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教学中的难点提出若干应对的策略,以期引起广大汉语教师对汉字教学的高度重视,帮助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有效地规避和防范形别字。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贞爱  俞春喜  
本文分析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师生对于三种语言教育认同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较之西部其他少数民族,上述4个北方少数民族对三语教育的认同度较高,能够客观认识三语教育,认为三种语言间存在内在联系,并希望少数民族外语教师能够具备三语能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若愚  
根据篇章语言学理论并通过对大量语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汉语叙述体篇章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维吾尔、哈萨克族学生)对连接成分的使用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偏误:连接成分的误用、冗余和缺失等。以上偏误主要是由于学生母话的干扰、目的语的负迁移、缺乏汉语语感、教材和教师教学指导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静  
文章问卷考察了144名维吾尔、哈萨克族大学生汉语声母习得情况,提出要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声母习得偏误:差异型和错误型。前者十分接近正确形式,不影响交际;后者误导交际,是声母习得的真正难点所在。依据教学经验把声母的习得难度等级分为低、中、高三级,然后依据统计数据对属于高难度等级的8个声母进行难度排序:难度最大的是■,其次是t■和tsh,再次是■、s和t■h;难度最低的是■h和■。主张在汉语高级阶段坚持开展语音教学,教学内容应抓住重点和难点,以4组声母■—t■、■h—t■h、■—■、s—tsh为主,重视声、韵的音节配合,发音和知觉听辨训练同时并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忠  游千金  
本文是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哈萨克族人群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情况的调研结果,从"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国家通用语言在不同场合的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程度"以及"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和态度"四个方面,了解被调查者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数据分析表明:近年来巴里坤县的推普工作卓有成效,双语格局已经形成,但普通话水平城乡差距较大,质量有待提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石桥  王建军  
新疆地区的多民族和多宗教可能会形成不同的管理控制偏好,但是,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又会形成管理控制偏好的相互渗透。本文以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和回族为对象,研究这四个民族的管理控制偏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外部差异性。根据1347份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各民族内部的管理控制偏好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各民族之间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个发现告诉我们,在管理实践中要重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建兵  
从补缺型社会福利转向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必然要求。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中的"普惠"是指要建立起全体国民均能享受的普享式社会福利;"适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社会福利的标准要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线;二是福利项目和福利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人的需要层次,随着经济和民主进程的发展逐步涵盖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主要方面。关于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实现途径和路径,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福利支出规模的标准化测度模型,并设计了"三三三"福利实现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晓辉  
我国正在构建的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除了提供传统的物质帮助外,还包括向社会成员提供所需的社会服务、精神慰藉和支持等。而社会组织可以运用独特的价值理念、工作视角和工作方法,促进普遍社会福利状态的出现。社会组织将社会福利政策、项目转化为现实的具体的服务过程,是实现社会福利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曹艳春  戴建兵  
该文分析了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下社会福利的内容和保障原则,对其财政资金支持需求进行预测,并估算我国在各个阶段的财政供给能力。结论表明:我国GDP在今后40年中要保持4%-8%的增长速度,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要确保达到21%-27%,才能满足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所需资金。最后,提出加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下社会福利资金筹集的建议: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增加资金来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支持力度;建立社会福利基金预算,专款专用;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毕可影  曾瑞明  
普惠型社会福利来自于对社会福利模式的最初划分。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到"普惠型"转变的过程中,在学界和各级政府层面,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政策实践,我们都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普惠型社会福利从提出、引入到本土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人均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构建怎样的社会福利发展模式并有效地付诸实践成为我国社会福利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建立覆盖城乡和全民共享的社会福利体系的背景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在中国应运而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龙沧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占全区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农牧民分散在各地,农牧区每503平方千米才有一个金融物理网点,每个网点承载的农牧民达4600余人,农牧区金融资源占全区的比重不足20%,金融资源配置空间不均衡问题十分突出。消除金融业地区间发展鸿沟,实现普惠金融在内蒙古的全面发展,要依靠数字普惠金融所展现出的深度与宽度。内蒙古农牧区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