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441)
- 2022(2791)
- 2021(2728)
- 2019(5351)
- 2018(5522)
- 2017(10394)
- 2016(5735)
- 2015(6276)
- 2014(6222)
- 2013(6034)
- 2012(5555)
- 2011(5055)
- 2010(5299)
- 2009(5131)
- 2008(5241)
- 2007(4769)
- 2006(4536)
- 2005(4495)
- 2004(4337)
- 2003(4195)
- 学科
- 济(24244)
- 经济(24206)
- 业(14211)
- 管理(13349)
- 企(10970)
- 企业(10970)
- 制(9177)
- 中国(8772)
- 方法(8594)
- 农(7612)
- 数学(7396)
- 数学方法(7351)
- 体(6639)
- 融(6278)
- 金融(6278)
- 财(5967)
- 体制(5892)
- 银(5818)
- 银行(5815)
- 行(5691)
- 业经(5521)
- 劳(5071)
- 劳动(5054)
- 农业(4838)
- 贸(4779)
- 贸易(4774)
- 易(4607)
- 市场(4052)
- 理论(3889)
- 度(3818)
- 机构
- 大学(79379)
- 学院(78026)
- 济(39326)
- 经济(38600)
- 研究(32981)
- 管理(28488)
- 中国(27388)
- 理学(23014)
- 理学院(22770)
- 管理学(22520)
- 管理学院(22339)
- 财(20414)
- 京(17946)
- 所(17146)
- 科学(15757)
- 财经(14862)
- 研究所(14819)
- 中心(14161)
- 经(13563)
- 江(12993)
- 经济学(12679)
- 北京(12316)
- 农(11984)
- 院(11743)
- 经济学院(11157)
- 财经大学(11101)
- 范(10278)
- 师范(10202)
- 州(9699)
- 省(9495)
- 基金
- 项目(43185)
- 科学(34482)
- 研究(33846)
- 基金(31921)
- 家(27498)
- 国家(27262)
- 科学基金(23287)
- 社会(22069)
- 社会科(20920)
- 社会科学(20913)
- 教育(16069)
- 基金项目(15950)
- 省(15026)
- 自然(13877)
- 资助(13640)
- 自然科(13585)
- 自然科学(13581)
- 编号(13474)
- 自然科学基金(13377)
- 划(13161)
- 成果(12125)
- 部(10565)
- 课题(9906)
- 重点(9789)
- 国家社会(9488)
- 教育部(9447)
- 性(9411)
- 制(9389)
- 发(9310)
- 中国(8874)
共检索到143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蔡和平
失业问题困扰着世界上很多国家,有的国家是因为劳动力供给过大,有的国家则是因经济发展停滞而造成需求不足,所以各国在解决劳动力市场的问题上也是各显神通。德国在经历了经济腾飞阶段的充分就业之后,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经济低迷的景象,并日渐陷入失业问题的泥潭。虽然历届政府对劳动力市场政策几经调整,但仍然未能扭转失业率继续攀升的局面。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一场全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蔡和平
■对哈茨改革的实际效果尚存分歧在此次改革以前,德国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数10年的实践中实质上属于社会福利政策,因为其核心就是要保障失业人员已有的生活标准。这在低失业率的经济高增长时期这样的目标经济上可以承受。而在失业率屡创新高的经济持续低迷时期,这种政策就超过了经济的承受能力,重新思考政策的定位也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玲
自2003年始,德国推行了一系列劳动力市场改革措施。改革的取向,是放松劳动力市场管制从而增强就业灵活性。为此,德国政治家和经济学人做了大量社会动员工作。在理论上,强调向有关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思想回返,将就业安全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政策设计中,对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实行"去官僚化"改造,变革社会救助和失业保险条例,激励失业者从事灵活就业。同时,辅之以对人力资本的大规模公共投资,并以就业目标为导向,在职业培训和中介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在经济整体向好的形势下,德国改革取得了就业形式多样化和失业率下降的成果。这其中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值得中国决策者和公众借鉴。
关键词:
德国 就业灵活性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培志
“劳动法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被认为是“终身制”,因此造成大量劳动合同短期化和企业在职工接近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前辞退职工或不再续签等现象。在劳动合同立法中,关于劳动合同期限制度设计,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在《劳动合同法》中应当将不定期劳动合同确定为劳动合同的主要形式,同时限制定期劳动合同的使用,并降低定期劳动合同转为不定期劳动合同的条件。意见的分歧主要集中于:在劳动合同期限问题上,是采取一种激进态度,强制性地严格限制使用,还是采取一种温和的改良主义的态度,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弥补现行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瑕疵和漏洞,引导当事人采取不定期劳动合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赟 林祝亮 曹振新 王泽文
经典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刚性化的劳动力市场是约束企业投资一般技能培训的前提。本文运用双重差分估量法(Differences-in-Differences,DiD)结合匹配估量法,基于反事实分析框架,深入研究了德国"2010议程"劳动力市场改革后企业学徒培训策略变革及成效,试图探究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德国企业学徒培训之间的关系。将瑞士作为研究的参考对象研究发现,日益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并没有阻碍德国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的投资热情,在劳动力市场监管较为放松状态下,通过调整培训策略德国企业成功地缩减了学徒培训的成本。劳动力市场摩擦和监管机制对于德国企业参与学徒培训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莹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工作任务,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定下了下一阶段金融改革发展基调,金融发展要突出问题导向,认真反思金融发展中的问题,着力通过金融领域供给侧改革实现方向性扭转,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莹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工作任务,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定下了下一阶段金融改革发展基调,金融发展要突出问题导向,认真反思金融发展中的问题,着力通过金融领域供给侧改革实现方向性扭转,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阎炎 陈川南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中国又一次行至十字路口,摸着石头过河的国人在万花筒般的新气象面前有些迷惑,改革停滞不前。在彷徨低迷的社会氛围中,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站了出来,于1992年初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途中发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峥
改革开放30年来,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迁,劳动力市场化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该文以市场化为核心,以时间为主线,对改革进程中有关劳动力市场化理论的重要文献和观点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提炼,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的演进轨迹大体分为探索阶段、拓展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等4个阶段。
关键词:
劳动力 市场化 理论回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凯旋
为应对经济增速下降后劳动力市场的僵化趋势,欧盟及其成员国在制度和政策领域不断改革,推出了以安全为前提的、积极的灵活安全模式,弱化劳动市场分隔的开放式协调法和帮扶失业者的专项基金。在当前中国步入经济新常态且多项改革齐发的情况下,欧盟的经验对我国构建安全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欧盟劳动力市场 改革 经验 启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琳 曾学文 赵峥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入世后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进行评述:一是非正规就业的理论探讨;二是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争鸣;三是"民工荒"与刘易斯转折点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劳动力市场 改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青山
从劳动力跨部门流动的角度,对市场化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劳动力跨部门流动模型表明,库兹涅茨倒U假说可能是成立的。在劳动力流动性不断增强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早期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可能会上升,一定时期后收入差距会逐步缩小。国家干预、市场化进程本身也可以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市场化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学敏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曾经三度面对就业压力的高潮。 中国的就业压力为经济理论界提供了施展才能与功力的舞台,由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正以此为对象,并与美国哈佛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迈阿密大学、加州州立伯克利大学的专家合作研究,且列入了福特基金项目。他们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编纂成《中国劳动力市场培育与工资改革》一书。该书由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发行以后,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图书出版奖的提名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宁华 堵溢 洪永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拉大的趋势。我们建立了"纯净"的动态增长模型和包含劳动力市场扭曲、部门效率差异的一般均衡模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进行了校准和分析。"纯净"的动态增长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部门、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的特征事实,但是,数值模拟结果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事实不相符合。接着我们用一个包含劳动力市场扭曲和两部门之间效率差异的一般均衡模型对城乡收入差距建模。结果表明,可以在这个一般化的框架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及其与各种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和经济变量的关系提供合理的解释。运用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方法,我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