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80)
2023(2481)
2022(2333)
2021(2158)
2020(2017)
2019(3686)
2018(3420)
2017(6202)
2016(3791)
2015(4189)
2014(4165)
2013(4344)
2012(4191)
2011(3982)
2010(4278)
2009(3713)
2008(3594)
2007(3074)
2006(2734)
2005(2461)
作者
(14939)
(12351)
(12278)
(11767)
(8072)
(6348)
(5678)
(4957)
(4882)
(4420)
(4410)
(4248)
(4228)
(4130)
(4081)
(4002)
(3838)
(3803)
(3769)
(3656)
(3324)
(3297)
(3279)
(2917)
(2883)
(2848)
(2792)
(2755)
(2665)
(2659)
学科
(11811)
经济(11783)
管理(9591)
(8876)
(7478)
企业(7478)
(7357)
方法(4926)
(4093)
数学(3648)
数学方法(3584)
中国(3337)
业经(3207)
农业(2865)
(2861)
(2588)
水产(2445)
地方(2413)
(2409)
理论(2319)
(2238)
(2171)
及其(2138)
(2032)
(2026)
动物(1987)
税收(1975)
(1973)
(1970)
组织(1953)
机构
大学(59071)
学院(57479)
研究(25201)
科学(20406)
(19465)
中国(17817)
管理(17598)
(16959)
经济(16536)
农业(15905)
(15537)
理学(15383)
理学院(15002)
研究所(14610)
管理学(14540)
管理学院(14434)
业大(13819)
(13390)
(10766)
中心(10318)
农业大学(10175)
实验(10019)
(9879)
实验室(9762)
(9599)
(9359)
重点(9220)
(8887)
科学院(8474)
技术(8284)
基金
项目(42804)
科学(32235)
基金(30969)
(30072)
国家(29874)
研究(24123)
科学基金(23910)
自然(18723)
自然科(18297)
自然科学(18283)
自然科学基金(17950)
(17230)
基金项目(16239)
(15594)
社会(13485)
资助(12982)
社会科(12602)
社会科学(12598)
计划(11100)
教育(10982)
重点(10672)
科技(10593)
(9260)
科研(9031)
(8683)
专项(8678)
(8524)
(8516)
(8495)
创新(8284)
期刊
学报(19101)
(19018)
经济(19018)
(17316)
科学(14928)
中国(13883)
研究(13577)
大学(12752)
学学(12333)
农业(11774)
管理(7265)
(6263)
业大(6203)
(6083)
农业大学(5481)
教育(5161)
(4778)
资源(4028)
自然(3871)
中国农业(3622)
科技(3583)
(3472)
金融(3472)
林业(3317)
技术(3270)
水产(3174)
自然科(3090)
自然科学(3090)
业经(2945)
财经(2843)
共检索到86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青  王宝杰  刘梅  蒋克勇  王雷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在不同浓度哈维氏弧菌的浸浴攻毒作用下肠道损伤的动态发展过程及肠道免疫基因表达水平,采用组织切片探究对虾肠道组织形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抗脂多糖因子基因(ALF)、对虾素基因(Pen-4c)和Crustin基因(Cru)以及溶菌酶基因(LZM)、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Fabp)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对肠道及水体中的弧菌数目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哈维氏弧菌侵染后,在低浓度组侵染32 h、中浓度组侵染16 h及高浓度组侵染8 h后出现轻度感染,在低、中浓度组侵染40 h后及高浓度组侵染16 h后发生重度感染。Cru在低、中浓度组侵染24 h和高浓度组侵染16~24 h出现显著表达;A...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英  许拉  王晓璐  李乐  盖春蕾  于晓清  李天保  叶海斌  
通过注射和浸浴2种方式,使体长约3.5 cm的凡纳滨对虾感染哈维氏弧菌,测定7 d内各组对虾死亡率;通过组织切片探究肠道组织结构变化,并对肠道内容物中弧菌数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高浓度(107CFU·m L~(-1))浸浴组的对虾死亡率最高,约68%;高浓度(107CFU·m L~(-1))注射组对虾死亡率约62%.被感染的对虾肠道中弧菌数量明显增多,浸浴组比注射组弧菌数量增加时间较早且幅度较大;随着时间延长对虾肠道中的弧菌数量发生回落,且趋于稳定.感染哈维氏弧菌后对虾肠道组织受到损伤,2种感染方式均呈现高浓度处理下短时间内受损加重,上皮细胞溃散,黏膜褶皱处发生不同程度的脱落,肌层发生损伤,且试验期间未能修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毅  谭北平  麦康森  艾庆辉  郑石轩  程开敏  
以初体质量为(0.11±0.00)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室外水泥池进行10周饲喂实验,研究饲料中添加单一益生菌和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肠道和粪便菌群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虾乐333(复合益生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虾乐333+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1)各1g/kg,配制5种实验饲料。实验结果显示,复合益生菌饲喂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熊大林  段亚飞  王芸  张家松  陈成勋  董宏标  李华  刘青松  
为研究急性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将对虾暴露于氨氮浓度为20 mg·L~(-1)的海水中72 h,测定了不同时间点肠道中抗病原感染指标如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溶菌酶(Lys)、酚氧化酶原(proPO)以及抗氧化功能指标如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90(HSP90)等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氨氮胁迫后:1)ACP和ALP活性均于6 h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急性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影响显著,对其肠道免疫防御系统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树青  李日美  杨奇慧  谭北平  董晓慧  迟淑艳  章双  刘泓宇  
为研究不同锌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抗病力以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实验以ZnSO_4·7H_2O作为锌源,在对虾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0、40、60、80、100、150 mg/kg有效锌配制成7种等氮等脂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45±0.01) 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幼虾8周。结果显示:(1)随着饲料中锌水平的提高,对虾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存活率(SR)和蛋白质效率(PER)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FCR)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60 mg/kg组WGR和S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0 mg/kg组FCR最低,PER和SR最高,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 80~150mg/kg组虾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0~80 mg/kg组虾体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3) 40~150 mg/kg组对虾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饲料中添加锌提高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同时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表明锌可改善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5)在人工急性感染哈维氏弧菌的实验中,随着锌水平的提高,对虾存活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锌添加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80 mg/kg组存活率最高,抗病力最强。(6)在对虾肠道物种多样性分析中,40和100 mg/kg组对虾肠道有效OTU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锌水平的增加,Ace指数和Chao1指数均显著提高,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添加适宜水平的锌可促进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提高抗病力;当饲料中缺乏锌时,对虾的生长和抗病力较差;而过量的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虾的生长,但未出现不良病症。以增重率作为评价指标,饲料中添加94.46 mg/kg锌可显著改善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以抗病力作为评价依据,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锌的最适添加量为80 mg/kg。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桂英  宋晓玲  孙艳  麦康森  谢国驷  黄倢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坚强芽孢杆菌活菌(Bacillus firmus)、坚强芽孢杆菌活菌(1.0×108 CFU/g)+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灭活菌(1%)、坚强芽孢杆菌活菌(1.0×108 CFU/g)+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灭活菌(1%)配制3种免疫饲料。每组3个重复,对个体质量为(3.2±0.26)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进行了为期30 d的养殖实验。每5 d取样,以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词兴  黄旭雄  李桑  赵利斌  危立坤  陈春燕  刘林林  曾蓓蓓  
分别给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注射生理盐水、3×106 CFU/mL(低浓度组)和9×106 CFU/mL(高浓度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菌液,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处理后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基因表达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42 h内,注射生理盐水组对虾的Toll受体和IMD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溶菌酶mRNA表达量在注射36 h后显著升高。急性感染溶藻弧菌后,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的表达量峰值分别出现在感染后24、42和36 h;溶藻弧菌的感染剂量不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韦宏杰  李雪鹤  吴远彩  易远名  朱东文君  杨奇慧  谭北平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生长、免疫、肌肉氨基酸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设计分别含有0、500、1 000、1 500、2 000和2 500 mg/kg GML的6组等氮等脂实验饲料,对凡纳滨对虾幼体[体质量为(0.31±0.02) g]进行为期56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 000 mg/kg GML能显著提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并显著降低饲料系数。(2)饲料中添加GML对凡纳滨对虾体成分影响不显著。(3)各添加组凡纳滨对虾尾肌呈味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水平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均显著上升,低密度蛋白胆固醇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下降;500和1 500 mg/kg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5)当GML添加水平为1 500 mg/kg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表达量显著上调,GML添加水平超过2 000 mg/kg时,IMD、Toll表达量以及溶菌酶活性显著上调,2 000 mg/kg组酚氧化酶原表达量显著上调。(6)添加组Chao1指数和Ace指数显著上调,1 500 mg/kg组和2 500 mg/kg组Shannon指数显著下调,2 500 mg/kg组Simpson指数显著下调。实验表明,添加适宜水平的GML可提高凡纳滨对虾幼体的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效应,且GML可下调肠道有害菌的丰度,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以增重率为衡量指标,饲料中添加2 142.99 mg/kg GML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效果最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郁维娜  戴文芳  陶震  熊金波  
为探究病害发生后健康与患病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并筛选肠道指示菌群来评估宿主健康状况,评价凡纳滨对虾肠道菌落的功能冗余性。实验采集健康和患病凡纳滨对虾样品,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肠道菌群组成,并利用PICRUSt进行功能预测,以此比较健康与患病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差异,并预测功能与群落组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病害的发生伴随着肠道菌群结构的显著变化,而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与健康凡纳滨对虾肠道细菌组成相比,患病凡纳滨对虾肠道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窦春萌  左志晗  刘逸尘  张亦陈  耿绪云  孙金生  
为获得具有消化酶活性且安全的益生菌,从凡纳滨对虾肠道中初步分离得到576株细菌,对菌株进行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能力的定性及定量测试,筛选出产酶种类多且产酶能力强的菌株11株。对筛选出的11株菌进行了幼虾浸浴实验、药敏性实验和溶血性实验,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将11株菌的菌悬液添加到凡纳滨对虾幼虾的养殖水体中进行浸浴实验,浸浴结束后用鳗弧菌进行刺激,测定不同浸浴组幼虾相关免疫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确定其对幼虾的保护效果。综合消化酶活性、菌株对幼虾的保护效果及生物安全性,筛选得到4株效果较好的菌株。菌株的16S r DNA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细菌1号、2号和4号分别与芽孢杆菌(BAcilluS S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尚碧娇  左志晗  窦春萌  李文悦  孙金生  
为分析荚膜红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2株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本实验对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30 d的养殖饲喂实验,饲喂后期利用高通量测序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的16S rDNA V4区,来分析不同益生菌饲喂后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并结合对虾体质量增加率和攻毒后累计死亡率的宏观指标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空白组(CK)、荚膜红细菌组(Rc)和蜡样芽孢杆菌组(Bc)样品OTU范围为374~506,其中CK组对虾肠道菌群OTU数量最低,饲喂益生菌后的2组对虾肠道菌群中OTU数量相对较高;(2)在门分类水平上,3组的变形菌门数均为最多,CK组主要为变形菌门和少量拟杆菌门,Bc组主要有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无壁细菌门、厚壁细菌门和假单胞菌,Rc组主要是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酸杆菌门、放线细菌、梭杆菌门和蓝细菌;(3)稀释曲线和Shannon指数结果可见,CK组样品物种丰度和复杂度最低,且Bc组样品丰度和复杂度相对较高;(4)PCA分析发现,Rc组和CK组样品微生物组成较为接近,结合宏观对虾体质量增加率和攻毒后累计死亡率的结果分析,可见相较于荚膜红细菌,蜡样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影响更显著,且益生效果更佳。研究表明,饲喂益生菌可以扩增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丰度,并能抑制弧菌属等有害菌群的生长,提高对虾体质量增加率并降低死亡率,从而达到益生效果,其中以饲喂蜡样芽孢杆菌菌株效果更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泽禹  万夕和  史文军  王李宝  黎慧  沈辉  乔毅  蒋葛  成婕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多使用微生态制剂来调节水质,为避免破坏池塘菌群结构,养殖过程中很少使用抗生素。为了解凡纳滨对虾肠道细菌耐药性与不同生长阶段的关系,本研究选取江苏地区4种主要养殖模式凡纳滨对虾成虾和虾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K-B纸片法和qRT-PCR技术,研究了对虾样本肠道可培养细菌对四环素等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和tetA等9种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的丰度。结果显示,不同养殖模式中凡纳滨对虾肠道可培养细菌优势属为弧菌属(Vibrio);成虾肠道内可培养细菌种类和数量较虾苗显著上升(P<0.05);不同养殖模式之间规律不明显。研究表明,各模式下成虾肠道细菌耐药性和ARGs丰度均低于虾苗,提示,养殖过程中通过施用微生态制剂来减少抗生素使用量的方法能降低凡纳滨对虾肠道可培养细菌的耐药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何晶晶  潘鲁青  张国桃  陈元靖  
本研究筛选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铁载体高产菌株,并探究了饲料中添加铁载体高产菌株对凡纳滨对虾的生理功效。结果显示,从凡纳滨对虾肠道中筛选出1株铁载体产量高达74.87%的菌株SDVGH3,经鉴定属于泛菌属(Pantoea sp.),产生的铁载体属于异羟肟酸型,该菌株无溶血性,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优化了该菌株铁载体产量的培养条件:最适温度为28℃,pH为7.5,盐度为0,装液量为10 mL,Fe~(3+)浓度为0.01 mmol/L;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了菌株抑制病原菌的特性,能够抑制5种凡纳滨对虾致病菌。通过在饲料中添加SDVGH3菌液,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明显升高,血细胞数量、吞噬率和血浆酚氧化酶、抗菌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攻毒后,实验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10) CFU/g实验组的死亡率最低为61.4%;添加10~(7) CFU/g SDVGH3菌液处理组,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提高,弧菌属(Vibrio sp.)在肠道菌群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由此可见,铁载体高产菌株SDVGH3能明显促进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防御能力,增强肠道菌群健康,具有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潜力。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继秋  谭北平  麦康森  
比较了同一养殖池中的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未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的肠道菌群,旨在探讨对虾肠道菌群与机体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感染WSSV对虾肠道的细菌总数为1.06×106CFU/尾,显著高于未感染WSSV的对虾(1.78×105CFU/尾;P<0.05),且其肠道中的细菌分别属于弧菌属、气单胞菌属、海水球菌属、盐水球菌属和乳酸杆菌属;染WSSV的对虾(P<0.05),气单胞菌的比例显著的低于感染WSSV的对虾(P<0.05);盐球菌所占的比例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两种对虾在肠道菌群组成和细菌组成和细菌数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初步表明对虾肠道菌群区系和机体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元  周俊芳  韦信贤  马荣荣  赵姝  李新苍  房文红  
运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凡纳滨对虾虾苗及其在海水和淡水2种养殖条件下生长到体长9~10 cm时的肠道和鳃的菌群结构。结果显示:虾苗、肠道和鳃样品在门水平上菌群均以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但丰度差异较大;在属水平上,虾苗菌群以乳球菌属(36.1%)、未成功分属的γ–变形菌纲的菌株(25.5%)、芽孢杆菌属(13.5%)、Solibacillus(7.9%)、假单胞菌属(5.0%)和节杆菌属(2.5%)为主,鳃的菌群以乳球菌属、芽孢杆菌属、Solibacillus、假单胞菌属和节杆菌属为主,肠道菌群在海水养殖中的以发光杆菌属(22.9%)、弧菌属(18.2%)、乳球菌属(13.3%)、纤维弧菌属(8.0%)、希瓦氏菌属(5.5%)和芽孢杆菌属(5.4%)为主,而在淡水养殖中的以希瓦氏菌属(57.4%)、乳球菌属(18.8%)和芽孢杆菌属(6.3%)为主,弧菌丰度小于0.1%。养殖条件对凡纳滨对虾鳃中菌群结构影响较小,但对肠道菌群结构影响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