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5)
2023(11046)
2022(9721)
2021(9198)
2020(7698)
2019(17814)
2018(17760)
2017(33579)
2016(18677)
2015(20958)
2014(20690)
2013(20446)
2012(18568)
2011(16588)
2010(16322)
2009(14494)
2008(14028)
2007(11876)
2006(10211)
2005(8710)
作者
(55554)
(45929)
(45911)
(43421)
(29362)
(22204)
(20878)
(18282)
(17540)
(16290)
(15890)
(15313)
(14664)
(14504)
(14236)
(14229)
(14206)
(13659)
(13056)
(13032)
(11721)
(11178)
(11157)
(10391)
(10372)
(10315)
(10281)
(10092)
(9309)
(9278)
学科
(67074)
经济(66991)
管理(49378)
(46747)
(39598)
企业(39598)
方法(32654)
数学(27975)
数学方法(27577)
(19339)
(17498)
中国(17020)
(16380)
业经(15454)
地方(14174)
理论(12538)
(11874)
农业(11866)
(11335)
贸易(11327)
环境(11265)
(11108)
(10963)
(10883)
财务(10815)
财务管理(10798)
技术(10783)
企业财务(10269)
教育(9837)
(9686)
机构
大学(257809)
学院(255362)
管理(100487)
(91158)
经济(88946)
理学(88105)
研究(87324)
理学院(87009)
管理学(85250)
管理学院(84820)
中国(61988)
科学(60634)
(55135)
(47665)
(45275)
业大(43739)
研究所(42057)
(40912)
中心(39158)
农业(37742)
(36022)
(34674)
北京(34450)
师范(34217)
财经(33418)
(32080)
(30461)
技术(29665)
(29519)
师范大学(27862)
基金
项目(186447)
科学(145100)
基金(134449)
研究(130519)
(119457)
国家(118494)
科学基金(100833)
社会(78224)
(74364)
社会科(73969)
社会科学(73949)
基金项目(72704)
自然(69757)
自然科(68089)
自然科学(68069)
自然科学基金(66815)
(63159)
教育(59691)
资助(54814)
编号(52917)
重点(42341)
成果(42279)
(39392)
(39383)
(38911)
科研(36869)
课题(36789)
计划(36638)
创新(36301)
大学(34024)
期刊
(95564)
经济(95564)
研究(70810)
学报(49414)
中国(45918)
科学(43320)
(42512)
大学(35846)
管理(35664)
学学(33943)
农业(29998)
(29265)
教育(29011)
技术(21305)
(16756)
金融(16756)
业经(15837)
(15310)
经济研究(14818)
财经(14686)
图书(14626)
科技(14166)
业大(13617)
(13282)
理论(12719)
(12297)
问题(12134)
林业(12066)
资源(12058)
实践(11872)
共检索到357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营  王波  张培玉  刘洪展  郑风荣  王宗兴  徐宗军  赵超  
近年来,条纹海马的养殖在我国发展迅速,但由于多种养殖疾病的频繁暴发,严重制约了条纹海马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自2017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在条纹海马的养殖过程中,多次发生表皮溃疡综合征,患病海马游泳能力减弱,皮肤大面积溃疡,同时伴随烂尾症状,解剖后发现其肠道发白,肝脏及鳃颜色暗淡,死亡率较高,给海马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从患病条纹海马的溃烂肌肉及肠道中分离出13株优势菌株,经回归感染实验证实菌株HDM-2可引起条纹海马出现表皮溃疡综合征的类似症状,且半数致死量(LD_(50))约为2.89×10~8 CFU/mL。为确定菌株HDM-2的分类地位,采用生理生化及基于16S rDNA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HDM-2为哈维氏弧菌;为了解菌株HDM-2的菌体特征,采用透射电镜(TEM)对菌株HDM-2进行观察,结果显示,HDM-2为周生鞭毛,有荚膜,大小约2.20μm×4.75μm;为获知HDM-2的抗生素敏感性,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HDM-2对氟苯尼考和头孢他啶等较敏感;患病条纹海马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菌株HDM-2对条纹海马的皮肤、肝脏以及鳃组织损伤较严重。本文可为条纹海马表皮溃疡综合征的防治及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洋  蔺凌云  姚嘉赟  盛鹏程  潘晓艺  尹文林  沈锦玉  
对湖州地区患"溃疡综合征"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开展病原研究,从典型濒死的病样体内分离到优势菌TH0426,对该菌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并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感染试验成功复制"溃疡综合征"症状,证明该优势菌为黄颡鱼"溃疡综合征"病原菌,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3.98×104CFU/m L。生理生化及16 S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曲松、利福平、四环素、多粘菌素B、氟苯尼考、头孢噻吩、强力霉素、头孢西丁、诺氟沙星、头孢拉定、氧氟沙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冬梅  白俊杰  邓国成  李胜杰  叶星  江小燕  
为了早期快速诊断近年来流行于广东省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中的病毒性溃疡综合征,本研究用基因组步移的方法获得了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Largemouthbassulcerativesyndromevirus,LBUSV)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392bp。通过序列比较分析,在MCP基因内确定了一段241bp的特异性较强的片段作为靶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经过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了可以快速检测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的PCR方法。实验表明,在PCR进行到30个循环反应时可以检测到的质粒最小浓度是104拷贝数/μL,相当于104个病毒粒子。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常藕琴  石存斌  王亚军  刘春  陈绮梨  霍礼侠  
为寻找冬春季鳢(Channa maculata)烂身病的病原,应用组织压片、组织切片、扫描电镜技术、HE常规染色法和Grocott六胺银染色法、霉菌分离纯化及ITS的序列分析等对冬春季患疑似溃疡综合征的烂身病鳢进行了病原学与病理学研究。病变组织压片观察到大量直径10~20μm,分枝较少、纤细菌丝。扫描电镜观察到肌肉组织中延伸出大量的纤细的丝状真菌。患病鳢皮肤和肌肉表现为变性、坏死与炎性细胞浸润,溃疡灶肌肉内可见大量的慢性肉芽肿结节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节基本结构由类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炎性细胞、霉菌菌丝(横断面呈圆形,斜断或纵断呈丝状)组成,霉菌位于结节中央。Grocott六胺银染色观察到结节中有大量棕色菌体。无菌分离培养可观察到典型丝状霉菌;霉菌在灭菌池塘水20℃过夜, 12 h后可观察原代孢子群形成,真菌ITS序列分析表明其与侵袭丝囊菌(Aphanomyces invadans)同源性为100%。侵袭丝囊霉菌(A. invadans)是杂交鳢溃疡综合症病的主要病原,为鱼类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防治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吉莉莉  汪开毓  肖丹  阳涛  
从南方鲇(Silurus meriordinalis Chen)病鱼体表溃疡部及内脏分离出细菌12株,经人工感染证实其中6株治病,生化鉴定6株为同一种菌即为引起该鱼溃疡综合症的病原菌,命名为DKN-1。该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厌氧发酵型短杆菌,极生单鞭毛,对除葡萄糖、麦芽糖、甘露糖、海藻糖、甘露醇、水杨苷、七叶苷以外多种糖不利用,氧化酶、过氧化氢酶、DNA酶、脂酶、蛋白酶、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MR、VP阳性。在以该菌16S rDNA序列和GenBank及RDP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DKN-1与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同源性达到...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凤萍  王印庚  李胜忠  荣小军  廖梅杰  张正  
腐皮综合征是近年来刺参养殖最主要的疾病,导致刺参大批死亡和惨重的经济损失。根据其主要致病原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的16S~23S间隔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从纯化的V.splendidus DNA中成功地扩增出产物大小为177bp的DNA片断,并对此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R技术对V.splendidus DNA的检测灵敏度为0.5pg,并且对灿烂弧菌的DNA呈现特异性,而与其他细菌V.fluvialis、V.anguillarum、V.alginolyticus、Aeromonas hydrophila、V.harveyi、V.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印庚  张凤萍  李胜忠  陈霞  崔玉龙  
腐皮综合征是近年来养殖刺参发生的严重疾病。发病时,刺参大批死亡,经济损失惨重。以其主要致病原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DNA为模板,PCR扩增出16S-23S核糖体RNA基因间隔区序列,插入pMD19-T,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测序。根据该间隔区序列,设计引物扩增177 bp的地高辛标记的探针。该探针对灿烂弧菌呈现特异性,而对其它细菌V.fluvialis,V.anguillarum,V.alginolyticus,Aeromonas hydrophila,V.harveyi,V.parahaemolyticus,V.vulnificus均呈阴性。探针对灿烂弧菌DNA的检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克祥  刘晓光  郭润芳  淮稳霞  张敏  
应用哈茨木霉 (Trichodemaharzianum )T88菌株和深绿木霉 (T .atroviride)T95菌株分别与杨树烂皮病菌 (Cytosporachrysosperma)和杨树水泡溃疡病菌 (Dothiorellagregaria)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片对峙培养 ;并研究了两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菌落的影响和其非挥发性代谢物对菌丝干重的影响 ;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两种木霉菌的重寄生现象。结果表明 :对峙培养中木霉菌T88和T95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木霉菌均能产生挥发性代谢物质并不同程度地抑制病菌菌落的生长 ,在密闭条件下T95的抑制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力铭  钱爱霞  鄢庆枇  覃映雪  
采用平板趋化和毛细管趋化的方法,研究了病原性哈维氏弧菌TS-628菌株的趋化性。哈维氏弧菌对青石斑鱼肌肉、表皮黏液、肠黏液及血清的趋化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对青石斑鱼肌肉提取物的趋化性最强,且哈维氏弧菌的趋化运动明显受到温度、pH及盐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哈维氏弧菌对青石斑鱼肌肉18种主要氨基酸的趋化性研究表明,该菌对其中多种氨基酸均表现出很强的趋化性,但氨基酸浓度也会对该菌的趋化性造成影响,浓度过高趋化性反而减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瑞芬  季延平  
刺槐溃疡病在山东沿海地区发生严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病原菌为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其次为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Mart.)Sacc.)。尖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头状,聚生于短的单出瓶梗上,分生孢子椭圆形至腊肠形,7.6~15.4μm×2.5~3.8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至纺锤形,3~5分隔,28.2~38.4μm×4.6~5.1μm;厚垣孢子直径8.9~12.8μm。腐皮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生于伸长的分生孢子梗上,阔卵形至椭圆形,5.1~10.2μm×2.5~4.8μm,孢子梗长30~80μm;大型分生孢子两端较钝,3~5分隔,20.1~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春云  王印庚  荣小军  
2003年春季,山东省青岛地区刺参养殖场暴发了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腐皮综合征”,该病引起的死亡造成约30%的损失。养殖刺参的发病症状表现为:厌食、摇头、肿嘴、排脏、身体萎缩、口部溃烂乃至体表大面积溃疡。从患病个体溃疡部位分离得到一种优势细菌KL1,KL1经人工回接感染实验证明对健康刺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感染病参的症状与自然发病海参的症状相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进行的分类鉴定表明,导致养成刺参“腐皮综合征”的致病菌是灿烂弧菌(Vibriosplendidus)。本文首次揭示了该地区“腐皮综合征”导致养成刺参大规模死亡的致病原因,对刺参病害防治和健康养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芝亮  吴灶和  简纪常  黄郁葱  
运用RAPD分型和BOX分型分子方法研究患病的海水鱼类体内和海水环境的101株哈维氏弧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从10个RAPD引物中发现只有PM2引物的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出现15条不同RAPD条带,在相似度65%下,101株哈维氏弧菌可以分为18种不同型;BOX分型出现20条不同的条带,在相似度为40%的情况下,可以把101株哈维式弧菌分15种不同的型;综合RAPD PM2和BOX分型,发现在相似度50%下,101株哈维氏弧菌可分18种型。综合RAPD和BOX分型数据可以很好地克服各自的缺点,得到更加准确的分型结果。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保坤  余俊红  李筠  纪伟尚  徐怀恕  
1999年 4~ 5月 ,山东省青岛市胶南海区网箱养鱼场花鲈 (Lateolabraxjaponicus)幼鱼发生暴发性传染病 ,死亡率达 5 0 %。从具有明显症状的病鱼的病灶组织分离到 1株优势菌SF 1,经人工感染和从人工感染发病的花鲈再分离的SF 3菌株的再感染试验结果表明 ,所分离的菌株为此次花鲈烂尾病的致病菌。经形态、生理生化等 64项特征指标鉴定 ,SF 1和SF 3均为哈维氏弧菌 (Vibrioharvey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孟多、呋喃妥因、氯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磺胺类、复方磺胺、三甲氧苄氨嘧啶、多粘菌素E等 10种药物对该菌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印庚  荣小军  张凤萍  王岚  廖梅杰  邹安革  
以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重要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的16S~23S间隔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制备地高辛(DIG)标记探针,建立了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感染刺参体内灿烂弧菌的技术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人工感染刺参和健康刺参各组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刺参的体壁结缔组织、肌肉组织、肠粘膜上皮、辐水管等组织的原位杂交检测呈阳性,而与健康刺参组织无交叉反应。在感染组织中,阳性信号(显色)强弱清晰,能准确反映出灿烂弧菌的侵染部位及感染程度,这为探明灿烂弧菌的感染途径、感染病程等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养殖刺参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辉  毛芝娟  陈吉刚  
根据已发表的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外膜蛋白OmpU的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自哈维氏弧菌致病菌株基因组中扩增获得一段约1 000 bp的序列,构建重组载体pMD18-T-OmpU;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与已发表的哈维氏弧菌外膜蛋白OmpU序列存在98%以上的相似性,该序列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为FJ919231。构建表达质粒pET-30a(+)-OmpU后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BL21(DE3),在IPTG诱导下实现高效表达,SDS-PAGE显示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1 ku,与预期基本相符。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以脲素法得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