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7)
2023(3462)
2022(2891)
2021(2670)
2020(2274)
2019(5085)
2018(5216)
2017(9435)
2016(5409)
2015(6268)
2014(6527)
2013(6131)
2012(5835)
2011(5290)
2010(5523)
2009(5042)
2008(4798)
2007(4393)
2006(3784)
2005(3448)
作者
(16673)
(13869)
(13601)
(12988)
(8840)
(6540)
(6325)
(5482)
(5296)
(4972)
(4676)
(4643)
(4568)
(4560)
(4557)
(4189)
(4107)
(4067)
(4037)
(3870)
(3622)
(3456)
(3421)
(3305)
(3168)
(3158)
(3119)
(2969)
(2941)
(2928)
学科
(16565)
经济(16529)
管理(12556)
(10022)
(7905)
企业(7905)
(5850)
中国(5814)
(5736)
金融(5729)
(5664)
方法(5443)
(5365)
(5116)
理论(4935)
(4786)
(4708)
(4690)
贸易(4690)
银行(4687)
(4581)
(4576)
数学(3942)
数学方法(3870)
教育(3858)
地方(3676)
业经(3551)
国际(3377)
(3269)
世界(3234)
机构
大学(74242)
学院(74021)
研究(30111)
(27309)
经济(26563)
管理(23893)
中国(22767)
理学(19622)
理学院(19345)
管理学(18905)
管理学院(18772)
科学(18556)
(17128)
(16199)
(16183)
研究所(14751)
(13903)
中心(13243)
农业(12843)
业大(12365)
(12363)
(11238)
北京(10920)
(10700)
师范(10526)
技术(10364)
财经(10228)
(9759)
(9492)
(9249)
基金
项目(47694)
科学(35893)
研究(35326)
基金(32376)
(29345)
国家(29086)
科学基金(23195)
社会(20319)
社会科(19124)
社会科学(19121)
(19080)
教育(16781)
基金项目(16482)
(16473)
编号(15120)
自然(14619)
自然科(14278)
自然科学(14268)
自然科学基金(13985)
成果(13769)
资助(13580)
课题(11679)
重点(11162)
(10414)
(10253)
(10221)
(9601)
(9352)
(9319)
计划(9169)
期刊
(33363)
经济(33363)
研究(23675)
中国(19224)
学报(15676)
(14883)
教育(12941)
科学(12034)
大学(11464)
学学(10768)
(10650)
农业(9986)
管理(9186)
(8469)
金融(8469)
国际(6910)
技术(6450)
(5624)
经济研究(5396)
(5332)
业经(5302)
财经(4885)
业大(4648)
问题(4564)
世界(4391)
(4328)
(4262)
职业(4125)
(3993)
论坛(3993)
共检索到123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赵锦浩  王泽壮  
作为当今伊斯兰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宗教领袖和政治人物之一,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现行国际体系有着一整套独特而深刻的认知。从认知基础来看,伊朗近代史的创伤记忆形成其受害者的心理认识基础;琐罗亚斯德教和伊斯兰哲学形成其二元论的哲学基础;伊斯兰革命的胜利形成了其变革现状的经验基础。从认知内容来看,反体系思想、对伊斯兰世界体系的理解、第三世界的理论构成了哈梅内伊对现行国际体系认知的主要内容。哈梅内伊的认知不仅体现了深厚的伊朗与伊斯兰传统历史文化的背景,而且对于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使得伊朗对现行的国际体系兼具抵抗与融入两种特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宪  余丹  
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本文重点从基础货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主要结论是:1994年以前,"对金融机构债权"项目的变动是导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具有内生性的主要原因,而从1994年开始特别是在2002年以后,则由"国外资产净额"项目即外汇占款的增加主导了我国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进而影响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使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在起点上就缺乏有效性。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为减轻货币内生性带来的影响、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国应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建立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国庆  
针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国际上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改革方案,但每种方案都有不足,通过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可以发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实际上是稳定性差,要达到提升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稳定性这一目标:改革IMF;构建全球性新的金融架构;安排好区域性货币将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建强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和变革趋势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亦称"牙买加体系",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同以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牙买加体系"恢复了汇率调节国际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悦  
国际税收体制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G20国家和经合组织引领的BEPS行动计划已改变了传统的组织形式和法律框架,敦促了多边协议和全球信息交换的进程。但是,国际减税之战和欧盟的数字服务税提议也直指现行国际税收体系的不足。本文结合特朗普税改、共同申报准则、欧盟数字服务税提议、目的地税制等国际税收前沿问题,探讨如何在美国的单边行动中争取利益,如何更合理地分配国家间的征税权利,如何在全球信息过程交换中保障纳税人的应有权力,以及如何避免有害、逐底的税收竞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埃德温·M·杜鲁门  王宇  
本文分析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制度等与全球金融危机的关系,认为是各国实行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政策以及国际金融体系导致了危机。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收支失衡不会长期存在,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解决失衡问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边东海  饶慧君  边漫远  陈杰  
该文从剖析"特里芬难题"的本质原因入手,提出加快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解决"特里芬难题",更是应对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货币金融危机频仍的根本途径。SDR作为一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框架下由成员国集体创设的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未来可以考虑围绕其基本的货币要素分步开展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和人民币跨境结算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应当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卫星  
近20年来的历次金融危机实际上都可以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性质当中找到根源。这主要表现为:纯粹的信用本位制度、国际浮动汇率制度、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资产体系以及强调国别调整与国际金融协调相结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这些性质使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着许多内生或派生出的现实缺陷,如货币汇率波动剧烈、国际资本流动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国际货币由少数国别货币充当、国际收支调节存在国家间的非对称性等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变革方向主要集中体现在货币本位制、汇率制度安排;国际储备资产以及国际金融协调等领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小梅  
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中美元处于关键货币地位,使得国际货币关系出现新的中心-外围结构。在美国一再滥用其关键储备货币特权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激增加剧了外围货币国家的国际金融风险,激励它们积累美元储备以实现自我保险。这不仅强化了美元的地位,形成国际资本流动的逆向补贴,还导致这种建立在一种合意的汇率错配基础之上的新中心-外围结构得以处于暂时均衡状态,最终使得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不稳定性和不公平性的缺陷更为突出,成为包括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在内的国际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制度性原因。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相关学术研究由来已久,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深入探讨了建立由凯恩斯提出的"超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炎生  
现行国际税收体系从经济忠诚原则和价值创造原则出发,关注征税权的划分和维护问题。双支柱方案尽管突破了现行国际税收规则的限制,采取了一系列新规则、新方法和新机制,却仍然与现行国际税收体系一样遵循相同的原则、关注相同的问题,同样采取限制生产要素运营地征税权的方法,解决征税权冲突,并且离不开现行国际税收体系的配合作用。因此,双支柱方案只是现行国际税收体系的自然延伸和自我强化,构成现行国际税收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双支柱方案不是一种关于国际税收体系的新范式,而是一种应对经济数字化新情况的国际税收治理技术新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楚明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维系和调节当前国际金融关系的重要保证,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功能缺陷和体系中一些并不公平的国际金融惯例,成为近10多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并引发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中的利益冲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汉儒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又被称作"牙买加体系"或"布雷顿森林体系II"。其区别于国际货币史上其他时期国际货币体系,如金本位制、英镑本位制等的核心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提供国际价值尺度职能(即为国际交易提供计价单位)、国际流通与支付职能(即提供国际清偿力)和国际储备职能(即为各国央行提供外汇储备),因此美元成为了事实上的世界货币。尽管由于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美元与黄金脱钩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却因牙买加体系对其继续履行世界货币三大职能的确认而得以延续。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真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从一个新的视角——影子银行体系来分析现代金融体系,并重构现代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影子银行体系的有效监管必须具有翔实的微观基础,比如体系边界、风险特征及表现形式等。国际上对影子银行体系并无公认的定义。影子银行具有证券化程度高、信息不透明、杠杆率较高等特征,这直接引致其存在诸多内生性金融风险,国际社会倾向于采用"类银行化"的监管路径对影子银行进行金融监管。国际社会采取的一系列法律、政策措施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具有一定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