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26)
- 2023(2600)
- 2022(2244)
- 2021(2122)
- 2020(1784)
- 2019(4413)
- 2018(4231)
- 2017(7785)
- 2016(4426)
- 2015(5017)
- 2014(5098)
- 2013(5127)
- 2012(4789)
- 2011(4455)
- 2010(4469)
- 2009(4085)
- 2008(4223)
- 2007(3973)
- 2006(3642)
- 2005(3607)
- 学科
- 银(14268)
- 银行(14123)
- 济(13526)
- 经济(13518)
- 行(12922)
- 制(11354)
- 业(9449)
- 业务(8845)
- 度(8595)
- 制度(8586)
- 管理(8291)
- 银行制(7750)
- 学(6904)
- 企(6761)
- 企业(6761)
- 融(6499)
- 金融(6496)
- 方法(6304)
- 数学(5424)
- 数学方法(5377)
- 中国(4434)
- 农(4176)
- 体(3617)
- 地方(3479)
- 财(3434)
- 农业(3305)
- 体制(3295)
- 业经(3115)
- 贸(2968)
- 贸易(2960)
- 机构
- 大学(61992)
- 学院(60001)
- 中国(26752)
- 研究(26121)
- 济(22691)
- 经济(22097)
- 管理(20450)
- 科学(18377)
- 农(17638)
- 理学(16547)
- 银(16309)
- 理学院(16296)
- 管理学(16010)
- 管理学院(15905)
- 银行(15614)
- 所(15191)
- 行(14439)
- 农业(14274)
- 研究所(14161)
- 京(14120)
- 中心(12595)
- 业大(11554)
- 江(11317)
- 财(11276)
- 院(9907)
- 省(9742)
- 部(9323)
- 北京(9178)
- 州(9061)
- 业(8986)
- 基金
- 项目(41329)
- 科学(30422)
- 基金(28932)
- 家(27902)
- 国家(27706)
- 研究(25922)
- 科学基金(21603)
- 自然(15559)
- 省(15518)
- 自然科(15177)
- 自然科学(15168)
- 自然科学基金(14864)
- 基金项目(14852)
- 社会(14747)
- 划(14329)
- 社会科(14013)
- 社会科学(14011)
- 资助(13127)
- 教育(10891)
- 重点(10194)
- 计划(9550)
- 编号(9538)
- 科技(9241)
- 发(9016)
- 科研(8609)
- 部(8540)
- 创(8008)
- 成果(7886)
- 创新(7609)
- 专项(7593)
共检索到106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宁 李兴玖 杜劲松 冯军 刘建中 宋建龙
哈拉快力水库大银鱼移植及人工繁殖初报@李宁@李兴玖@杜劲松¥新疆水产研究所@冯军¥和田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刘建中@宋建龙¥哈拉快力水库管理站哈拉快力水库大银鱼移植及人工繁殖初报李宁李兴玖杜劲松(新疆水产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冯军(和田地区水产技术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晓霞 马尚助 王丙刚
通过在水温 8~ 12℃淡水中饲养 10g银大麻哈鱼鱼种 2年 ,获得性成熟亲鱼 ,对亲鱼强化培育和人工调控生态因子 ,共诱导 6 9尾雌鱼产卵 ,产卵量为 9.75万粒 ,受精率平均为 84 .2 % ,获得发眼卵 5 .5万粒 ,发眼率平均为 5 7.3% ,孵化率达 80 % ,共孵出仔鱼 4 0 0 0 0尾。
关键词:
银大麻哈鱼 人工繁殖 孵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洪祥 刘本文 赵同省 王元好
介绍了吉利河水库大银鱼人工繁殖和增殖的一些技术措施,包括亲鱼的鉴别选择,人工授精技术 要点,受精卵的孵化管理、投放、增殖措施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宁 李兴玖 杜劲松 宋建龙 穆拉特·阿塔吾拉 王平 尧良云
大银鱼(ProtosalanxhyalocraniusAbbot)是冬季产卵型的经济鱼类,由于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及易于驯化的优点,目前正被广泛移植到各种水域放养,成为名特优水产品中的一个新品种。新疆洛浦县哈拉快力水库继1996年移植大银鱼获得成功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宝林 赵贵民 张路增 王大兴 刘海林 丁长胜 牛喜祥 张忠爱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永进 张志国 张安才 高春
通过对大银鱼的水库移植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大银鱼亲鱼的捕捞、人工授精以及受精卵的保存、运输和投放方法。对不同底质的水库移植大银鱼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一步摸索了大银鱼的繁育生长和生活习性,并对大银鱼的适宜生态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库 大银鱼移植 生态研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屈忠湘 周伯成 赵传永 娄英文 娄国华 李柱琨 宫玉荃
许家崖水库面积13500亩,1992年2月4日移植大银鱼受精卵10万粒,亩均放卵7.4粒,移植潜伏期1年。1993年产量4.5吨,1994年产量达30吨,亩均产2.22公斤,亩均盈利220.75元,投入产出比1:150。
关键词:
大银鱼,移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戈志强 沈其璋 喻叔英
自1995年农业部和水利部发出加速推广银鱼移植、增殖技术的通知以来,我国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情况:其一如河南陆浑水库、山东许家崖水库、内蒙莫力庙水库等水域,是在移植后2~3年,取得了生产性效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世园 徐红艳 张训蒲 刘传凤 何绪刚 刘军
对富水水库太湖新银鱼性腺发育、生殖群体、生殖力、产卵场和卵母细胞粘丝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季产卵群体数量占99%,生殖季节为2~4月,盛产期为2月底到3月上旬;产卵场主要分布在库湾;卵母细胞粘丝为粗细不同的短丝、其间距不等、长短不一且呈辐射型分布。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繁殖生物学 富水水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战伟 李钟杰 刘家寿 张堂林 叶少文 张华
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该水库产卵时间为1—5月(春群)和9—10月(秋群);其中春季群体的体长(65.79 mm±6.05 mm)、性腺成熟指数(17.26±6.42)、繁殖力(1851粒±342粒)和成熟卵径(0.62 mm±0.05mm)均显著高于秋季群体(体长(55.04 mm±3.18 mm)、性腺成熟指数(11.72±5.01)、繁殖力(1 067粒±190粒)和成熟卵径(0.53 mm±0.04 mm))(P<0.05);但是两个群体的丰满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曲秋芝 孙大江 马国军 吴文化 邱岭泉 王丙乾
自7~8龄后备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亲鱼群体中选出成熟较好的亲鱼进行人工催熟培育,其中1尾雌鲟、5尾雄鲟效果较好。经催产、手术取卵、干法授精和孵化,获受精卵19095粒,孵出健康鲟苗8714尾,受精率30 12%,孵化率45 63%。受试鲟术后20d左右开始摄食,伤口完全愈合。孵出的鱼苗经9d暂养,卵黄吸收完毕,开始摄食,发育正常。
关键词:
施氏鲟 全人工繁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卫民 AmararatneYakupitiyage
近太湖新银鱼个体虽小 ,生命周期只有 1年 ,但它却在湖北省徐家河水库成为最大的鱼类优势种群 ,形成较大的生产量 ,这是它所具有的独特生物学特性而决定的。经过多年研究 ,特别是通过对1 995年 5月至 1 996年 4月每月采的近太湖新银鱼的样本分析和研究发现 ,与同时生活在该水库的其它硬骨鱼类相比 ,近太湖新银鱼在繁殖方面表现出广泛的繁殖策略。主要表现为 :生殖腺成熟发育时间短 ,完成卵黄沉积的大生长期只需 50d左右 ;繁殖季节早 ,最早的繁殖时间为每年的 2~ 3月 ,繁殖高峰期为 4月中旬 ;繁殖力高 ,单位体重的怀卵量高出该水库其它鱼类 ,平均相对怀卵量为 4 40~ 1 2 2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