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2)
2023(9622)
2022(8598)
2021(8077)
2020(6784)
2019(15840)
2018(15867)
2017(31036)
2016(16864)
2015(18951)
2014(19008)
2013(18961)
2012(17313)
2011(15457)
2010(15303)
2009(13694)
2008(13100)
2007(11181)
2006(9619)
2005(8058)
作者
(48407)
(39947)
(39635)
(37920)
(25418)
(19089)
(18120)
(15882)
(15152)
(14211)
(13779)
(13208)
(12557)
(12529)
(12369)
(12023)
(12017)
(11953)
(11322)
(11236)
(9942)
(9748)
(9646)
(9059)
(8885)
(8856)
(8815)
(8815)
(7967)
(7939)
学科
(69798)
经济(69730)
管理(46819)
(45514)
(38168)
企业(38168)
方法(32579)
数学(28083)
数学方法(27790)
(17935)
业经(16405)
中国(16290)
地方(16088)
(15288)
(14555)
农业(11982)
技术(11844)
产业(11565)
(11392)
理论(11359)
(11158)
贸易(11153)
(10753)
环境(10735)
(10450)
(9451)
财务(9393)
财务管理(9378)
(9270)
企业财务(8883)
机构
大学(236427)
学院(235438)
管理(98648)
(91766)
经济(89758)
理学(86627)
理学院(85695)
管理学(84232)
管理学院(83820)
研究(76937)
中国(54182)
(50386)
科学(49602)
(38666)
(38011)
业大(36482)
(36385)
研究所(35106)
中心(34226)
(32365)
财经(32099)
北京(31740)
(31339)
师范(31061)
(29186)
农业(28543)
(28415)
(26873)
经济学(26381)
师范大学(25245)
基金
项目(169834)
科学(133507)
研究(124304)
基金(122603)
(106433)
国家(105580)
科学基金(91160)
社会(76929)
社会科(72948)
社会科学(72930)
(66877)
基金项目(66497)
自然(60279)
自然科(58817)
自然科学(58807)
自然科学基金(57730)
(56040)
教育(55722)
编号(51003)
资助(50265)
成果(40246)
重点(37507)
(36784)
(36746)
(35655)
课题(34462)
创新(33147)
科研(32375)
项目编号(31591)
教育部(31302)
期刊
(97379)
经济(97379)
研究(66851)
中国(39246)
学报(36787)
管理(35027)
科学(34750)
(32506)
大学(27450)
(26807)
学学(25826)
教育(24807)
农业(23415)
技术(20270)
业经(17101)
(15307)
金融(15307)
经济研究(15149)
财经(14516)
图书(13473)
问题(12928)
科技(12723)
理论(12414)
(12319)
(11763)
技术经济(11733)
实践(11640)
(11640)
现代(11140)
资源(10739)
共检索到326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吉昌  田红娜  
做强哈尔滨都市圈对于拉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实现东北经济区振兴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优化都市圈产业布局,是做强哈尔滨都市圈的关键性环节。因此,研究哈尔滨都市圈的范围及其产业布局现状,弄清哈尔滨都市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哈尔滨都市圈产业布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应贵  娄世艳  
东京都市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吸引着日本全国各地人口来此就业。同时,日本中央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不断调整产业政策:始于支持经营困难产业,后转为扶持特定地区,再调整为以科学技术政策代替了传统产业政策,目前借鉴美国硅谷经验打造创新性产业园。尽管传统企业依然是支柱产业,都市圈的信息技术产业、多媒体产业、游戏产业(软件与硬件结合)已悄然兴起,产业升级仍在进行中。立足于都市圈区内49家世界500强企业展望东京都市圈的未来发展,认为传统产业转型、服务业效率改进、人才因素、全新产业兴起是未来竞争地位的关键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安俊  孙久文  
作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根基,产业布局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环境与安全大局。然而,在完全竞争与均质空间框架下,新古典经济学面临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困境。为了突破空间不可能定理,学术界形成了三大研究范式:一是在完全竞争框架下,通过引入空间异质,研究产业布局;二是在完全竞争框架下,通过引入外部经济,研究产业布局;三是构建不完全竞争模型,引入规模报酬递增与运输成本,研究产业布局,文章依次对三大研究范式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总结。最后,探讨了未来研究的几个方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吉昌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哈尔滨都市圈与“长、沈、大”都市群加强产业合作具有客观必然性。在产业合作过程中,应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分工;政府引导、利益驱动;规范管理、制度保证三项原则,并突出装备制造、北药、旅游和石化四大产业合作重点。针对哈尔滨都市圈与“长、沈、大”都市群产业合作所面临的一些观念性、体制性和制度性的制约因素,应采取树立竞合理念、加强行政区际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产业合作动力机制、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协调东北四市发展规划以及建立富有权威的产业合作协调机构等措施,切实推进哈尔滨都市圈与“长、沈、大”都市群的产业合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晓光  何永男  李永鹤  
超级市场网点布局问题是超市企业经营决策的主要问题。超级市场作为现代城市中的主要商业零售组织形式,其布局对于政府科学合理的设计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与布局也有非常重要意义。本文对哈尔滨超市网点布局的现状采用聚类分析等手段进行研究,提出城市超市网点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商业区位因素、人口分布因素、交通因素和竞争因素。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相关理论本文认为,在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的进程的影响下,我国城市超市网点布局在未来将呈现大超市逐渐退出核心商圈、超市店铺的服务半径逐渐扩展两大趋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贾随园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滨海新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滨海新区大开发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从战略高度对其功能区建设与产业布局进行研究分析意义重大。笔者运用所学经济学理论,全面分析滨海新区的发展现状,并尝试从整体开放度、产业聚集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对新区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几点思考及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清华  
交通同城化,扩大了送达范围,降低了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进而影响产业布局的区位变迁。武汉城市圈交通同城化,影响到城市圈内产业的区位专业化发展、产业的区位集聚或扩散、产业的区位合作与竞争。为了利用交通同城化带来的效应,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布局应在"一主三翼"的基本架构上,实施产业整合,打造产业集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清华  
交通同城化,扩大了送达范围,降低了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进而影响产业布局的区位变迁。武汉城市圈交通同城化,影响到城市圈内产业的区位专业化发展、产业的区位集聚或扩散、产业的区位合作与竞争。为了利用交通同城化带来的效应,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布局应在"一主三翼"的基本架构上,实施产业整合,打造产业集群。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飒  
文化产业园的产业布局风险是"文化产业风险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文对产业布局的风险要素进行了全面梳理,并认为可以借助数学方法,对其要素进行优先性的排序,从而实现科学合理的风险决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万钟  曹金喜  祝兆松  
九十年代,我国国土工作已由国土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向制定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方向发展。联系各地区实际,运用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进行产业发展的定向与定位,科学地提出规划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方案,已成为提高国土规划水平的中心环节。1 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根据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特点,运用一定的理论和原则,提出该地区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未来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可以通达的桥梁。国土规划是带有长远性、战略性的地区经济建设规划,理应为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安俊  孙久文  
文章从产业布局的规划需求出发,将产业布局分为国家、区域和城市三个层级,系统归纳各个层级上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与原理模式,搭建产业布局学的体系。国家层级的产业布局是从整个国家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发展阶段和国家战略,形成产业布局的总体框架;区域层级的产业布局是在区域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探讨第一自然、第二自然、第三自然与区域竞争四类因素作用下,产业布局的要素指向、市场指向、枢纽网络与政策指向等模式。新时代区域产业布局要更加重视人力资本与信息网络构成的第三自然的作用,积极建设枢纽网络空间;城市层级的产业布局则是以创造有序的城市生产生活空间为本质任务,研究聚集经济与功能分区、聚集不经济与功能疏解、多维转向与产城融合等规律。最后对产业布局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方维慰  
在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产业布局中传统区位因素的重要性降低,技术创新环境、现代基础设施、行政管理绩效、自然生态环境、人才供给状况、地方文化氛围等因素的作用性增强。世界产业布局的范围扩大,区位选择的自由度提高,布局的指向性弱化,形式灵活,产业布局从以集聚为主导逐步向以扩散为主导转化,但是基于信息和知识经济的新一轮集聚依然存在,世界产业的转移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具备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成为国际产业投资和布局的重要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庆  
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其主城区产业布局的合理性至关重要。通过分析重庆主城区产业布局特征,提出了布局调整构想,并对调整对策作出探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殿廷  陈启英  楼武林  姜晔  
区域发展问题的关键是一个地区究竟发展什么产业才能赚钱、赚更多的钱;产业布局问题的实质是某一产业究竟布局在什么地方才能使这个产业赚钱、赚更多的钱。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但如果同时考虑一国或一相对独立的大区内的多个产业的布局、多个地区的发展问题,则二者融为一体,构成耦合关系。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运筹学和投入产出方法等建立了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简单耦合模型。传统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布局的研究易忽视偏远落后地区,一般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发展的研究则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复建设,只有将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合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小平  邓晓卫  焦军彩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业集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明显。本文从五个方面归纳了产业集聚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集聚效应对产业布局的作用,并通过国内外的实践,论证了基于集聚效应优化产业布局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