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9)
2023(11543)
2022(9360)
2021(8396)
2020(7289)
2019(16763)
2018(16834)
2017(32472)
2016(18327)
2015(20855)
2014(21340)
2013(20906)
2012(19641)
2011(17595)
2010(17886)
2009(16783)
2008(16770)
2007(15503)
2006(13737)
2005(12499)
作者
(57379)
(47887)
(47661)
(45656)
(30301)
(23050)
(21937)
(18874)
(18279)
(17148)
(16333)
(16080)
(15555)
(15454)
(15263)
(15087)
(14776)
(14273)
(14062)
(13800)
(12228)
(12185)
(12021)
(11128)
(11072)
(10819)
(10774)
(10602)
(9912)
(9867)
学科
(75477)
经济(75396)
管理(48653)
(46633)
(36873)
企业(36873)
方法(32502)
数学(28343)
数学方法(28053)
(22986)
中国(22418)
(19959)
(18839)
(17796)
业经(16663)
地方(16093)
农业(14793)
(13594)
(13038)
银行(12978)
(12967)
贸易(12959)
(12522)
(12376)
理论(12255)
(12235)
金融(12227)
(11809)
财务(11772)
财务管理(11735)
机构
大学(268075)
学院(266098)
(105676)
经济(103210)
研究(97900)
管理(94369)
理学(80247)
理学院(79252)
管理学(77551)
管理学院(77085)
中国(73441)
科学(63665)
(58831)
(56797)
(52573)
(49298)
研究所(47989)
业大(45303)
农业(45161)
中心(44789)
(43079)
财经(38523)
北京(37128)
(35861)
师范(35317)
(35256)
(34874)
(33459)
经济学(32861)
(31778)
基金
项目(175624)
科学(135272)
基金(124504)
研究(123749)
(111747)
国家(110828)
科学基金(91610)
社会(75677)
社会科(71425)
社会科学(71396)
(69879)
基金项目(65281)
自然(60356)
(59692)
自然科(58912)
自然科学(58887)
自然科学基金(57828)
教育(57541)
资助(51755)
编号(50511)
成果(42325)
重点(40880)
(38660)
(38383)
课题(36431)
(35431)
计划(34348)
科研(34112)
创新(33300)
大学(31788)
期刊
(119705)
经济(119705)
研究(78066)
中国(56804)
(52217)
学报(52166)
科学(44173)
(39483)
大学(38062)
学学(35909)
农业(34622)
管理(34232)
教育(31154)
(25072)
金融(25072)
技术(23017)
业经(19806)
财经(19626)
经济研究(19579)
(18720)
(16965)
问题(16689)
(15148)
业大(13677)
图书(13252)
技术经济(12864)
(12490)
统计(12437)
科技(12348)
理论(12001)
共检索到405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传新,徐效坡  
通过宏观背景、条件环境、产业空间等方面的分析,综合了哈尔滨大都市圈形成发展的支撑体系,构建了圈层结构,包括圈层空间范围结构、产业圈层化结构、空间圈层化结构和交通网络圈层化结构,论述了圈层化过程阶段,提出了哈尔滨大都市圈层化调控对策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齐艳红  赵映慧  修春亮  
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本的研究单元,以非农业人口为基本的研究指标,利用首位度指数模型与位序-规模法则分析了1993~2006年哈尔滨大都市圈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结果表明:哈尔滨大都市圈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属于首位度分布,而不符合位序-规模分布。从发展变化看,总体而言哈尔滨大都市圈的首位度变大。依据等级规模结构的分析,探讨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臧淑英,吕弼顺,李继红  
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几年来 ,有关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大都市圈的实证研究成果较多。本文从哈尔滨大都市圈发展的实际出发 ,揭示其发展所具备的条件、背景和机遇 ,提出建设大都市圈的预期模式及主要战略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晓宇  谢富纪  李玉峰  
大都市圈创新体系能够兼具本地化带来的集聚经济效应和全球创新资源的整合平台,为大都市圈创新体系参与全球创新竞争提供筹码。创新成功取决与创新产品的早期采用者规模和扩散速度。大都市圈凭借异质性禀赋、经济一体化与城际合作可为创新产品提供三类具备规模的创新客户群体:承担风险的早期采用者、娱乐导向的早期采用者、网络性产品的早期采用者,进而提高创新产品商业化初期成功的概率。而大都市圈利用价格、集聚、网络三类机制可以实现新技术领先市场的培育,加速创新产品的扩散,实现持续创新。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于晓宇  谢富纪  徐恒敏  洪晓杰  
对大都市圈创新体系链式过程进行研究,将其链式过程分为以科研系统为载体的向上链式,以产业系统为载体的向下链式,以中介和政府等支撑系统为载体的旁侧链式,不同链式过程承载不同的创新功能。基于链式过程与耗散理论,建立了大都市圈创新体系的演化模型,对科研系统与产业系统的联动作用进行耗散分析,阐述了大都市圈创新体系的演化规律,提出大都市圈创新体系演化的控制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莞  谢富纪  
本文以大都市圈创新系统为背景,研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功能,旨在促进大都市圈区域创新活动的协同发展。本文在回顾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大都市圈创新体系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何服务于制造业企业,并结合上海大都市圈的实证数据,描述了中心城市上海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本研究指出,在大都市圈空间层级结构背景下,KIBS的不均衡分布带动了大都市圈各城市创新活动的梯度发展及服务业自身的快速发展,这促使原有的制造业升级,并成为大都市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模式。最后,对相关研究的内容及方法做了进一步展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久文  李承璋  
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考察中国三大都市圈中核心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消费结构变化情况,从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中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改善,整体上已经越过了以生存型消费为主的基本阶段,进入了以发展型消费为主、享乐型消费比重不断提高的注重消费质量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区域一体化推动了都市圈核心城市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不同都市圈中核心城市相异的功能定位将使得其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过程各具特色。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姜乾之  张靓  
以东京都为核心的东京大都市圈崛起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形成一个有利于促进各类要素空间集聚与合理流动的城市治理结构。这种城市治理结构的制度性框架不断完善,成为保持都市圈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之一。东京大都市圈政府主导型的治理结构,重点包括统筹规划机制、顶层管控机制、区域竞合机制与市场协调机制,有力支撑了东京大都市圈集约化、多核心的空间拓展和经济绩效实现,为我国刚刚起步的都市圈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立军,朱海就  
上海提出的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必须由苏浙沪三地共建才能实现。长三角大都市圈应该是多极的,而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以上海为中心的一极;应从经济地位和经济关联度而不能仅从地理、交通来考虑上海大都市圈的外延,一些距离上海相对较远,但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亦应纳入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应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纯  张世秋  
近年来中国出现的雾霾天气现象,严重影响公众健康而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综述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相关文献,分析和识别城市形态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中国背景下大都市圈城市形态与空气质量的研究框架。通过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献综述发现,空气污染物来源和作用机制迥异;空气质量受到城市密度、土地开发模式和交通布局等城市形态因素的综合、复杂影响;低密度、机动车导向的蔓延城市形态被认为不利于空气质量。中国目前针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空气质量影响研究主要从气象学和环境科学视角切入,集中在污染源的识别、源强及扩散等方面,也有地理学者关注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影响机制,但尚缺乏对城市形态与空气质量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基于上述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贺  刘金平  
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非嵌套空间权值矩阵的检验方法,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城市化效应及经济的集聚与扩散所产生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区域存在各自独特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城市化进程道路,应继续提升城市集中度,通过发展中心城市缩小区域内收入差距,带动整个区域协调发展。其中珠三角地区已达到城市最优集中度,应通过扩张区域辐射范围来均衡区域的最优城市集中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俞涵  
本文选取我国8大都市圈的样本,实证研究了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处于较高水平,单核心都市圈的空间结构特征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相对较高;而且在我国,当都市圈规模较小时,空间结构特征对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更能得到发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富纪  朱苑秋  
在对都市圈创新要素进行界定并对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创新要素配置现状与都市圈内部联系强度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从技术要素、人力资本要素和资金要素等方面分别对三大都市圈创新要素的配置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三大都市圈在创新要素配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圣军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是大都市圈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大都市圈功能的具体反映。通过对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囚徒困境"分析,得出了中国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所产生的"囚徒困境"是制度缺陷造成的。因此,破解"囚徒困境"的方法就是寻求制度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圣军  
经济整合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而大都市圈发展同样是为了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功能。文章通过探讨经济整合和大都市圈发展的功能特征,指出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即经济整合是大都市圈发展的最终归宿;大都市圈发展推动了经济整合;差异性造就了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的特色。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我们理解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